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论子之德与战

舞带着程知远来到白鹿宫的山门前,门口处,依旧是老陈相在。

“咕嘟!”

舞此时显得有些紧张起来,前面那是一位近似贤者的人啊,陈相算是很出名的人物了,可平时只能听说,却从没有见过。

在恭恭敬敬参见过之后,陈相对于两个来寻找本家的儒生并没有太大阻拦的兴趣,自然是很爽快就通过了。

“在下舞,曾求学于稷下学宫。”

舞恭敬回应:“家中师祖是子羔。”

“子羔……那就是颜回一脉的,无伐善,无施劳……子羔先生虽然做官最多,但也是最出色的,仲尼曾经屡次称赞他……”

舞顿时显得有些欢喜,但又尽力克制,谦卑道:“家师素来遵从师祖之思,秉持古来之训诫,为官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敢徇私舞弊。”

陈相看向程知远。

程知远道:“在下曾游学于稷下学宫,始得恩师授业。”

“家中师祖,仲尼也。”

陈相愣了一下,随后哑然失笑。

程知远道:“万般儒道,皆由仲尼而出,天下儒生,莫不同为一宗而已。”

“好,好,好。”

陈相赞了赞,显得很满意。

而舞的神色有些拉了下来,这时候,两人进去,舞刚要试图斥责程知远,陈相似乎感觉到了什么,突然回头。

“你……你这小子,差点被你糊弄过去了,你叫什么呢。”

程知远行礼:“今人而已。”

陈相顿时又是一愣。

而后,他摇了摇头,抚掌道:“有意思,你这个人,可真有意思。”

“儒家素来讲的是以古鉴今,你却不说名字,而自称今人,怎么你是要以今非古么?”

程知远:“倒也并无不可。”

陈相:“里头坐着的,都是古来圣人,今日却有一小小儒生,自称今人而欲比圣贤?奇哉怪哉!”

“行吧,今人,你且去吧,只是有一句话还要听一听。”

“那儒家八脉各方弟子,可没有喜欢听你这奇怪言语的人,辩证之事,白马非马,这是名家喜欢玩的文章,在这儒门云集的地方……玩这种纵横家的口舌……可不受欢迎啊。”

程知远行礼:“多谢陈相先生提点,在下必然铭记于心。”

那两人转头,舞顿时就不乐意了,对程知远不满的斥责:“不是说了,让你少说多看吗,现在倒好,说不定还给陈相先生一个你我都是喜辩之人,学的是歪理邪说的坏印象!”

“让你少出风头,你却非要说上两句?”

“家中祖师仲尼?你这不是废话吗,儒家祖师当然是仲尼,你在这上面玩什么文字呢?”

舞很是不高兴,同时感觉程知远不仅把他给陈相的好形象都败光了,还连累了他一起被归类为擅长诡辩的小人范围。

这可真是烦人透顶了。

程知远则是道歉:“心中一时欢喜,竟然忘了,这场合已变,是我心中看到儒门正统所在之地,忘乎所以所致。”

舞哼了一声:“儒家可不喜欢诡辩,实事求是才是正道,你既然心中欢喜,那在这儒家圣地,自然更该谨小慎微才是。”

“总之,你再说话,少说,我带你去本是好意,怕你不知道又说什么胡话,却没想到你可真不靠谱,算了,你说话时,却也该多想想,莫要连累了我便是。”

程知远很认真的思考了一下。

“确实是这样,于你无益啊,是我孟浪了些。”

两人又向前走,人也逐渐多了起来,这里当然不会出现交易市场之类的东西,倒是随处可见儒生在互相讨论,多数是以古喻今的事情。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这讲的是季氏准备讨伐颛臾的事情,孔子对此很反对,认为颛臾是鲁国的藩属国,不应该进行讨伐。

冉有则是认为,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季孙氏的封地,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

孔子则是认为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也就是指桑骂槐了。

仲尼本身并不是很赞同用拳头解决问题,讲究“先谈再打”,他本人是反对战争的,主张德治,但是如果再深入了解一些,就会明白,孔子虽然反对战争,但如果真的必须要打的时候,他的主张是力求一拳把对面打的起不来。

这种反差与他的反战思想显得格格不入,所以很少被人提起。

孔子并非主张“不战”,而是主张“慎战”,不喜欢发动无意义的战争,当然在后人看来,确实是有些不具备防患于未然的思想。

《论语》:子之所慎,斋、战、疾。

并且,孔子还认为,如果真的要打,那么将军必须有勇有谋,而不是是个菜逼就能上。

《论语·述而》记载: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在这里,孔子赞成的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并且提倡“足食”,“足兵”再打,也就是说兵强马壮粮草齐全,此时战斗,万无一失!

这种兵家思想,其实和后来王翦很像,总结就是“结硬寨,打呆仗”,泰山压顶势不可挡,平推过去,不吃你任何计策!

但程知远听了一会,就开始摇头,舞还有些奇怪,却听到程知远说:“仲尼从来没说过以德可完全服人,他说的是先教而战。”

“治国之道,一曰养德,二曰养力,要文武张设,德力具足,外以德自立,内以力自备,如此,慕德者不战而服,犯德者畏兵而却。”

程知远说了一通,又道:“这些人,只得皮毛而已。”

舞神色顿时一变,一把拽走程知远,因为他看到那些个儒生已经向这里看过来,并且其中有人似乎已经听到了之前程知远的话。

“你真是,尽惹麻烦,仲尼之道传下,尚有七十二圣贤出,你用你的道理去和他们的理解辩,到时候这些人若是恼火了,吃亏的还不是你我!”

“不和他们打好关系也就罢了,还到处添乱!”

舞狠狠说了一句,气的不行。

程知远则是道:“只是不忍愚蠢之人大说其语,刚刚那些人,是子思一脉的吧。”

“明明知道本意,却还如此传道,却不知他们在想什么。”

舞顿时变色:“住口,岂能非议圣人!好了,你不要再说话了,否则,即使我在白鹿宫认识人,也保不住你了!”

第六百六十八章 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第三百六十三章 二月二第六十六章 你必须先攻击带有嘲讽的随从第四百三十四章 庚子与程子第六百四十一章 万物一马第一百九十四章 甘棠(上)第五百八十五章 霸宫乱法第六百一十一章 万民(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梦 · 南三次经(下)第二百九十章 梦 ? 磨世第四章 它山之剑第六百零八章 神者,圣者?第三章 剑神童子第五百九十六章 烛火(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从天而诛第四百零四章 无能剑者(上)第六百七十九章 道尊!第五百三十一章 灞上赴会高陵君第五百零二章 老朽步五丈第二十四章 一口吃了整个人间第四百一十章 秦剑西来第六百九十六章 受命于天第三百三十章 世上最年轻的半圣第一百八十八章 弹指入雷鸣第一百一十一章 乂字剑!第五百二十五章 不能面见法家第三百六十三章 二月二第五百零七章 必修课第三百章 一夕阳,两白衣第四百一十一章 斩蛟剑下斩蛟龙第一百三十四章 周失天威,其德犹在第六百八十一章 说剑第七百七十八章 太上座下第七章 白虹飞舞,青蛇嘶鸣第二百一十一章 七千年前的对撞第四百一十章 秦剑西来第三百八十四章 庐山震第五百二十七章 千山鸟飞绝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下七国皆为商贾第七百一十八章 天似盖笠,地法覆盘第五百四十章 万妖之主第三百零七章 八方斥,西难进第一百九十三章 和光之上(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何为上策第六百一十章 万民(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舌战群法第七百零三章 借口第一百三十三章 吾未见此厚颜无耻之人第六百三十八章 诛圣(下)第七百三十四章 无功之世第五百八十三章 秦赵之间第五百零九章 哪条野狗是赵高?第四百五十三章 天劫剑法(上)第五百九十三章 少说话多看第七百六十三章 剑荡祁连(四)第四百八十八章 梦 · 仙剑东来第二百九十八章 阵锁圣人第五百一十四章 乐正氏西来第三百九十章 独吞第二百四十三章 坐过站的感觉第七百二十八章 道尊之名,天宫入世第六百零三章第三百七十八章 沸水(上)第三百零一章 二姑娘,献青鱼第四百二十九章 汤鼎之沸第四百九十八章 天命不可揣度第四百三十八章 往古混沌氏第二百零一章 剑心(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颜如玉(四)第二十九章 狗脑子打出来(买鱼去了,更新晚了点)第九十五章 梦 · 钺,天子之怒也第四百零六章 人间高士第三百一十九章 稷下之请第六百二十四章 柳树与杯第一百零一章 仲夏之炎(二)第七百一十章 传说中的儒者第七十九章 梦·纣王伐苏第二百五十七章 该丢掉的脸面第二百五十四章 伏羲窃仙法于天第四百四十章 俯仰无愧于天地第五百七十七章 乐土第四百四十七章 飞升之谜第三百二十五章 木铜铃摇,气意所至第一百六十八章 兄弟无情第七百六十八章 钧天之宴(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骗术之高(中)第六百六十八章 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第二百六十七章 《七星》第一百三十六章 论倾世之勇者第三百四十一章 君子如向矣(四)第七百零七章 消亡的花朵第三百七十一章 剑宗之战第五百二十三章 龙素的准备第五十三章 狐祁山,虎神偶第六百四十三章 昊天之力第一百七十六章 拉钩上吊第六百一十五章 天子的道理第十一章 人间又喧嚣了第四百九十章 梦· 诸侯之剑第七十六章 正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