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全线进攻

如果要攻破一道防线应该怎么办?集中兵力,在优势火力支援下在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然后后续部队支援扩大战果,这几乎是任何攻击方的选择。但是这个看似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战术原则在某些情况下却并不好用。

这种情况并不适合关于攻击面窄小而且对方拥有较强压制火力的情况。攻击面窄小使得进攻方的兵力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而对方有较强的压制火力使得挤在一起的进攻方损失巨大。尤其是在进攻方远程火力无法覆盖防御方远程火力时更是这样。而更加悲剧的是,作为进攻方的日军缺乏步兵速射武器而且是仰攻!面对由堑壕体系,步兵速射武器和远程火力支援的清军,日军败的一点也不亏。

山地元治能称为日军中将统领一个师团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在集中兵力猛攻牡丹台高地失败后,他敏锐的意识到想通过占领高地然后居高临下将平壤清军击溃的计划已经无法实现。为今之计,最好的选择就是放弃速战速决的计划,和清军打一次消耗战。日军远程火炮比清军多,军队数量也比清军多。所以山地元治在下一阶段的战斗中将采取新的战法。

从战役层面来说,山地元治决定实行全面进攻,通过开辟新的战线来增加攻击面。降低清军的防御密度,为今后可能的突击需找到切口。而目前的情况是,平壤城的北面和东面已经是战场。

所以山地元治决定调动将部分部队向西边和南边运动,形成合围之势。只要能掐断从大同江口到平壤的补给线,那平壤的清军即使在能战,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覆灭时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但是这个计划也有些难度。日军是有兵力优势,但是单兵火力和北洋方面根本没法相比,在失去了炮兵增援的情况下,小股日军和清军交战根本没有胜算。从500米的轻机枪压制开始,一直到面对面的近战,日军都没有优势。所以在单兵火力吃亏的情况下,日军只能利用士兵数量和大量的轻炮来弥补。

所以这些复杂迂回和穿插的部队都是日军的精锐,并且配有37炮,2磅格林炮这些陆军小炮。由马匹拉着随同部队前进。而骑兵部队也在此粉墨登场,他们的任务就是不断攻击清军的补给线和切断平壤清军和开城清军的联系。

日军相信,在开阔的地域,拥有更多的马匹和火炮的日军面对脱离了堑壕体系的清军会拥有绝对优势,即使清军拥有更好的步兵武器,但是再好的枪也不是火炮的对手。

而在主战场上,为了突破清军的堑壕体系,日军也着实费了一般脑筋。经过数次血战后,日军意识到,即使将炮兵向前推进。用直射火力支援步兵冲锋,依然会因为对方的炮兵火力压制,以及机动性差等因素而使炮兵根本无法保持持续的压制,更无法伴随步兵进攻。所以。看似强大的日军炮兵实际上并不能在合适的地方发挥自己应有的威力。

而轻武器方面,日军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强化。首先,为了保证近战战斗力,日军专门组建了装备手枪的近战部队。这些新建单位的任务就是在火力掩护下冲进战壕后使用手枪近战。虽然在火力持续性方面依然没法和北洋的盒子炮相比,但是总比原来的刺刀加步枪强多了。

其次,大量装备“手榴弹类似产品”。其实掷弹兵这个职业从18世纪就出现在欧洲大陆上。虽然日本没有像北洋这种制式手榴弹。但是临时赶造一批急用还是可以的。这些五花八门的投掷武器很快在日军中装备起来。虽说不成规格。但是近战火力还是有了显著的提升。

当然了。在牡丹台血战中登场的肉弹。因为这种武器具有“高智商”“灵活性”“大威力”等各种优点,在日军眼中,无论是威力还是震慑力十足。所以继续征召“肉弹”的计划还是得以继续。

第三,就是支援型火炮和机枪。从月峰山攻防战开始,一直到牡丹台绞肉机。日军突然发现,原本在数量和口径上都占有优势的炮兵部队在实际作用中根本无法发挥预计的威力。即使将部分炮兵递进射击,也会因为炮车过于笨重,机动性不佳以及目标过于明显。容易被摧毁等因素而大打折扣。根本无法伴随步兵及时提供火力支持。

再被清军的迫击炮和机关炮这些东西打的七荤八素后,日军也急忙寻找类似武器。机枪就别想了。无论是轻量化的马克辛机枪还是轻机枪都是意大利人和天津机械局生产的,别的国家还没引起重视。所以根本没有货。这就使得日军想买都买不到。

不过好在没有轻量般的。原版的机枪还是能搞到的,重就重点吧,总部没有强,手摇供弹的加特林机枪也重新从军火库中拉了出来,总之七拼八凑之下还是弄成了机枪部队。

至于迫击炮吗?和机枪情形差不多,制式的机枪就别想了。不过好在日军能搞到类似的产品,这就是80MM青铜臼炮,虽然在威力、射程射速和精准性方面无法和真正的迫击炮比。但是毕竟也是一种可以跟随步兵一起运动的轻炮。所以日军专门集中起来分配给攻坚部队。

更有甚者,本着废物利用的原理,日军把部分炮架损毁但是炮身完好的火炮集中起来,然后截短。当成曲射火炮使用。但是从实际测试来看,因为缺少必要的瞄具而威力大减。不过有总比没有要好。

随后日军在修正一段时间后,终于在牡丹台战役一周后,重新发起了攻势,数个联队从西北、北面、东面同时向清军阵地发起向心攻击。让人感觉根本就分不清日军的主攻方向,为了保证战线的连续性,北洋必须均匀分配兵力。

这样一来无论是火力密度还是兵力密度都下降的厉害,而更让人不安的是,部分日军精锐部队已经开始向平壤城南部迂回,大同江沿岸的运输线和与开城驻军的联系受到了严重威胁。而这一切不得不让聂士成等人重新研究战术。以应对日军的新战法。

第1202章 协约国海上战略第749章 落下帷幕第938章 接战第587章 清醒者第943章 升级版VS翻版第310章 均衡第1441章 法兰西最后一战第649章 火线支援第355章 破局第1469章 夜战2第1275章 坦克大战第640章 装甲长龙第179章 老兵的离去(二)第755章 地方工业化第1292章 快速突击第467章 崩溃第1515章 再打一场第904章 交换第142章 经济战发动第183章 战后总结第1035章 底线和预防措施第309章 孤独的巨人第774章 好东西不一定卖的好第1148章 巷战第464章 单挑第121章 回到天津第58章 徐教习第1506章 磨刀霍霍的俄国第1472章 惨烈对攻战1第1381章 圣纳泽尔之殇第1476章 英伦之战的落幕第758章 培养俄国军官第110章 意外冲突(一)第373章 计划第718章 战前准备第995章 未来的打算第221章 各怀心思第1008章 星条旗之殇第364章 巡洋舰的黄昏第648章 盟友就是用来坑的第321章 纽波特纽斯第19章 拜会安东尼霍斯金斯第1519章 迎难而上第1504章 夏威夷会议第402章 外洋舰队出击第1196章 向东还是向西?第806章 打的就是你!第565章 更粗的火炮更大的战舰!第1462章 送人头第1163章 产能问题第288章 战争结束第331章 杨用霖的决断第322章 战争前奏第191章 战争背后的鹰第1216章 快速机群2第1345章 阻击战第229章 巅峰之战第74章 自动武器的搭配第954章 圣纳泽尔第358章 决战序幕第1373章 同盟国最终战略2第1312章 反攻第1456章 报复第518章 欧洲海权第820章 准备第1200章 华夏鹰群2第138章 俄国人的造舰计划第1273章 互相算计第1152章 钢铁巨兽第997章 试探第1112章 血洒长空第23章 准备第162章 丰岛海战(二)第784章 美国海军的扩张第334章 逃出生天?第1473章 惨烈对攻战2第141章 同时行动!第436章 混乱的日本海第170章 严肃点,打劫呢!第992章 诸神的黄昏4第821章 准备2第1008章 星条旗之殇第857章 意外第741章 雷神之锤第1379章 大战爆发第1521章 僵持第924章 胜利下的隐忧第1035章 底线和预防措施第1295章 错误的判断第897章 最后的准备第1266章 鱼雷之夜第1153章 发动进攻第1100章 八方云动第179章 两败俱伤第823章 被发现了?!第292章 处理旧货第73章 飞旋的火龙第752章 标准化战列舰第1419章 海基VS陆基1第692章 这就到敌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