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回京

季清菱想了想,问道:“你在那保康门附近问话,可是知道那招赘的李氏,同那入赘的李父,向来身体如何?”

松香答道:“听说俱都是康健的。”

俱都康健,却是都走得这般早?

算起来,李程韦十三岁的时候,养父养母已是俱亡,两位走的时候,估计四十岁都未曾有。

她心中重新捋了一遍。

李父入赘之后,一直未能有后,他不肯纳妾,也不肯要通房,便抱了李程韦回来。

李程韦小时候,说一句混不吝已经算是给他面子,按着坊市间人的说法,十来岁就晓得出去吃喝嫖赌,便是冠一个五毒俱全的名头,也不为过。

儿子教成这样,纵然李家父母二人俱都有责任,可李程韦并不是亲生子,虽说生恩不如养恩,相处久了会有感情,可从他小时候的表现来看,养父养母未雨绸缪,实在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样一个儿子,将来如何继承家业,又到底会不会孝顺父母?

如果换一个人家,十有八九会再抱养一个回来,或是想想其他办法,总归并不会只把希望放在他身上。

然而李家并没有。

更有意思的是,勉强压得住自己李父急病过世之后,李程韦竟是突然醒过神来,开始发奋向上了。

而再过了两年多,李氏也跟着去世了。

这个时间点,简直是太巧了。

妻守夫孝,要守二十七个月。

二十七个月之后,李氏出孝,已经可以再行招赘了。

此时她父母俱已不在,如果不招赘,嫁人也未尝不可。

李氏当时年龄应当才三十多,又有偌大家财,只要放出话去要嫁人,媒人立时就能把李家的门槛给踏平。

偏偏死在这个时候。

而李氏死后,李程韦的做法也不通常理。

李家的布庄,不单卖绸缎布料,也帮人做成衣,老手的裁缝,手艺出挑的织工、绣娘,都是极难得的,可李程韦接受之后,竟是慢慢把人都打发走了。

他那时才刚刚开始做马匹生意,也并未有做得多好,放着布庄稳定的进项不要,把钱往外头送,岂不是怪事?

季清菱思忖了半日,只觉得不对头。

如今已是过得太久,找不回来当日的李家人,她也不好去找,可有一个办法,却是能做一个推测的。

她遣人去寻了柳沐禾,把事情简单同她说了一遍,请对方让杜檀之帮着从京都府衙的户曹司里头,找回旧日的宗卷,查一查当日李家名下的产业,李父入赘前如何,入赘后如何,李程韦接手前如何,接手后如何,李氏死前如何,死后又如何。

李家是商户,当时不像现在有两个县主媳妇,税费是半分都没得免的。

为了估算当时李家的收入,季清菱又请杜檀之帮着查了那些年李家纳的税费,并当日在李家做工的长雇、短雇人数。

杜檀之才从京都府衙里头升职,调个宗卷,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不多时便把东西都给查出来了。

李家的布匹生意一惯做得很是不错,李父接手之后,无论是新开的铺面也好,原本的铺面也好,都是蒸蒸日上,可自从李家二老走后,收息却是一年不如一年。

饶是如此,凭着往年的积淀,那进账依旧非常丰厚。

可等到李程韦接手的时候,短短两年功夫,原本的收益只剩下一半不到。

此时,李程韦娶了妻,已经开始借着妻族的帮助,涉足起马匹生意。

头几年,马匹生意这一头上面的进项极少,而且并没有丝毫气色,全靠着李家原本的买卖在支撑着,可饶是这样,李程韦还是不断将以前李家布庄里的老人一个接一个往外打发。

不挣钱的买卖卖力去做,可以说是看到将来收益,可明明是躺着就能入袋的钱,却不肯收,若说其中无内情,又怎么可能。

再兼松香说的,坊市间人人都说,那李程韦长得同李父相像。

季清菱便着人去寻访了原本的李父出身的陈家。

陈家世代都是裁缝,原本一直在李家做工,可自李父入赘之后,自然就帮他们都放了籍,一家人回老家颍州去了。

季清菱只好让松香带着两个人去颍州探查情况。

颍州距离京城,一往一返,少说也要十天,加上寻访的时间,少说也要半旬。

她便在此处一面就着手里知道的去推敲李家的情况,一面等松香的消息。

等了小十天,松香那一处还没有消息,府上却是有另一桩事情。

杨义府自襄州回京诣阙候差,因此时已近中秋,给顾宅送了不少节礼过来。

***

阔别京城两年,杨义府去了襄州谷城县中任县令。

他头回得官,一心要做出一番大事来,正好襄州地动才罢,流民遍地,想着抚济流民的是一桩大功,他便建了流民营,又在各县张榜公示,引得灾民往谷城县而去。

可因准备不足,行事步骤,他差点激出了民变,总算岳丈给的幕僚得力,帮忙把事情压了下去,又有人在朝中帮着斡旋,头年考功,功过相抵,便得了一个中等。

等到第二年,因未出什么乱子,襄州又民生渐复,他那一处靠着水,光凭运送中转,便得了不少功绩,外有十来个幕僚帮着想办法,朝中又有范尧臣帮着打点,岁中考功终于评了中上,又靠着几项政绩,终于转官回京了。

这一番外任,对他来说简直是折磨。

谷城县事情并不少,不仅才遭了灾,还常有盗贼,抚济流民已是麻烦透顶,还要想办法抓贼。除此之外,县令是亲民官,本身的杂务便极多,遇得灾年,更是事情不断,辛苦异常。

虽然刑狱之事可以扔给下头胥吏去办,钱谷、赋税、桑田之事又有许多幕僚在旁盯着,可杨义府还是越做越是恼火。

这哪里是当官!

如此辛苦,分明是做吏!

好容易回了京,他这一番,着实不想再外任了。

然而不想外任的话,却不能直接同岳山大人说,好歹自己也要有了谱,才方便提出来。

他想了想,在京中寻了一圈,听得顾延章去了广南,又听得对方许多事迹,心中自有一番复杂,再听得如今郑时修在御史台中甚得天子器重,更是酸溜溜的,先着人送了礼去顾延章府中,又让人下了帖子,请郑时修吃席。

第四百四十二章 争执第四百六十三章 认出第二百一十九章 怨望番外 进学(八)第六百八十二章 乍悟第八百四十三章 功课第六百八十章 秤量第一百五十二章 鼠窜第二百七十九章 炖盅(给我乃大罗金仙的加更)第八十七章 难过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满第五百三十四章 请命第八百一十六章 鲤鱼第七百六十章 传位第一百零二章 挨打第八百三十五章 授课第六百六十九章 到任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致第五百七十四章 派遣第三百四十五章 重逢第八百四十七章 抽调第九百三十七章 赎买第七十七章 害怕第五百三十一章 异动第八百一十四章 机会第三百九十一章 提议第一百五十四章 碍眼(月票600+)第一百二十一章 准备第二百四十九章 差遣第四百一十二章 问底第三百一十九章 谎言第五百零九章 救援第八十五章 分派(为免费期打赏的加更2)第二百四十七章 误会第三百一十六章 防患第四百六十三章 认出第八百六十八章 善后第四十九章 相中五百五十一章 两难第六百八十四章 草木第四十二章 马鞭第七百零七章 担忧第一百一十五章 分别第六百八十一章 猛然第六百一十七章 援手第三百四十四章 寺庙第七十二章 财物第一百二十四章 打点(月票250+)第五百七十二章 臆想第一百四十五章 流言第六百三十四章 推门第八百四十五章 学中第二百零五章 虚君第六百四十七章 遇见第二百一十一章 才子第二百零一章 羡慕第九百四十章 沦落第五百一十六章 思退第六百六十九章 到任第五百一十二章 扑面(补更)第一百八十五章 答复第四百九十一章 水到第九百章 分层第六百一十二章 制衡第四百七十二章 着急第七百三十八章 开棺第六百八十章 秤量第七百零四章 得药第四百七十七章 可惜第六百六十二章 校验第六百五十八章 先兆第五百九十一章 疫情第四十一章 射赛第二百五十四章 认恩第九百五十章 烤鱼第四百五十二章 棺材第五十六章 虎胆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郎第七百五十二章 失踪第一百三十七章 意外第四百二十七章 伯乐第七百七十八章 突发第八百六十九章 遗诏第六百四十四章 得手第八十三章 救人(五更)第七百九十一章 尴尬第一百二十六章 失算第三百二十四章 所有第七百一十三章 评点第五百八十章 点人(为我乃大罗金仙的加更)第七十七章 害怕第六百八十二章 乍悟第六百六十三章 变化第六百八十四章 草木第三百九十二章 苦差第三百二十二章 唬人第一百零二章 挨打第七百四十六章 针锋第三百四十九章 嫌弃第五百一十章 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