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郑玄(下)

待进了内堂,孔融恭恭敬敬的执弟子礼向郑玄请安,听见郑玄叹道:“文举,你方才之言,老夫都听见了,如今城中局势竟如此严峻吗?”

孔融恭声回道:“不敢欺瞒先生,残留在青州的贼寇渐渐向剧县汇集,城中百姓亦是多有惊慌,是以局势确实不容乐观。都是学生之错,以至于先生身置险地。”

“文举此言大谬!”郑玄拂袖而起,神情不悦的说道:“青州贼寇蜂拥而起,又何来安稳之处?你一片好心,将老夫接至剧县照顾,老夫已是由衷感激。贼寇动向谁又能提前预知?这满城百姓都有倾覆之祸,又岂独我郑玄一人?若此次真的命丧于此,那也是天意,怨不得旁人。”

孔融连忙作揖请罪道:“学生失言,还请先生勿怒。如今虽然形势严峻,但也并非是九死一生之局,此前派出去的信使想来已经到了徐州与冀州,陶使君与刘牧伯想来很快便会赶到,贼寇败亡不远了。”

郑玄神情复杂的点了点头,叹道:“此前老夫对刘玄德多有不满之处,亦有言语抨击,此时却要指着他来救命,当真是愧煞人也。”

孔融不以为然的道:“逼迫上官,僭越为尊,这等行为确实有碍礼法纲纪,有违天地尊卑。先生对事不对人,又何来愧疚之处?刘玄德勤王得力,剿匪有功,又是卢公弟子,想来不会因此而怨怼。”

郑玄摇摇头,喟然道:“此前老夫也是作你这般想法,只是后来冷静下来后,却是渐渐想明白了不少,文举啊,你可知老夫为何不愿出仕?”

“先生德行高隆,自然不愿与腐臭官僚为伍。”

“你啊!”郑玄苦笑着伸手点了点孔融,摇头道:“并非如此,而是老夫自认能力不足,不能为官。”

孔融顿时驳道:“先生未免太过自薄!以先生之才,便是三公、太傅也做得,九卿之首已是屈就,何以有能力不足之说?”

见孔融为自己不平,郑玄并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反问道:“文举可知,太常之职责为何?”

孔融愣了下,太常即周之宗伯、秦之奉常,乃是九卿之首,对于他们这些饱读诗书的士人而言,各种官职所掌何事可谓是了然于胸,却不知郑玄为何会问出这种问题,但他还是下意识的答道:“太常,掌礼仪祭祀、选试博士、察行陵庙。”

“礼仪祭祀如何去做?如何让百官、吏员如臂使指?选试博士如何去做?如何防止徇私舞弊之行?察行陵庙又该勘察哪些地方?”

“书中俱有,以先生之才,这又有何难?”

“的确,如何行事,书中俱有教授。”郑玄笑着点点头,又问道:“那为何文举在处理北海政务时,常有力不从心之感?”

孔融呆住了,有些迟疑的答道:“终究是融才学浅薄,若换成先生,断不至于此。”

郑玄摇摇头,喟然道:“这却是你过于自薄了,老夫敢断言,若换成老夫为北海相,却是不如你的。”

见孔融张口欲言,郑玄悠悠道:“这天下之事,各司其职才是本分,没有人能够通晓万法。书中经义确实微言大义,其中道理也确实浩如烟海,但这都是先贤所见所闻之事。

然而世殊时异,沧海桑田,先贤所见所闻,与我们所见所闻,却是大不相同。夫子可知大汉官制?荀卿亦未见过大一统之盛况。

太常之职责对于我等而言确实是烂熟于心,可若临时有变,你可知该如何处置才能尽善尽美?这些都非一蹴而就之事,经学是道,官场又如何不是道了?老夫好经学,于为官一事上可谓一窍不通,若是为官,那只能是祸国殃民罢了。

是以老夫从未有过为官之念,只想耕读授学,当初朝廷禁锢,老夫反倒是松了口气,因为再也不用担心被朝廷征辟。”

当初党锢之时,郑玄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儒了,在东莱耕地授学,并未为官。却因为早年曾被党人领袖之一的杜密征为吏员,故而被一并牵连。

后来党锢解除,朝廷大员争相征辟郑玄,其中大将军何进的征辟令难以躲避,郑玄不得不往京城一行,但不着朝服,仅隔一宿便逃离京城。

其所作所为,确实是不想为官之举,而世人也多认为他不屑为官,却不料郑玄心中竟是认为自己才不配位,才不受征召。

听完郑玄一番话,孔融已是目瞪口呆,喃喃道:“先生竟是做这般想法吗?”

郑玄轻轻点头,叹道:“老夫毕生所求,便是整理百家之学,念述先圣之元意,此事便已耗尽心力,竭尽才能,于为官一道上确实难有建树。

是以当初在愤恨之后,再阅览子干之书信,老夫却是自知犯了大错。青冀相隔千里,老夫仅凭传言便武断的指责一名疆臣,此为一;不明实情,不晓背景,却妄议他州政务,此为二;子干天下名臣,懿德大雅,克堪王臣,非我所及,老夫却因传言而伤故友之情,此为三。有此三错,老夫却是难掩愧疚啊。”

“既然先生认为自己错了,那为何……”

“文举,你还是不明白,老夫错的是武断的行为。老夫至今仍对冀州内情不甚明了,唯有卢子干书信简述,若是凭此便断定刘玄德未曾有错,还发声援护,这岂不是又铸下大错?

故而老夫此时亦很是期待与刘玄德会面,一是当面致歉。二则是观其人,察其行,若确为老夫之错,自当向天下人谢罪。”

孔融肃然起敬,拱手道:“先生今日所授,学生受益匪浅。往昔常有怀才不遇之感,今日先生一言,却是如晨钟暮鼓一般敲醒了学生。朝廷之举荐就如今看来,却真的是对先生的侮辱。”

郑玄喟然道:“察举名士,举贤良方正本是好事,可朝廷如今征召之人,却是一意以名声为先,反倒是落了下乘。似老夫这般空有虚名之辈,便是十人,也难比朝中那些摸爬滚打为政数十年的郎官。

与其举老夫为高位来邀买人心,倒不如好好考察一下那些不得志的官员,他们才是朝廷的基石啊。”

第四百六十五章 当以义告,以道诛第二百二十一章 宫变(上)第五百二十八章 朝议第四百七十七章 陪都(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杂谈第五百二十五章 卫觊第一百零九章 出京(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中原僵持(二)第六十七章 追索第二百零七章 整军备战第三百五十章 儒宗(下)(四千字)第六十六章 时代的落幕第三百八十一章 幽州牧刘表(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终变(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去向第五百五十八章 曲城乡侯第二百九十三章 常山之战(五)第一百六十章 动乱(中)第二百八十四章 定人心第八十四章 孙慎第一百一十四章 恶名第二百八十三章 用意第四百二十章 琅琊王(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曲城乡侯第五百一十章 皇权和士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破釜沉舟(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各方反应(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兴兵为国,安问袁卢第一百五十九章 动乱(上)第五十六章 决心第二百七十四章 对错(下)第三百六十一 试探(上)第三百二十章 末路(下)第一百七十六章 漫天起价第三百四十一章 青州之治(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思考第八十二章 不忘初心第三百二十四章 夷族第二百零八章 破釜沉舟(上)第三百五十二章 老友(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势第三十八章 兵要第四百五十三章 不变则亡第五百六十一章 诱之以利(下)第三百零五章 河南之变(下)第一百零八章 出京(上)第五百七十四章 南宫争执(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僵持(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许女第三百一十章 风水轮流转(中)第四百六十章 兖州初战(上)第三百零一章 战后杂事(上)第四百一十八章 徐州(上)第二百零八章 破釜沉舟(上)第四百四十四章 王第八十三章 赠剑第二十二章 蹇硕伏诛第二十二章 蹇硕伏诛第四百零三章 中原第五百零七章 许靖第四百零四章 争论第三百八十三章 边市(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漫天起价第一百九十二章 乡贤与巨寇(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决战(下)(三千字)第四百二十六章 张闿第四百二十四章 东海糜氏第二百三十一章 终变(五)第四百一十七章 未来第二十一章 吕韵第三百一十四章 冀州动第四百二十五章 解斗第一百六十八章 乱象(元旦快乐)第四百四十二章 托付第九十五章 薅羊毛第三百九十一章 怒火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秋第三百七十二章 私心第四百零八章 说服(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韩遂之败(上)第九十五章 薅羊毛第四百八十一章 暗流涌动(二)第三百一十一章 风水轮流转(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平定关中(一)第五百六十九章 荒唐一梦第六十六章 时代的落幕第四百七十三章 议罚?议赏?第四百九十二章 退匈奴(六)第三百五十一章 老友(上)第一百七十三章 怒火第五百二十五章 卫觊第三百一十五章 虎牢关(上)第十七章 鸿德门前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反应(上)第二百零二章 火并第一百七十二章 谈利言义第一百六十七章 襄国长第五百八十四章 中原僵持(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用意第三百八十一章 幽州牧刘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