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蒲秦占洛阳 江左攻下邳(中)

双方的士兵列阵成后,各在本阵中,草草地吃了些胡饼、酪浆,饱食之后,休息了半个时辰。

战斗随之打响。

最先发起进攻的,是等的不耐烦的贺浑邪部。

情报上对此的描述只有简略的一句:“时已过午,鲜卑、羯兵分於阵中食毕,羯胡右阵先动,攻鲜卑左阵,未克。”

真实的战况在情报的叙述中并不能得以看出,实际上,就是这情报上简单的二十余字,背后代表的却是双方主将的第一回斗智,与近千条双方战士生命的消失。

回到羯兵右阵发起进攻之前。

羯兵中军,大旗下。

贺浑邪瞩目对面的魏兵阵型,观之稍顷,顾与张实、刁犗等亲近的僚佐,和因为“东平陵大火”这个预言得到印证,从而获取到了贺浑邪重视,被贺浑邪收到了府中的西域和尚佛澄和,以及几个同样是西域人的祆教的萨宝、巫师诸人说道:“你们看慕容瞻的兵阵,他在阵前放置铁甲车、鹿砦等物,显是无意进攻於我,在等着咱们打他啊。”

贺浑邪推测得不错。

慕容瞻本来就不想打这一仗,他是被迫无奈,才乃不得不率兵到此的,既已忌惮贺浑邪帐下高力禁卫的战力,其部之兵马又少於贺浑邪,那么慕容瞻当然就不会主动发起进攻。

故此,他的谋划是:先采用守势,把进攻的主动让给贺浑邪,以图通过守御来把贺浑邪部的士气消耗掉以后,再视情况而决定是否发动反击。

刁犗以匈奴异族的身份而现任贺浑邪的左长史,乃是贺浑邪军府中左长史、右长史、从事中郎、主簿此四个大吏的首吏,——此四吏又被称为“统府四佐”,出任此四职的,是目前最得贺浑邪信重的各族能士,其人於军事上,便自有谋略与见识。

他从慕容瞻的守御阵型中,敏锐地察觉到了慕容瞻的此一谋算,与贺浑邪哂笑说道:“明公,料慕容瞻之意,不外乎是欲借守御而先耗我军之锐,以妄想等到我军疲惫之际,他再反攻。

“方今我军先得青州,又深入兖州,自明公起兵讨贼以来,战无不胜,士气正是高昂,慕容瞻的这点小心思,必定是难以实现的。当下之计,犗之陋见,可不理会他的图谋,明公只管催兵进斗便是。”

管你慕容瞻是何算盘,凭借帐下四万士气高昂、战力出众的精兵,刁犗却是有把握能把之击溃。贺浑邪也是此意,对刁犗的建议深以为然。

右长史张实也在观看敌阵,他在赞成刁犗的意见之同时,提出了一个具体的进攻方案,说道:“明公,慕容瞻号为知兵,其往年历战,几无败绩,他今所部的兵士,虽不及我军敢战,然毕竟是魏之主力,亦不可小觑。如果硬攻的话,我军虽然定可获胜,但可能也会伤亡不小。

“以实愚见,不如智取之。”

贺浑邪立刻转脸去看张实,态度颇为尊敬,语气里透出亲热,说道:“右侯,如何智取?”

张实摇着羽扇,说道:“实观慕容瞻阵,右为甲骑,此其精锐也,冲之恐不易动;因此实以为,明公可以先令建武将军攻彼左阵,如能动其阵脚,即全军压上;如不能动,便佯败之,慕容瞻若是纵兵追赶,明公就可趁机而取之。”

贺浑邪沉吟了下,说道:“右侯,如你所言,慕容瞻号为知兵,我如佯败,他会纵兵追赶么?”

张实说道:“慕容瞻也许不会轻易派兵追赶,但其军中,现有魏主慕容炎派去的督军在,那督军乃是慕容干的亲信侯莫陈驮。慕容干素与慕容瞻不和,而慕容炎自僭号以今,亦处处猜疑於慕容瞻,侯莫陈驮如是要求慕容瞻追赶,慕容瞻纵是不愿,恐亦只能从之。”

慕容干,是慕容炎的从父,与慕容炎是从兄弟的关系,现任魏国的丞相之职。

此人要说能力,也是有的,唯是权欲太大,善妒英才,在慕容暠死后,他就把声名於国内最盛、血统也与魏主最近的慕容瞻视为了他潜在的最大政治对手;而慕容炎正好也因为慕容暠死前,有过把皇位传给慕容瞻的言辞,对慕容瞻亦是非常的猜忌。他们两个一拍即合,遂都把慕容瞻视为了最大的敌人,竟是“上下同欲”,结成了政治的联盟。事实上,要非是因为贺浑邪适时作乱,只怕慕容瞻此时已被他俩合力,早给搞下去了。——却那慕容暠死前让位给慕容瞻的那番举动,究其心意,大约本是为了帮助慕容炎巩固“继承人”的地位和继承皇位的合法性,同时也是为了能够让慕容瞻感恩,从而更尽忠於慕容炎,只可惜慕容炎的心胸不够开阔,虽能领会其父心意,却到底是卧榻之侧,不能将其父的意图良好地贯彻下去。

以是先有了逼迫慕容瞻出兵东平的旨意,又派了侯莫陈驮到慕容瞻的军中监军。

贺浑邪很了解魏国朝中、宫廷的那些大臣,听完张实的话,不觉而笑,摸着浓密的须髯,说道:“右侯所言不错。侯莫陈驮这家伙,我是知道的,幸进之徒罢了,全靠阿谀奉承,得了慕容干的喜爱。他今监军於慕容瞻的阵中,倒是极有可能会如右侯所说,见我军兵败,而强逼慕容瞻追赶的。”果断作出决策,采用了张实的进言。

很快,羯兵右阵的主将,贺浑邪的养子贺浑勘就接到了贺浑邪的军令。

贺浑勘早就跃跃欲试了,马上就从部将中,挑出了两个以悍勇出名的,一个唐人,叫郭黑,是个步将,一个匈奴人,叫呼衍宝,是个骑将,命令他俩,说道:“老郭,给你步卒三千,呼衍宝,与你轻骑千人,作为老郭的掩护,你两个先去打上一阵,我亲自给你两人压后!”

郭黑的出身不高,从其名字就可看出,他原是贺浑勘家中的一个农奴,后来因其勇力,被贺浑勘发掘出来,从了军,时至如下,靠着战功,已是升迁到校尉了。人如其名,他的肤色很黑,如似黑铁,或许是因少年时期营养不足,也可能是遗传的关系,头发稀疏,莫说像唐人那样的扎髻,或西域人那样的剪发齐眉,就是鲜卑人束发成辫的发式,他的那点头发也弄不成,便干脆剃了个光头。头上抹了油,此时於午后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呼衍宝姓为呼衍,名为匈奴人,其祖上其实是被匈奴人征服的丁零人。

当年匈奴强盛的时候,不仅称霸漠北,还南侵内地,许多丁零人作为匈奴人的附属、奴隶,跟着匈奴人南下,入到了中原的边地,繁衍至今。这些丁零人中,有部分是白种人,呼衍宝的祖上就是其中的一员,故是呼衍宝冒着其家原本的主人,匈奴贵种的姓氏,外观上却肤白、黄须,出卖了他本来的身份和族属。不过,这些东西在而今诸胡占据中原的背景下,却是无伤大雅,且反因肤白、黄须的特征与羯人相类,呼衍宝现於贺浑邪的军中,倒是颇得信用。

两人都是三十出头的年纪,正能打的时候。

闻得贺浑勘的命令,郭黑、呼衍宝齐声应道:“是。”

右阵共有步骑万人,分出四千,给了郭黑、呼衍宝,郭黑披重甲於身,持矛佩刀,引步卒当先出阵;呼衍宝乘黑马,亦披甲,把骑槊挂在了马鞍上,提弓矢,率骑兵跟着出阵。

……

济水如带,原野青青。

中原腹地的土地上,一支以白种的羯人、西域人为主组成的数万擅长步战的部队,与一支以鲜卑、匈奴等北方胡人为主组成的数万擅长骑射的部队,对垒半日,鏖战在即。

世代居住中原的唐人,当然没有错过这场战争,但在双方的部队中,都只处於从属的地位。

……

魏兵主阵,慕容瞻第一时间看到了羯兵右阵的动静。

一人在他身边说道:“羯奴已动,将凌我阵!大司马缘何还不下令,命我军出阵迎敌?”

说话此人身材魁梧,长近九尺,比慕容瞻高了两头,仗其力雄,身上披挂了两层精甲,头戴一个兽形的兜鍪,身后挂着黑色的披风,腰中佩剑的剑鞘、剑柄上,镶嵌珠宝,撩人眼目。

这人正是贺浑邪口中“靠阿谀奉承,得了慕容干喜爱”,今於慕容瞻军中监军的侯莫陈驮。

慕容瞻和颜悦色,解释似的,对他说道:“羯奴之精兵,即所谓之‘高力’,悉在羯阵之左。监军请看,现在羯奴的左阵犹尚未动,他来攻我的是其右阵之兵。料贺浑邪之意,无非是欲以此来动我军的阵脚而已。当此之时,我不可遂其意也,当以守御为要,不能贸然迎击,否则的话,若被其左阵待战的高力寻到战机,突袭攻我,胜败则恐怕就会难说了。”

侯莫陈驮瞧了眼羯兵的左阵,又看了眼派兵出来的羯兵右阵,再看了看贺浑邪的中军阵地,说道:“我有一计,可保大司马大胜。”

慕容瞻问道:“敢问监军,是何计也?”

侯莫陈驮拔出剑来,指向贺浑邪的中阵,说道:“我观羯奴中阵的兵马虽然略多於我,然其阵型却松松垮垮,贺浑邪这定是自恃兵多而轻视於我!大司马何不趁羯奴右阵来攻我的机会,令我右阵之甲骑,践踏羯奴之高力,然后麾我中阵之精卒,径袭羯奴之中军?以我之严整,对彼之松懈,必可一鼓而破之!其中阵既破,贺浑邪已然成擒,乃或授首,高力虽勇,何足论也?砧上肉耳!还不任由我军杀戮?”还剑入鞘,低下头,俯瞰慕容瞻,笑道,“等到功成,大败了贺浑邪,大司马上表朝中,叙诸将功劳的时候,还望大司马不要忘了我的此计!”

慕容瞻一时不知该何以回复侯莫陈驮,哑然了会儿,说道:“监军可能有所不知。”

“我不知什么?”

“贺浑邪用兵,狡诈多端。此前他与我对阵於高平郡的时候,也尝摆出过这种松垮的阵型,当时我遣精卒试攻之,结果却发现,‘松垮’只是他阵型的前排,其阵之中、后,却极是严密。也就是说,他的这个‘松垮’实是诱敌之计,是在诱惑我军进攻的。”

侯莫陈驮狐疑问道:“竟是如此?”

慕容瞻恳切地回答说道:“诚然如此!”

众目睽睽,诸多的魏国将校面前,沾沾自喜的一计,被慕容瞻虽是委婉的拒绝了,侯莫陈驮的脸面仍是觉得挂不住,但因为不如慕容瞻熟悉贺浑邪的用兵风格,他暂时也无话可以作为反驳,便按住剑柄,勉强说道:“若是如此,那我之此计用不用,就由大司马决断罢。”

本来屯守湖陆的城大娄提智弼,因在此前与刁犗的那一战中立下了战功,被慕容瞻表为了虎威将军,现从在慕容瞻的帐下。慕容瞻已从军旗中判断得知,羯兵右阵的主将是贺浑邪的养子贺浑勘,晓得贺浑勘是贺浑邪帐下顶尖的战将之一,担心自己的左阵不能挡住他的攻势,就在短暂的考虑过后,把娄提智弼叫到了身前,命令说道:“贺浑勘勇冠三军,其部将郭黑、呼衍宝,俱悍勇士也,现其来攻我左阵,不可掉以轻心,你带你本部兵马即赶去左阵驰援。”

娄提智弼深服慕容瞻的能力,对他非常敬重,恭谨地应道:“诺。”

慕容瞻嘱咐他说道:“如是来攻我左阵之羯兵,为贺浑勘亲率,你马上就派人禀报於我,我会再遣兵过去支援的。”

娄提智弼接令而去。

侯莫陈驮笑了一声。

慕容瞻问道:“监军缘何发笑?”

侯莫陈驮状态豪雄地说道:“听说那贺浑勘非为贺浑邪亲子,是个唐儿,左右不过是个一钱唐,再有勇名,杀之还不如杀鸡一般?大司马又何须这等顾忌?”

“一钱唐”,是魏国的鲜卑等胡人对唐人的蔑称,意思是唐人的命只值一个钱。

慕容瞻不愿再与侯莫陈驮起争执,便说道:“是,是。”

几声鼓响,是娄提智弼率本部从阵后出去,往左阵去了。

慕容瞻等人站立的位置,是在临时搭建起的高台之上,居高临下,能够清楚地看见娄提智弼部和左阵的动态。慕容瞻投目往之,专心地等待左阵战斗的开始。

第四十三章 敦煌名邦也 六人守朝堂第二十四章 机敏促约成 魏主嘱诸子(下)第四十三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议攻冉(下)第五十章 笮桥鼓声动 捷报两路传(上)第二章 宋方自取权 曹斐用诈抚第二十六章 朝廷拜征虏 荆州欲伐蜀第六章 黄荣政斗才 陈荪报朝恩第四十六章 姚谨辞动心 吕明平叛乱(中)第四章 赠君葡萄酒 临台阅军训第十一章 苟雄索司隶 孟朗忍为国第十九章 臣前与令旨 为子削荆棘第三十六章 张昙上劾书 宋闳辞内史第二十章 宋方无法杀 王令不可说第三十章 曹罗共战将 蛇龙并无存第六十五章 万胜呼如雷 宽猛宜相济第二十八章 秃连五金饼 黄荣第一计第四章 勃勃志向远 铁骑漠中来(上)第十九章 元光秘事发 平罗成关键第四十一章 兵贵以杂利 人马先相亲第十三章 丑事宣天下 院角梅未开第四十四章 西出玉门关 龟兹有宝贝第六十章 氾宽坐收利 莘迩一言怒第三十章 勃野叱亢泥 割臂为誓约第二十九章 且失征虏信 鲜少真矛盾第七章 延曹夺槊精 贺兰威名震(上)第五十三章 请做狮子王 罗什愿从行第九章 被动化主动 两个老实人第十三章 牡丹额前绽 志气胸中展第四章 唐艾炫陶竹 羊髦与莘同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众 季和挫爽军(四)第三十八章 沉醉温柔乡 将军眼乌青第十六章 富贵不相忘 球营严且整第四十一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议攻冉(上)第二章 香火亦没用 子明辛苦了第十一章 羊馥夜报讯 晨曦入朝去第二十三章 机敏促约成 魏主嘱诸子(中)第三十五章 勃野感君恩 元光生畏惧第十五章 斗殴督座前 宝掌哼哼然第六章 麴球赠胡将 遣人请道智第五十七章 左氏无枝鹊 献俘赴王都第十九章 入宫知天威 少年渐成人第五章 逐客显督威 收胡系霸业第二十五章 龙骧真英雄 征虏泪满襟(上)第二十九章 龙骧真英雄 征虏泪满襟(五)第五十二章 惭愧享其成 晒书郝郎君第六十五章 万胜呼如雷 宽猛宜相济第八章 翻云真成雨 可敢入都城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马不畏寒第六十章 天爽征伐时 夏夜花香浓(下)第二十一章 侠风非我愿 人言不为下第三十章 龙骧真英雄 征虏泪满襟(六)第三十三章 苟雄送儿衣 李亮要事办第六十一章 千金市马骨 公力若不及第四十章 秦与唐并立 孟朗绘蓝图第九章 一让苟将军 求援拓跋部第三十章 龙骧真英雄 征虏泪满襟(六)第二十四章 宋方内外策 氾宽邀两宾第九章 孟朗决蒲疑 魏主攻柔然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进 征虏两路攻第六十五章 万胜呼如雷 宽猛宜相济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宫中天子怒第四十三章 拓跋大点兵 贺浑高力雄(四)第二十二章 伴君如伴虎 攻敌攻不备第六章 曹田非良将 襄武四面敌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见 单骑赴桓营(下)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点兵 贺浑高力雄(中)第十七章 录事悔小气 鲜少名为京第四十一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九)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第三十五章 黄奴气势雄 确乎家雀耳第八章 翻云真成雨 可敢入都城第四十一章 蒲茂不求歌 显美戏爱婢第十二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上)第七章 春宫图展罢 寒夜秋风凉第五十七章 太后玉趾访 将军恭谨对(中)第十三章 失魂阿利罗 安心王太后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点兵 贺浑高力雄(中)第二十章 宋方无法杀 王令不可说第五十三章 檄召成都见 单骑赴营中(上)第十三章 轻骑趁夜东 贫道方外人(上)第六章 曹田非良将 襄武四面敌第六十章 氾宽坐收利 莘迩一言怒第四十七章 王后两并立 鲜卑义从成第三十九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七)第四十七章 王后两并立 鲜卑义从成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龙身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迩箭双雕第三十一章 伐蜀首汉中 恳求太后教第十一章 蛇矮心念壮 小小乐不央第二十九章 道将大变样 争宠令狐乐第三十一章 龙骧真英雄 征虏泪满襟(七)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第十三章 失魂阿利罗 安心王太后第五十七章 八斗傅夫子 小狡莘阿瓜第四章 擢迁左长史 忠臣唯阿瓜第十一章 显美鄙虾兵 麴硕报军情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见 单骑赴桓营(下)第一章 难言宋有德 掠胡安敬思第二十二章 机敏促约成 魏主嘱诸子(上)第四十章 秦与唐并立 孟朗绘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