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康元年,孟观、李肇向皇上告发杨骏谋反。
告发密函送到勤政殿的时候,皇上正在御书房和齐王、汝南王他们议事。
当听到杨骏要谋反弑君时,皇上呆呆地坐在龙椅上,半天没有吭声。
汝南王趁机代皇上拟诏,罢免杨骏官职,宣布全城戒严。同时令楚王兵据四城,协助京城守卫守好城门。又令东安公司马繇率八百将士讨伐杨骏。的外甥段飞还在宫中,他闻听此事后直闯御书房,力辩杨骏不会谋反,因为他没有谋反的动机。
他的理由很独特杨骏无子!一个连儿子都没有的人,他谋反干嘛?他要那个皇帝宝座将来留给谁?
至于告密信中所说的,杨府中现在正积聚着很多大臣在密谋。段飞辩称,他们只是在一起商量今年夏祭的事,根本不是在密谋造反。
他说的这些嘛,倒也有几分道理。只是事关谋反,历朝历代,都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走一百的。
汝南王生怕皇上犹豫,当即一声令下,禁军一拥而上,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把段飞抓了起来。段飞一面挣扎一面破口大骂,当然是骂汝南王和我,主要是骂我。据说,他还对皇上大喊,我是个扫帚星,魔煞星,将来一定会谋权篡位,皇上会沦为我的傀儡,大晋的江山也会断送在我的手里。
最可笑的是,段飞还力陈。他们都是为了皇上好,才把持朝政地。不然,一旦归政于皇上。大晋皇朝最后只会落得母鸡伺晨,成为千古笑柄。
向我转述这些话的人一边说。一边不断地观察着我的脸色。
我却越听越乐了他们还以为这样做是在拯救皇上,殊不知,皇上正巴不得如此呢。他老早就说过他地人生理想了,那就是我批阅奏章,他在一边玩蛐蛐.更新最快.批完了。我们再在宫里某处幽会去。人人都只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揣度别人,总以为自己喜欢地,别人也一定喜欢,比如权力。
他们不知道,他们以得到为幸,皇上却以得到为累。
所谓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只可惜,没有多少人能真正体会到这个道理。
不过我关心的并不是那些人对我的评价,骂我损我。悉听尊便。我关心的只是,东安公司马繇已经去了那么久了,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任何消息传来呢?
我在这里心急火燎。怎么别人都不着急的吗?这事若办砸了,让杨家反击成功。丢脑袋地不只我一个吧。
我只得再次派人去打听。同时努力忍住破口大骂的冲动。首盼望中,探消息的人终于回来了。才刚刚禀告了一句,我就难以置信地睁大了眼睛。
东安公司马繇领的人现在还是街上走?我没听错吧。
难道他们不是去平叛,而是去逛街闲玩的?
他上午辰时初刻奉命从宫中出发,现在已经快到巳时了。
也就是说,他已经在街上逛了两个时辰了。
而正常情况下,从皇宫大门步行到杨府,也只消一柱香的功夫。
我问那人“东安公他们是怎么走的?”
能走出这样的速度,也是奇迹了。就是一边走一边数蚂蚁,这会儿也该数到杨府了吧。
那人答“东安公地队伍一路走走停停,沿途不断地派人打听杨府的消息。”
“打听什么消息?”“就是杨府到底有多少人马准备迎战啊。”
“打听的结果呢?”
“杨府门前静悄悄地,什么人马都没有。”
既然这样,“那他为什么不快点走?”
“他说越是这样越可怕,搞不好杨骏是在模仿诸葛亮的空城计。”
我已经听得快要吐血了“就算是吧,那他还怕什么呢?诸葛亮地空城计可是真正地空城。”
“呃,大概是怕杨家假装没人,实际上里面埋伏了弓箭手、刀斧手……”
真是个脓包,千真万确、地地道道的脓包!我怎么找了这么一个人来办这么大地事啊。
没奈何,我只得对那人说“你现在马上坐车过去,告诉东安公,他要是还敢继续在街上数蚂蚁、磨洋工,我就有理由相信,他跟杨家其实是一伙的。”
那人点头领命而去。
直到三个时辰后,才又传来消息说,东安公的人马已经进入了杨府。知道,也难怪司马繇那么小心那么害怕的,当时的情况的确有点危险。
那时朝中许多大臣都在杨府,这些人都是杨氏一派的,生怕杨家一倒,他们也跟着玩完,故而纷纷建议反制。
杨骏的主薄朱振提议,先起府中家丁火烧皇宫的云龙门,再拥立太子进据万春门。以东宫和禁军的力量,不难平息事变,反败为胜。
更有甚者,建议杨骏下令,让刘豫集合禁军,直接闯宫,捉拿我和皇上,然后拥立太子登基。
可惜杨骏实在太不中用了,他比曹魏时的曹爽还不如。事到临头,根本没有决断的魄力。
面对群情汹涌,他竟然晕头转向地只说了一句“云龙门乃魏明帝所建,气势宏伟,烧了多可惜啊,诸公可有他法?”
众人一听,知道烂泥扶不上墙了,便四散逃命而走,留下他束手无策,在府内无头苍蝇一样乱走乱闯。统领刘豫也带着军队在城中乱窜。他隐约听闻了杨家的事,可又没有得到准备消息,更没有得到杨骏的任何指令。
正在慌乱之际,可巧遇上了他的亲密爱人裴危。
他立即奔过去向裴危打听杨骏的下落,要裴危带他去救杨骏。
裴危告诉他说“还要你救什么,人家早就逃得没影了。”
刘豫一听慌了神。因为他是杨骏一手提拔起来的,万一朝廷把他划归杨氏党羽,要治他的罪怎么办?
他问裴危讨计,裴危就叫他去庭尉府投案,争取宽大处理。
刘豫一向对裴危言听计从的,当下真的扔下禁军,自己跑到庭尉府投案自首去了。马繇听说刘豫投案了,这才放心大胆地攻进杨府,将躲在马厩中的杨骏搜了出来,一顿乱刀砍死。
杨济、杨珧,以及杨氏亲信大臣几十人,也无一幸免。
司马繇去的时候战战兢兢,等到完全控制杨府后,却又凶残毕露,刀下几乎不留活口。
那些人后来完全杀红了眼,不仅杨家遭到了灭族之祸,其余杨氏亲信,尽被抄家灭族。一夜之间,洛阳城血流成河,五六千人身首异处。
那夜,我通宵无眠。
杀尽了对手后,我并没有胜利的快感,只觉得无限悲凉。
身处在政治风云漩涡中的人,其实命运都一样,一会儿被推到顶端,一会儿又被冲入谷底。
天堂与地狱之间,只有一线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