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常山之战(五)

然而左校等人并不甘心,刘石质疑道:“既然大帅觉得我们已经输了,为何不带着弟兄们投了汉军?”

张燕轻笑道:“我自然是想投降的,当年随大贤良师起兵,我也未曾想过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如今我若是投降,兵权自然是没了,但封个列侯颐养天年还是绰绰有余。对于我来说,真的满足了。

可是不行啊,有人认为我褚飞燕是英雄,是能改变这腐朽大汉的英雄!他相信这一点,并为之赴死。他死了,却给我套上了枷锁,每当我生出投降的想法,那枷锁就仿佛一双手一般掐住我。

我是降不了了,搏上一搏,也未必没有个未来。你们若是想降了汉军,自去吧。”

左校几人愣住了,急道:“可大帅你不是说不甘心吗?不想像于毒那厮一样。”

“呵!看来我身边果然有你们的人啊。”

左校面色大变,手不自觉地伸向了腰间的刀柄。

张燕嗤笑道:“左校,胆子大了啊,敢在老子面前玩刀了?跪下!”

一声叱喝,纵横常山的巨寇左校却是吓得一哆嗦,双腿一软便跪在了地上,其余几人也是一阵颤栗。

张燕叹道:“老子自然是骗那傻小子的。他和杨凤一样,都认为我是英雄,我不想戳破他的幻想,所以就让他抱着这样的想法。

若官府出尔反尔,再有如我一般的人出现,他也会继续追随那个英雄吧。

事实上,老子算个屁的英雄?当年家中略有些薄田,在乡里也算有头有脸的人物。然而先是阉狗的家眷,又是那些狗官和读书人,一个个拼了命的祸害乡里。

大贤良师传黄天教义,普救受苦的黎民百姓,蒙大贤良师不弃,我便追随左右,做了一方渠帅。

后来大贤良师兵败,我带着弟兄们在山沟沟里转悠,也不知怎么的,越来越多的人来投奔,最后竟然有了百万之众。

可这又如何呢?阉狗没了,狗官和读书人继续欺负百姓,如今又加上我们,百姓的日子反倒是愈发不好过了。

弟兄们想走,这很正常。他们本就是被欺负狠了,想当贼寇再欺负别人。如今这条路行不通了,回去给官府种地,总也能活下来。

你们也一样,你们指望我能打赢李明远,希望继续过逍遥快活的日子,那就别去理那些有的没的,全力备战,打上一场,生死无怨。

若是想过安生日子,不想冒险,那就去投了官府便是。只是这动不动就摸刀的习惯可不好啊,那些个官儿可不像我一样心胸宽广。”

张燕蹲在左校面前,伸手拍了拍他的头,转身大笑着离开,只留下面面相觑的黑山军高层们,瘫坐在地上的左校更是出了一身的冷汗。

……

四月九日,站在卫水之畔,李澈俯身探了探清澈见底的河水,笑道:“幸亏如今还未到雨季,将士们可直接淌河而过。若是雨季再来,这多面环水的灵寿县可不是一片好战场啊。”

吕玲绮笑道:“如此看来,张燕是插翅难逃了?”

“莫要轻敌,对手是叱咤冀州数年的巨寇,就算如今穷途末路,也不能小觑。”

“又不是我指挥战斗,轻敌也无妨。反正韩司马素来谨慎,让他用兵,根本不用担心意外因素。”吕玲绮翻了翻白眼,有些郁闷的说道。

李澈含笑点了点头,韩浩确实是很稳重的将领,他不擅奇计,但行军打仗始终一板一眼,少有差错,这样的将领最适合指挥这种以强凌弱的战役,可以大大降低被敌人以弱胜强的可能。

“再说了,张燕手下的人怕是也跑了七七八八,那个左校,不是黑山渠帅吗?连他也带人投降了,你这屯田之法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啊?上交六成税额,这些人竟然还拼了命的要加入。”

吕玲绮颇有些难以置信,以她的见闻来看,五一之税便能让民众满腹怨言,如今征泰半之税,放在史书上那就是彻彻底底的暴政。

李澈摇头道:“这只是特殊时期的特殊办法,并不能作为常例。连年战乱,让冀州地广人稀,大片的土地荒芜无人耕种,这是物质条件。

而那些贪官污吏、世家豪强的欺压,让百姓苦不堪言,连活下去都难,这是环境因素。

六成的税额确实很高,但分的地足够多,余下的口粮也足够他们日常所需,更别说官府还借用耕牛,对于这些朝不保夕的贼寇而言,确实是善政。

但此法绝不能推广,普通百姓不该过这种生活,是以我先前去信使君,阻止了推广屯田的做法。”

屯田制是战时之法,是乱世之法,实质上还是属于恶法。在历史上,曹魏早期强制推行屯田,导致的是“民不乐,多逃亡”,后来采用自愿应募的方式才得以继续推行。

但到了后期,官府带来的压迫愈发严重,出现了高达八成的税额,而屯田作为军事管理,民众根本无力反抗,只能被压迫。

屯田的作用在于直接军事管理无主土地,防止这些土地被世家豪强掠夺,直接收粮为军用,也避免了被地方政府“中间商赚差价”,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弊端也绝不能无视。

如王夫之所言,屯田之法要“有其地,有其时”,只能利用荒芜之地,然后募集流民、使用俘虏或径直实行军屯。

若是强夺民众之地而实行屯田,只会是“夺民熟壤以聚屯,民怨而败速矣。”

而时间也只能是在战时推行,若在和平时期推行,则必然会滋生腐败,也会削弱军屯的战斗力。

吕玲绮眨眨眼,有些迷糊,转移话题道:“不管怎么说,屯田制一出,那些豪强们似乎很是焦虑,连母亲那都有人拜访寻找门路,看来达到了你预期的效果啊。”

李澈嗤笑道:“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罢了,还寄希望于通过地方上的阳奉阴违,重新取回那些土地。如今径直实行屯田,便是以军规管辖,但有破坏屯田者,可以直接军法从事!我倒要看看,有没有不怕死的敢破坏屯田大计。”

第五十章 双雄会第一百七十一章 宣传攻势第十六章 整理收获第三百九十二章 冲突第二百二十章 帝与臣(下)第三十章 三荀第四百九十九章 演(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忽悠(下)第三十五章 离经叛道第二百七十三章 对错(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西域(下)第三百五十五章 谋算第一百零五章 剑第一百九十九章 等待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动(四)第四百五十五章 别离第五百一十二章 刘协第四百二十三章 宴席(下)第一百零三章 送别第二百九十八章 常山之战(终)第三百六十八章 冀州内务(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宫变(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关中动乱(六)第一百八十三章 河朔巨寇第十五章 英雄第九十三章 群英荟萃第三十二章 荀府第三百一十七章 当仁,不让于师第四百七十二章 战事将止第四百八十章 暗流涌动(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托付第七十六章 铁头娃第四百九十三章 退匈奴(七)第八章 袁公路第四百一十四章 太史慈(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救命稻草(第二更,求首订)第一百四十三章 救命稻草(第二更,求首订)第一百八十七章 说亲(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乡贤与巨寇(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等待第一百七十四章 站队第二章 天下苦汉久矣第二百六十七章 游说(中)第四百九十九章 演(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游说(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残酷第五十九章 从贼第五百八十五章 中原僵持(三)第五百五十五章 西域(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恶名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势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赏(上)第五章 党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夜谈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任京兆尹第二十一章 吕韵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主冀州(上)第一百零九章 出京(下)第五百零八章 父子(上)第三百九十三章 残酷第十二章 北宫暗谋第六章 入城第三百九十六章 临战决议(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二十六章 苦肉计第五百二十八章 朝议第九章 勇士大会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雀阙上(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赏罚(中)第二十章 包头吕布第二百二十九章 终变(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兴兵为国,安问袁卢第三百二十章 末路(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严刑慎行第二百七十章 入主冀州(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群雄起(中)第五百三十章 关中动乱(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办学(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赵女第五百七十二章 王府夜谈(中)第四百四十三章 释权第五百零八章 父子(上)第三百四十一章 青州之治(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夏虫不可以语冰第四百二十二章 宴席(上)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巫祝第二百六十七章 游说(中)第二百三十七章 废立(三)第五百四十九章 韩遂之败(中)第三百二十四章 夷族第三百三十五章 郑玄(下)第三百零八章 任峻(下)第一百六十四章 战端(下)第八十七章 酷吏第四百九十章 退匈奴(四)第四百七十八章 忠心耿耿(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内应(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乡贤与巨寇(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郑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