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0章 交战

“他们是疯了吗?是太信任美国人了还是瞧不起我们?”古德里安已经做好了应对华夏支援美军的准备,但是实际情况却出乎他的意料。他不认为对手是菜鸟。这样做一定有原因的。

“对方正面是奥地利人和土耳其人,这可能给了华夏陆军额外的信心。”旁边一名军官想了想,似乎觉得理由并不是十分的充分,随后又补充道:“我们在伊朗的情报人员搜集到信息,华夏似乎将他们部分封存的装备交给了美国人,而在伊朗里海沿岸城市中,也突然出现了一些美国军人,从情报上分析,美国人动用了他们在华夏训练的人员前往伊朗,而华夏则提供装备,双方一起弥补了美国陆军战斗力的不足。”加上这一条,华夏行动的理由就比较充分了。

“在华夏移交的武器中可能会有一款重量达到38吨以上,以29型坦克地盘为基础改进的重型坦克歼击车。他们有更厚的装甲和威力更大的火炮,但是据说发动机还是和29型坦克一样。”另外一名军官说道。“除此之外,据说美国人似乎还会加强他们的航空力量。根据情报显示,最近在印度的孟买港又有一批美国飞机正在卸货。这批飞机很有可能用在伊朗战争中”

“啊,原来是美国人拿到新玩具了啊?”古德里安笑了笑心中充满了对美国人的鄙视。“他们难道以为手中拥有了先进的武器就能打赢战争了吗?真是太天真了。在广阔的地域中交战,最重要的是机动性和战略战术,而不是一两件武器。尤其是那些笨重的武器。”对于两名军官的解释,古德里安还是比较满意的。曾几何时德国陆军中也充满了对重型坦克的向往,而虎式坦克正是这种思想的具现。而古德里安也想通过这次战斗告诉陆军部中那些家伙们。什么才是德国陆军中最需要的装备。

不过这些东西终究还是顺应防御战需要而生的,古德里安为此还专门增加了部队中88mm高炮的数量。在他看来,即使对方是实心铁王八,面对88mml45型高炮恐怕也是死路一条吧?而为了让行动更加保险,他还和戈林进行了一下交流,重新调整了空军的部署以便应对这些不知道藏在哪的装甲杀手。

准备进行到了这一步,就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只要华夏发动对奥匈帝国和土耳其军队的进攻,那么古德里安就可以发动对美军的进攻。在他的计划中,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在击溃美军后经过短暂的休整就可以冲向华夏的后方基地和交通线,再强悍的部队在失去后援和补给后也将折戟沉沙!

“华夏的攻击还是一如既往的犀利啊。”随后几天发来的情报最终让古德里安放心了,华夏最终还是动手了,两个装甲师如同巨大的铁钳一般插入奥匈帝国和土耳其陆军的防线。虽然两国军队得到了空军支援,但是在德国空军南下后,这两国空军面对华夏空军还是不够看的,尤其是土耳其空军。空军中还充斥着一些双翼飞机。再加上落后的预警和指挥协调。即使华夏空军数量远少于对手,两国空军依然无法有效抵挡对方的空中攻势,更别说支援陆军了。

不过总体来说情况也不算十分恶劣。两国将领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们早已经料到了对手的强悍。前沿布置的阵地不过是为了逼迫对方提前展开部队拉长对方的补给线。而不是为了真正挡住对手,后面的一个个加固支撑点才是防御华夏部队进攻的关键。这些构筑的永久和半永久工事以及里面安排的各种口径的火炮死死的卡在了华夏进入基尔库克的各条要道上。对方想要攻破这些地方的话可要耗费一些时间。再加上在支持点之间来回增援的机动部队。两国陆军高层对于拖住对手还是有信心的,至少他们认为华夏攻破自己的防线不会比德国人攻破美军防线更快!

“好了,可以通知凯塞林将军了。让他们空军战役趁早展开吧。如果幸运的话,我们在一个月之内就可以让伊朗战争落幕。”古德里安对目前的情况十分满意。他最为忌惮的存在并没有把注意力转向这里。虽然在内心深处他想和华夏陆军进行一次正面较量,但是在现在战争中没有谁会拒绝通过较小的代价换取更大战绩。“即使这次碰不上。我们早晚也会正面相遇的,不是吗?”古德里安自语道。

1920+15年7月10日,在战争开始快一个月后,德国陆军终于露出了雪藏已久的利刃!交战双方围绕克尔曼沙阿爆发了自开战一来第一次大规模地面战役,德国陆军投入的兵力达到4个师将近6万人,而美国陆军加上随后赶来的防御部队数量也达到了7万人左右,虽然美国陆军兵力占优,但是在装备和官兵素质上明显劣势。空军方面更是茶几。大战一触即发!

“秃鹰中队已经到位,我们发现了目标,准备开始攻击。”当阳光再一次照耀大地的时候,驻守克尔曼沙阿的美军等来的不仅仅是黎明更是死亡的威胁。对于不少人来说,今天是他们最后一次看到日出了。当时针指向7点的时候,德国人的空袭和火力准备终于伴随着初升的朝阳拉开了序幕。

数百架各种飞机在朝霞的映衬下飞向目标。大量的bf109战斗机为庞大的机群提供掩护,ju88型轰炸机和he110型轰炸机在大约4000米的高度飞行,他们的前面是负责侦查的bf110型战斗机,而bf109战斗机则逡巡在轰炸机群周围,还有一部分位于轰炸机群上方约1500米处。这些飞机数量虽然不多,但是没人敢小瞧他们。这些飞机的驾驶员都是德国空军中的老手。他们有权利根据战场情况自己决定行动。这些危险的敌人如同鹰隼一般搜索着猎物。

虽然这次空袭行动的规模远比不上当初德国对意大利的战略轰炸。但是当这些轰炸机集中空袭为数不多的美军据点、物资中心和阵地的时候,投下来的炸弹密度和所造成的杀伤力可要远高于当初的战略轰炸。毕竟战略轰炸对付的是一个面积几十平方公里的城市,而且炸弹命中目标的概率非常低。寻常炸弹差出几公里也不是不可能。但是这次攻击不一样,德国人的精准和效率在这次轰炸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让美国人感到震惊的是,德国人双发轰炸机居然也可以以较大的角度俯冲投弹,其精度和性能让第一次看到ju88的美国官兵震惊不已。

“我当时所属的部队正在防御一个重要的支持点,在这里我们部署了至少2个连的兵力,将近400人。而且拥有4门75mm火炮和6门107mm迫击炮。我们建立了环形阵地,并且用混凝土、水泥和原木构筑了暗堡和炮巢,并且进行了充分的伪装。还在前沿布置了蛇形铁丝网、雷场和反坦克障碍。我们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应对各种挑战,但是没想到的是,德国人第一波攻击就将我们的阵地打的支离破碎!”约翰在战后这样回忆道。

“我们开始吧。按照计划,1号到4号飞机攻击对方的地堡和掩体,5号到8号攻击标示出来的炮巢。”在下达了攻击命令后,这位中队长带着第一队攻击机开始降低高度,然后微微压低机头向着目标冲去。巨大的ju88型轰炸机并不像它的体型那么笨拙,他甚至可以以65度的角度俯冲轰炸目标,第一波四架轰炸机携带的是250kg高爆弹。每架飞机携带6发,其重2发挂在弹仓中,另外4发挂在机翼内侧。第一轮攻击每架飞机扔下4发炸弹,随后爬升查看战果。如果有必要再扔下两发炸弹补刀。

巨大的轰炸机如同展开双翼的巨鹰一般从空中扑下。随着速度越来越快,轰炸机驾驶员小心的打开减速板来控制下落速度,并且尽可能的稳定飞行姿态。而负责轰炸的投弹手则将眼睛贴在瞄准镜上,反射式瞄准镜的光圈将目标死死的套在了目镜的中心位置上。随后投弹手一拉手柄。悬挂在机翼下的4发炸弹接二连三的从挂架上脱出飞向目标区域。

因为是俯冲轰炸的缘故,同时也没有干扰。所以轰炸精度非常高,从远处看去,4个小黑点在空中整齐的排成一条线像利剑一般刺向地面。这些炸弹散布在一个半径很小的圆圈中,在这个范围内,无论是地堡、交通壕还是加固后的炮巢根本无法抵挡从空中落下的250kg炸弹的攻击。在巨大的惯性作用下,高速落下的弹头轻易的撕开了掩体表面的夯土和下面的圆木。当撞击发生的一瞬间,炸弹的延时引信也被启动,大约0.5秒钟后,一阵阵沉闷的爆炸声从地下传来,上百公斤重的高爆炸药产生的巨大能量挤压着空气撕扯着一切物体,强大的冲击波沿着交通壕向四周传导。

一个掩体的顶部直接被巨大的能量掀翻,将里面的武器、建筑材料和人体碎片抛洒到空中。一阵硝烟过后一个直径达20多米的巨大弹坑留在了地上,向人们诉说着刚才的那一击是多么的恐怖!即使没有被这波炸弹直接命中,不少美军官兵还是被强大的冲击破和炙热的空气伤到了肺部,他们瘫坐在地上,拼命的咳嗽喘息着,鲜血从耳鼻口中流出。而剩下的一些人则直接被炸弹掀起的浮土掩埋。在经过一番空袭之后初上战场的约翰和他所属的部队几乎损失了全部的身管火炮,机枪也损失了近四成,实际战斗力甚至不到原来的3成!

同样的场景在整条战线上不断重复出现。位于一线的美军阵地从早晨8点开始就不断遭到德国空军的轰炸和压制,在清理掉前沿的目标后,德国空军开始向纵深展开攻击,对后面的主防线和交通枢纽展开轰炸。美国人似乎被对手的攻击打懵了,直到当天中午,美军航空力量才组织起大规模的抵抗。

德国陆军终于体会到了一次空中力量全力支援带来的好处。古德里安所属的各支装甲部队在榴弹炮和空军的掩护下展开了进攻,成群的坦克装甲车辆在干燥的荒漠地区驶过,带起的灰尘从数公里之外都可以看到。一辆辆4号坦克摆着整齐的楔形队形对美军阵地展开进攻。德国人对美军的武器已经十分了解了,他们的坦克部队在距离目标800米处展开自由射击,同时工兵在烟幕弹和火力的掩护下排除地雷和障碍物。随着炮击和障碍物的清楚,德国人继续前进,在距离对方战壕400米处的时候步兵开始纷纷从运兵车上跳下准备接敌。坦克和步兵战车进一步展开,在极近的距离上疯狂倾泻着弹雨。

在空军和陆军的配合下,单纯的静态防御加反坦克炮的防御体系根本无法阻止对方的进攻。在第一天的交战中,德国坦克退出战场的比例甚至低于百分之七,注意这个数字是所有被击毁、受伤以及因为机械故障等原因退出的坦克总和,甚至于因为负重轮被击毁而暂时退出战场的战车也计算在内,就这点损失中,不少坦克经过简单维修后就可以重新披挂上阵。如此低的损失把德国人也吓了一跳,他们已经想到了对手很软,但是没想到会这么软?要是照这样下去,恐怕奥利地人都可以暴打美国人了吧?

相对于坦克的损失,德国人的步兵战车和装甲运输车的损失比较大,美国人表示自己的57mm炮打4号坦克正面有些困难,但是打你们可是手到擒来。甚至于迫击炮和榴弹炮的近失弹都会对半履带车的行走设备构成严重威胁。这些辅助车辆因为马力太小,加上裙带甲后会导致机动性严重恶化,而且悬挂负担增加变相降低稳定性。不过即使这样这点损失在德国指挥官看来不算什么。

第728章 血战第1064章 第一代航空母舰第1514章 出乎意料的攻势第1211章 华夏装甲师1第967章 阴魂不散第952章 拉人入伙第18章 酒会上的费希尔第1024章 谈判结束第534章 时间才是最宝贵的第798章 邓尼金的军团第1277章 虎、豹!第1450章 目标英伦第813章 乐极生悲第98章 友好访问??第1439章 大西洋启示录4第1064章 第一代航空母舰第352章 奇怪的船队第189章 悲催的后勤第857章 意外第1113章 血火地狱第1253章 胡贝再次登场第152章 最后的资金!第1333章 血火蓝天3第178章 遭遇战第252章 舰炮对岸炮第1237章 连锁反应第53章 意大利人的首秀第1201章 华夏鹰群3第103章 大清“联合”舰队第578章 不能明说的事情第1121章 围杀第1492章 德国人要莽一波!第153章 琅威理的疑惑第946章 海空大战第700章 加里曼丹岛第1174章 最强舰队!第1063章 轰炸机部队第367章 最后的准备第1202章 协约国海上战略第453章 态势第1462章 送人头第786章 各种不足第1090章 两头下注?第1497章 打穿他们!第1182章 持续的风暴第1305章 目标奥匈军团第442章 合围第175章 海上会议第316章 战备进行时第313章 无畏先声第1337章 季风之后是海啸第1324章 决不退缩1第1113章 血火地狱第333章 崩溃的前兆第713章 令人意外的落幕第713章 令人意外的落幕第170章 严肃点,打劫呢!第1508章 你还真敢来啊!第419章 从天而降的主力舰队第642章 硬核桃第1416章 华夏和德国第310章 均衡第780章 优化策略第908章 崩溃的前奏第1048章 德国空军的重组第1324章 决不退缩1第971章 相持第329章 第二回合第576章 高峰会议第1106章 对策第789章 平静的日子?第210章 大战拉开帷幕第1115章 反击第1029章 基地群第18章 酒会上的费希尔第1306章 宿敌第757章 邓尼金的心思第1018章 会议前夕第1439章 大西洋启示录4第1404章 虎啸法兰西4第406章 意外第494章 第二次谈判第269章 新的起点第1139章 重创第298章 马吉芬归国第1303章 侧翼威胁第253章 炮轰横须贺第59章 战舰挖潜计划第1194章 莫斯科的夜晚第321章 纽波特纽斯第1462章 送人头第1035章 底线和预防措施第1460章 宝刀不老第178章 遭遇战第1143章 魔鬼的利刃第9章 拜会布林(二)第235章 谋划全局第841章 吓唬一下第1094章 讨价还价第1287章 争分夺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