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章 你来我往 今非昔比

bookmark

韩暮躺在家里告病恢复元气的时候,一出好戏正在上演。

一大清早,桓温便派人知会司马昱、谢安、王坦之、张玄以及各部头头脑脑,称自己将进城面见太后,有重要国事启奏。

文武百官此时大部分都已经知道桓温为了何事而来,有些消息灵通的,甚至连昨夜谢安三人赴桓温大营密商之事都打探的清清楚楚,众人各怀心事在接到消息之后来到东门等候桓温大驾。

巳时正,桓温带着数百卫士在郗超、王珣、桓济等十数位将领的簇拥下出现在东门口。

一番歌功颂德,马屁横飞的参见之后,桓温率众人直奔皇城。

今日健康城戒备森严,禁卫军和都尉府将大大小小的街道全部封锁,街道两旁的各行各业都关门歇业一天,连淮水上的花船都窝在岸边揠旗息鼓的随波逐流。

老百姓们凌晨便接到通知,今日桓大司马进城,无关人等切勿上街流连,冲撞了大司马的车马,杀了白杀。

生活在动乱年月的居民们都成了精,早在这半个月里京城频繁调动的兵马和日常的风言风语中猜了个八九不离十,谁都不愿触霉头,官府的告示一下来,都乖乖的躲在自家安乐小窝里抱妻拥妾,绝不会露半个头出来。

一行数百人的队伍在空旷宽阔的大街上,桓温端坐四匹骏马拉着的大车上,大车华盖金顶,四面廊柱上披着云锦幔幅,显得气势非凡,华贵无匹。

前有开道仪仗,后有铁骑护驾,左右百官相随,若不知内情的看上去,肯定以为这是天子在出巡了,桓温得意洋洋的享受着这一刻。

时值九月,早间天气宜人,树冠郁郁,菊香满城;此情此景桓温竟然有微醺之意。

车马自东郊而过青溪,一路直奔建春门,每一步向皇城的靠近,都意味着司马奕离下台近了一步;然而此人正在储秀点中对着花团锦簇,馥气迷人的美景歪着脑袋打阿欠,才三十不到的人,看上去便如垂暮老者,口涎横流了。

崇德殿东首大佛堂内,褚太后在做早课;今日她的早课与平日不同,平日里她只是晨起净手焚香再念一段《大悲咒》即算完成,但今日她丑时三刻便起,焚香净手后开始敲打着木鱼将《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等全部诵念一遍仍不知足,又将上述经文重新念了数遍,直到巳时三刻,历时三个多时辰还未结束。

平日里早课即便是遇到节日也只是将全套《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诵念两遍而已,但如此诵念数遍而不歇的情形连伺候太后十多年的宫女和太监们都头一次看到;他们从中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恐慌。

忽然褚太后枯燥单调的木鱼和诵经声停了下来,下一刻宫女太监们便听到崇德殿外面一片喧哗热闹之声,守门的太监急匆匆赶进来隔着佛堂门回禀道:“太后,大司马桓温率百官求见。”

褚太后推门而出面色惨白道:“我说怎么忽然好像听到车马走来的声音呢。”

宫女和内侍帮太后换好凤冠霞帔,褚太后又细细对着铜镜整理一番,淡淡的道:“宣三品以上官员进正殿候见。”

内侍匆匆而去,殿外桓温等人得讯,带领三品以上文武官员鱼贯入殿按次序排班论位,站立两旁,静待崇德太后上殿。

内侍一声高亢的呼叫:“崇德太后上殿!”

众官的心中一凛,对这位匡扶司马氏社稷几十年,德望盛隆,深的百姓爱戴的老太后,谁也不敢有丝毫的放肆;此刻便是桓温也脊背冒汗,心中惴惴不已。

褚太后一身盛装在内侍的搀扶下登上大殿,端坐高座之上,众官齐齐跪拜伏地高呼,“参见太后,祝太后凤体康安!”

褚太后道:“免礼,各位大人请起吧。”

众大臣起身归位,肃立两旁,褚太后凤眼淡淡的在殿内扫了一圈停在桓温身上,微笑道:“大司马凯旋而归,风尘仆仆,为我大晋江山奔波劳累,可敬可佩;来人!赐大司马座。”

桓温老脸一红,忙道:“太后才是我大晋最忙碌辛劳之人,太后座前微臣岂能安坐。”

褚太后道:“大司马不必过谦,你的功劳大伙都记着呢。”

内侍端来一张大椅放在左首首位,桓温拗不过只得侧身坐下,脸上微有得色。

褚太后微笑道:“大司马本该歇息几日,为何如此着急来见哀家呢?”

桓温心中犹豫,转头看看拍在末尾的郗超,又看看谢安和王坦之,咬咬牙起身道:“太后,臣有一本奏上,因此事紧急,不可耽搁,故而急于来启奏太后,请太后定夺。”

说罢从袖中掏出奏折交给内侍呈了上去。

褚太后并未接过奏折,只是吩咐内侍道:“大声念出来。”

内侍接过奏折展开大声念道:“臣桓温有一事启奏,臣久在边陲平乱御敌,劳碌辛苦乃是臣之本分,自不必提;然近日风闻宫中诸多传言,甚为惶恐。且这些流言关乎大晋国祚,社稷根本,故臣不得不为大晋社稷着想,暗自查证,以期找到流言之端,予以铲除,以免伤及国之体面。”

“但微臣查勘之时却得知所传流言皆为事实,吾皇自即位以来,宫中秽乱,多养嬖人,并使嬖人相龙、计好、朱灵宝等与美人田氏、孟氏私通,生下三子,即将冒充皇子建储为王,改我大晋皇家血统,倾移皇基。臣初闻震惊不已,未尝信之,然去岁宫中妖道卢竦秽乱内庭,此事已经为内卫统领韩暮查实并诛之,臣本拟亲审卢竦,查明宫内情形以正视听,但卢竦自尽而死,臣无可奈何。”

“直至上月,吾皇不知何故诛杀宫中数人,并使人将首级送到广陵臣处,并附上书信一封,自承确实身患萎症久已不举,外界流传之言确有其事,并声言只需老夫保存其皇位,大去之时当禅位与臣。臣闻之诚惶诚恐,夜不能寐,左思右想午夜梦回之际总见诸先皇先宗于臣梦中哭泣,遂下定决心。”

“当今皇上,身负大晋社稷重任,不思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却终日做些秽乱宫廷,改我大晋皇统,倾移国基之事,又昏聩无知,欲以社稷江山为条件换得一时苟安,实乃让天下臣民寒心,臣今日便请奏太后,废黜现皇,则明主拥立,此举乃是为我大晋江山社稷着想,臣罪该万死,诚惶诚恐,请太后圣裁!。”

一篇奏折数百文,可谓字字珠玑,句句有声,字里行间充斥着忧国忧民之情,一个赤胆忠心为大晋鞠躬尽瘁的形象跃然纸上;连谢安也不得不佩服这份奏折写的有理有据有节。

褚太后脸色煞白,虽然知道此事会发生,但一旦发生在眼前,她还是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桓温从座位上站起,五体投地高声道:“请太后圣裁!”

身后众官也均随之跪倒在地高声其呼:“请太后圣裁!”

褚太后静静的望着眼前跪倒一地的大臣,缓缓道:“你们都是同意大司马所奏之事了?”

殿内静默少许,便听郗超大声道:“臣附议。”

立时众人连声道: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臣附大司马之议!”

“……”

褚太后待众人声音平息后又问道:“谢大人,你呢?”

谢安面朝殿地,不敢抬头看太后,颤抖着声音道:“臣…附议。”

褚太后长叹一声,良久方道:“既然如此,哀家便做一回这千古罪人。”

褚太后双目湿润,拿过奏折,提起朱笔在奏折上批示道:“未亡人罹此百忧,感念存没,心焉如割。今为社稷计,此事可行,新皇可立会稽王,辅政大臣司马昱,众臣当同手一心,共佐新皇。”

批罢复文,将奏折掷与阶下,径自下殿,回内堂而去。

桓温本来心头如打鼓一般,身上的衣服都要湿透了,但见奏章从空中落下,横在自己面前,展开一看,顿时欣喜若狂。

桓温带头叩首大呼:“太后圣明!恭送太后。”

其余人亦跟着大呼:“太后圣明!恭送太后。”

谁能想到,司马奕坐了六年的大晋江山,就在这片刻之间,已经换了主人。

纷纷乱乱间,众人才忽然想起人群中夹着一个皇帝在,在桓温大声宣读太后批示之后,众官齐齐拜倒,三呼万岁,司马昱手足无措,显得紧张万分。

原本根本没有想当皇帝的他,鬼使神差的被推到这个宝座上,原本极想趁此机会坐上此位的司马晞只能怨恨的趴在人丛中叩首。

按照礼制,需先请新皇司马昱回府,待众官将司马奕恭送出宫之后,方可百官迎接新皇即位。

下午申时,太后懿旨下达,桓温集齐百官于太极殿,宣布太后懿旨并同时昭告天下,将现今皇上司马奕废黜,封东海王,立原会稽王司马昱为新皇,大赦天下。

当晚桓温便命散骑侍郎刘亨进宫收缴了国玺,逼司马奕即刻离宫,在司马奕苦苦哀求之下方允许次日一早离宫,是夜,已废黜为东海王妃的皇后庾氏怜卿自挂三尺白绫而死。

第二天一早,百官聚集在神虎门外,恭送司马奕离朝;时值初秋,早间天气已经微有凉意,司马奕穿著白布单衣,身子瑟瑟发抖,一路被引领着步行出了宫门,乘牛车出神虎门。

群臣见此情形,心中怜悯不忍,庾希上前拿着一件秋衣想给司马奕披上,司马奕面无表情也不拒绝,牛车减去渐远,渐渐消失在御道尽头,众官伏拜,均唏嘘不已。

-----------------------------------

求收藏,求票票,求各种。

第三七二章 铁头船第二四七章 激情冬夜(下)第二八一章 兵行诡道第五十七章 断刺(求收藏,票票)第四一一章 襄阳之战(之三)第三七五章 逆贼第二零二章 北府新军(十四)二更第一九三章 北府新军(五)第二九七章 徐州保卫战(下)第四十章 销魂之夜(四)第二更,求收藏票票第一三二章 一暼万钱 愿者上钩(中)第三十七章 销魂之夜(一)七百度打滚求收藏票票第一七四章 迷 魂 大 .法第五十八章 似是故人来(求收藏,票票)第三九零章 闲话第一八零章 决定第一百一十章 诛仙(下)第二四五章 激情冬夜(上)第三二四章 乱局已成第二四零章 梁祝(十二)第二五四章 化蝶(二)第二八三章 夜战八方第二零八章 剑指青台山(四)第三六..四章 一万比零第一百零六章 难题第三五一章 轻松拿下第三四零章 奕剑而击第四三七章 巧言令色第二一二章 乌云(上)第三三五章 故人依旧第二一一章剑指青台山(七)第四百零五章 名臣陨落第一五八章 踩踩人 斗斗嘴第八十章 那一夜的风情 (十)第一五一章 奇葩的皇宫之夜(下)第三四八章 香陨(上)第三四一章 贪生怕死难成事第三九五章 册封第四百零二章 灭仇池第十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三六八章 游湖(下)第一一六章 韩宅来客第四四七章 鏖兵淝水(双簧)第一六七章 坐谈时局 有朋远至第一八二章 另辟蹊径第四五零章 鏖兵淝水(定计)第三零三章 秦兵也不是吃素的第一九零章 北府新军(二)第二三五章 梁祝(七)第四四零章 夜袭第二十四章(求收藏,推荐)天罡刀法第四十八章 伊人如兰(求收藏)第三九三章 西巡第二二三章 乌云(下)第十七章 花样年华(三)第一六十四章 心有千结 今日方解第三六三章 你有雷霆车 我可撅屁股第三八八章 讨价还价第一八五章 临江小县第二十七章 血战温岭(二)二更送到,求收藏 票票第三九九章 压力重重的变革(下)第九章 百舸争流第四二二章 教子第二八六章 处处乱纷纷第四三六章 秋后算账第一九六章 北府新军(八:自作孽、不可活)第三四一章 贪生怕死难成事第二五六章 化蝶(四)第二七八章 怨男一对第六十九章 夜深沉 (求收藏,票票)第二三二章 梁祝(四)第二九一章 变数第二六五章 殿斗(下)第三八三章 桓温之死(中)第十八章 花样年华(四) (签约在即,努力加更)第二三五章 梁祝(七)第四三一章 淮阴之战(一)第三五三章 将计就计第四一六章 襄阳之战(之八 )第六十六章 暗战(一)二更送到,收藏呢?第三八七章 逼人当皇帝第八十二章 余波第七十八章 那一夜的风情 (八)第三一九章 你也有怕的时候第一九六章 北府新军(八:自作孽、不可活)第一三五章 摩登时代(下)第六十八章 又是一年端午时(二更到)第四一八章 襄阳之战(之十)第二七四章 豪赌第一八八章 礼多人不怪第三五零章 大战在即第四百零八章 大战将起第二七四章 豪赌第二一二章 乌云(上)第六十七章 暗战(二)第二六七章 风云变第四百零八章 大战将起第二五九章 漫卷诗书谈石榴第九章 百舸争流第二六七章 风云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