第四百二十九章 汤鼎之沸

bookmark

庚桑楚曾经说过,他会和程知远见面,并且是在楚国的朝堂之上,如今他的身份已然揭晓,在屈氏的家族之中,他是下大夫屈献的门客。

当然,这仅仅只是表面上的身份,屈献知道庚桑楚是什么人,庚桑楚托身在他的门内,不过是为了隐藏身份,而且更好,更轻易的摸透楚国如今的社会环境以及政治状况。

神与人共治的楚国,与其他列国都不相同,齐国是以学问治理,是三权分立,学术界,王族,神道,三者的关系看似脆弱,却又牢不可破,三角关系是极稳定的一种状态,所以齐国整个国家的态势,起码在当世齐王的治理下,是呈现一种欣欣向荣的状态的。

但是齐国的最大弊端在于军队制度。

而其余,赵国不信鬼神,他们依靠星宿的力量作战,这一点继承自宗周,与周武王曾经的举措不谋而合,故而赵武灵王时期废除原本晋国的鬼神信仰,从而加大星宿的崇拜,为此拜托墨家打造了刻满“三垣四象二十八宿”的强大国器“浑天仪”。

而秦国比起赵国做的更为决绝,连祖先天帝都被关押起来,重用商鞅的法律,绝不与鬼神沾染半点勾连,当然列国很多人并不知道白帝已被镇压,他们只是以为白帝的权柄被削弱,秦王大权在握,与宣太后等四贵分离了白帝的力量。

至于燕国,地区偏僻,相信道术多于鬼神术,魏国有晋国遗留的大体遗产,所以基本上秉持了晋国时期的政治状态,崇尚兵军政体的同时,半接纳鬼神,起码不排斥,而韩国因为申不害变法的缘故,与鬼神再无瓜葛。

而楚国与列国皆不相同,完全接纳鬼神的同时,甚至把鬼神放置在自己的头上,所以说,统治了楚国八千年的东皇太一,由此,其实是诸天帝之中,最为强大的那个。

在狐祁山的时候,山神姑娘因为妖力侵蚀的缘故,向虫神求救,然而虫神也没有办法,甚至只能建议她去寻找楚国的山鬼女萝,由这一点蛛丝马迹,从而管中窥豹,不难看出,楚国的神道力量极其可怕。

“我这是在做要命的事情。”

屈献对庚桑楚叮嘱,同时紧紧拉着他的手:“先生啊先生,你今日上朝堂,如果不成功,屈氏危矣,我王怕是也护不住屈氏了。”

“云中君早已视屈氏为眼中钉,肉中刺,只是我们双方还没有彻底撕破脸,灵均(屈原)之前针对诸神发动的关押行动,最后失败,其原因在于怀王被劫,奸佞子兰把握朝堂大权,倒向神门以获取权利,灵均被弹劾,随后秦攻楚......”

庚桑楚道:“秦破楚十五城,斩五万人。”

屈献沉默了一会,继续道:

“灵均被免职之后,怀王客死秦国,今王继位,好不容易我等说服了我王,眼看形式一片大好,却不知为何被秦国知道了消息,借机发难,强行攻楚,白起于伊阙大破韩国,欲与楚会战,我王心智被蒙蔽,神道主义抬头,使他犹豫踌躇不前.....”

“直至司马错攻楚,楚都告破,灵均听闻此事,心灰意冷,最终在楚都告破的时候,我派人前去见他,却只遇到一位渔父.....”

“那渔父戴着斗笠,看不清脸,对我派去的人转述灵均的遗言,他说我王已经不会在反抗神门了,他必然投入神门怀抱,屈氏从此已经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屈献沉默了数个呼吸,才对庚桑楚哽咽道:“屈氏宗族,一切一切,全部仰仗先生,与东皇太一为敌,身为楚人,故土难以割舍,但也决不能坐看神道统治楚地!”

“驱逐鬼神,复我礼乐!”

庚桑楚拜见:“必然竭尽全力,尽在下之所能!”

话虽然如此说,但是屈献的理由自然是半真半假,屈氏宗族确实是没有第三条路可走,但起码现在,即使是屈氏挑明了反抗的大旗,东皇太一也不会立刻发难。

屈氏会得以保存。

屈献心中思量,不经意间望向远方。

不知道屈尉,他是否已经熟悉了鬼神的力量?有庄幸带队前去驻守庐山,里面的剑宗不会主动挑事,这是一份闲职,也是一份美差事,能更快的帮助屈尉熟悉自己身体力的鬼神力。

屈氏确实是没有第三条路可走了,要么这次庚桑楚真能打出绝世操作,把神人之辩重新压回天平上,要么就是屈氏完全投靠神道,彻底沦为神道走狗!

屈献正了正头顶冠冕,目送庚桑楚持简入殿,神情悲戚,绝不是作假,同时他低声喃喃自语道:

“不知道我这楚大夫的礼冠,还能戴几天呢?神侍的神冠,样式是真的不符合我的口味啊。”

言辞之中,隐藏不为人知的苦闷。

————

“心急饮不上热汤,火旺盛还需要时间,水沸腾又需要时间。”

“依照在下拙见,这鼎三鱼汤,烹饪的时间短了点,彭师操作时,想必心情焦躁,颇为不安,故而心神不静,火候的掌握便出了差池。”

楚王的目光微不可察的动了动,这口鼎中的鱼是他早上差人临时取来的,而亲自下手去煮熬的,则是楚王自己。

根本就没有彭师插手,楚王的计较打的很好,如果程知远真被烹杀,那么告诉神门,是他亲自下手熬的鱼汤,把程知远烹杀,更能显示自己的忠诚,而如果自己没有烹杀他,那么楚王亲手熬汤以接待天子使者,传扬出去可成美谈,尽显大国风范。

不过此时,天子使者的话中意思,他已经听懂了。

“是说本王此时候要烹杀他,还是太急了?可本王不能不急啊,秦王孙的人头以及你的命,孰重孰轻,不单单关乎到你的生死,也关乎着本王的抉择,关乎到楚国的未来....”

楚王没有开口,而程知远的声音,把他从心底的计较,逐渐拉回现实。

“不过在下有一法,可以使此汤鼎再熟一分,以全此鲜!”

楚王望向程知远,而就在此时,程知远手不动,腰剑宝剑忽然自己出鞘!

锵——!

却不是洗血,不是嚣器,也不是白崭舞!

而是斩蛟剑!

那斩蛟剑飞舞,周遭诸臣面色皆变,此时剑气溢满殿堂,光华熠熠!外部甲士迅速涌入,而项烁此时站在程知远后面,脑子一热,锵的一声拔出剑来!

“稍安勿躁!”

项烁嗔目如虎,五尺剑在手,诸甲氏见其挡住前方,皆不再进步。

倒是楚王沉得住气,他没有立刻招呼那些埋藏的刀斧手,而是饶有兴致的看着程知远。

程知远动手,使一剑坠入那大鼎当中。

鼎内汤水,骤然大沸!是谓之一剑入海,沧溟鼎沸!

第二百三十八章 庄子·徐无鬼第五百三十二章 郑声淫,佞人殆第三百零六章 七空天,高下礼第四百八十九章 梦 · 牧野之战第六百三十六章 天平出世第六百九十二章 葬土(二)第二十章 庐山有火第四百八十五章 商之大将不叩周之小儿第六百六十一章 侠祖、女妖第二十章 庐山有火第二百五十四章 伏羲窃仙法于天第三百五十九章 敢问鬼神何存焉第七十四章 说仁德之人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天之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偏执之人第七百六十六章 伏羲!第六百三十二章 四象天宫第四百零二章 泰山不复第四百九十五章 武丁帝剑!第五百六十二章 好戏开场了第四百二十四章 奉天子之危第三百二十二章 我全都要第八十章 梦·恶来耀武第三百七十一章 剑宗之战第一百九十一章 和光之上(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该丢掉的脸面第六百六十九章 绝望(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神臣第二百三十四章 泽国江山入战图(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戏开始(上)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家四道第一百七十一章 木秀于林(风折枝)第九十三章 梦 · 忽有非常(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骗术之高(中)第一百七十七章 工资到位一切到位第七百六十八章 钧天之宴(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霸宫乱法第一百七十二章 木秀于林(天尸引)第五百二十五章 不能面见法家第一百九十七章 此时无声胜有胜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子不再(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周天子(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强买强卖第四百三十章 八字真言第四百六十二章 万里秦风第三百八十九章 荆棘从中荆棘刺第四百一十三章 狂妄之徒第六百一十四章 勇者无惧(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梦 · 禺稿山(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秦赵之间第六百四十九章 白登山第六百零七章 车轮战第六百六十三章 天与地相去一万五千里(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不会就去找老师第三百二十七章 云谁之思第七百一十四章 嬴政第四百零六章 人间高士第一百零五章 龙渊而来第一百零六章 相马记(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吾未见此厚颜无耻之人第六百六十六章 世间尘埃与蝼蚁(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第四百四十二章 日落于金野第二百一十四章 秦军伐韩第六百七十七章 选择的余地第一百七十六章 拉钩上吊第四十二章 河丘榆次,三位剑士(上)第六百四十三章 昊天之力第四百八十一章 丹道无量第二十章 庐山有火第十三章 高楼惊百尺第七十五章 察晦尘于微第三百八十七章 如唐三藏过万妖岭第五百八十二章 圣人灭于秦(下)第三百三十章 世上最年轻的半圣第六百四十一章 万物一马第四百四十二章 日落于金野第二百五十五章 皓首穷经第五百三十九章 华穰贵胄(下)第七百二十三章 赵之变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子不再(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吾师当为尧舜第五百六十章 推杯换盏(上)第四百二十章 天距人间三尺三第一百一十章 剑势,白刃银屏第六百一十五章 天子的道理第三百八十章 大周朝第一实验田第二百六十三章 解出来的是什么?第六百九十八章 有人生灭于岁月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子不再(下)第六百一十八章 乘车负担第二百七十二章 梦 · 南次三经(上)第六百四十四章 天命在长生第六百九十二章 葬土(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圣人之躯第二百六十一章 太学的神秘题目第七百二十八章 道尊之名,天宫入世第六百零四章 宏观第二十二章 本蛇是有担当的蛇第一百七十二章 木秀于林(天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