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虏逼昌黎

建虏很是托大,探马都未曾派出,前锋直接出现在视野里。全部都是骑兵,一眼望不到头。

昌黎县令左应选面色沉重,对身边的守备石国柱点点头。

于是,石国柱转身命令身边的一个兵丁去箭楼敲响警钟,全城准备迎战。

没想,这些建虏,根本就没有理会小小昌黎县城,直接绕了过去,往山海关方向而去。

在前锋过去没多久,就是建虏的中军。从旗号可以看出来,奴酋也在中军。细细一观察,建虏八旗都在内,往山海关而去。

左应选还在建虏军中发现了一支炮队,估摸大炮的数量,远多于昌黎城头的火炮。从建虏来处一思量,就知道是永平城头的火炮。现在看他们的动静,应该是尽起军队前往攻打山海关了。

一直过了几个时辰,才看到建虏走完。虽然他们并没有攻打昌黎县城。但如此庞大的数量,精锐的兵卒,还是让昌黎城头的溃兵、民壮面容失色。

昌黎县令左应选一看城头防守人员的士气不对,急思之下,哈哈大笑起来,声音响亮,一直笑到周围所有的人都注目他为止,才慢慢地收住笑声。

守备石国柱知道县尊是有用意,就配合着左应选大声问道:“不知县尊为何发笑?”

“本官笑建虏不自量力,徒取其辱。”左应选大声的说道。

周围的人都感到好奇,不知道县尊为什么会这么说。

不少民壮头领,就是大堂上的乡绅,暂时没有职责在身的,此时都已找了过来,聚集到昌黎的“心脏”身边。

“请县尊为我等指点一二。”石国柱继续大声道。

边上有个机灵的衙役看县尊要讲话,就到边上搬来一条凳子。

左应选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然后站了上去,面对人多的方向,大声地说道:“诸位乡亲,本官说建虏不自量力,徒取其辱,是有根据的。你们说,这大队建虏,绕昌黎而去,是去干什么?”

看建虏所去方向,基本上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建虏这是去打山海关了。

有一个乡绅出言答道:“建虏怕是去山海关了。”

左应选马上把话给接了过去:“对,建虏是去打山海关了。但山海关是什么地方,天下第一关。历经多少年的战事,可有落入过敌手。建虏在辽东那么嚣张,可有攻下过山海关,这次入寇,还不是绕着走。再说,现在驻守山海关的是什么军队,大明最强的边军,关宁军。天下第一关加上最强边军,凭着建虏在关内小胜了几仗,就能打得下来了?”

左应选说到这里,停了停,让底下的人都有时间能消化他的话,然后又铿锵有力地说道:“本官可以拿头上乌纱作保,建虏此去山海关,必败无疑。”

昌黎距离山海关并不是很远,许多人都曾经到过。见识过山海关的险峻,也了解关宁军的强大。因此,对左应选的说法表示赞同。

左应选的话,再加上底下一些人的赞同,一下消除了听众大部分的恐惧之心。

www●тTk án●co

左应选双手伸出往下一按,示意周围人等都安静下来。然后又说道:“古人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建虏要是一来就攻打昌黎,说不定还难以防守。但是,他们选择去碰最硬的山海关,必定是碰的头破血流,铩羽而归。这打仗,要是没了士气,能打得赢么?”

守备石国柱首先明白过来,县尊是在鼓舞士气,因此,左应选一说完,他马上大声响应道:“县尊说的对,建虏没了士气,还打个屁仗,滚回辽东老家去吧。”

石国柱手底下的兵丁一看自己的领导在强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也纷纷跟着附和,一下就带动了现场的气氛。

“鞑子回家喝奶去吧。”

“鞑子要来,就让他尝尝我手中火枪的厉害,一枪爆他头。”

“我也要打得他娘都不认识他。”

“直接让我丢个火雷给他们,炸他们回老家,省得走路了。”

昌黎守军之前看到庞大建虏军队的恐惧之心,就在吆喝怒骂声中消去无踪。

左应选见说话达到了效果,就让他们散去,给其他人也说说,建虏就是一只纸老虎,没什么好怕的。

等人都散了之后,左应选招手让石国柱过来,然后低声吩咐他道:“建虏势强,为防万一,趁着建虏去攻打山海关的机会,多组织一些人出去收集檑木滚石。另外,城里能配制出来的火药,全部配制出来,然后做成各类守城火器备用。”

“是,县尊。”石国柱领命,悄悄地去安排县令交代下来的事宜。

左应选自己则和平日一样,照常带着衙役巡视城内各处地方。

再说奴酋皇太极,虽已部分鼓起了士气,但还是有点担心出意外,为多一条克敌途径,连夜派出亲卫前往永平。

次日一早,令济尔哈朗和阿巴泰率七千精兵为前锋,攻打昌黎。临行之前,皇太极把他们叫入帐内面授机宜。

济尔哈朗和阿巴泰率七千兵马,于午后时分到达昌黎县城东关侯庙前驻扎,并未立刻攻城。

他俩一边令部下打造攻城用的云梯,一边等待永平来人。

将近黄昏时分,终于等来了永平之人。济尔哈朗和阿巴泰坐在帐中,由皇太极亲兵介绍了来人。

来的这两人是永平生员陈钧敏、王钰。他们两人与昌黎城内的县丞有旧,以为此时还是县丞代管,就领奴酋之令,前来昌黎劝降。

陈钧敏、王钰平时吟诗作对是拿手,骑马打仗就未曾经历。

从永平飞驰到昌黎,已是累得气喘吁吁,见到昌黎城外的建虏大军,心中又是惶恐,面色就显得有点惨白。

济尔哈朗和阿巴泰等了大半日,对他们姗姗来迟已是不耐烦,因此根本就不给他们休息的时间,直接让他俩前去昌黎城下劝降。

陈钧敏、王钰无奈,只好遵令而行。由十来个建虏监督着,手执黄旗前往昌黎城下。

昌黎县令左应选已在城东城墙上观望建虏大营多时,见对方营中出来十几个人,手执黄旗而来,有点意外。

待到离昌黎城墙较近之时,监视的建虏放缓了速度,落在了后面。

陈钧敏、王钰虽怕,还是慢慢地靠近,一边靠近,一边努力地大喊道:“不要打,我们找县丞有话说。”

陈钧敏手中的旗子抖着,不知道是他害怕而抖到了旗子,还是说旗子是被寒风吹得在抖。

因为只过来了几个人,还举着黄旗,像是有话要说。因此守城人员都没有开打,看着县令,等他下令。

此时,陪在左应选身边的石国柱已看清来人,向左应选回报道:“县尊,来人虽已剃发易服,但属下还是看得出来,像是与县丞有旧的永平生员陈钧敏和王钰。”

一边的万人杰也点头道:“学生也认得两人,正是永平生员陈钧敏和王钰。”

陈钧敏和王钰的喊话传到昌黎城头后,左应选让人不要动手,且听他们有何话说。

他俩战战兢兢地走到离昌黎城头几十步远的地方,听到城头上询问的声音时,马上停住脚步,再也不敢靠近,大声地向城头表明身份,表示要见昌黎县丞。

左应选直接问道:“你是大明百姓还是建虏鞑子?”

陈钧敏一看,城头上一个七品县令服饰的人问话,顿觉不妙,难道就这几天功夫,昌黎县城就不是原来的县丞做主了?

他有点不甘心,喊道:“你们县丞在哪,请他出来对话。”

昌黎县丞在城中维持次序,并没有上来城墙。而且,有县令在,得看县令的意思,不是城外人说啥就是啥的。

于是,石国柱喊道:“此乃新任昌黎县令,有什么话就直接向县尊说就是了。”

左应选向石国柱一示意,他就补充道:“要不表明身份的,就当你们是建虏鞑子,不要怪我们不客气了。”

陈钧敏和王钰暗暗叫苦,却也不得不说。

第296章 阿敏伏法第439章 开中法救急第69章 汰兵得行第211章 围剿发泄第608章 精兵的区别第512章 铁范铸炮第752章 泪流满襟第357章 报应第723章 袁可立的心愿第419章 大明烟草的危害第221章 加薪养廉第861章 坏事变好事第228章 快刀斩乱麻第728章 三大制度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办事第354章 竞拍第492章 藩王会议(2)第156章 刘兴祚第288章 背水一战第778章 战后困境第455章 盐商要反击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216章 撤军原因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606章 懦夫第482章 大规模前往北美第476章 论证新军第194章 为国除奸第189章 又动劝降之念第578章 演戏所带来的好处第52章 救灾第859章 蒙古生变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502章 真相到底如何第215章 盐商的对策第120章 老人和狼及无赖第501章 南京民变第756章 攻陷险关第605章 背后捅刀子第383章 登莱巡抚第447章 新军的新第833章 不得再用澳门总督的称呼第752章 泪流满襟第210章 反腐难啊第237章 崇祯发了笔横财第216章 撤军原因第65章 监军第532章 一丝不安第652章 接受水营第800章 何方神圣第709章 勘探船归来第256章 白杆服心第865章 电第450章 明末火药第413章 火烧通行宝钞第468章 死营凯旋第53章 集中供应第350章 难言之隐第466章 大明英烈祠堂第26章 再坑第394章 月黑风高夜第623章 担得起第591章 不做死不会死第65章 监军第681章 肥肉就在眼前第619章 好想看电影第248章 鸟铳第196章 救还是不救第515章 持久战第674章 留人质安军心第805章 义善社第695章 心肝疼第849章 崇祯六年第351章 收获不少第665章 开胃小菜第10章 遇刺第606章 懦夫第240章 献女邀宠第225章 再访教坊司第769章 关注第230章 朝局大变动第192章 第二次劝降昌黎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来么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606章 懦夫第36章 监军制度第771章 鞠躬尽瘁第380章 张缚第94章 一线生机第491章 藩王会议(1)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378章 一群猪第815章 改土归流第494章 藩王会议(4)第6章 难眠之夜第449章 新式军服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430章 死营得安第263章 悔不当初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