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九章 襄阳之战(十一)

bookmark

次日一早,秦兵大举退兵,剩余十一万秦兵从四门如潮水般的退去,一个时辰之后,留下一地的狼藉和空荡荡的营寨,而且在退去时苻丕下令烧毁营寨和行动缓慢的投石车,木质营寨和笨重的投石车被点起大火,烧的浓烟滚滚。

襄阳城诸将站在城头看着秦营燃起的大火,看着秦兵慌忙退却的样子均面面相觑,不知道秦兵又在搞什么花样。

“将军,秦军会不会又在使诈?上次去而复返,夺我外城;这次是不是又要耍阴招呢。”副将提醒道。

“末将看不会,我襄阳军民筋疲力竭,秦兵只需继续围困,不出十日必破襄阳,他们还用的着使诈么?”另一名将军道。

李伯护不失时机的附和道:“属下也觉得这次他们是真的退兵,将军请看,他们连营寨和攻城器械都烧毁了,就是为了轻装撤退,末将分析要么是秦国内部生变,要么是我大晋援兵逼近,秦人在城下盘桓六个月,所费钱粮巨万,士兵们和我们一样疲惫不堪,他们不知我城中已经粮尽,他们自己首先撑不住了也未可知。”

朱序赞许的看了李伯护一眼道:“督护分析的有道理,恐怕原因正是你所说的。”

李伯护咧着上次被朱序打的变了形的扭曲的牙齿笑了起来。

朱序看看身边一个个衣衫褴褛黑瘦无力的士兵和将领,这些人一个个已经不成摸样,身上虱子丛生,毒疮遍布,走路都摇摇晃晃,心中凄恻;从内心里来说,他宁愿相信,这次秦人是真的退兵了。

朱序下令道:“鲁校尉,带一队士兵趁着间隙赶快出城去寻救兵,派斥候小队远远盯着秦人,观察他们的动向;其余人等保持警惕;李伯护带人去城外寻觅粮食,看看有没有什么果腹之物,随便什么都行。”

众人依命而行,可怜连战马都没一匹,斥候小队出城之后只一会功夫就丢失了秦兵的动向,他们只得沿着车辙和杂沓的步印走走停停,一直走了十几里地,这才折返回来,如实汇报。

李伯护也颇有点门道,居然让他在南方某破败的村落找到了几十石乡名坚壁清野的粮食,还在回来的小山坡上射杀了几头野猪和松鸡,喜气洋洋的用大车拖了回来。

襄阳军民欢声雷动,连续十多日众人只能喝点稀汤煮点野菜树皮度日,一下子得了这么多吃的,怎么不叫人欢欣鼓舞;加之斥候小队汇报说秦兵一路往北并无停留之意,襄阳军民长出一口气。

“秦兵退了!襄阳守住了。”街上人人奔走相告,饿得奄奄一息的人们拖着虚弱的身子走出家门,摇摇晃晃的身体仿佛随时都能倒下,但是他们的脸上却都洋溢着笑容;那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幸福,那是一种战胜强敌的喜悦。

朱序下令,将几十石粮食下锅熬成厚厚的香粥,再将几头洗剥干净的野猪和松鸡下锅熬成几十锅的肉汤,分发给城中军民食用。

上百口大锅在广场上一字排开,锅内热气翻腾香味扑鼻,人们拿着碗筷排着整齐有序的队伍,贪婪的嗅着散发出的粥香和肉香,兴奋的高声谈笑,议论着;朱序在一旁看的眼眶湿润了。

一碗冒着香气的肉糜端到韩老夫人面前,朱序的夫人陈氏轻声道:“婆婆,快趁热吃吧,您都好几天没吃多少东西了。”

韩老夫人面孔凹陷,但是精神矍铄,笑道:“这算什么?当年我和你公公逃难的路上,三天三夜水米未沾牙,路上饿殍遍地,有人饿得发疯,连尸体都吃,那样的情形下老身都熬过来了,今日这状况算不得什么。”

周围众人听得悚然动容,也暗自佩服老夫人的坚强。

“父老乡亲们,米肉先让咱们的士兵们吃个饱,他们吃饱了才能有力气抗击秦兵,我等百姓,饿着便饿着吧,这有什么?饿极了抓一把青草嚼嚼,牛羊可食草长肉,我等为何不可?”韩老夫人拄着拐杖站在广场上大声道;随即首先将碗中肉食倒回锅中;众百姓听了都放下手中的筷箸,默默的端起碗将分得的食物倒回锅中。

襄阳守军上至朱序及诸位将领,下至士兵均涕泪横流,朱序带头跪倒在地,万余士兵纷纷跟着跪倒,朝黑压压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百姓们磕头拜谢;万民哽咽,整座襄阳城弥漫在一种军民一家,众志成城的感人氛围中。

午后的襄阳城一片鼾声,众人的心情放松下来,多日的精神紧张,加上今日肚中有了些汤肉,军民们都有了困意。

朱序不敢掉以轻心,命令将四门紧闭,各派士兵在城头坚守,对于其余人等他也没有深究,任由这些疲倦欲死的士兵们酣然入睡。

金秋的天气,清爽舒适,蓝天上,阳光明媚,白云朵朵,一切都显得静谧安详。

闷雷一般的马蹄声响彻原野,打破这惬意的静谧时光;北门外,黑压压的秦兵骑兵队如狂风卷过山岗,转眼间便从数里外奔袭而来,士兵们还没来得及睁开睡眼惺忪的眼睛,秦兵三万骑兵已经到了北门外。

朱序被亲卫急促的脚步声惊醒,一咕噜爬起来擦擦脸上的冷汗,他刚刚做了个噩梦,梦见襄阳城破,秦军开始屠城,此刻浑身大汗淋漓。

“禀报朱将军,秦人去而复返,骑兵已经攻到北门外了。”亲卫大喊道。

“城门关了么?可有人在组织防御?”朱序披挂好盔甲,抓起兵刃便往外跑。

“督护李大人已经带领本部人马在北城拒敌,各位将军也都各自就位。”亲卫小跑着跟上,大声回禀道。

朱序的心落了一半,还算他们反应迅速,这李伯护平日刁滑耍奸,关键时候倒也能派上用场。

北门城楼上,李伯护率一千本部人马正指手划脚的像模像样的指挥守城,秦军骑兵转瞬扑到城下,李伯护悄声吩咐身边的一名亲卫几句,那亲卫点头带着数十人下城而去,城头上李伯护沧浪抽出佩剑大喝道:“誓与城共存亡。”

众士兵从未见过李伯护如此英武之态,均暗自佩服,此人平日里欺压士兵,关键时刻倒不是孬种。

“杀!”李伯护发出撕心裂肺般的呐喊,手中长剑一挥而下,顿时将一名城墙上弯弓射击的守军砍成两截,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李伯护带来的一千士兵便悍然举起刀剑朝守城晋兵的身上招呼去。

与此同时,城门洞内,那名亲卫率领的数十人也悍然发动,将把守城门的十几名士兵统统砍杀,然后涌向城门口,移开数十根密布的圆木斜撑,拉开厚重的三道大栓,将城门缓缓打开。

秦兵骑兵见城门洞开,一个个高举弯刀呼喝着冲向城门,守军门目瞪口呆的看着他们坚守数月的铁城竟然就这么被秦人攻进城内,一时间都张口结舌,失去了行动和语言能力。

“李伯护是谁?”随着潮水般涌进城的秦兵队伍进了中城内的石越大喝道。

“本人在此,将军辛苦了。”李伯护满脸是血,陪着笑迎上前来。

“朱序呢?你不是说要拿朱序来见么?”石越劈头盖脸便是一句,他向来对这种叛逆痛恨至极,哪怕他是判归己方。

“将军稍候,容我去拿他。”李伯护讪笑着施礼道,转头对着身后千余名士兵道:“随我来,今晚咱们就有肉吃有酒喝了。”

说话间朝石越拜别,带着这队叛军穿过小巷直奔将军府而去。

城内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了,秦军骑兵三万涌进北门,北门处瞬时成了血与火的海洋,闻讯而至其他各门守军纷纷汇聚而来,跟秦兵展开肉搏,他们虽然不知道城是如何破的,但是此时想太多亦是无益,唯有用手中的武器将这群虎狼赶出城外。

秦军势如破竹,一路往里攻去,衣衫褴褛手脚无力的晋兵失去坚城庇佑,如何是秦军对手,场面几乎是一边倒的屠杀,但是晋军士兵个个悍不畏死,即便是被利刃刺穿皮包骨头的胸膛,也要用手中长剑在秦兵的身上捅个窟窿;晋兵死伤两人,必然会拖死一名秦兵。

此举激怒了秦兵,被任命为骑兵先锋官的姚苌咬牙暴喝:“屠城,给老子屠城,屠光这群晋猪!”

第六十章 调戏与反调戏(二更到,求收藏票票)第四三六章 秋后算账第二三七章 梁祝(九)第二零七章 剑指青台山(三)第一一七章 惊世之作(上)第三四一章 贪生怕死难成事第三三九章 庭院深深第四三九章 反攻第一二零章 潞川,潞川(下)第八十章 那一夜的风情 (十)第一五六章 木犹如此 人何以堪第四二七章 死亡之花第二四六章 激情冬夜(中)第一四六章 红豆生南国第九十三章 狼烟(七)第三七四章 翁婿情第六十七章 暗战(二)第三九二章 闺怨第三一六章 巧设迷阵第二三一章 梁祝(三)第三五四章 瓮中之鳖第三五六章 各怀鬼胎第三二八章 陷阱重重第一三六章 游园第四二零章 襄阳之战(十二)第九十五章 狼烟(九)第十五章 花样年华(一)第七十九章 那一夜的风情(九)第二七六章 毫无风度的使节大人第二六七章 风云变第二四七章 激情冬夜(下)第一六十四章 心有千结 今日方解第一六三章 再见!西华(三更到)第三九七章 压力重重的变革(上)第一七六章 制药第一百一十一章 转折第五十二章 一入宦门深似海第四一七章 襄阳之战(之九)第二八二章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第四二零章 襄阳之战(十二)第十七章 花样年华(三)第二五三章 化蝶(一)第一三五章 摩登时代(下)第三十一章 贺新年(第一更,求收藏,红票)第三一一章 小试牛刀第三十五章 生存还是灭亡(上)泣血求票求收藏第九十五章 狼烟(九)第一八三章 此去经年第二五七章 化蝶(五)第四五六章 鏖兵淝水(追杀)第三八三章 桓温之死(中)第三五五章 桓温的添油战术第四十八章 伊人如兰(求收藏)第一六一章 交易第六章 闺中话 堂上语第四三零章 人间地狱第一八四章 大江东去第一三六章 游园第二一零章 剑指青台山(六)第九十六章 机不可失第三九七章 压力重重的变革(上)第三三零章 探路第九十二章 狼烟(六)第一五五章 花言巧语第二四九章 鬼不是鬼第二二六章 北行漫记(三)第一百零三章 斗法(一)第三四三章 杀了再说第八十六章 闺怨(下)第一四七章 明月楼上第一四六章 红豆生南国第十四章 格物致知第一三七章 国粹第三七七章 战京城(二)第四一四章 襄阳之战(之六)第一一三章 御下之道第三三零章 探路第一八九章 北府新军(一)第三七八章 战京城(三)第一六七章 坐谈时局 有朋远至第三七三章 遁去第五十章 风潮涤荡第八十四章 相逢第一八六章 浮生半日第四一一章 襄阳之战(之三)第二五四章 化蝶(二)第三一三章 生存还是灭亡第七十章 意料之外第三九六章 龙子诞生第七十一章 那一夜的风情(一)二更求收藏票票第四三二章 淮阴之战(二)第四四零章 夜袭第一五六章 木犹如此 人何以堪第四百零七章 后路第四一六章 襄阳之战(之八 )第一四二章 定计(三更到)第二零五章 剑指青台山(一)第三六三章 你有雷霆车 我可撅屁股第四十六章 边城密议(二更,求收藏票票)第一八三章 此去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