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3章 得胜归来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天气由严寒开始慢慢地转暖。大明上下,都开始紧张地忙碌了起来。

唐王首先封建北美的消息已经正式布告天下,有关的准备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京师不断地有使者来往河南南阳,协调唐王和地方官府以及其他各类事情的交接等工作。

在此期间,北方舰队圆满完成了任务,回到了天津卫的港口进行休整,而阎应元则押着荷兰战俘进京。

相对兴国公在前年初平定江南之乱比起来,这次不管是规模还是战果,都要小很多。结果也是在意料之中,因此并没有举行隆重的献俘仪式。

在文华殿内,阎应元向崇祯皇帝禀告此次战事的经过,一众大臣旁听,包括钟进卫。

“陛下,臣领舰队南下,共计围剿海贼巢穴一十六处,擒获海贼及其家属七百六十五人。到达大员之后,荷兰人不战而降,共计俘虏一百三十四人,战舰两艏。”阎应元做了简要的汇报。

崇祯皇帝现在经过钟进卫的不断刺激,眼界已经高了很多。对于阎应元的这个战果,只是微微点头。

他更关心地是北方舰队此次的磨合情况,因此他问阎应元道:“此次南下北上,舰队方面如何了?”

内阁首辅温体仁等人都看着阎应元,很是关注这个问题。

“回陛下,此次出航,确实发现了很多问题。有的已经在航行途中慢慢解决了,但还有的问题可能需要工匠给出好的方法才行。”阎应元端正着身体,躬身回答道。

崇祯皇帝一听,比较好奇,便问道:“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的?”

“回陛下,此次舰队暴露出来的一个大问题是六千料的福船,在海上用小船补给给战舰的速度太慢。而福船又太大,一般的港口还没有合适的停泊点,就算靠岸补给也是一个麻烦事。因此,臣想把这个问题提给工匠,看他们有何解决之法?”

阎应元的话音一落,崇祯皇帝还没有发表意见,钟进卫就开口说道:“有没有考虑过通过滑轮直接进行补给?”

“啊,滑轮?”阎应元没听明白,抬头看向自己的妹夫,一脸的不解。

崇祯皇帝听钟进卫的意思,好像他有解决方法,不由得脸上微露笑意,看着钟进卫。

而钟进卫则看着自己的大舅子,给他详细解释道:“福船高大,战舰相对矮小,就有一个高度的落差。如此就可以先用箭带绳子射到对面船上,系好之后便用滑轮直接把物资滑过去。”

虽然还是听得不是很明白,但阎应元却通过钟进卫的描述,大致知道了如何做。他的脸上不由露出了笑容,对自己的妹夫说道:“好,下官知道该如何做了!”

倒是好学的崇祯皇帝不知道,于是,钟进卫又讲了下,还扯到了定滑轮和动滑轮以及组合之上,直接把会议的主角阎应元晾到了一边。

最后崇祯皇帝让钟进卫把定动滑轮给想法应用起来后,才回到原来的话题。

阎应元到了这时,才又一一说了些困难。有的当场就有人提出了解决方法,有的还要回去再讨论。

等阎应元都说完之后,崇祯皇帝便对他说道:“北方舰队休整五天之后,还需往琉球一趟。有关此次的事情,杨卿会仔细和你交代。”

阎应元刚回来不久,又要出征,虽说有些疲惫,但圣命难违。同时他也想再磨练下自己的指挥技能,就干脆利落地应道:“是,陛下。”

崇祯皇帝对阎应元的态度,也感到很满意。知道刚万里航行才回来,又要出征,是比较累的事情。他安抚了阎应元几句,才让他退下了。

等阎应元一走,崇祯皇帝就问底下的臣子道:“俘获的这些海贼和荷兰人如何处置,诸位爱卿可有建议?”

原本大明的罪囚都是流放海外,修建大型补给点去的。但因为钟进卫在灭虏战事中,俘虏的建虏够多,已经不需要罪囚了。

因此,崇祯皇帝才有此一问,看有什么其他好的处置方法?对于现在的崇祯皇帝,他已经明白最好的处置方式不是“咔嚓”一刀了结,而是榨取最大的价值出来。

“陛下,不若押他们去挖铁矿,那边的劳力不嫌多。”温体仁想了一下,出班建议道。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这是个好主意,他正想开口同意之时,钟进卫却先说了:“陛下,臣以为这些人如果当纯劳力去挖铁矿,好像有点浪费了。”

“哦,那钟师傅有何建议?”崇祯皇帝一听,放下之前的念头,转头看着钟进卫问道。

温体仁也觉得好奇,难道兴国公有什么好点子?

只听钟进卫向崇祯皇帝建议道:“陛下,之前不是有过打算,给自愿第一个前往北美的藩王以好处么?现在已经定了唐王,不若把这些俘虏都给了他。因为他在内陆招不到熟悉海事的百姓,有了这些俘虏,对于唐王封建北美的成功,将会多一个保障。”

第一个藩王封建北美,朝廷当然是想其能成功的。不但能成功,最好还是顺顺利利的。这样就能给后续的藩王有一个示范作用,从而推进整个藩王封建北美的进程。

因此,崇祯皇帝和温体仁等人,都觉得钟进卫的这个建议不错。对于朝廷来说,只是一些罪囚而已。但对于唐王来说,却是一个有力的补充。因此,就同意了这个建议。

没过几天,京营派出了曹变蛟领着李文秀和艾能奇,随北方舰队出征。虽然李文秀和艾能奇的年纪不大,但他们对火器及其战术的掌握却是在京营中数一数二的。因此,他们才有了这个机会,没有让去年离京的孙可望和李定国专美于前。

过了一些天后,之前播下的种子都已开花结果,开始收获了。蓟辽督师孙承宗派人进京禀告,最后一批整编下来的士兵以及军户已启程前往辽东。

这也就是说,北方军队经过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已经完成了初步的整编。或者是灭虏的余威,或者是京营展现出来的强大,或者是整编方案的正确性,使得这次的整编,基本上没有出现大的意外,顺利得完成了。

第213章 要长打胜仗第186章 昌黎第二战前夕第859章 蒙古生变第279章 杀奴第704章 宣言第680章 快点来吧第826章 两份银第720章 比乔布斯牛的吴又可第129章 保密问题第60章 猛虎出笼第654章 御前军事会议第230章 分道扬镳第160章 宦官人生第370章 代善弃权第815章 改土归流第27章 蓟州第461章 剃发易服第295章 献俘第228章 快刀斩乱麻第431章 又见阎应元第390章 到底在哪里第184章 拂晓袭城第138章 永平第123章 解析裹脚第762章 兵变第16章 面圣第624章 勋章第533章 全军覆没第152章 流水线和标准件第288章 背水一战第506章 大明愤青讨伐的对象第362章 谁是老大第433章 孙传庭出山第248章 鸟铳第474章 建虏细作第760章 老骥伏枥第765章 沈阳城破第747章 郑成功第322章 组建远征军第80章 通州路上第749章 奇怪的中兴侯第538章 如何天降第753章 连克两城第421章 文臣的态度第704章 宣言第808章 水泥路边第52章 救灾第731章 哥萨克第559章 大搞基建第554章 人可建一郎第212章 昌黎解围第226章 宋应星第250章 红衣大炮第245章 无敌炒股法第690章 建虏求和第381章 八百里秦川第164章 定期体检第197章 不抛弃也不放弃第208章 全军覆没第276章 战前准备第143章 《甘薯疏》第638章 产钳第359章 荣华富贵第113章 道路衙门第408章 东江士气第550章 科举之补充第342章 饿死不如战死第7章 变故第273章 清水明月关口第149章 惶恐不安第500章 扫尾小会第252章 不甘认输第199章 推波助澜第598章 爷没兴趣第860章 和平演变第237章 崇祯发了笔横财第453章 佛郎机改良第478章 禁言反弹第230章 朝局大变动第522章 人见人要第132章 开民智第762章 兵变第579章 里子面子都有了第515章 持久战第712章 流放罪囚要慎重第316章 雷锋语录第368章 欲仙欲死第86章 理想第116章 陶瓷厂第656章 第一次第126章 闯侯府第494章 藩王会议(4)第137章 得意建虏第616章 天罗地网第609章 杀手锏第811章 繁体和拼音第476章 论证新军第427章 大明皇家研究院第345章 背水一战第636章 研究蒸汽机的最佳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