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一)

杨家信奉五斗米道,所以不论辈分,名字后边都有一个“之”字。

想那杨贺之,因见蜀地民口萧条,僚人充塞,已是内患重重,而食肉者要么是如黄貂那样“一日天子尚为足”的短视之徒,要么是如“大秦”故太保李成那样“单骑突门”的匹夫之勇,一旦东唐来伐,料定无法抵御,为了使蜀中只近数年就已几遭战乱、凋零残破的唐人百姓,免受再一次的生灵涂炭,想方设法,见到了“天子”李当,献上了存国的两策,然而却一片为民之心,不得李当的理解,反被下狱,且牵连到了他的族父,也是可叹!

身在荆州州治江陵的桓蒙,自是不知杨贺之对李当的献策,也不知李当拿杨贺之、杨周之下狱,如是知道,怕会给李当一个大大的表彰。

刺史府的议事厅中,今年不到四十岁的桓蒙,坐在主位。

东西两侧,各有十余张独榻。

此时榻上都坐的有人。

桓蒙头裹白纶巾,衣对襟的白色大衫,衫上的襟带没有系,两襟敞开,露出里面的贴身内衣,也是白色。两列独榻上的坐客,大多数的年岁与桓蒙相仿,亦皆帻巾大衫。

桓蒙拿着一封信,正在朗诵给堂上的众人听。

他抑扬顿挫地念道:“十四日诸问如昨。云:西有伐蜀意,复是大事。速送袍来。”念完,再三流连於信上的字迹,但见那字矫若游龙,翩若惊鸿,写的是行书,若行云流水,遒美健秀,端的是一等一的世间好字;把信轻轻地放在案几上,他笑道,“和少的字,真使人见之忘俗!”

这封信是东唐的大名士王逸之给桓蒙写来的。

唐室迁鼎江左以今,先后出过几个权倾朝野的名族,琅琊王氏是名声最大的一个,王逸之便是出自於这个家族。此人博学多才,承袭家传,尤善书法,他的一手字,不但在江左,就是在陇州以及慕容氏的魏国、蒲氏的秦国,也是大名鼎鼎,千金难求。

这封信,其实是王逸之的家书。

信中的“诸问”,意思是各种信息,这一句话是在回答收信人在上封来信中问的种种事情;下边一句,“西”,是征西将军的简写,征西将军乃桓蒙现在诸多的官职之一,整句话讲的是:听说征西将军有伐蜀之意,这也是一件大事,速把我的征袍送来。

却是虽然以文学书法出名,这位王逸之亦怀壮烈雄壮之情,竟有跟从桓蒙伐蜀的冲动。

王逸之与桓蒙的关系不错,风闻到桓蒙上表请求伐蜀之后,於是给家里写了这封信,大约是为了表示对桓蒙的支持,而当时他又被伐蜀这件事鼓舞得心潮澎湃,无心再去措辞,遂就把家书复写了一份,遣人立即给桓蒙送了过来。

堂中一个士人笑道:“坦腹郎君竟存壮志。”

“坦腹”,说的是王逸之年轻时的一段故事。

当时,朝中的一位元老重臣择婿,论以门第相配,琅琊王氏最好,便遣门生给王逸之的从父送去了一封信。王逸之的从父看罢信,对那门生说:“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那门生去到东厢房,内皆王家子弟,他细细地看了一遍,归白元老重臣,说:“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那位元老重臣大喜,马上就说:“正此好!”相中了这位坦腹郎君,要他做自己的女婿。访问之,那人便是王逸之,因嫁女与焉。

那位元老重臣姓郗,郗氏与王氏都是上流阀族,於朝野间影响巨大,此一段坦腹东床的逸闻在江左传得很广。

说话的士人姓袁,名叫子乔。

其人也是高门子弟,其家原籍陈郡,与桓蒙、王逸之及在座的多数士人的家族一样,他家亦是迁鼎之后,从原籍寄寓到江左的。

在桓蒙刺史府、将军府等一干吏员中,他与桓蒙的关系最为亲密,最得桓蒙的信任。

桓蒙伐蜀之策,就是在袁子乔的协助下,才提出来的。

要说起袁子乔与桓蒙的关系,得从袁子乔的一个族人那里说起。

袁子乔的那个族人叫袁驰,少有才气,俊迈多能,为士类所称。

桓蒙的父亲死於多年前的一次地方叛乱中,去世得早,桓蒙年少时家贫,而他有游侠气,却偏又喜好赌博,有次输了很多钱,被债主追债,桓蒙想自救,想不来办法,於是就去找袁驰帮忙。其时袁驰居丧,桓蒙担心会被他拒绝,就先试着问了一问。没想到袁驰应声便许,毫无为难之色,当即脱去丧服,换上平时的衣服,脱下帽子揣在怀里,跟着桓蒙就去找债主对赌。

袁驰素有善赌之名,那债主亦知其名,但不认识他,就说:“你怎么不装成是袁彦道?”彦道,是袁驰的字。袁驰与债主对赌。每局的赌注都有十万,袁驰一气赢了上百万之多。袁驰投筹绝叫,旁若无人,最后把帽子从怀中掏出,丢到那债主身上,问道:“汝竟识袁彦道不?”

一时的风采气概,真是俶傥不羁。

袁驰与桓蒙气味相投,袁驰非常喜欢桓蒙,他有两个妹妹,一适殷氏,一配谢氏,对桓蒙说:“恨不更有一人配卿!”

可惜的是,天不假年,袁驰早早地就亡故了,死时才二十五岁。

袁子乔与袁驰的性格有相类之处,加上袁驰与桓蒙有近乎知己的交情,故而他与桓蒙相识以后,便一见如故。

七年前,桓蒙以辅国将军出镇金城时,就辟了袁子乔为府中司马。之后,袁子乔转任朝中,数年后,桓蒙升迁为青、徐、兖三州都督、徐州刺史,镇京口,复引时任尚书郎的袁子乔仍为府内司马。去年,因何充之荐,桓蒙代庾氏为安西将军、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镇江陵,第三次辟用袁子乔出任司马。

桓蒙与庾氏的关系也不错。

已故的那位前安西将军庾哲,曾给另一个州郡重臣去信,写道:“当今社稷安危,内委何、褚诸君,外托庾、桓数族。”并有过对天子进言,说:“桓蒙有英雄之才,愿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宜委以方邵之任。”

虽然究庾哲之心,他实是把桓蒙当做棋子来用的,但对桓蒙的欣赏和重视亦是溢於言表。

这也就使得桓蒙在出镇荆州以后,没有怎么遭到庾氏故吏们的反对,恰恰相反,庾哲的许多故吏,还很乐於接受桓蒙的辟用,比如现下堂中的这些士人,不少就都是庾哲在任安西将军、荆州刺史的故吏。其中以本是庾哲参军、现亦为桓蒙参军的孙胜和毛肃之两人,堪为代表。

但如论及铁杆、心腹,孙胜、毛肃之等,还是远不如袁子乔的。

第十九章 大力耿直人 进退定军令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 宋丞中奸计第七章 车兵述少愿 祆庙逢安崇第二十八章 龙骧真英雄 征虏泪满襟(四)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迩箭双雕第十一章 宝刀赠豪杰 督邮酬解忧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临机定对策第八章 翻云真成雨 可敢入都城第五十三章 请做狮子王 罗什愿从行第三十八章 沉醉温柔乡 将军眼乌青第五十一章 笮桥鼓声动 捷报两路传(下)第四十七章 陇西多健将 张韶小特色第二十章 千骑卷云驰 战罢效吴起第十六章 豪牧羊马万 应徙多贫困第九章 延曹夺槊精 贺兰威名震(三)第二十三章 喜与乔友壻 宋翩顾家耳第十八章 府兵除旧弊 可闻京师谣第六十二章 万里月色同 群雄各异谋(中)第二十九章 自强然后立 秃发雄北山第五十章 氾丹请驻外 巩高击西计第十一章 蛇矮心念壮 小小乐不央第六章 选使说宴荔 择将援铁弗第六章 曹田非良将 襄武四面敌第五十八章 一语稳士心 校场问高下第五十一章 欲破酒泉先 功求袭斛律第五十一章 蒲秦占洛阳 江左攻下邳(中)第十七章 录事悔小气 鲜少名为京第五十七章 尽收西域宝 显美面子贵第十四章 权录三府事 备设六部制第五十四章 三议安西域 朝中争沙州第三十一章 伐蜀首汉中 恳求太后教第九章 青雀得蒲宠 贾珍与宝绝第三十四章 氾宽权倾朝 宋方入狱中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迩箭双雕第十八章 道智梦授戒 张龟谋尽职第二十五章 韬略冠国中 凶狡凌胡部第七章 从容定军心 十日守如年第十三章 失魂阿利罗 安心王太后第四十三章 敦煌名邦也 六人守朝堂第六十章 佳人难再求 长路漫漫险第六十三章 麴侯饮符水 阿恭诚可爱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卧具第七章 秦营见吕季 安崇献虚实第五十四章 蒲秦占洛阳 江左攻下邳(五)第十一章 宝刀赠豪杰 督邮酬解忧第二十三章 机敏促约成 魏主嘱诸子(中)第五十一章 笮桥鼓声动 捷报两路传(下)第六十章 天爽征伐时 夏夜花香浓(下)第四十章 秦与唐并立 孟朗绘蓝图第四十八章 来苏绕剑阁 朝食成都下第二十五章 乞勿牵幼弟 还君一公道第十章 氾公真大谋 沉渣俱泛起第三十一章 伐蜀首汉中 恳求太后教第二十章 千骑卷云驰 战罢效吴起第二十二章 机敏促约成 魏主嘱诸子(上)第十六章 唐艾出奇谋 李亮三斫营(上)第九章 孟朗决蒲疑 魏主攻柔然第十九章 臣前与令旨 为子削荆棘第十六章 富贵不相忘 球营严且整第十九章 大力耿直人 进退定军令第二十七章 桓蒙有奇骨 反间真雄计第二十一章 黄荣驳氾议 勃野使拓跋(下)第五十四章 担责解仇怨 元光探敌情第十五章 斗殴督座前 宝掌哼哼然第四十二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十)第六十一章 月色万里同 群雄各异谋(上)第十五章 打通士庶堑 挽袖振夫纲第六十三章 万里月色同 群雄各异谋(下)第四十六章 姚谨辞动心 吕明平叛乱(中)第五章 武校乡射礼 蒲英起兵乱第八章 舒望连战胜 麴球突围出第十五章 打通士庶堑 挽袖振夫纲第四十四章 拓跋大点兵 贺浑高力雄(五)第三十一章 有钱始做人 好大的猴胆第十二章 君长公事重 大力一见故第五章 逐客显督威 收胡系霸业第二十七章 傅黄春风意 大力急事报第三十一章 龙骧真英雄 征虏泪满襟(七)第二十三章 即鹿而无虞 欲擒且故纵第二十二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四)第二章 西海迟方至 酒泉候未来第二十九章 黄荣胆大策 王城起风云(三)第三十六章 怜子亦丈夫 上书请募兵第三十四章 虽然无所长 名可由行立第一章 晋见四时宫 道过都督府第六章 仁心得好报 虎狼互相谋第五十二章 惭愧享其成 晒书郝郎君第三十五章 黄奴气势雄 确乎家雀耳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驰马将军府第三十六章 练兵军为先 依士治豪强第三十四章 蒲茂兴变革 阿瓜化宋谋第二十一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三)第十一章 苟雄索司隶 孟朗忍为国第一章 侃侃析时局 窃窃觊神器第三十章 曹罗共战将 蛇龙并无存第六章 仁心得好报 虎狼互相谋第五十三章 石焉与玉比 氾丹岂再败第二章 声东而击西 那就让他来第二十三章 变革收获大 起意除宋方第三十章 龙骧真英雄 征虏泪满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