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大明央行的紧迫性

钟进卫一边回忆一边说道:“大明自从实施一条鞭法以来,就规定一切赋税都必须用银两来交,问题就出在了这上面。”

温体仁听了就插话道:“可是银钱不够交赋税之需?”他对此已有耳闻,因此才有如此一说。

钟进卫转向温体仁点点头,然后继续说道:“是的。陕西地处内陆,商业不是很发达,因此银两的流通并不很活跃。而每年赋税都收银两,导致陕西境内的银两越来越少。”

他说到这里,又转回头看着崇祯皇帝,给他解释一个基本现象道:“银两少,则银两会升值,反之银两就贱,这点其实和纸钞是一样的。只不过两者的区别是纸钞能无限地发行,而银两的开采有限。因此纸钞贬值的程度可以无限大,而银两却有一个上限,不可能无限贬值。”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这道理他明白。

“因此在陕西,银两越来越贵,原本百姓种一亩田所得,可能只需要一半的产出来换成银两缴税就足够了。但后来因为银两贵了,就需要大半、甚至全部或者全部都还不够兑换足够的银两来缴税,导致百姓因为交不起赋税最终走上了贼路。”

钟进卫说到这里,面色有点沉重,对崇祯皇帝和温体仁又道:“有田地的都交不起税,那些靠租种的就更是如此。而且这种现象有普遍性,其现象会遍及所有缺少足够银两的地方。臣记得,好像这种情况最终会蔓延到全国,整个大明都会发生大规模的银荒。”

温体仁皱着眉头,鼻翼微张,心想这真是一件麻烦事。不过他心有疑惑,就问钟进卫道:“中兴侯,你说大明全境都会有这个现象,难道你说江南地区也会么?”

江南是大明最繁华的地区,如果这里也发生银荒,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崇祯皇帝面色也严肃起来,略微有点紧张地盯着钟进卫,看他怎么答复。

只见钟进卫对温体仁点点头道:“是的,江南也会发生,因为江南的银两最大的来源是海外贸易而不是银矿开采。不知道温大人还记得我之前讲得世界形势么?”

温体仁不知道钟进卫怎么又说到这方面了,不过他还是点点头道:“都记得。”

“西洋人通过掠夺那些落后国家的财富,获得足够多的银两黄金等物,然后和大明交换瓷器、丝绸等物再贩卖回国内,能大赚一笔,也就是说,银两通过西洋人的手,流通到了大明境内。”

钟进卫把自己在网上看来的这段历史一一说给他们听:“如此一来,这些西洋人所获得的银子就到了大明,很少运到本国。而他们本国的经济发展起来的话,就必须要有足够的银两,否则会限制他们国家有更大的发展。也就是说,银两的不足会限制他们国家发展。一开始的时候,他们不觉得,但最终他们还是会发觉的。”

崇祯皇帝听到这里,不由问道:“因此他们皇帝就命令他们所得银两只能运回国内?”

钟进卫冲崇祯皇帝点点头道:“正是,好像是西班牙吧,臣记得不是很清楚了,首先发出命令,要求西班牙在全世界的总督必须把银两运回国内,导致输入大明境内的银两慢慢减少,造成了大明的银荒。”

崇祯皇帝的眉头就皱得厉害了,这种事情,他现在还没有能力去改变。

“中兴侯,这也是他国对大明发动的货币战争吧?”温体仁忽然出声道。

钟进卫听了一愣,随即点点头,温体仁真得好厉害,自己还没想到这方面去:“是的,不过他们这种不是刻意的,只是因为自身所需而产生的一种对大明的副作用。我相信现在这个世界,还没有人能了解货币战争,不会主动发起或者防范这种货币战争。”

这事其实又涉及了贸易顺差和逆差的概念,不过钟进卫没有提,免得眼前的两人又听不明白而发问,现在他的重点不是给他们传授经济概念。

“钟师傅,朕决定了,一定要加快纸钞替换银两的进程,这大明皇家银行,就按照你说得做。”

崇祯皇帝说话坚定有力,他相信钟进卫,这事没有必要骗他。而且这里面的逻辑都说得通,就算现在没有发生,在将来也是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崇祯皇帝不能容忍这种情况发生,因此就有了这个决断。

钟进卫见崇祯皇帝有了决定,心中高兴,又说道:“陛下,大明皇家银行作为龙头老大后,虽然不再办理普通业务,但还可以有另外一项业务,通过这项业务来操作国内金融,解决刚才臣说得货币多寡问题。”

这点钟进卫之前其实已经说过,但具体的方法还是比较模糊的。因此,崇祯皇帝关心地问道:“什么业务?”

和钟进卫说话,新名词也一个接一个的学会了。

“臣不说票号、钱庄了,统一用银行代替。”钟进卫每次都要说两个名字,让来自后世的他很是别扭。

崇祯皇帝并不纠结这点,点点头让他继续。

“普通银行最常见的是办理存款、贷款业务,通过存款给百姓利息,贷款收取百姓利息的利息差...”

钟进卫还没说完,就被温体仁打断了:“中兴侯,这存款也要给百姓利息?现在大明好像都是收取银两保管费,是向百姓收钱的。”

钟进卫听得一怔,原来银行还没有进化完全。他微微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啊,原来现在大明的银行也还在最初的阶段。这种不行,以后肯定会变成付百姓利息的。”

崇祯皇帝一听,奇怪了,问道:“钟师傅,如此一来,岂不是亏了,这些开银行的应该不至于这么傻吧?”

钟进卫听到就笑了,崇祯皇帝虽然聪明,但也不是所有事情一点就通的。

他详细地解释道:“陛下,银行最大的凭借是什么,就是他们手头有多少钱可以借贷出去。如果他们收取存款保管费,那么有钱的百姓把钱存到银行的意愿就小,银行手中可以贷出去的钱就少。如果银行付一点点利息给愿意存款的百姓,那么可以想象,钱不但放银行会比较安全,而且还有利息可以拿。如此一来,自然会有更多的百姓愿意存钱到银行来了。”

这个事情在后世的人来说,是个常识,可对大明的人来说,还是挺新颖的。

不过殿内的两人都是聪明人,钟进卫这么一解释,就都明白过了。温体仁就问钟进卫道:“这关键就在于贷款的利息足够高,就可以弥补存款所付出的利息是吧?”

第382章 烟草第669章 危急万分第260章 首胜第631章 授勋第278章 伏击建虏第425章 农业研究院第803章 路见不平一声吼第139章 潜行失败第818章 虎头蛇尾第364章 龙子龙孙第286章 挖坑等明军第213章 要长打胜仗第525章 报纸渗透第100章 阎应元的要求第267章 功败垂成第345章 背水一战第137章 得意建虏第291章 我们赢了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582章 男儿本色第578章 暗流涌动第18章 算计第462章 最可爱的人第198章 对虏策略的转变第816章 为人母亲的不易第476章 论证新军第109章 再议盐政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606章 懦夫第168章 银行第4章 相信(2)第289章 战局突变第316章 雷锋语录第705章 张献忠的生活第410章 卢某人做事不一般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种部队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493章 藩王会议(3)第644章 我要你造得出来么第189章 又动劝降之念第174章 影响第536章 峡谷大撤退第35章 卢象升第246章 士为知己者死第864章 蒸汽火车第431章 又见阎应元第785章 朝廷的困难第259章 滦州建虏第371章 取自朝鲜第390章 到底在哪里第212章 昌黎解围第581章 愿为向导第241章 作秀和托第344章 白杆军现第167章 纸币定样第777章 追击多尔衮第536章 峡谷大撤退第47章 物价第562章 新来的吧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545章 是胜是败第104章 人人有饭吃有衣穿第433章 孙传庭出山第762章 兵变第556章 就是本官放得火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608章 精兵的区别第47章 物价第417章 推行大明央行的手段第804章 月儿姑娘第138章 永平第493章 藩王会议(3)第819章 陈子壮第659章 竟然败了第787章 新的三军第497章 藩王会议(7)第352章 如何处置第450章 明末火药第556章 就是本官放得火第226章 能环保就环保第583章 霹雳行动第735章 专利法第751章 我来了第583章 霹雳行动第689章 重现大明无敌水师第498章 藩王会议(8)第608章 精兵的区别第229章 军中不稳第319章 份内之事第856章 用兵何处第473章 都有收获第386章 开封戏曲第321章 三千营的考验第48章 结账第762章 兵变第807章 得偿所愿第273章 清水明月关口第48章 结账第770章 绝了最后的希望第683章 没船真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