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谁主谁辅

徐光启一听,顺着钟进卫的手势看过去,发现钟进卫指得是那墙上的耶稣像,他呵呵一笑道:“中兴侯也信么?”

钟进卫摇摇头,他不信这东西。

徐光启现在的心思在农业研究院上,他很想听听钟进卫的建议。

刚才徐光启那顺口一问也只是客套话,他见中兴侯摇头,就对他说道:“不敢请教中兴侯对这农业研究院有何看法?”

钟进卫一听,收回心思道:“软硬两处地方,我觉得都可以改进。”

徐光启了心中一愣,软硬两处地方,这是什么意思?

他带着诧异地表情看着自己侧面的钟进卫,准备聆听他的高见。

“第一,就傍晚那会粗略看了下,好像那些地里种得都很单一。”

钟进卫说到这里,看徐光启想张口的意思,就补充道:“徐大人,我说的单一并不只是指地里的作物少。”

徐光启眨眨眼睛,心想那你指什么?

不用他问出口,钟进卫就已解释了:“我看那些地全是旱地,没有区分旱地,湿地,水田之类的区别,另外也没看到有暖棚之类的所在。”

徐光启点点头,钟进卫说的这些东西,大部分他都有考虑到过,只是还未来及实施。

因此他就把这意思给钟进卫解释了下,并且还说:“皇上已下诏全国两京十三省都需提供一些当地的优势作物或者稀奇古怪的作物,供农业研究院种植。估摸着也快有省份送到京师了,等品种丰富了之后,中兴侯所说这些都会一一做起来。”

“好,这样不错,但最重要的是一个观念问题,我觉得目前还没转变过来。”钟进卫马上又说了另外一件事情。

徐光启一听,连忙问道:“是何观念?”

“徐大人,请问这研究院做研究是以何人为主,是那吏员为主呢还是那老农为主?”钟进卫问了徐光启一个问题。

“当然是吏员为主,由他管着这农业研究院,而后由下官来检查。”徐光启理所当然地回答道。

“错了。”钟进卫马上就下了定论,否定徐光启这做法。

“错了?”徐?”徐光启心中诧异,难道还能让那些老农来当农业研究院的主事不成?

让他没想到的是,钟进卫接下来所说的话恰恰是他认为不可能的这个事:“徐大人,我认为在农业研究院中,当以老农为主,吏员为辅,或者直接说吧,吏员就是为老农服务的。老农想怎么种,需要什么东西,吏员要一一满足于他们,做好他们的后勤工作。”

钟进卫说完这话,看到徐光启那不可思议地表情,心中不由一叹,观念果然不是一时片刻就能改过来的。

这还算徐光启在明末算是思想比较先进的,也还是存在士人为先的观念。

钟进卫就进一步给徐光启解释,试着纠正这大明思想开放第一人的想法:“徐大人,你说这农业研究院是干嘛的?当然是要以农业研究为主,注重摸清各类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如何提高产量为主要目的,是不是这样?”

徐光启看着钟进卫,缓缓点头,这点是农业研究院成立的初衷,自然是没有异议的。

钟进卫见徐光启点头表示同意自己的话,就接着道:“那么吏员能胜任这任务呢还是老农能胜任这任务,换句话说吧,谁更内行?”

这也是没有疑问的,徐光启回答道:“当然是那几个老农了,否则请他们来做什么!”

“好,我家乡有句话,外行指挥内行,事情越做越糟。举一个例子,比如那蕃薯吧。老农说这东西现在需要剪枝,吏员的看法不一样,剪枝会伤害到蕃薯,不同意这么做,如此一来,老农还会去剪么,会依据自己的经验去做么?”钟进卫的身子稍微倾向徐光启,问他道。

徐光启在脑中想了一会,摇摇头道:“不会。”

他可以预见到,一旦吏员和那几个老农发生意见上的冲突时,肯定是以吏员的意见为主。

钟进卫轻轻一拍手掌,笑着道:“这不就结了。因此,在其他地方暂且不说,光这研究院中,必须听内行人的,也就是说,吏员必须听老农的。”

“这...”徐光启说不出话来了,士农工商,这士要听从农,好像不符合常识。

钟进卫见徐光启一时好像接受不了,就又苦口婆心地说道:“理想的研究院,其实是内行指挥内行,有经验丰富的老农当研究院的一把手,行政经验丰富的吏员当二把手来辅助一把手。还有一个,只要是研究院的研究员,不管是谁,最好都要识字。如此一来,互相沟通,查看相关书籍,或者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成册,对于农作物的研究,都会有事半功倍之效。”

钟进卫见徐光启终于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就趁热打铁道:“徐大人,你想,这农作物的实验,需要记录各种数据吧,养份,土壤,水份,枝叶等生长情况。如果量少,我相信就算不识字的老农,也能记住,可架不住多啊,一多起来他们还能记住么?就算有别人代劳,也总归没有自己识字,自己记录整理来得方便是不是?因此,在这农业研究院内最好都是识字的,包括哪些经验丰富的老农。”

徐光启苦笑着摇摇头,对钟进卫说道:“中兴侯,你这不是为难老夫么,这经验丰富又识字的老农去哪找啊?”

钟进卫听了坐直了身子,饶有兴趣地对徐光启说道:“现在初创阶段,老农找不来没关系,你可以调拨一些识字的人来给他们当学徒,等他们成长起来后不就是经验丰富却又识字的老农了么,对,是年轻的老农,哈哈!”

钟进卫说到后面,为自己所形容的词而笑了起来。

徐光启也跟着笑了起来,他明白中兴侯最后说年轻的老农中的“老”字意思,是指经验丰富的意思。

他笑了一下后,摇头回答钟进卫道:“中兴侯,让识字的人去当老农的学徒,以后变成一个老农,恐怕很难找到这样的人。”

不说是十七世纪了,就是后世钟进卫的那个年代,也还是有这个观念的,读书是为了走出去,谁会再甘心去当个农民。

钟进卫一听,正色地提醒徐光启道:“徐大人莫非忘记了,我以前提过的那个全民教育?”

徐光启当然记得,他还想一心把数学加进教学内容里呢!只见他又是点头又是摇头地道:“当然记得,可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目前要推行难度甚大。更何况,都念过书了,谁还会来当这老农呢?”

钟进卫点头,知道是什么原因,他总结道:“是看不起老农这份职业是不是?”

第562章 新来的吧第610章 一样大败第515章 持久战第851章 朝贡之策第287章 反胜为败第230章 分道扬镳第738章 敢犟嘴就战场见第776章 问罪左良玉第137章 得意建虏第621章 玄虚第661章 飞夺海州城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86章 理想第398章 王朝兴衰事第439章 大明居里夫人第771章 鞠躬尽瘁第319章 份内之事第85章 密谋第409章 微服私访第227章 投石报信第218章 昌黎战的意义第402章 做起来难第568章 抢粮缺人第515章 持久战第415章 大明央行的必要性第215章 盐商的对策第400章 藩王会同意么第702章 兵仗局的任务第455章 盐商要反击第43章 早朝第498章 藩王会议(8)第80章 通州路上第444章 皆大欢喜第452章 改造鸟铳第92章 濒临绝境第175章 小民的看法第695章 心肝疼第834章 缉私成果第386章 开封戏曲第810章 吃西瓜第569章 汉奸是最大祸害第397章 唐王勤王事第544章 威胁信第754章 红夷大炮来了第441章 票号之议第124章 话剧第820章 论奢华风第142章 恶有恶报第780章 欣喜若狂第112章 一条龙第786章 北方军队的改编方案第309章 前功尽弃第228章 建虏细作第616章 天罗地网第310章 绝境逢生第197章 不抛弃也不放弃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托第727章 再穷不能穷教育第843章 回京第494章 藩王会议(4)第11章 昏迷第321章 三千营的考验第151章 期盼第755章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第534章 哪来的火炮第669章 危急万分第131章 京营相关第261章 简单任务第774章 身死国灭第829章 严打第456章 张献忠的观察第819章 陈子壮第61章 布告第674章 留人质安军心第229章 下有对策第827章 海上缉私队第90章 危机四伏第770章 绝了最后的希望第623章 担得起第566章 重组夜不收第96章 灭口第549章 生员之论第185章 昌黎战间隙第578章 演戏所带来的好处第158章 彷徨和骄蛮第156章 刘兴祚第176章 捷报分析第111章 水泥第592章 明军太凶残了第420章 利用烟草第843章 回京第217章 贪腐反逼第687章 加速藩王封建第336章 袁可立第822章 南洋华夏人的心声第606章 懦夫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770章 绝了最后的希望第842章 徐霞客的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