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新来的吧

唐大玄听到这里,猛地抬起头来,打断了王天相的话,坚定地说道:“你不用再劝了,我家毁于建虏之手,我哥也被他们活活饿死。有此大仇,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为建虏卖命的!”

前几天的时候,他们终于打听到了唐大玄哥哥被饿死的消息。甚至连尸骨都被野狗吃了,只找到一件他哥还是关内穿过来的破烂衣服。

这让三人的情绪很不好,又因为建虏的再次大胜使他们不再对王师抱有希望。

就在这个时候,他们意外找到了一个铸匠窦守位,成了压垮王天相心底最后一点气节的稻草,他承认了自己铸匠的身份,认命为建虏效力了。

谷满仓听了唐大玄的话,也是抬起头来道:“我在关内也还有老母和老婆孩子,就是死,我也要见他们一面,否则心中牵挂,夜不得寐,你就不用再劝了。”

王天相听了两位兄弟的回答,沉默了一会后才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说道:“既然人各有志,我也不勉强了,你们自己小心。”

说完之后,他便转头走到门口,拉开房门,跨出门槛。

就在此时,王天相又忽然转头低声对两人道:“要是没有把握,最好不要动手,留着命才是最重要的!”

在差不多时间的一天,天亮没有多久,朝阳刚升起,天气还不是很热。进出大明京师城门的人很多,都是趁着天气凉爽好办事。

有一辆马车在离京师很近的地方停住,从车里面钻出一个年轻人。他就站在车上,带着一丝好奇,抬头看着北京城。

城墙巍峨,让年轻人忍不住叹道:“没想京师的城墙比金陵的还要高啊!”

驾车的是个中年人,他笑着说道:“公子,这北方经常打仗,当然是要建高大一些了。”

这年轻人就是奉父命前来京师游历的方以智,他一路行来,新鲜的事情是越听越多,也越来越频繁。这让年轻的他更是好奇,急于亲眼见见。

他听到老家人说话,正想说点啥时,只见城门口那边传来一阵喧哗,行人纷纷往两边避让。

随后一阵阵的马蹄声传来,很快看到一支很奇怪的骑兵出现,控制着马速慢跑出城而来。

那个中年人赶紧跳下马车,牵着马的缰绳避到一边,免得冲撞了军队,惹上大麻烦。

方以智也是跳下车,站在路边注视着这支奇怪的骑军。

他从未见过这么一支骑军,军士穿得不是大明军队传统的战袍,竟然是穿着花花绿绿地军服,并且斜背着一支火铳。方以智的眼睛比较尖,从那些军士头盔未盖住部分发现,他们竟然还是短发!

这支骑军中,每隔几对骑士之后,便有一匹或者两匹马是拖着一辆车。以方以智的见识,能看得出来那是炮车,只是上面都用布盖着,无法验证。

这支骑军的军纪不错,行军无扰民,目不斜视,整齐行进。边上避让的百姓也不是惊慌失措的表情,甚至有的还在喊着“万胜”的口号。从这些细节中,方以智得出结论,这支军队应该是一支受京师百姓欢迎的军队。

他等了好长时间,这支军队才过完,大概有一千五百人的样子。

方以智很是好奇,问那个驾车的家人,也不知道这支军队是啥军队。他想了一下,便吩咐中年人先把车上的书送到京师的宅子里,他先去逛逛,回头自会寻去。

反正已到京师,中年人也没有不放心的,便依言先行离去。

方以智兴致勃勃地走向城门,向那边的百姓打听情况:“请问这位兄台,刚才出城而去的这支是什么军队?”

被方以智问话的那个年轻士子一听,笑着道:“中兴侯的和尚军你都没听说过,新来的吧?”

他边上另外有一个稍微年长点的士子,也是笑着说道:“听口音是从江南来的吧,这也怪不得你孤陋寡闻,买一份报纸或者多去茶馆酒楼之类的听听,就能知道好多,长见识。”

方以智被他们说得稍微有点不好意思,在以前的时候,都是南方引领北方,江南士子鄙视北方士子。

现在倒好,这些北方士子表现出满满地自信优越感,让方以智颇为不习惯。但世家的修养使得他报以感激地微笑,抱拳一礼道:“多谢。”

然后方以智便进了城,就在城门不远处找到一座酒楼,进去吃早点,顺便也有按那俩士子所说去见识下的意思。

他刚一进去,在一楼大堂一坐,小二就马上跑过来了:“客官来点什么?”

方以智随便要了点吃食,然后便问道:“最近都有什么新鲜事情么?”

小二一听,笑着道:“客官少待,送报的马上就来,回头敝店里有专门的读报先生会读报,您只管听着就是。”

方以智是个年轻人,也有那么一点要面子。他不想显得自己太无知,就没有追根问底,只是点头表示知道了。

果然,没过一会,一个衙役进来大堂,还没说话,小二就已瞅见了。他连忙迎上去,笑着招呼一声,便一手交钱,一手交报纸。

那衙役看了下手中九思宝钞的面值,便笑着离开了。因为这家酒楼为了比其他店早点拿到报纸,便额外多给了衙役一份钱,因此衙役就先把报纸送到这里来了。这也算他跑腿能赚的一份合法外快,谁也不能说他什么。

小二拿到报纸后,便给在大堂上用餐的人说道:“请各位客官少待。”

一楼大堂内用餐的食客都理解的点点头,没有人问是什么事情,显然都是熟门熟道之人。

小二进入了酒楼后院,没过一会,一个说书先生,哦不,是个读报先生就出来了,拿着报纸来到大堂一个专门的台子上开始读报。

那读报先生的声音宏亮,虽然方以智坐得稍微有点远,却也听得清清楚楚:“今日刊登的登莱英雄,名叫张献忠...”

方以智一直坐到将近中午才离开,他听了很多内容,和江南地区的风气果然不同。基本上大众关心的不是诗词歌赋,不是才子佳人,而是英雄豪杰,时事政事。甚至还有一些专业的匠作之活,新奇器物。

这其中有不少是方以智感兴趣的,他决定先回宅子,回头再好好逛逛,看看能不能自己写点什么,刊登到那报纸上来扬名立万,不让这些北方人小瞧我江南士子。

这些北方发生的事情,通过报纸和其他渠道,开始慢慢地传遍全国.这也让福建的一些人了解到了不少情况,有人欢喜有人忧。

第528章 稳妥第一第398章 王朝兴衰事第810章 吃西瓜第232章 草原第一仗第194章 为国除奸第139章 潜行失败第130章 升为次辅第80章 通州路上第354章 竞拍第123章 解析裹脚第290章 胜了败了第257章 大军开拔第701章 献宝第109章 再议盐政第594章 陷阱第355章 不听劝的后果第59章 厂卫第71章 亲近第607章 一招打建虏第408章 东江士气第359章 荣华富贵第554章 人可建一郎第235章 显微镜的重要性第738章 敢犟嘴就战场见第176章 捷报分析第202章 昌黎第四战(2)第769章 关注第34章 阎应芳第380章 张缚第456章 张献忠的观察第841章 暴乳第133章 历史教训第52章 救灾第347章 战场逃生第26章 再坑第485章 明三藏取经第314章 赌约第627章 剃发易服第805章 义善社第522章 人见人要第540章 大明万胜第574章 应对第242章 一天一换第71章 亲近第457章 杀神第704章 宣言第671章 大人小孩一起打第62章 义捐第613章 怕了侯爷第721章 郑芝龙出使日本第146章 农业研究院第358章 坏消息接二连三第793章 蒸汽机的进度第4章 相信(2)第317章 弱国无外交第205章 昌黎第四战(5)第45章 银子第601章 虚张声势第360章 灾情第566章 重组夜不收第20章 赵率教第322章 组建远征军第472章 修路基金第565章 又要打仗了第228章 快刀斩乱麻第49章 扁人第242章 一天一换第60章 猛虎出笼第230章 分道扬镳第753章 连克两城第126章 闯侯府第595章 灭个干净第49章 扁人第770章 绝了最后的希望第347章 战场逃生第369章 危险机会第651章 海州辽阳第48章 结账第53章 集中供应第29章 饷银(1)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45章 银子第193章 诱骗成功第73章 汰兵插曲第206章 抵触攻城第499章 藩王会议(9)第124章 话剧第823章 大失所望第757章 辽阳易手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49章 扁人第549章 生员之论第309章 前功尽弃第582章 男儿本色第861章 坏事变好事第424章 祖宗基业为重第685章 日本横渡太平洋出使欧洲第737章 以大明为首的联合国第270章 战前分派任务第558章 锦州军械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