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平罗忠孝愚 元光计高明

拔若能说道:“不至於吧?”

“怎么不至於!”

“你急什么,有话慢慢说。”

元光按住性子,问道:“阿父,我族与夏人的根本之别是什么?”

拔若能答道:“夏人务耕种,我族胡夷以游牧为业,此我与彼的根本不同。”

“对啊!夏人受田地所制,只能定居郡县;我胡夷逐水草而移,一年数徙,居所不定。是以,尽管我卢水胡早就称臣中夏,可自秦以今,数百年来,历代的中夏朝廷对我等却都不能像对夏人那般拘缚,徒唯羁縻,无法役使、赋税。可以说,‘游徙’就是我族胡夷矫然独立的依仗根本。

“现在府君以牧场为诱,惑我卢水胡诸部的牧落内徙,‘设邑置官’。阿父,这是要弭灭我诸部与夏人的不同,除绝我诸部的根本,欲图将我诸部当如夏人一样管束对待了啊!……那些此前内徙到郡县定居的胡夷们的下场,你没有看到么?”

“设邑置官”是莘迩与拔若能密谈时,对他说的内容之一。

令狐奉“收胡屯牧”之令的最终目的是要改变胡牧难以管制的现状,意在对他们征发兵役,那么就需要建立起如唐人郡县这样的行政单位,对他们进行编籍管理,所以等足够数量的胡牧迁居到祁连山下的牧场后,在那里置一个胡邑,便是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元光掐指头给拔若能算内徙胡夷的下场:“赋税、劳役、兵役,给官府当奴仆、给大姓当奴客,食不果腹,朝不保夕,任打任骂,被驱使的如猪狗也似,何等凄惨!”

他用力拍打大腿,叫道,“阿父,府君的‘内徙’此政,若是得行,他们的下场便是咱们未来的下场了!你甘心受唐人的渔肉、侵凌么?”

拔若能辩解似地说道:“府君并不要求我部迁入。府君对我说了,此次内徙,主要徙其余三部之民,而且完全是‘自发自愿’;至於我部,更加不会强迫。”

“阿父!而下是什么季节你不知么?正当开春,各部陆续迁入夏牧场的时候!黑河的草场不足,而府君许以上好的牧场数百亩、苜蓿数亩,并及羔羊,又两年不收租税。贱种浅陋,只能看到眼前的微利,父亲等酋大若不严令禁止,只怕‘自发自愿’、接受内徙的不会在少数!我部,也绝不会少!”

等级的观念,放眼唐、夷,全然一样。唐人的贵族把百姓视为贱民,胡夷亦无差别。胡人的单於、酋率等首领世代承袭,血统高贵,部民余众自是贱种。

拔若能说道:“府君把写给大王的上书与我看了:等到新邑开设,任我为率善邑长。元光,咱们胡人的官向来世袭,我当了邑长,这官儿,以后不就是你们兄弟接任,再以后,你们的儿子接任,等於永归我家了么?和鹿根、图图、勒列三部的部民即使尽愿内徙,又有什么关系?最终不还是落到了咱家的帐下?这对咱家,难道不是大大有利的么?”

拔若能迟疑的地方就在此处。

元光说的那些,他当然知道,甚至元光没有明言的,他也清楚。

“当夏人一样管束对待”云云,与其说是“除绝我诸部的根本”,不如说是“除绝我家的根本”。帐下的胡牧们如是都去了牧场,他们手底下没了人,还怎么当“酋率”?可是,莘迩许诺,让他来当这个新邑的邑长,看起来对他家大为有利,就不能不使他犹豫不定了。

元光气得脸通红,说道:“阿父!府君说什么,你就信什么么?”

拔若能说道:“支勿延不过是个佰人小胡,府君对他且言出必行,何况是我!”问他的弟弟麴朱、长子平罗,“你们说呢?”

且渠部居陇州数百年,受中原文化影响的程度很深,“累世忠孝”云云,且渠元光只是说说,用来给本家脸上贴金的,拔若能的长子平罗却是真的以此奉行。

他正义凛然地说道:“就像元光前两天对府君说的,我家‘累世忠孝’。因此,我家为一方所归。宁人负我,勿我负人。莫说府君是诚信之人,便是假话诓我,阿父,亦当从令。”

且渠元光与平罗同父异母。拔若能有两个妻子,一个是他的原配,乃平罗之母;一个是他的寡嫂,乃元光之母。草原上环境恶劣,前一刻马羊成群,一场大雪过后,也许就一贫如洗,故此为了维护宗族力量,保护宗族财产,胡人有“烝母报嫂”的婚俗,即寡居的妇人可由其夫的亲属收继为婚。父死,子妻其后母;兄弟死,余下的兄弟娶其妻妻之。

元光与平罗名为兄弟,相貌相异。

平罗类其父,浓眉大眼,长得不错。

元光有点倒霉,吸纳了父母外表上的缺点,较为丑陋,粗眉,圆脸,鼻子横宽,嘴很厚。

听了平罗的话,元光哭笑不得,心道:“夏人骂我胡夷反复狡诈,阿父却怎生出了阿兄这个呆子!”气急败坏,从胡坐上跳起来,抱头跺脚,咧嘴叫道:“阿兄!阿兄!”好似一只山猿。

众人至亲,从小熟悉,都知道元光情绪失控时会有滑稽的表态,因无人惊异。

平罗说道:“元光,好好地说着话,你怎么又猴急起来?像甚样子!毫无仪表。”

麴朱倒颇为认可元光的话,等他跳完,沉吟说道:“论道理确实是像元光说的那样。只是……”

元光问道:“什么?”

“只是朝廷兵马精良。十余年前的夷乱,偌大的声势,仅仅数月,就被平定下去了。当时领兵的,可就是今天的大王。内徙我族,我料定非府君之意,必为大王的命令。……元光,你所说的覆族是在以后了,咱们要敢违背王令不从?只怕覆族就在眼前。”

令狐奉大兵临城,朝中群臣出降;平乱一战,余威震慑胡夷。

说到底,德,可以不服;威,不服不行。

拔若能深以为然,问且渠元光,说道:“元光,你只叫我不从令,然而你叔叔说的,你考虑到了么?万一招来了朝廷的大军,咱们该怎么办?”

元光却有办法,说道:“此有何忧!”

“你有什么对策?”

元光侃侃而谈,说道:“我卢水胡遍布五郡,与北山鲜卑混居。阿父可以秘密遣使,与他们联络;以‘朝廷将要收我等胡夷入户籍,征发赋税、兵役,奴役如夏人’的说辞吓唬他们,号召他们一起反抗。我部本来就是卢水胡的名部,如此一来,我料他们便会尊从阿父。大王即位未久,外有强秦,焉敢大兴兵戈?这样,甚么‘收胡屯牧’,不就无疾而终了么?”

“北山鲜卑”指的是游牧在黑水以北,张掖与建康两郡间合黎山、马鬓山、龙首山一带鲜卑部落的总称。陇州境内的胡夷主体由三个部分组成,卢水胡是其一;黑水以北、以东张掖、武威等郡的河西鲜卑诸部是其二;其三是东南部与蒲秦、冉兴接壤地区的西夷诸部。

三大支胡夷的族源不同,活动地区不同,但陇州就这么大的地方,各支间并非消息阻绝,也是时有往来,乃至混杂居住、结为婚姻的。

元光蒙对了令狐奉的打算,他劝拔若能“吓唬”卢水胡、鲜卑诸部的言语,实正为令狐奉的所欲。只是在元光看来,令狐奉“即位未久,外有强秦”,猜他必然是不敢“大兴兵戈”的,所以他只想到,“诱胡设邑”应是单纯针对他们卢水胡的,因劝其父用此“虚言”相吓。却没料到,令狐奉胆大至斯。

他的这番对策说罢,就连麴朱也觉得他太激进了。

麴朱说道:“你说大王不敢大兴兵戈,如果大王敢呢?又如果卢水胡的别部、北山鲜卑不从我部的召唤呢?”

元光说道:“要是大王果敢兴兵、诸部不从,咱们就顺弱水北上,袭掠西海,引柔然入境!”冷笑说道,“柔然侵北,强秦在东,我等胡夷内乱陇境,哼哼,他还敢‘诱胡设邑’么?”

平罗骇然,连连摇头,说道:“不能如此!你这是在为朝廷招致亡国之祸!不可,不可。”

元光怒道:“又不是我胡夷的国!亡了又如何?甚么祸不祸的?与我族何干?有何不可!”

拔若能说道:“元光,你从小就胆大包天,我知你是个狼崽子,可不料你胆大到此等程度!”

令狐奉和且渠元光,可谓两个熊胆。

元光的话,想想就令拔若能心惊肉跳。

大战一起,刀枪无眼,可是不分胡夷的,就算定西为此亡国,或者元气大伤,他们胡夷难道就能独得保全么?也将伤亡惨重。而且,柔然、蒲秦皆是强大的部族、国家,引了他们入主陇地,且渠部、卢水胡不一样还得俯首从属?莫非还能有什么不一样的好处?

拔若能索性不再问他,重拾起麴朱的话头,问他道:“如此,你是赞同遵从府君之令了?”

麴朱说道:“先看看吧。”

“先看看?”

“看看形势,然后再做计议。”

议了半晌,拔若能决定采纳麴朱的意见。

相比元光的激进、平罗的盲从,这个意见,似是最老成的。

元光大怒,可没有办法。

他出到室外,心道:“我族将覆!我家将覆!”焦急如焚,决不能坐以待毙。

他盘算对策。

图图部的大率粗莽无谋,勒列部、和鹿根部也各有暴躁的小率。

思及此,他有了主意,想道:“等回到部中,我就分别遣人,挑动他们,叫他们对抗郡令!”

图图部的大率现在郡中,然郡里是莘迩的地盘,於莘迩的眼皮子底下,他“好胡不吃眼前亏”,不敢挑拨。

只有等到回去后再作行动。

且渠元光私心期盼,最好能引得郡府发兵,打上几仗,望能以此改变他父亲的心意,听从己计。

接连两天,莘迩夜夜设宴。

第三天,他召见四个酋率,对他们说了令狐奉“收胡屯牧”的命令,对他们讲:朝廷仁德,怜悯黑河的草场不够胡牧用,准备拿出五十万亩肥美的牧地,任随胡落徙入;凡是自愿内徙的,不许各部阻拦。如有违背,严惩不贷。

除了拔若能,其余的三部酋率之前都不知此事,闻言各有惊疑。

莘迩没有给他们反应的机会,当天就命他们出城回部了。

胡人们百马奔驰,离城北去;三四辆牛车,吱吱呀呀地进了东城门。

第十五章 打通士庶堑 挽袖振夫纲第六十三章 万里月色同 群雄各异谋(下)第二十二章 图图劫二路 风度有一吏第七章 遍观诈与虐 唯是取信难第三十二章 龙骧真英雄 征虏泪满襟(八)第三章 令狐图远谋 虎贲苦不足第七章 秦营见吕季 安崇献虚实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马不畏寒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点兵 贺浑高力雄(中)第四章 魏咸万里侯 可呼你字乎第十五章 二恭忠与奇 孟朗赴河东第十一章 麴爽怨声对 过往如刺扎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驰马将军府第十七章 录事悔小气 鲜少名为京第四十章 办学化胡风 炮肉月下食第十五章 二恭忠与奇 孟朗赴河东第三十二章 氾贾交书劾 左氏怜张妻第一章 僧诚止募兵 建武督秦州第十八章 冉兴国乱频 令狐称尊号第八章 托请谒将军 孟苟生矛盾第五十三章 蒲秦占洛阳 江左攻下邳(四)第十三章 轻骑趁夜东 贫道方外人(上)第十五章 二恭忠与奇 孟朗赴河东第四十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关中(下)第五十三章 蒲秦占洛阳 江左攻下邳(四)第三章 别与正途异 勋官十二等第二十四章 宋方内外策 氾宽邀两宾第五十章 氾丹请驻外 巩高击西计第五章 勃勃志向远 铁骑漠中来(中)第十二章 君长公事重 大力一见故第五十三章 檄召成都见 单骑赴营中(上)第二十一章 侠风非我愿 人言不为下第四十三章 拓跋大点兵 贺浑高力雄(四)第二十七章 龙骧真英雄 征虏泪满襟(三)第五章 陈氾明暗谋 莘迩斥门户第五十三章 檄召成都见 单骑赴营中(上)第二十九章 且失征虏信 鲜少真矛盾第八章 群寓谋前程 录事揣上意第四十四章 拓跋大点兵 贺浑高力雄(五)第二十三章 喜与乔友壻 宋翩顾家耳第二十章 宴荔聪明误 孟朗破朔方(中)第三十一章 伐蜀首汉中 恳求太后教第十章 元光非池物 景桓再献策第四十八章 白纯坚壁守 索张争请战第四十五章 拓跋大点兵 贺浑高力雄(六)第二章 香火亦没用 子明辛苦了第四十四章 西出玉门关 龟兹有宝贝第五十九章 天爽征伐时 夏夜花香浓(上)第十一章 蛇矮心念壮 小小乐不央第四十七章 子乔献遗策 魏主东北遁(中)第十五章 铁弗狡诈徒 拓跋也曾强第五十八章 献俘礼威严 岂可如弄臣第三十四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二)第三章 别与正途异 勋官十二等第三十三章 举手设录事 反掌覆宋家(下)第六十三章 麴侯饮符水 阿恭诚可爱第二十三章 麴向分抚讨 阿瓜片言决第二十章 瑰丽朱阳殿 太后如神人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临机定对策第四章 魏咸万里侯 可呼你字乎第二十四章 患难苦双鸳 勒胡迎都督第十一章 苟雄索司隶 孟朗忍为国准备开下一卷,构思一下章节概要,明天更第三十三章 卿辈哪得谈 奇袭成都城(一)第二十九章 黄荣胆大策 王城起风云(三)第四十一章 兵贵以杂利 人马先相亲第十九章 大力耿直人 进退定军令第十二章 援手产成就 从兹觉我存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众 季和挫爽军(四)第三章 羊髦投门谒 唐艾上佳士第十八章 拓跋十姓贵 苟雄半渡击第二十一章 处政先择人 孰谓卿无威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计破铁浮屠(上)第二十章 黄荣驳氾议 拓跋见莘使(中)第二十六章 动於九天上 一战擒胡酋第三十章 张韶有些谋 莘公雄杰也第五十四章 檄召成都见 单骑赴营中(中)第三十四章 五日朔方下 杀一无名卒第二十九章 常哥悄然婚 孤塗报急讯第二十一章 处政先择人 孰谓卿无威第十七章 唐艾出奇谋 李亮三斫营(中)第二十八章 石铭十六字 宝掌也好人第五十一章 蒲秦占洛阳 江左攻下邳(中)第二十二章 图图劫二路 风度有一吏第六十章 氾宽坐收利 莘迩一言怒第四十七章 姚谨辞动心 吕明平叛乱(下)第二十七章 黄荣胆大策 王城起风云(一)第七章 秦营见吕季 安崇献虚实第五章 秦营献秘密 季和出对策第二十四章 后宅刀兵动 客舍访客多第五十二章 无双麴鸣宗 止啼温石兰第二十章 造像耗民力 初悟理政意第二十九章 道将大变样 争宠令狐乐第五十五章 陇东督七郡 议与武卫盟第四十九章 子乔献遗策 魏主东北遁(四)第二十六章 姑娘柔情暖 司马不畏寒第二章 香火亦没用 子明辛苦了第三十二章 龙骧真英雄 征虏泪满襟(八)第十九章 赵兴报父仇 元光救獾孙(上)第九章 一让苟将军 求援拓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