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暗流涌动(三)

十二月初七魏国朝会,李澈以卫将军,代魏相的身份当仁不让的坐了群臣之首的位置,自落座后便一直闭目养神,没有丝毫与人交流的意思。

坐在对面的沮授眉头微蹙,斜眼瞥向侧对面的审配,一时神情变幻,不知在想些什么。

而审配则是一丝不苟,神情肃然的正襟危坐,方正严厉的面容让大部分人望而生畏,不敢亲近。

三位大人物的之间诡异的气氛自然影响了群臣,只觉得浑身难受,心惊胆战。

好在不多时刘备便到了,喊出“恭迎大王”时,群臣只觉得从没有这般舒服,声音都凭空大了三分。

刘备有些诧异,但看到李澈和审配的模样,心中顿时明了了几分,含笑点头道:“免礼,众卿就坐吧。”

审配冷冷看了一眼李澈,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虽然没有找到是谁在背后利用屯田制度搞事,但屯田制有漏洞确实是毫无疑问的,导致百姓奔逃,李澈难辞其咎。他正待拿出准备好的弹劾材料发起攻势,却见一人迅速出列,抱拳道:“启禀大王,臣骑都尉审离有要事启奏!”

审配大惊,凌厉的目光如剑一般刺向审离,然而审配很快惊恐地发现这位往昔在他面前唯唯诺诺的同族兄弟竟敢对他视而不见,只是神情肃然的望着刘备,身躯微弯,礼数很足。

刘备饶有兴致的问道:“审都尉有何要事?”

“臣劾卫将军李澈三罪,其罪一,谄言君上,以祸国之策为祸冀州,使民多有怨,士多愤懑。如所谓冀州技术学院,空耗民力财力,全无一用,卫将军为全名声,竟暗自指使太守县令强令入学,借此敛财,以致群情激愤,民不聊生。”

“住口!”审配厉声打断,审离却看都不看他一眼,而刘备也是神情严峻,伸手虚按,示意审配听完再说。

“其罪二,身居高位却哗众取宠,于邺中散布所谓‘两都’之说,乱百官之心。须知天无二日,国无二君,亦无二都,天子常年往返二都更是荒谬,此乃置天子于险地,忠臣不取。

其罪三,妄自尊大,居功自傲,培植羽翼,心怀不轨!青州、巨鹿之民,只知有卫将军不知有魏王,只忠于卫将军而不忠于魏王,其在青州专权擅断,俨然视之为私土,全无半分人臣敬畏之心。

臣虽一介微官,但素忠于大王,不愿看权臣欺主,重演雒阳旧事,今日于此殿上舍去一条性命,也要揭露这权臣嘴脸,愿大王明察!”

审离慷慨激昂,俨然一副大汉忠臣的模样,而李澈自然就成了如同何进、袁术一般的权臣。

一群官员后背的冷汗唰的就下来了,这已经不是一般的争斗了,而是不死不休的指控。

审离不只代表他自己,审配是不是在自导自演,没人清楚;而李澈这边更是危险,之前一年多他俨然如同青州王一般事事自专,青州几乎就是他的自留地,更别说如今的青州牧乃是李澈铁杆嫡系田丰,真把他逼到绝路,刘备势力瞬间便断去一臂。

审配面色涨的通红,身子抖如筛糠,事已至此,他当然反应过来审离是在逼他表态,要与李澈不死不休。

但他还是想不明白,审离为何会这般急迫,这般不顾一切?

“臣等附议!”大约有二十余名大小官吏站了出来,表示对审离所奏的支持。

李澈笑了,沮授无奈的摇了摇头,钟繇有些惊异的望着审离,陈群和简雍低着头,脸快贴着胸口,只能从一抽一抽的身子看出他们在强忍笑意。

刘备却对审离之言不置可否,而是望向审配问道:“正南对此有何看法?卫将军是否有此三罪?”

审配狠狠瞪了审离一眼,回道:“回禀大王,审都尉所言三罪,臣以为第一罪实属荒谬,第三罪有待商榷,第二罪……确有此事。请大王勿要听信‘两都’之说。”

审离面色微变,沮授松了口气,李澈恢复了面无表情的样子,刘备则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又看向沮授问道:“公与觉得如何?”

“三罪皆乃无稽之谈,审离哗众取宠,以直邀名,污蔑朝廷忠良,罪不可赦,臣请即刻将其拿下问罪,至于附议人等,当革职拿问,永不叙用!”

审离等人只觉得一阵晴天霹雳,脸色顿时变得煞白,而简雍、钟繇、陈群等人的表态则是将他们狠狠踹进了深渊:“臣等附议。”

“尔等就这般忌惮李贼之淫威?”审离声嘶力竭,仿佛蒙冤遭难的忠臣一般,跪地叩首道:“臣一腔忠心,虽死无憾,惟愿大王能够谨记臣今日之言,勿要误信奸佞啊!”

声声泣血,竟让一些大臣掩面抽泣,不忍直视。

然而良久却没有等到刘备的回复,只等来了李澈那宛如九幽传来的声音:“演够了吗?想以被迫害的忠臣之名去死?天还亮着,就别做梦了。”

审离怒发冲冠,指着李澈骂道:“李贼!奸贼!恶贼!逆贼!吾死不足惜,汝迟早也会如袁术一般死于非命!”

“得了吧,真以为自己已经壁虎断尾成功,将各种痕迹都消掉了?未免太小看了荀公达,说实话,这场赢得很没有成就感,你不是输给本侯,而是输给了远在河东的荀公达,他已经把你们安排的明明白白。

你无非是希望一死断掉与家族的联系罢了。若是自尽,难免会被追查。在朝堂拼命一搏,成了固然可喜,败了也恰如你意。审正南激愤之下,也会极力阻止搜查审氏。而在你看来,本侯恐怕还需要些时日才能注意到屯田的问题吧?

审离脸色铁青,一时说不出话来,而李澈接着道:“可惜了,从回到邺城开始,关于尔等插手屯田,勾结太守县令强征百姓、侵吞田地的罪行便摆在了本侯案头,莫说死你一个,就是审正南也以死明志,阴安审氏本侯也是必查到底!

屯田关乎国计民生,是碰则必死的红线,审离,你当真是好大的狗胆!”

第一百九十八章 易阳县(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郑玄(上)第五十八章 赴宴第一百五十五章 议罪(下)第五百一十章 皇权和士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心之变第五百四十七章 平定关中(十二)第一百四十三章 救命稻草(第二更,求首订)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见曹操第一百五十章 惊变(中)第四百五十八章 必要的战争第四百五十四章 可惜第二十六章 卧雪堂第四章 吹捧第三百六十六章 僵持第三百二十四章 夷族第十章 愤怒第九十六章 比试(上)第四百零三章 中原第四十章 崩第二百一十章 守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废立(五)第四百九十二章 退匈奴(六)第三百四十五章 大巫祝第三十五章 离经叛道第五百八十六章 中原僵持(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酸枣会盟第五百三十四章 关中动乱(五)第三百九十二章 冲突第三百三十五章 郑玄(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僵持(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群雄起(下)第七十七章 死地第一章 初见第二百八十二章 清查土地第五百零一章 逆转(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征战第五百五十章 韩遂之败(下)第四百六十七章 攻敌必救(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八十七章 说亲(下)第二十章 包头吕布第一百二十章 赵瑾第一百八十二章 剿与抚第四百二十章 琅琊王(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托庇第四百八十章 暗流涌动(一)第二百一十章 守城第十八章 禁宫斥宦第三百四十九章 儒宗(上)第八章 袁公路第五百八十四章 中原僵持(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内应(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僵持(一)第一百八十七章 说亲(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三使(中)第二百三十四章 终变(完)第一百七十九章 家族第四百六十九章 肉汤与细作(下)第十八章 禁宫斥宦第三百三十六章 所谓贤名(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地域之争(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下很大第三百九十六章 临战决议(下)第二十四章 失望第一百六十八章 乱象(元旦快乐)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僵持(一)第五百五十九章 蜀地第四百二十一章 琅琊王(下)第四百四十章 信件第四百六十八章 肉汤与细作(上)第二十一章 吕韵第七十三章 朝会第五百一十七章 谈心第一百九十六章 征战第一百三十八章 妥协第一百四十八章 小平津第三百八十九章 劝学(上)第八十六章 驱逐第三十七章 乱世(二合一4000字)第六十九章 虎痴第十三章 前倨后恭第五百六十七章 荒唐一梦(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常山之战(五)第八十七章 酷吏第四百七十二章 战事将止第五百二十一章 平衡(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接旨(上)第三百六十五章 逝第四百三十六章 南匈奴之战(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甄府(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太史慈(上)第二百零九章 大复仇第三百零二章 战后杂事(中)第三百八十二章 幽州牧刘表(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当以义告,以道诛第四百七十五章 各怀鬼胎第五百七十八章 三使(中)第三百三十七章 所谓贤名(下)第二百零一章 陶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