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北芒山

北芒山,又名北邙山。绵延数百里,位于雒阳与黄河之间,属于秦岭山脉的余脉。其并不算太高大的山脉,但仅仅几个人没入其中,要想将之找出来,确实比大海捞针简单不了多少。

此时已是戌时三刻,天色已黑,数道人影就着油灯的一点微光摸黑前行,其中还有两名孩童。

这伙人正是逃出的张让、赵忠、毕岚、郭胜以及天子刘辩、渤海王刘协。

两人似乎并没有被挟持,刘辩由张让拉住袖子,刘协由毕岚抱着,没有任何挣扎的迹象。

“张常侍,我们这是往哪里去?”沉默的气氛让刘辩很是难受,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

张让头也不回的道:“老臣等人准备从小平津渡河。至于陛下与大王,若前方发现可信赖之人,陛下自随他们回宫便是。”

“可是夏常侍他们……”刘辩有些忍不住想哭,十常侍其余几人都死在了乱军之中,有的是被北军所杀,有的是被贼寇所杀。

自小陪伴的亲近之人,一天之内几乎死了个精光,心理素质本来就不好的刘辩难以抑制悲伤。

张让身子也是一僵,病急乱投医的十常侍选错了合作对象,让并州牧董卓狠狠阴了一手。而这份责任,作为十常侍之首的他难辞其咎,如今不仅难以逃生,甚至拖累了天子与渤海王。

张让有些不敢想象刘辩二人落入董卓手里会是什么样的情形,这个凶暴的西凉武夫已经将野心展露无遗,天子的身份对于别人来说或多或少都有震慑之效。

但对于董卓,恐怕只会刺激其暴虐的欲望。

到了这时候,张让突然发现汉室衰弱到了一种可怕的地步,而与皇权相依存的宦官,又随之衰弱到了何种地步。

放在几年前,要拿下一州刺史,对于十常侍来说也不过是一言而决。而如今却被一州州牧玩弄于股掌之中。

还有白波贼寇与南匈奴,这些逆贼竟然真的敢冲击先帝的出殡队伍,竟然敢妄图劫持天子。

张让摸了摸肩上的伤口,那是为首的贼寇长枪扫中的结果,那个儒生打扮,却又一脸凶厉的贼寇首领试图掳走天子,好在被两名内侍从马上扑了下来,也不知死了没有。

“汉室,是真的危险了。”张让心中莫名升起这样一股感慨。

想想后面这个少年天子,想想前汉覆灭前,平帝与孺子婴的结局,张让实在难以有乐观的心态。

“陛下,将来若真的事不可为,性命为先啊。”张让突然开口,惊的赵忠等人纷纷望了过来。

黑暗之中难以辨清脸色,但声音中却能听出张让的落寞和期许,懵懵懂懂的刘辩只能轻声应是,他能感觉到今天的张让每一句话都像是在交代后事一样。

几人再度陷入沉默,沉默的穿梭于山林中,只是时不时的抬头看看夜空,辨明方向。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几人翻过了山,就着星光已能看到滚滚黄河,赵忠与郭胜已经面色涨红,激动不已,逃出生天的希望似乎就在眼前。

忽然,张让一把拉过刘辩躲到树后,熄灯后低声道:“前方有人,躲起来。”

其余几人猛地一惊,凝神一听,前方确实传来了隐隐的人声,赵忠等人吓得亡魂大冒,忙不迭的藏了起来。

没过多久,十名军士举着火把从阴影中走了出来,这些士卒并不像北军那样精锐,除了领头的什长,其他人甚至连盔甲都没有,和民兵比起来似乎没什么区别。

但是却军容整肃,仔细搜山的过程中没有一个人说话,也没有多余的举动。

待这一什士卒走远,张让等人蹑手蹑脚的往后退了一截,几人围成一圈面面相觑。

“陛下与大王可以和这些士卒回宫啊,只要陛下回去了,他们必然不会再这么密集的搜山了。”毕岚干涩着嗓子提议道。

“不可,这些丘八很可能是董卓那奸贼的下属,如果陛下和大王落入了董卓手里,我等将来还有何面目去见先帝?”张让断然否决了毕岚的提议。

听闻此言,赵忠的面上隐隐有些不满,他低声道:“张常侍,董卓又如何?他难道敢对陛下和大王怎么样?若是陛下不回宫,我等如何能从这天罗地网里脱身啊?”

“那些贼寇很可能就是董卓放过来的,你说他敢不敢对陛下不敬?”张让冷冷的扫了赵忠一言,讥讽的说道。

赵忠被噎了以下,忿忿道:“这也只是张常侍你的猜测,那些贼寇难道不能是何进那厮招来的?”

“何屠夫是蠢,但还有点脑子。他掌管天下兵马,有必要和流寇勾结?赵常侍,我等都想求生,但欲速则不达啊。”

张让苦口婆心的继续劝道:“董卓绝不会满意于找到天子就行,他必然要将我等一一灭口,以掩盖其勾结我等的罪过,这一点你难道想不到吗?”

赵忠几人顿时一凛,确实,董卓还有这么个把柄在他们手里,如果不把他们除掉,董卓必然不会安心的。

“张常侍所言有理啊,董卓这厮罪大恶极、奸诈狡猾,万万不能让天子落入他手里。”郭胜连忙打圆场道,赵忠也顺势点头,承认了自己失算。

“可既然董卓的人在这里,我们如何把天子交给其他人?”毕岚疑惑道。

“满朝公卿,总不能个个都是蠢货,总有人会想到往渡口方向来的,届时何屠夫大兵一至,董卓又能如何?且熬过今夜,最迟明天凌晨,自见分晓。”

张让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郭胜与毕岚连连点头。

赵忠的脸色却晦暗不明,隐隐有些狰狞。张让只说到了凌晨时董卓无法掌控全局,天子自然转危为安,可却没说自己等人该如何逃出生天啊。

到时候各方兵马围山搜索,如何能逃得掉?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线←★←★←★←★←★←

让与忠等劫天子、渤海王夜走小平津,董卓以吕布封山搜寻,让等不得脱。忠欲献天子于卓,让斥曰:“卓性残暴,天子何辜?大王何辜?且卓勾连内外,必欲杀我等以掩其恶。吾欲待天明,送天子于进。”胜、岚皆赞让言。

——《后汉书·宦者列传》

第二百三十八章 废立(四)第一百零五章 剑关于剧情推进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动(四)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势第一百八十四章 杨凤(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苦肉计第五十三章 刎颈之交第四百零六章 说服(上)第二百零三章 城门第十三章 前倨后恭第五百七十四章 南宫争执(上)第七十六章 铁头娃第一百八十章 送礼第三十二章 荀府第五百七十一章 王府夜谈(上)第三十七章 乱世(二合一4000字)第四百六十章 兖州初战(上)第六十四章 北芒山第一百六十八章 乱象(元旦快乐)第二十八章 征召第二百零三章 城门第四百九十七章 来使(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平定关中(十)第三百章 功利与道义第二百三十八章 废立(四)第三百九十二章 冲突第四百六十六章 攻敌必救(上)第二百一十六章 决战(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失道寡助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心之变第三百五十九章 吕布与阎行第五百七十二章 王府夜谈(中)第一百六十章 动乱(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以人为镜第五百四十八章 韩遂之败(上)第五百零二章 逆转(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第四百七十七章 陪都(下)关于剧情推进第二十三章 君明何须虑王莽(起名无能了)第五百四十二章 平定关中(七)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营与守营(下)第一百六十七章 襄国长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真第九十四章 弓似霹雳弦惊第四百二十九章 少年天子(三)第四百九十三章 退匈奴(七)第三百零五章 河南之变(下)第四十六章 进谏第四百七十六章 陪都(上)第十三章 前倨后恭第三百四十八章 兖州乱第三百二十九章 算计(上)第二百五十八章 会盟(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赏罚(中)第三百九十五章 临战决议(上)第三百八十四章 边市(下)第六十四章 北芒山第一百八十章 送礼第二百零四章 焚粮第五百六十九章 荒唐一梦第一百零五章 剑第四百七十五章 各怀鬼胎第四百零七章 说服(中)第三百三十章 算计(中)第三百三十五章 郑玄(下)第二百七十五章 选择(上)第四百零七章 说服(中)第一百四十七章 行刺第四百九十二章 退匈奴(六)第二百三十一章 终变(五)第五百零七章 许靖第四百七十二章 战事将止第四百零七章 说服(中)第三百四十二章 渤海之战(上)第四十九章 利害第六十九章 虎痴第十五章 英雄第四百八十二章 暗流涌动(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豪杰之论第一百五十六章 乱起(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人间地狱第三百七十七章 历阳之战(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韩遂之败(上)第四百零一章 兄弟第五百八十五章 中原僵持(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外力与齐心第四百五十七章 五胜五败第二百四十一章 勤王之名第二十一章 吕韵第四百八十九章 退匈奴(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勤王之名第五百七十六章 崔琰第六十章 斥贼第一百八十二章 剿与抚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才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与臣(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兆尹府(上)第六十五章 忠义无双十常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