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妃衣不蔽体 苟雄请诛奸

莘迩新婚失利,惨遭痛殴,秦国刚登位不久的蒲茂,则夫纲威振。

这天傍晚,蒲茂处理完政务,模仿书中看到的夏人天子之雅致故事,乘上羊车,由之在宫苑里随意走动,车停在何处,他就宠幸何殿的嫔妃。

暮春夕阳,宫中绿柳拂地,诸色的花卉盛开,姹紫嫣红,笔直於远近宫阙间的石板路上被洒了水,湿漉漉的,道边偶见青苔。空气熙暖,柔风醉人。

下午的时候,蒲茂去到学宫,视察了一下学宫近期的招生情况,已有近千学生,多半是戎人官吏的子弟。招生的成果不错。学生也都按他的命令,换下胡服,穿的唐人衣冠,观之甚美。

因是,他此时的心情挺好。

驾车的几头羊,走走停停,时不时地闻闻地面,舔上几口,慢悠悠地过了两个殿宇,停在一处宫前。殿名“长春”。此殿内住的,是最得蒲茂欢心的嫔妃张氏。

蒲茂笑道:“不意羊也通人性,知孤喜好!”欣然下车。

张氏早在殿外等候,赶紧迎上。

张氏的家族是秦地的士族名姓,她的祖、父都是朝中大臣,其兄弟有的在朝、有的在郡县,为官者亦不少。张氏今年二十七岁,比蒲茂大上些,相貌熟媚,善解人意,尤其妙者,吹得一手好洞箫,於春宵秋夜时听,清幽动人,自嫁给蒲茂至今,蒲茂对她的宠爱从未有过衰减。

蒲茂俯身把她扶起,叫她的小名,笑道:“阿姬,你老实说,是不是对我的羊儿做了手脚?怎么三回里头,倒有两次都是停在你的殿外。”

张氏心道:“你那羊有内宦专管,我怎能做得手脚?只是费了我不少青盐。”

羊喜欢盐水的味道,张氏从宫中的寒家婢女那里知道了此事后,便趁每天这时,宫里都要浇水清道的机会,每每朝通往自家住殿的路上洒下盐水。此技屡屡得逞。

张氏娇声答道:“大王的羊宝贝得紧,臣妾平时见都见不着,何来可作手脚?”迎了蒲茂入殿。

到殿中坐下,蒲茂与张氏调笑说话,宫女奉上饮品、果盘。

蒲茂略吃用了些,听张氏吹了一管洞箫,只觉心旷神怡,白日的一天忙碌似皆不翼而飞。

夜色临至,如蝴蝶也似的宫女们穿梭进出,把蒲茂与张氏的晚膳呈进。

蒲茂披衣而起,携张氏的手,将要入席,定睛一看,登时转喜为怒。

案几上琳琅满目,山珍海味,粗略数下,得有四五十道美肴。并有酒两瓶。一瓶是用水晶瓶盛的,色泽殷红,是葡萄酒;一瓶是用玉瓶盛的,酒味溢出,是来自江左的酃绿美酒。

蒲茂掷下张氏的手,指着案上的酒菜,勃然大怒,说道:“我前日才下令旨,叫后宫勤俭,不许铺陈浪费,你是不知道孤的令旨,还是抗旨不遵?”

张氏拜倒,说道:“贱妾岂敢抗旨不遵?大王严令后宫,悉去罗纨,衣不及地,大王请看贱妾的此裙,非至不及地,小腿都露出来了!贱妾的钗饰等物也都收了起来,备献给大王做军需之用。

“贱妾蒲姿柳质,荆钗陋食是本分,唯大王千金之躯,万民之望,别的能省,贱妾以为,饮食却万不能省!大王日理万机,本已疲累,膳食再省,何以养生?须知,大王之康健,非系一人之康健,而系我大秦百姓之福祉。

“贱妾因存了此念,所以贡献给大王的膳食就稍微丰富了些。大王请看下手那个案几,那是贱妾的饭食。”

蒲茂瞧去,见那个案几上只有菜肴五碟,汤羹一份,胡饼半个,比起备给自己的那份膳食,用寒酸形容也不为过。

饶是如此,蒲茂依旧心火难平,厉声说道:“今日膳食所费,全从你的月例里扣!这回就不罚你了,再有下次,严惩不贷!”甩袖而出。

偌大的殿中,香炉里空空如也,才换上的粗布帷帐低垂,黑色的案几中间,张氏俯拜的身影显得渺小单薄。

蒲茂气冲冲地出了长春殿,登车令道:“去王后的寝宫!”

他的正妻姓苟,其族乃是秦国“国人”的大部落。早在蒲茂篡位以前,苟王后的父亲、兄弟就是他的死党,俱在军中,各掌兵权。蒲茂登基之后,对苟氏一族加以了极其的重用。

较以尊贵,作为唐人的张妃之家,与苟王后家是远不能比的。

夜色薄薄,笼罩宫中。

风还是那风,花柳也还是那花柳,羊儿依然莹白,羊车依旧平稳,蒲茂的心情却不复方才了。

到了苟后的住殿。

对苟后来说,这是意外之喜,忙不迭出迎,陪着蒲茂进殿。

听得蒲茂还没吃饭,苟后急忙令宫女捧上酒菜。

苟后性子软弱,蒲茂说什么,她就听什么,却是与张氏的“小动机心”迥异,宫女们给蒲茂上的饭食只有菜肴数碟,亦无美酒。

蒲茂见状,稍微收起了形於脸色的怒气。

他点了点头,说道:“还是王后知我!”

素来疼爱的张妃也“阳奉阴违”。

蒲茂有感而发,喟然说道:“王后,国家的鄙俗多矣,孤欲大加整治,可谁知,莫说国事,便是宫中之令,也不得行!做点事,可真是难!”长吸了口气,又自我安慰似地说道,“好在有孟师助我!”问苟氏,“你吃过了么?来,陪孤用些。”

夫妻对食。

饭毕,蒲茂心道:“已有近月没来王后殿中了,今晚,我就在这里歇下吧。”

便待洗漱更衣,与苟后共寝。

殿外内宦禀报:“苟将军求见。”

蒲茂皱眉说道:“这么晚了,求见作甚?”

内宦答道:“禀大王,苟将军言有军国要事。”

蒲茂的勤政与莘迩一般无二,闻是有军国要事,说道:“叫他进见罢。”

内宦出去传旨。

等了多时,一个辫发褶袴,虎背熊腰的中年胡人进到殿内,拜倒行礼。

这人就是“苟将军”,是苟王后的兄长,名叫苟雄。

蒲茂问道:“是何急务?汝夤夜求见。”

苟雄嗓门洪亮,高声地说道:“事关国家危亡!臣雄故是连夜求见大王!”

蒲茂在榻上坐直了身子,紧张地问道:“可是国内出现了叛乱?”

“不是。”

“朔方赵宴荔反了?”

“不是。”

“那是虏魏攻我边地了?”

“也不是。”

“定西犯我国界了?”

“亦不是。”

蒲茂茫然问道:“那是何事?”

苟雄说出一番话来,把蒲茂气得七窍生烟。

他说道:“臣雄敢请大王,斩奸臣!”

“奸臣?谁是奸臣?”

“孟朗!”

蒲茂顿知,这又是一个来告孟朗状的。

登位以后,为了整顿朝纲,严肃地方,抚养百姓,充实国力,同时也是为了“除恶务尽”,彻底荡清蒲长生的残留势力,蒲茂接受了孟朗的请缨,任他作了王都咸阳的司隶校尉。

蒲秦是戎人当国,都城里住了许多的戎人贵族、部落酋豪,其中为非作歹、欺压唐人百姓的多不胜数。孟朗上任兹始,在拔除蒲长生余党之同时,采用明法峻刑,亦对违法乱纪的强豪进行强力地打击,虽外戚不避,纵显贵亦罚,罪大恶极者,正法於市,旬月间,贵戚豪强诛死者二十余人,至有被鞭杀而死的。

他如此雷厉残酷的禁勒手段,难免地就激起了戎人贵戚的仇恨与敌视。

短短的时日里,上章弹劾孟朗的何止百余。

蒲茂十分信赖孟朗,压根不理会这些劾章,对那些言辞激烈的,他还会痛加训斥,给予孟朗了百分百的支持。

普通的戎人贵族眼看治不了孟朗,便把主意打在了苟家的身上,三说两不说的,撺掇动了苟雄。苟雄来求见前,正在家中饮宴,席上受到唆使,他借酒劲吹牛,说道:“我等国人才是大王的倚重,孟朗唐儿,杀之如杀鸡!你们且稍待,我这就进宫进谏,必请大王杀了这老贼”。

於是,遂有了苟雄深夜入宫,请斩奸臣的这眼前一幕。

蒲茂闻到了苟雄身上的酒味,问道:“你喝酒了?”

苟雄没有回答蒲茂的这句问话,大声说道:“特进石斌,其族有大勋於国朝,因为看不惯孟朗的滥杀,当面质问他:‘我等与先王共同创建国家,我尚不掌大权,你没有汗马之劳,凭什么能做司隶校尉?是我等耕地,你吃白食么?’孟朗老匹夫竟敢回说:‘正要让你当农夫耕地去’!

“大王,小小唐儿,何敢忤逆贵种?国人对此已是怨气沸天!孟朗不除,国将不安!”

“你喝醉了,回家去!等你酒醒,再来见孤。”

苟雄不肯,双手支地,梗着脖子,瞪圆双目,说道:“大王!孟朗一日不除,臣一日不回!”

……

谢谢大家的月票、推荐和打赏!

求月票、推荐票。

第二十三章 即鹿而无虞 欲擒且故纵第十二章 援手产成就 从兹觉我存第四十八章 来苏绕剑阁 朝食成都下第四十六章 轮戍练兵法 令狐喜事爽第二十五章 乞勿牵幼弟 还君一公道第三十章 宋麴逐近利 内史同氾宽第十三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下)第四十五章 拓跋大点兵 贺浑高力雄(六)第五十八章 一语稳士心 校场问高下第三十六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传捷报(下)第三十章 宋麴逐近利 内史同氾宽第二十八章 贵非贫人想 京好鼠迹印第十九章 臣前与令旨 为子削荆棘第四十九章 子乔献遗策 魏主东北遁(四)第三十八章 王令移宋丞 麴球封侯貌第三十章 心忧义从胡 黄荣第二计第二十三章 即鹿而无虞 欲擒且故纵第十七章 安崇护军商 健儿授舒望第三十章 黄荣胆大策 王城起风云(四)第二十九章 且失征虏信 鲜少真矛盾第三十五章 黄奴气势雄 确乎家雀耳第八章 延曹夺槊精 贺兰威名震(中)第八章 结姻升身价 求贤引变动第二章 西海迟方至 酒泉候未来第五十七章 太后玉趾访 将军恭谨对(中)第十一章 羊馥夜报讯 晨曦入朝去第二十四章 宋方内外策 氾宽邀两宾第五十章 胆壮自作饵 勿延袭敌营第五十二章 无双麴鸣宗 止啼温石兰第十三章 失魂阿利罗 安心王太后第十五章 铁弗狡诈徒 拓跋也曾强第十六章 何用尔结草 计须金刀用第二十四章 患难苦双鸳 勒胡迎都督第三章 莘左感伶仃 肉食一丘貉第五十三章 石焉与玉比 氾丹岂再败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龙身第六十八章 军法一头羊 西投乞活去第二十章 千骑卷云驰 战罢效吴起第六章 黄荣献毒策 宋翩索厚赏第四十七章 陇西多健将 张韶小特色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马不畏寒第二十九章 且失征虏信 鲜少真矛盾第五十一章 胡兵攻势急 莘迩稳如山第三章 令狐图远谋 虎贲苦不足第十四章 沙海等闲度 鲜卑直真郎第六章 麴球赠胡将 遣人请道智第五章 人头作酒器 太马无敌名第三十六章 怜子亦丈夫 上书请募兵第四十三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十一)第三章 大王生日宴 太后玉臂滑第四章 赠君葡萄酒 临台阅军训第三十三章 举手设录事 反掌覆宋家(下)第三十五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三)第二十五章 乞勿牵幼弟 还君一公道第六章 勃勃志向远 铁骑漠中来(下)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关中(上)第六十三章 万里月色同 群雄各异谋(下)第二十七章 千里革人官 万口往朔方第四章 唐艾炫陶竹 羊髦与莘同第二十六章 动於九天上 一战擒胡酋第六十一章 千金市马骨 公力若不及第五章 陈氾明暗谋 莘迩斥门户第四十八章 麴爽大出兵 马粪熏元光第八章 群寓谋前程 录事揣上意第二十四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六)第二十九章 道将大变样 争宠令狐乐第六章 仁心得好报 虎狼互相谋第十五章 铁弗狡诈徒 拓跋也曾强第二十五章 龙骧真英雄 征虏泪满襟(上)第二十八章 黄荣胆大策 王城起风云(二)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迩箭双雕第十一章 显美鄙虾兵 麴硕报军情第四十三章 敦煌名邦也 六人守朝堂第六十章 氾宽坐收利 莘迩一言怒第五十八章 献俘礼威严 岂可如弄臣第十六章 豪牧羊马万 应徙多贫困第五十三章 檄召成都见 单骑赴营中(上)第四十八章 和尚显神通 府君禅理深第十五章 打通士庶堑 挽袖振夫纲第三十七章 阿瓜国事重 大王已少年第三十二章 氾贾交书劾 左氏怜张妻第三章 莘左感伶仃 肉食一丘貉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龙身第十六章 风流傅耳食 肥己曹睚眦第三十八章 沉醉温柔乡 将军眼乌青第十九章 入宫知天威 少年渐成人第十八章 府兵除旧弊 可闻京师谣第五十七章 左氏无枝鹊 献俘赴王都第三十九章 乞活投蒲茂 计破铁浮屠(下)第八章 群寓谋前程 录事揣上意第二十八章 张公心非石 阿蜍女郎耶第五十八章 勃野丹心报 千里何人哉第十四章 照瓢描葫芦 觅得一策来第五十四章 三议安西域 朝中争沙州第六十章 佳人难再求 长路漫漫险第三十三章 苟雄送儿衣 李亮要事办第五十六章 太后玉趾访 将军恭谨对(上)第三十五章 勃野感君恩 元光生畏惧第五十九章 良禽择木栖 亮因骇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