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二章 恐怖之城

bookmark

王坦之忧虑地道:“谢公所言极是,桓温一定是因为此事而恼怒,但您既然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又为何附议赞成呢?需知九锡之礼一成,北府军和你我等人恐要灰飞烟灭了。”

谢安微笑道:“说来说去,还不是因为郗超等人计划周详,早朝之上事情已成定局,我附议不过是缓兵之计而已,从现在到明年桓温生辰之日还有五个月的时间,这五个月是决定我等生死存亡的五个月,韩暮出使秦国未回,我估计最多一个月,韩暮必然返回京城,我等并非无拼死一搏之资本,张大人的禁卫军加上韩暮的北府军近六万人,虽然桓温手头可控之兵近十万,而且随时能募集几万新兵充入军中,但是我对韩暮有信心,只需他回到京城,定有良策。”

张玄道:“谢公难道便是寄希望于韩暮归来么?万一他也无良策,那该如何?”

谢安道:“自然不能完全靠他,我等现在便要做好准备,我可命礼部侍郎袁宏拟《求九锡》文,但须我过目方可禀报,这样我便能找茬子将此事在第一道手续处截留住,王大人近日可联络朝中正直之臣,提起动议,在朝堂上将此事反复辨议,这样可在第二道手续上拖延时间,反正能拖则拖,只要能争取时间,什么办法都可以用;拖满这五个月便有可为。”

谢安捻起案几一角的围棋盘上的一颗子把玩,淡淡道:“五个月啊!不长也不短,谁有知道在五个月的时间里不会出什么事呢?只要有事发生,便是我等转机之时。”

王坦之叹息道:“也只有如此了。”

谢安轻拍王坦之肩膀道:“文度兄,你我相识多少年了?”

王坦之见他忽然问起这个,微一迟疑答道:“自升平元年起你我便相识了,至今已有十五年了吧。”

谢安点头道:“这么多年来,我谢安可曾在某事某人上判断失误过?”

王坦之仰头想了一会道:“还真没有,谢公一向智计超人,每每遇事总是在你揣度之中,未曾有一事谬误。”

谢安看着王坦之道:“文度啊,那你就再相信我一次,这次是我平生所遇最大危机,我虽无良策能渡过此劫,但我看人的眼光你是知道的,韩暮必有办法解决这等危机,这一点我深信不疑,此子行事不可依常理度之,像你我这等老古董想不出来的招儿,他满肚子都是,所以相信我,做好本分,静待韩暮归来。”

王坦之苦笑道:“想不到你我二人居然也沦落到靠这小子出点子的地步了。”

谢安呵呵笑道:“不服老不行,以后是韩暮和张玄他们尽情施展手段的天下,我们这几个老骨头撑不了多久啦,桓温他想不开,他已经六十了,还不知足,天下平平安安能活到六十岁的能有几人,看不开便是他最大的缺陷,这也是他为何永远无法让人称之为名士的原因。”

两人唏嘘良久,张玄在一边一句话插不上,但听着当世两大巨人言谈交流,张玄也似有所悟。

两人离开后,各自分头按计划进行,张玄主要的任务还是收拢手下军心,按照谢安的吩咐闲暇时往韩府多跑跑,毕竟韩府只剩下俊杰和几个女子,张玄身为韩暮大舅哥原也该常去走动。

新年在看似平静中热热闹闹的过去,年后官员们各自归岗,将手头积压的事务赶紧处理,谢安的吏部官衙案头也堆积这一大摞的公文需处理,但是他首先处理的却是袁宏写的《求九锡》,这个书呆子急于表现,谢安头天晚上告诉他要写这篇文字,特意嘱咐他慢慢写,此文很重要;但是这个傻瓜不明谢安之意,第二天一早便将熬了通宵的这篇文字呈了上来;谢安看都没看,直接打回去道:“辞藻过于华丽,晦涩难懂,不适合。”

那书呆子又熬了通宵第二日交稿,谢安再次找个理由打了回去重写,直到大年三十夜,他还在伏案疾书,修改文稿;大年初一、初二、直到初五官员正式销假归衙为止,他已经熬得皮包骨头,头发蓬乱跟个疯子一样,呈上来的文稿已经是第二十遍修改了。

谢安老实不客气的打回去重写,可怜那郭宏只因政治上没觉悟,被这一篇稿子折磨的形销骨立不成人形,但是悲哀的是,他就是搞不懂为什么二十多稿还被谢安打回,这一点比熬夜撰写更让他倍受煎熬。

大年初六,中书省衙门内,郗超和王珣正在传阅桓温的亲笔信,桓温在信上颇有远见的猜测了谢安等人为何附议,最后却又要按部就班的按照古礼到五月方肯授予九锡;不得不说桓温的嗅觉很敏锐,他一针见血的点出谢安等人在拖延时间。

信上叫郗超和王珣可以试探催促一番,看谢安什么反应。

针对桓温的这封信,郗超和王珣都有些不以为然,他们私下里也认为桓温太过急躁,朝廷既已答应,何必争在一时;但大司马之命二人不敢不从,他们着手试探调查。

通过桓派细作调查的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从年前到年后十几天的时间里,谢安便将袁宏所撰《求九锡》一文打回重写多次,每次都有不同的理由;郗超命人偷偷从吏部将袁宏的底稿偷出,袁宏文章精妙,用词恰当,篇篇如珠玉,并无谢安所指谪的毛病,郗超和王珣终于明白谢安在捣鬼了。

但是此文必须经吏部审议方可报呈皇上,郗超等人不便公开责难谢安,但一旦察觉谢安在拖延时间,两人便留了个心眼。

初七初八两日,郗超和王珣暗地派杀手再掉了几名虚职较高,但一股劲的反对桓温受赐九锡的官员,一石二鸟的既剔除几个拦路的石子又以此为名代大司马下令城禁,掉禁卫军外军进城协助城禁,他们的目的一来是威慑谢安等人别想做小动作,二来便是时刻将建康城控制在手中,九锡之礼一日未成,郗超打定主意不解城禁。

谢安等人虽极力反对,但朝廷命官被杀,城禁捉凶实乃必然,至于为何城里禁军不用城外的外军,郗超的解释是凶手在城内作案,城内禁卫军在眼皮子底下被凶手逃掉,难逃干系,恐内部有人通风报信,京城治安原本就是都尉府之责,都尉府请求禁卫外军协助理所当然。

另外外军只是把守城门,并不干涉城内事务,城内禁卫中军防区不变,也堵住了很多人的嘴;说白了就是这么个事,朝廷重臣被暗杀,京城治安堪舆,都尉府请外军协助抓人,如此而已。

可是这样一来,原本打算整理家当,举家迁移往巢湖城的韩府上下再也挪不了窝了;韩府周围成天有不明人物出现,健康城各大非桓系官员的府邸周围亦有闲杂人等晃来荡去,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谢安等人此时虽性命无虞,但可以想象,一旦九锡之事出了岔子,桓温将会展开怎样的一番报复行动;健康城在数日之内将会变成一座恐怖的血流之城。

第一章 谁家懵懂少年郎第三十二章 暗流(第二更 泣血求红票,收藏)第三十九章 销魂之夜(三)哭求收藏红票第二八六章 处处乱纷纷第三八零章 战京城(五)第二二八章 北行漫记(五)第一九九章 北府新军(十一)二更第七十三章 那一夜的风情(三)二更,求收藏,红票第二十五章(求收藏,推荐)有人偷菜第三百章 赠剑第三八三章 桓温之死(中)第三十二章 暗流(第二更 泣血求红票,收藏)第二零二章 北府新军(十四)二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转折第二三三章 梁祝(五)第一百零三章 斗法(一)第二十三章 人生苦短第九十六章 机不可失第一四五章 骗中骗(三更到)第三九零章 闲话第四百零八章 大战将起第九十八章 绝世妖道第三五三章 将计就计第四四二章 洛涧之战(一)第四三六章 秋后算账第一八八章 礼多人不怪第一八四章 大江东去第二七四章 豪赌第七十二章 那一夜的风情(二)第四三零章 人间地狱第二七二章 恐怖之城第二九三章 纵论第一四二章 定计(三更到)第一七一章 鬼话连篇第三四一章 贪生怕死难成事第四三三章 淮阴之战(三)第三十六章 生存还是灭亡(下)三百度翻滚求收藏票票第一二六章 提笔百万 谁与争锋(上)第二五四章 化蝶(二)第一八零章 决定第一八七章 上品寒士第一三五章 摩登时代(下)第一三四章 摩登时代(上)第二四四章 老鸟的春天(下)第一八七章 上品寒士第三九七章 压力重重的变革(上)第一九九章 北府新军(十一)二更第一六九章 酒酣耳热第一九八章 北府新军(十)第二七一章 顺水推舟第十一章 花不迷人人自迷第九十九章 半夜鬼敲门第三八零章 战京城(五)第四三四章 淮阴之战(四)第一六五章 你来我往 今非昔比第二三六章 梁祝(八)第五十章 风潮涤荡第七十一章 那一夜的风情(一)二更求收藏票票第一百零二章 真情流露一九二章 北府新军(四)第九十九章 半夜鬼敲门第三十四章 惊天之秘(下)呼唤收藏,红票第三二零章 内政(上)第一一四章 奇袭第二十四章(求收藏,推荐)天罡刀法第一七六章 制药第五十七章 断刺(求收藏,票票)第三三三章 当年情第三八五章 内部的阴谋第二二三章 乌云(下)第九十章 狼烟(四)第四五一章 鏖兵淝水(战书)第三十八章 销魂之夜(二)泣血召唤红票,收藏第五章 苦肉计第十一章 花不迷人人自迷第二八四章 无处不烽烟第二零二章 北府新军(十四)二更第六十四章 杀戮是罪(上)二更送到第三八二章 桓温之死(上)第二十四章(求收藏,推荐)天罡刀法第一五零章 奇葩的皇宫之夜(中)第二二七章 北行漫记(四)第三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三更)第三七九章 战京城(四)第三十五章 生存还是灭亡(上)泣血求票求收藏第七十九章 那一夜的风情(九)第一百零九章 诛仙(上)第二六三章 另类使节第三七五章 逆贼第二零八章 剑指青台山(四)七十五章 那一夜的风情(五)第一六八章 酒国怪叔叔第一四九章 奇葩的皇宫之夜(上)第一七二章 挥之不去第三四零章 奕剑而击第二四五章 激情冬夜(上)第一五一章 奇葩的皇宫之夜(下)第三二九章 歌舫传奇第二四一章 梁祝(十三)第三三七章 莫道君行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