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六章 惊觉

范尧臣头上已经渗出了细细的汗珠。

吴益所言,并非全然构陷。

位于沙谷口东北处的巩县,其中知县唤作范纯明,乃是范尧臣的族亲,嫡系的范党。

此处距离沙谷口最近,县中有十数万人户,而范纯明得了中书之命,最为积极响应凿渠之事,于征召民伕上头,确实行事有些过激。

然而实在也是无法,不强而制之,下头百姓尽皆逃逸躲避,不肯应役,中书之令又待如何?

巩县此回民乱,早有征兆,三日前,范尧臣便得了范纯明送来的书信,告知县中有躁动之状,因恐出事,只能暂压徭役征召,中书应份,怕是只能完成七中之三,而巩县之外,另有左近县镇,一般也有乡人十分不满,显有乱象。

范纯明之后,果然另有其余县乡当中的范党陆陆续续传得消息回来,所言也是一般。

一面是朝中步步紧逼,襄州、广南、蜀中、并导洛通汴之事上头处处要人,另一面是百姓不肯应役,范尧臣又不是神仙,两处一边要加,一边要减,仓促之间,自然不可能快速解决这个问题。

京畿乃是首要,若是京中生乱,自然天下不安,更何况一旦出了事,传进宫中,他靠着拥立之功在杨太后心中得的信重,说不得便要打上一个大大的折扣。而黄、孙、陈数党自然又何借此为由,攻讦于他。

范尧臣斟酌之后,只能选了个折中之法,先交由都水监汇算,若是将原先预估的十七万工减为九万工能否可行。

如此繁复工程,想要估算结果,并不是一夕之工,更兼这几日里他忙得焦头烂额,正拟自金陵暂调粮秣物资去往襄州,又从广州运送药材去往邕州等地,另有蜀中,却只能从别处着手,解一时之渴。

等到范尧臣喘过气来,巩县、萍乡、澧谷等处奏报当地民乱的折子,已是躺在了政事堂里。

好险昨夜乃是他轮值,今晨各处奏本送入之时,正正逮了个着。

然而时间紧急,几处衙门所奏各有出入,互不相符,他只是简单看了,还未来得及查实,又兼立时就是大朝会,哪里方便将此事告知杨太后。

这本来再正常不过,今日下朝之后,待得查清再做回复便是,可此时被吴益拿来殿上说,又如何能辩解?

奏报乃是今晨送入中书,眼下就躺在他的桌案上,范尧臣说并不知情,便是欺君,若说知情,便是自认了隔绝中外。

不得不说,吴益的这个时机实在是掐得太好了。

范尧臣正给接连不断的事故搅得应接不暇,难免首尾不顾,只是一个疏忽,偏生就给他逮到了。

上头杨太后问了一句,未能听到范尧臣回复,忍不住又唤道:“范卿?”

范尧臣心中暗叹了一口气,只得道:“今晨中书得了奏报,确有听闻巩县略有不平,只是山长水远,各处奏报所言不一,臣尚未查实,不好多言……”

吴益得了此言,仿若苍蝇得了屎,只差绕着范尧臣狂舞,对着杨太后大声道:“太后,范尧臣此言,便是自认其罪!巩县民乱何等大事,急脚替日夜不停送入京中,正该立时知会天子,眼下天子尚未亲政,便该进呈太后,范尧臣此行,正是独揽大权,只手遮天,隔绝中外……”

他其言也咄咄,其气也嚣嚣,喋喋不休,只剩得此一道声音在殿中回荡。

吴益前夜早在心中拟了腹稿,他文采出众,才气四溢,此时一气呵成滔滔背来,其中铿锵正气,和着他那挺直的腰背,当真如同士林中的标杆一般,足令士人景仰。

屏风后头一下子就安静了下去。

向来最听不得吴益说话的杨太后,仿佛失了魂一般,由着他控诉范尧臣的罪状。

她只觉得脑子里头成了一滩浆糊,被人搅来搅去的。

接连而来的灾事,陌生不已又毫无休止的政事,全数没有将杨太后打倒。

然而此时此刻,她却只觉得自己全身都起了鸡皮疙瘩,整个人仿佛被一双手给勒住了喉咙,想要呼吸,却又没有气力。

当真论起来,杨太后与其说是被民乱吓住了,不如说是被范尧臣吓住了。

若无范尧臣的力撑,她几无可能扶起赵昉,而母子二人掌政以来,大事小事,泰半俱是倚靠范尧臣。

如果这样的肱骨之臣都不能相信,都一心为私,都满心群党,那这朝堂之上,又还能有谁可以信赖?

巩县距离京城才数百里,若是行急脚替,一日便能到得,这样相近,当中已是闹了民乱如此大事,范尧臣竟敢欺瞒于她!

难道欲要坐稳这龙椅,当真只能用那异论相搅,所有臣子,无论谁人,俱都不能相信不成?

杨太后咬着牙,慢慢地吸了一口气。

下头的吴益还在大声痛批,已是把弹劾的对象,从范尧臣本身,转到了范党上下,无论范家的亲友、故旧,俱都囊括其中。

他手中持着弹劾的奏章,却是连翻都没有翻开——不用看那奏章上头的文字,已是能将其中内容倒背如流。

随着吴益的气势汹汹,一项一项摆出来范尧臣的罪状,而其中罪状,并无一项是构陷,是以范尧臣也难以反驳。

杨太后坐在屏风后头,忽然惊觉,往日她听了范尧臣奏报,觉得并不算什么的事情,原来被人一一列举出来,已经如此可怕。

范党,果真势力庞大到了如此地步吗?

范尧臣,果真是个大奸似忠的佞臣吗?

杨太后只觉得耳朵里头嗡嗡的,实在听不下去那令人厌恶的声音,脑中更是僵得再转不动。

她不想看到吴益,却也不愿再看到范尧臣,更不愿见满朝官员,只想快些回宫,远离这叫她无法掌控,充满着不祥与烦躁的文德殿。

“卿之所言,吾已俱知。”

杨太后的声音里头,充满着疲惫与无奈。

“且将尔等奏章送来,等吾回宫再看。”

没有给出任何正面的回答,杨太后收了吴益同御史台众人的折子,立时就站起身,给身旁的黄门搀扶着回了宫。

第二百四十一章 举荐第五十一章 归来第一百七十八章 利器第四十四章 邸报第七百三十四章 来历第六百五十八章 先兆第四百九十七章 立威第二百八十一章 失踪第五百二十三章 说法第八十五章 分派(为免费期打赏的加更2)第八百四十八章 仓促第七百五十六章 皇嗣第二百九十六章 隐患第三百二十五章 入京第三百七十九章 奏对第三百八十六章 善财第七百五十章 再遇第一百零三章 大口第九百四十八章 捉鱼(给miumiu的妈咪的加更)第七百一十七章 接二第九百三十三章 自辩第五百一十八章 闹事第五百二十三章 说法第九百零九章 心痛第四百八十五章 警惕第四百三十九章 探路第十七章 轰然第五百八十章 点人(为我乃大罗金仙的加更)第七百零九章 商议第二百四十七章 游玩第五百零一章 劝民第四十四章 邸报第七百二十五章 劝和第六百九十四章 犹豫第八百二十三章 交谈第六百九十章 问话(上)第六百零五章 病营(中)第七百三十章 歪打第七百七十九章 未遂第三十九章 头疼第七百七十章 所图第五百一十章 追击第一百二十六章 失算第一百三十二章 问话第三百五十章 捷径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满第五百八十二章 反复第六百四十九章 觐见第二百五十八章 木簪第九十二章 有缘第六百七十八章 提前第六百七十九章 惊惧第六百七十二章 备粮第六百一十七章 援手第七百四十二章 欲出第九百五十七章 离间第五百三十九章应对第三百九十四章 突至第四百四十七章 质问第五百七十章 劝慰第九百四十章 沦落第三百三十一章 划算第四百八十一章 所图第九章 心疼第三百零八章 出路第二十四章 选择第二百三十八章 绸缪(给madoka1013的加更)第八百九十九章 解释第三百三十二章 自辩第四百零七章 夜谈番外 进学(九)第八百三十三章 受挫第二百五十八章 木簪第二百三十三章 喝醉第七百九十一章 尴尬第十五章 相异第七百零六章 生产第四百二十四章 变迁第六百九十章 问话(上)第五百一十三章 追击第七百零二章 求助第三百七十一章 子嗣第六百六十四章 进呈第八百九十三章 提携第八百零二章 复问第四百二十八章 后悔第七百四十八章 碰面第三百二十八章 去向第七百一十五章 烦躁第四百九十章 意外六百三十三章 外出第六章 安置第四百零六章 重逢第六百五十九章 入宫第六百五十六章 两难第四百九十九章 动乱第五百九十九章 应承第七百四十九章 重现第九十九章 得进第二百零二章 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