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三个政敌的密议(下)

(感谢长风01、苏猩猩和书友110731114601261三位朋友的打赏!)

张浚正待反驳,赵鼎却是抢先反唇相讥道:“秦相此话差矣,这些百姓原本就居于中原之地,均有住宅、田产。他们之所以要离开家园南返我大宋,乃是因为金人残暴,在其治下不堪重负所致。如若我大军不撤,派遣官吏前往管理,不但可顺势收回北方大片土地,且无需付出多少钱粮,过得数年,反而能从中收取赋税,招募兵员。为何秦相就想不到此法呢?”

赵构深知赵鼎是个主战派,他的主张和岳飞、韩世忠等人几乎同出一辙。于是便皱了皱眉头道:“秦爱卿对此可有高见?”

秦桧善于察颜观色,见赵构皱眉,便知赵鼎的话并不合他意,心中暗喜,看来官家还是想和金人讲和的。

于是他思索了片刻,便朗声道:“如若我军常驻中原,则金人势必不肯罢休,两国之间亦将争战不休。眼下我军虽暂时得利,但中原之地一马平川,适合骑兵作战,且利攻不利守。众所皆知,金人多骑军,我大宋多步军。在中原一带与金军长期交战,必将大量损耗我大宋国力、财力,让百姓更加民不聊生。为免民众不堪重负,老臣建议,还是撤出河南为上策!”

赵鼎一听,顿时气得面红脖子粗地说道:“撤出河南?秦大人,你身为我大宋宰相,不思收复国土,解救百姓,反倒要将我军已经夺回的中原土地让给金国,是何用意?”

秦桧却是微微一笑,冷言道:“老臣乃是真正替官家分忧,替百姓着想。不似某些人,光会磨嘴皮子,一口一个北伐中原,收复江山。我们估且不说和金国打仗这么多年来,一直是胜少负多的结果,就算偶然胜之,收复了些许失地。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亦不少:我们重建城池要钱不?安置百姓要钱不?收复了这么多土地,又要多派多少官吏过去管理,多少军队去驻扎?这要多大的开销?赵大人你仔细算过吗?”

赵鼎顿时一阵语塞,他涨红着一张脸,却是不知如何反驳。

赵构这时也将身子靠在椅背上,长叹道:“赵爱卿,朕也想夺回被金人所占的江山,只是现朝中财政拮据,此次和金国作战,我军虽然大胜,但各路将士的封赏都还没有着落呢。秦相前些时日就一直在筹措钱粮。眼下刚刚才凑足一批,以为可以度过难关了,没想到现在又出了这档子事……三位爱卿还是不要纠结于战还是不战了,给朕想想办法,三日后如何给他们答复吧!”

三人对视了一眼,都默不作声,开始思考起来了。

一盏茶功夫后,张浚最先开口道:“官家,如若要将百姓全部撤回,燃眉之急就是粮食问题。这数十万人的吃饭可不是件容易解决的事情。相较之下,百姓的房舍倒还可以拖一拖,眼下还是夏天,只需搭个简易蓬屋即可安置。”

顿了一下后,他方又说道:“此外,就是安置在何处的问题。老臣预料,各处州府恐怕都不会愿意接纳这些南返百姓的。”

赵构听到张浚的话后,眼睛顿时一亮,不过很快就又黯淡了下去,因为张浚虽然找准了问题的所在,却仍是没有拿出解决办法。

赵鼎皱了皱眉头道:“粮食只有从各个州府的府库中挤一些出来了,不过微臣推断还是会差上不少,恐怕只有从民间收购了,这费用……”他也是深知现在朝廷的国库可是已经空了。

“那先不谈粮食,谈谈张爱卿说的第二个问题吧,这些百姓安置在何处?”赵构见这三个前任和现任的宰相都是愁眉不展的样子,也知道他们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赵鼎这时却来了劲,他当即便躬身行了一礼,朗声道:“这二十多万百姓现在看虽是负担,可实际上却是一笔财富。他们久居金人治下,对金人的状况十分熟悉,且对金国又十分痛恨,可从中择其精壮者,招募入军中,其余人等,可安置在淮西之地,此处久经战乱,百姓大多逃亡,地广人稀,却又水网密布,土地肥沃,正好可安置这些百姓。”

张浚听罢,却是连连摇头,感觉赵鼎的想法虽然可行,却并不合官家心意,现在官家就已经觉得三大将尾大不掉,你居然还让扩军?宋朝采取的是募兵制,当兵是拿军饷的,军队扩得越多,朝廷承担的费用就越高,更何况募兵之后,你总不可能让别人赤膊上阵吧,好歹得给人家配一副盔甲和武器吧,这笔费用又跟谁去算?而且张浚设想的安置在淮西一带,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那块地盘却是张俊的辖区,以张俊贪财如命的性格,会愿意接下这么一个大包袱?

果然,赵构听罢,脸色顿时一变,冷声道:“扩军之事,休要再提,眼下朝廷早已入不敷出,朕哪来多的钱扩军?至于将百姓安置在淮西之地,倒还可以商议……”

顿了一下后,他方对秦桧道:“秦爱卿,你今晚就多费点心,算算安置这些百姓至少要多少粮食、多少费用。算出数目之后,明日早朝再议!”

秦桧忙站起躬身道:“老臣遵命!”

“好了!现在已是深夜了,三位爱卿就先回去吧!你们都好好想一想,明日早朝时给朕提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吧!”赵构一脸疲倦地挥了挥手。示意三人下去。

秦桧等三人连忙行了一礼,然后转身离去。

深夜,秦府书房却依然如白昼一般,数个明晃晃的灯笼将整间书房照得通明。

秦桧与几名心腹幕僚正在焦急地翻着帐册,边看边测算安置二十万百姓所需的粮食及银钱。

如果岳云在此,肯定对“奸臣必是能臣”这句话有更深的体会。历史上的奸臣之所以能独揽大权,还要欺下瞒上,没有点本事哪能干得成?既要讨得皇帝喜欢,又要与朝中的一干忠臣相斗,岂有能力低下者?

王氏这时端着一碗莲蓬银耳汤,迈着碎步走进了书房。对秦桧柔声道:“老爷,喝碗汤吧!”

“你放在桌上吧!我等算完了再喝!”秦桧头也不抬地说道。又继续翻着帐本,喃喃道:“二十万百姓半年所耗的粮食起码在五十万石以上,官仓只怕提供不出如此多的粮食,得从民间收购,那费用可比官粮价格高上三成……不对,恐怕不止三成,朝廷如此大规模采购粮食,价格应还会上涨……”

王氏听到秦桧埋头于盘算中,对自己的一片关心爱理不理,不禁心中有气。冷哼道:“老爷算得再清楚又有何用?朝廷莫非还拿得出这笔钱不成?除非你和官家肯把那笔赏赐之钱用来购粮……不过即使这样,亦有不少缺口……”

“那怎么行?”秦桧立刻反驳道。“只要和金国就新的和约达成一致意见,官家就会下令将韩世忠、岳飞、张俊三人升为枢密使及枢密副使。而这明升暗降之策,你道岳飞等人会看不出来?这笔钱正是借赏赐之名,届时用来安定军心,补发拖欠军饷,以免行营前护军、行营中护军、行营后护军等三军被三大将煽动,出现兵变的。这钱怎敢擅自动用?”

“你既然知道,还算什么帐?莫非算清楚了你就能变出钱来?”王氏眉头一皱,反问道。

秦桧一想也是。他往椅背一靠,脸上一片忧虑,活动了一下酸痛的肩膀,方蹙眉道:“要不和官家商量一下,再印些交子?

“交子?现在交子贬得太厉害了,民间基本都没商家肯收交子了,一贯交子现在连五百文铜钱都换不到,你还想印交子?”王氏冷笑道。

第774章 荡妇岳小钗第487章 采石矶之战第581章 少年朱熹第14章 文人与商人第803章 辽国女帝第810章 准备对辽开战第337章 攻取淡水第404章 新的计划第344章 火枪雏形第42章 回到楚州第801章 耶律普速完的决断第247章 危险时刻第14章 论商第605章 岳云的三项条件第796章 百合还是暧昧?第385章 临行前的道别第791章 爱恨情仇第372章 闹剧的开国大典第484章 江淮防线的崩溃第503章 宋金之间的首场海战(四)第141章 汴京之战(八)第337章 攻取淡水第710章 纥石烈志宁的挑战第357章 萨摩藩第53章 舌战金使第784章 沙河之战(下)第392章 宋室女子的悲惨遭遇第387章 难以善了第294章 又起波澜第806章 吞并日本第823章 洞房花烛夜第338章 立足台湾第684章 宋金大海战(二)第629章 阶段性胜利第303章 李师师复出第55章 冤家路窄第744章 出兵南洋的决定第15章 巧遇虞允文第551章 九岭镇之战(二)第386章 黄龙府第624章 逃之夭夭第69章 翻手覆云第91章 三个政敌的密议(下)第552章 九岭镇之战(三)第641章 南洋都督府第772章 汉奸红猫第213章 解救行动第478章 监察部的筹备第815章 大决战(中)第320章 李师师的魅力第486章 临战准备第102章 进抵襄阳第477章 骗吃骗喝的亲戚第291章 报仇雪恨第577章 吴璘的真实身份第302章 手按《古兰经》发誓第621章 真腊和占城的反应第770章 处心积虑的秦桧第803章 辽国女帝第761章 日本大混战第135章 汴京之战(二)第265章 金人的逆袭第190章 将计就计第171章 决战小商河(十二)第414章 潼关之战(五)第14章 文人与商人第168章 决战小商河(九)第367章 与源义朝的周旋第440章 巨型帆船第429章 皇宫立威第281章 水师的危机第7章 要人不要钱第207章 马扩的提议第716章 阴谋与角逐第630章 黎元雄中伏第620章 抵达河内第74章 重返楚州第511章 德昭朝廷第160章 决战小商河(一)第505章 风香亭的谈判(上)第515章 一国三帝第352章 再起波澜第204章 神秘的巩家第485章 临安的应对第221章 被困黑山谷第782章 沙河之战(上)第679章 北伐的主攻方向第681章 金军的空城计第692章 决堤淹城第474章 陆游的治州方针第153章 谷中遇险第338章 立足台湾第604章 南洋事变第7章 要人不要钱第658章 新科举考试第569章 赵构现身第332章 薜源相投第218章 风雨欲来第134章 汴京之战(一)第161章 决战小商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