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奇人陆法和终篇

南朝奇人陆法和(终篇)

二十一,萧绎

接到回报,萧绎松了口气。随即心头又有些沉重。萧衍的子孙个个都是博学之士。或许有许多奇怪的个人毛病,但至少都不是笨蛋。西魏对江陵城的威胁,萧绎如何不知。当初在灭侯景后,许多朝臣建议将首都迁回建康。建康不但是旧都,而且北面隔着长江,以南朝的水军优势,安全性无庸置疑。而江陵位于江北,西魏铁骑可以轻易攻到城下,安全系数实在太低。但因建康皇宫被王琳部下烧光,回去的话要从头经营,日子过得非常艰苦。萧绎犹豫再三,最终决定留守江陵。

但既然留守江陵,那就必须扫清江北障碍。襄阳的萧?做为依附西魏的梁朝皇室,需要首先除去。以他对南朝的熟悉及号召力,再加对水军战法的娴熟,绝对是与江陵势不两立的存在。除此以外,长江上游的益州也是攸关存亡的战略要地,需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回。这些,萧绎全都知道!

然而萧绎有苦难言。连年战事早已掏虚南朝。兵疲将惰,久战必危。打仗就是赌博,一打起来胜负难知。萧绎在心态上是个典型的文人。他自己也常说:“我跟臣下的文人比,文采有余。但要讲起战策武略、骑射弓马,那就差部下的战将很多了。”

事实也是如此,萧绎就连对臣下训话几句,都是典雅华丽的文章。可是一讲起战事,萧绎就大皱眉头。这玩意不但粗俗可厌,而且危险之极,实在只有那些北方蛮夷才能乐此不疲、不死不休。咱们雅士的方式,是所谓“羽扇纶巾,谈笑灭敌”,何必非得在刀枪尖上搏出一个个吃相难看的胜利?

所以萧绎的想法是,不如用外交手段先稳住边境,等梁国缓过劲来,再找时机慢慢恢复疆土。萧?当然可厌,但是他背后就是西魏。萧绎深知这些蛮夷的性格。那就是一群野狼,没事都要咬你几口。陆法和要是主动攻击萧?,那不等于捅上马蜂窝,给了对方即时动手的借口吗?在打完这一连串战事后,毫不停歇的再跟西魏大干一场,萧绎已经实在没有这个胆力。

萧绎在江陵叹息筹划的时候,郢州的陆法和也没闲着。他的密探不断发回各方情报。尤其是江陵方面的。萧绎的想法很快被他弄明。对此他只能报以苦笑。先恢复,再进取,想法倒是不错。问题是,敌人会给你这个机会吗?须知你想休养生息的关头,也正是敌国“趁你病,要你命”的绝佳时机。哪朝哪代,成功者不是迎难而上,逆取顺守的?

黄石公三略所谓:纯柔纯弱,其国必削,纯刚纯强,其国必亡(一昧退让、防御,国家必然会被逐渐削弱。实例如北宋、清末。反之,一昧用强,四面树敌,攻击性太过,容易因一次失手便造成国家的总崩溃,例如苻坚、拿破仑)。过度黩武固然凶险,可是过于软弱照样是成不了事的。既然是你不打,对方也要逼着你打的形势,与其被动防御,当然不如主动进取。须知攻击比防御节省兵力(攻击点可以自由选择,对方却得四处分兵防御),而且将战火烧到对方国境,即使不胜,也能极大削弱敌国国力。实力强弱是相对的,对方削弱,即等于己方的加强。这种思路怎么就不能转换过来呢?

归根结蒂,萧绎只是个文人而已!陆法和仰天长叹。对之,陆法和毫无办法。就如他对华夏政治的现实无可奈何一样。总之,尽人事,听天命吧!

萧绎区分不清自己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充满侥幸心理,江陵的危机已经不可避免。但危机未必不是机会。陆法和开始为那一天精心准备。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了。如能抓住,未必不能翻盘。

二十二,结局

就象那个“狼来了”的故事一样。大家七嘴八舌提醒萧绎的时候,似乎根本只是个吓唬人的故事。等到大家的警惕有所放松的时候,狼却突然出现。

梁元帝承圣三年(五五四年)九月二十二,西魏派遣柱国大将军常山公于谨、中山公宇文护、大将军杨忠领军五万,对江陵城展开突袭。

十月九日,大军开出长安。十月十日,南梁武宁郡(湖北荆门市北)太守宗均报告发现西魏军大举南下的迹象。江陵城内对此展开讨论。许多人都认为这种可能不大。于是萧绎派了个使者前往长安询问。

十月十三,于谨大军抵达襄樊。萧?闻讯,当即派兵与之一同南下。十月十四,萧绎的使者兼密探到达石梵(湖北潜江北),还是看不见魏军,派人报告说情报有误,边疆安然无事。萧绎且信且疑。理智上,他是深知西魏的危险的。情感上,他却充满侥幸心理。希望能在繁盛的江陵城安稳终老。不用迁都到建康开荒,也不用面对残酷的江陵防御战。

本来这段时间他正对百官讲课,讲的是《老子》这种高级哲学。到此也停了。但到十月十七,又恢复讲课。百官身穿戎装听讲。十月二十一日夜,萧绎登上凤皇阁观看天象,大惊失色道:“客星侵入轸宿和翼宿,这次要完蛋了。”妃嫔们被他的悲观论调感染,吓得哭成一片。

陆法和自有他的私人情报系统,听到回报的这种怪异现状,陆法和心情沉痛,又有点哭笑不得。萧绎在如此紧急的关头,决断不够,意志软弱的文人本色表露无余。不急于布置军事,却故作悠闲讲解老庄。还莫名其妙在自己内部制造恐慌,撒播失败主义的情绪。如此种种,简直荒谬绝伦。这样的心态之下,他深知萧绎已经凶多吉少。但他还想最后努力一次。

当月,陆法和迅速组织了一只援军,从郢州转入汉口,想要赶赴江陵增援。走到半路,萧绎的使者却已挡在路上,严令他退回郢州。萧绎声称自己就能对付魏军,让陆法和守牢郢州就好。

很难想象萧绎此际的心理。或许是觉得陆法和兵力不够,去了也没多大作用。或许是猜忌陆法和早先的预警,怕他有什么难测举动。又或者干脆就是脸上挂不住,不想当面见到他。最后,还有可能是按他的布置,臣下应该各守其位,各负其责。将陆法和安置在郢州,可以说是对他的防备,然而从另一方面,又命尝不能是对王僧辩的防备呢?调远的来增援,近的安守防区不动,未必就不是一种“远调近防”的帝王心术!

陆法和猜测不到这个文人皇帝的想法。事实上也已不必再做这种无用功了。到此地步,陆法和万念俱灰,退军回到郢州,在城墙上刷了一层白灰,自己身穿丧服,坐在苇草编的席子上一整天,这才把丧服脱了。

他的这种举动,事实上是一种无声的抗议。抗议萧绎对内察察,对外昏昏的统驭之术。

十一月,魏军渡过汉水,正式对江陵及周围城邑展开攻击。之前萧绎有大把的时间迁都躲避。打起来之后如果意志坚决,措施得力,也未必不能撑到援军前来。他虽然拒绝了陆法和的救援,但却连下急诏催促江东的王僧辩与岭南的王琳率军解围。王僧辩行动迟缓,态度暧昧,王琳却是当即上路,昼夜兼程往回急赶。派出的信使赶到时,江陵城还没攻破。只要他能多撑几天,王琳的大军很有希望及时赶至。然而萧绎不但连出昏招,到最后更连抵抗意志都已消磨。

最后危急关头,原侯景部将谢答仁建议突围。萧绎向来不善骑马,谢答仁说他可以扶持萧绎。本来萧绎已经接受,但被王褒进了谗言,认为谢答仁这种降将居心叵测。萧绎就改了主意。谢答仁又建议可以放弃外城,收罗五千精兵死守子城。又被王褒劝阻。反而对他闭门不见。谢答仁无奈之下,痛哭呕血而去。从此在史书中消隐。

谢答仁一去,江陵城随即被攻破。众大臣纷纷投降,江陵战士却大多还有血性。南城被攻破,北城仍坚持苦战到天黑。直到败讯传来,将士才纷纷散去。

萧绎被俘后,西魏将之交给盟友萧?处置。萧?与他有杀兄之仇,毫不客气以土囊将之压毙。

消息传到郢州,陆法和仰天长叹。又穿上丧服,哭泣祭拜。客观的说,陆法和出道以来,萧绎对之相当不错。连番加官,直至司徒,爵位封到极高的公爵。如今落到这个下场,身为部下,陆法和当然悲痛。

二十三,归宿

事到如今,连老大都挂了,以陆法和的身份地位,在南朝已无势力可以依附。此时王琳大军救援不及,就地占据湘洲。王僧辩控制江东。这是南朝两股最大势力。而且彼此必不肯居于对方之下。另一个枭雄陈霸先也野心勃勃。为争大权,南朝的内战还有得打。陆法和实力不足,在南朝政界的号召力也不够。身在郢州,北方、西面是萧?和西魏,东北是齐国,西南是王湘,东面是王僧辩,想要打出头,简直难比登天。而且对这种内耗的战事,陆法和毫无一打的兴致。

陆法和喟叹良久,最终决定:既然救不了整个天下,那么只能对自己的身边人负责。

西魏杀了萧绎,陆法和绝不能投他。王僧辩在此事中行动迟缓,有很大的出卖萧绎嫌疑。王琳一介勇夫,根本不是干大事的材料。何况彼此同朝为臣,以自己的地位去投,也是很难有好下场的。唯一能投的,那就是北齐了。

如今北齐高洋在位。对于这个人,陆法和也早有研究。此人是东魏权臣高欢的次子,长相丑陋,然而聪明勇决。正是在他掌权的时期,高氏篡了东魏,建立北齐。随后整合内部,四处用兵,北齐国势呈蒸蒸日上的势头。连西魏的宇文泰也为之感叹:“高欢有个好继承人,他没有白死啊。”

但这些不是最要紧的。要紧的是,以陆法和的推算,高洋的齐国必将大崇佛教,以自己的宗教名声、政治地位如率众投奔,就算不得重用,也将受到尊崇和礼遇。反之,西魏不但与自己有仇,恐怕早晚还将有灭佛一类举动,以自己的身份,是绝对不可前往的。

这个推断并非突如其来。事实上早在多年之前,陆法和即已明了此点。这也是他许多行为的一个驱力。投身政坛后,陆法和一再努力的方向,即是对西魏用兵。除去现实政治的考虑,很大原因便是出于这个宗教前途上的判断。

之所以如此判断,原因其实很明显。西魏僻处关中,财政上是三国最为困难的。宇文泰起用理财专家苏绰,竭尽全力奖励农耕,充实国力。但先天不足的劣势,令西魏必得开源与节流并举,才有可能支撑长年征战的消耗。佛教的寺院经济、免税特权,对国家财政是个严重侵害。压抑乃至禁绝佛教,是可能性极高的一个前景。当年北魏灭佛,事实上即出于同一个考虑。陆法和早年游历关中,此后也一直派有大量密探,对宇文泰集团的思想性格了解极深,对这一点是有相当把握的。

此外北齐强大,目前处于攻势。西魏很难从东线取得多大好处。要生存、要发展,更好的选择便是拿南朝开刀。结合这两大因素,陆法和当然深深的以西魏为敌。只可惜,手中权力有限,在萧绎这个苛察有余,雄才不足的老大手下,竭尽全力仍解救不了南朝危亡。可悲可叹。

而高洋的齐国则不同。政治人物的想法,有时候其实是相当“浅白”的。通常的逻辑是:敌人保护的,我就打击。敌人打击的,我就保护。北魏早期灭佛崇道。后期虽不再灭佛,仍以道教为尊。高洋篡魏后,处处与魏朝反着来。崇佛抑道,是他早晚都会做的一件事。

有此判断,陆法和当然选择投齐。

北齐天保六年(五五五年)春,清河王高岳进军临江。陆法和趁势上了降书,率众部下投了齐国。齐帝高洋任命他为大都督十州诸军事、太尉公、西南道大行台。

从名称上看,倒是非常显赫。但所谓的十州、西南道,除郢州外都在别人手里。而郢州刺史的职位却被剥夺,给了与他同时投降的宋莅。陆法和对这种明升暗降的手法了如指掌。本来他之降齐,也不是为自己的富贵谋划,仅仅是出于对部下的责任起见,要给他们一个安全的归宿。

他当即上书,要求将自己以及部属调回京城。高洋久闻他的大名,对这种无害的要求当然不会拒绝,当即同意他率部下进京。

二十四,余波

北齐文宣帝高洋也是一个行事不依常规的人物。陆法和的身世令他起了极大兴趣。而且此时他正策划宗教上的一个大行动。陆法和的身份大可利用。

于是他准备了三公的仪仗卤薄,派人在邺城以南十二里恭迎陆法和的大驾。陆法和遥遥望见邺城,当即下马踏起“禹步”(一种在宗教仪式上或是施法时用的步伐)。陪同进京的北齐大臣辛术奇怪道:“主上很诚心的恭迎大师,大师不必多疑,何必用这种法术来消灾求福呢?”

陆法和没有理会,手持香炉,步行进城,住宿在驿馆里(高洋凶暴已露征兆,他低调行事,不事张扬,也是为自保起见)。第二天文宣帝召见,赏赐他车辆及护卫百人(监视用也,对他这样的人物,谁都不会放心的)。陆法和上殿不行臣礼,而是如常人相见般通名。他不提自己官爵,也不对高洋称臣,只以宗教人士身份与高洋相见(当时为表尊崇,宗教人士见皇帝也不用行大礼。做为一个有自尊的知识分子,用这种身份自处是大有深意的),自称荆山居士。高洋倒也不以为忤,给予陆法和很高的礼遇。

此后,他又在昭阳殿宴请陆法和及众弟子。并赐钱百万,绸缎千匹,一所豪宅,一万亩地,耕种及宅内服侍的奴婢两百人,其余物品不计其数。

陆法和却将所有奴婢一概放免,让他们自由选择去处。所有财物完全施舍,又将宅子改成佛寺,自己只住一间。

三年时间里面,陆法和两次出任北齐太尉。但是由于他行事谨慎,处处以佛教徒自居,齐国人都称他为居士。

陆法和在齐国无疾而终。他预知死期。当天他烧香礼佛,坐在绳床上死去。弟子将他尸身洗浴过后,缩小到三尺左右。高洋得知消息,命令开棺检查,却发现棺材里面根本就是空的(或者是诈死,或者是前面的说法属于弟子编造。一见要动真格,只好出此空棺计来防穿帮)。

陆法和的故事至此终结,然而还有数道余波,韵味悠长。列述如下:

一,陆法和投齐的当年八月,高洋即命佛道两教的代表在皇宫里辩论教义。佛教获胜,高洋即下令在全国内禁绝道教。

二,陆法和在所住房子的墙上写了一些字,然后又用油漆涂掉。等油漆剥落的时候,大家发现是这样一些字:

“十年天子为尚可,百日天子急如火,周年天子递代坐。”

“一母生三天,两天共五年。”

附会的好事者认为这是说娄太后生三天子,从孝昭(高演)即位,至武成(高湛)传位给后主高纬,一共是五年云云。

评论:这个意义并不太大。很可能是陆法和徒子徒孙的杰作。

三,陆法和在荆州和郢州的时候,身边一直带着一个十多岁的少女(至此已二十多岁),自称叫越姥,身着尼服,与陆法和形影不离。等陆法和去世后,此女与别人通奸。大概是有弟子出面告发,结果被有关部门抓住盘问。她供述说跟陆法和的私情持续了十多年。陆法和去世后,她就跟了别人。这也不是什么大事。陆法和本是居士,不是僧人。无非陆法和地位太高,名头太大,这才有许多人来管这种闲事。有关部门问清原委后,就将越姥放了。越姥后来嫁了人,生了好几个孩子。

四,陆法和在百里洲建寿王寺的时候,命令将佛殿的梁柱截短。他预言数十年后,佛法要遭劫难。这座寺庙方位偏,可以免灾。等到魏军攻陷江陵,南梁宫室全被烧毁。总管想从寿王寺拆木材重建。但是木头太短,只好作罢。到了周武帝灭佛的时候,因为此洲在长江之中,属于陈国地界,因此得以幸免。

后记

陆法和的故事到此结束。然而这个见载于史册的人物,身上罩的迷雾却未随着故事的终结而告消退。从事迹上看,他的某些行事过于突兀,几乎给人“这是一个后世人物穿越时空干涉历史”的印象。当然,假如认为此说过于玄虚,那么将其人理解成一个极为高明的智士,也是完全可以解通的。笔者的文中,即做了这个方向的解读尝试。

陆法和眼光敏锐,手段非凡。从宗教入手,以数十年时光,甚至可能集合了家族几代之力,苦心经营,找准时机楔入历史。然而任他才能通天,手段彻地,在华夏高度成熟的**文化下,仍是一筹莫展,以失败告终。幸好他毕竟不是俗手,仍能轻巧入局,全身而退,保全了自身及一众部下,这在华夏政坛,已经算得上一个奇迹。而他也以自身经历,生动的阐释了**体制如何实内虚外,善于保守却拙于进取的奥妙。同时也证明以宗教手段入局,在华夏政坛上对成功是并无帮助的。

第74章 奇妙之旅第125章 人心险恶第97章 流氓理论第53章 各显神通(中)第22章 气球旅行第63章 处世之道第66章 难以力敌第52章 驯服工具第2章 丽京之变第151章 女官问题第22章 以德服人第7章 各逞奇技第17章 左右逢源第60章 暗渡陈仓第114章 飞来艳福第13章 意外盟友第108章 贵族之怒与贱民之怒第125章 帝王心术第144章 人魔大战第10章 长夜惊魂(上)第159章 武昌攻略第78章 计划不如变化快第19章 魔鬼杀阵(中)第4章 吸星大法第125章 帝王心术第15章 高人嘴脸第54章 顺流逆流第5章 富贵迫人第31章 吾道南来第118章 得寸进尺第21章 如此世界第45章 花花公子第103章 束手就擒南朝奇人陆法和三第132章 变生肘腋(下)第52章 驯服工具第3章 一举功成已出场人物表二第75章 胡作非为第140章 无间三杰第13章 各显神通第131章 世事相违第51章 谍影重重第11章 龙潭虎穴(上)第22章 巨大诱饵第60章 暗渡陈仓第36章 公子侠少第24章 古寺奇人第95章 弥天大谎第1章 生化战士第4章 百川汇海第22章 巨大诱饵第125章 帝王心术第163章 人质危机第118章 最后杀招第161章 尔虞我诈第157章 正式建交第41章 飞来横祸第95章 外面的世界第55章 白虎跳山第89章 惨遭镇压第7章 坐听无弦曲第85章 四方云动第102章 初见东王第27章 世界奥秘第1章 冒牌天神第45章 无敌狂人第1章 我是谁第56章 敌明我暗第4章 无间道第15章 高人嘴脸第96章 学无止境第83章 心如蛇蝎第104章 一败涂地第24章 纳兰敏慧的投名状第77章 一万年南朝奇人陆法和终篇第141章 弥天大祸第57章 夜沉沉(下)第127章 反者道之动第30章 政治导师第49章 无可理喻第140章 宅中之神第31章 吾道南来第169章 惊天秘闻第89章 避重就轻第142章 于平凡处显神奇第106章 那时文青第60章 大局在握第132章 变生肘腋(下)第84章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86章 冒牌钦差第127章 后现代还是前现代?第47章 引蛇出洞第93章 徐简之谋第169章 惊天秘闻第147章 无用之用第72章 爱新觉罗第15章 焦头烂额第119章 奇幻帝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