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位高权重

第35章 位高权重

“孤寡者一百五十六人,未成丁者五十七人,残废者六百七十二人。”

养济院内,刀笔吏的回答倒是让朱高煦没有想到。

“看样子王俭的话一点都不夸张……”

朱高煦沉默片刻,因为据他所知,诸如中正街这样的养济院,在南京城还有七处,在天下有两千余处。

照这样看来,经过元末人贩子几十年的祸乱,大明朝所拥有的残疾人数恐怕有几十万之巨,这也难怪朱元璋会这么痛恨人贩子了。

这几十万残疾人若是手脚健全,那完全可以让一省富裕。

诸如云南、辽东,亦不过三四十万百姓罢了。

可以说,元末人贩子的猖獗,让明初失去了能多汉化一省的机会。

“仅自己耕种,能满足一院所需吗?”

朱高煦询问刀笔吏,而对方也如是回答:

“那自然是不够的,不过京中的达官贵人和富户商贩多有捐献,亦或粮食,亦或布匹,亦或者钱钞。”

“这些加上朝廷的补贴,勉强还能开下去。”

“不过正因如此,也会吸引一些懒汉入院,赖着不愿离去。”

刀笔吏说到最后有几分无奈,朱高煦也表示理解,并伸手入怀里,抛出剩下的半吊钱。

“这……”刀笔吏手忙脚乱的接住这半吊钱,朱高煦也转身向外走去:“算我的一点心意,好好对他们。”

“多谢!”

“多谢……”

朱高煦和刀笔吏的对话被诸多残疾者看在眼里,见朱高煦抛出半吊钱,平日里没有机会感谢捐献者的残疾者连忙出声感谢。

听着这些话,朱高煦加快了脚步,不多时便走出了养济院。

从院里走出后,朱高煦看着中正街上手脚健全,来往谈笑风生的百姓,心中的压抑减弱了几分。

今日之行,让他更深入了解了战乱下的民间生活,也更为明白了朱元璋结束战乱的重要性。

当着那群被采生折割人的面,朱高煦不敢也不能相信没有朱元璋,会出现下一个张元璋、陈元璋。

多几年战乱,便多成百上千的牺牲者。

这样的理解,也让朱高煦对于朱允炆的强势削藩感到了厌恶。

他不希望战争降临,可如果朱允炆硬要用刀架在他脖子上,那他也只有奋起反击……

“你说他去养济院了?”

紫禁城、武英殿内。

当朱元璋略带诧异的抬头看向眼前的武官,武官也不卑不亢的回礼:

“回陛下,殿下确实去了养济院,并留下了五百六十二文钱,交代院正沈朝奉好好照顾院中鳏寡孤独的贫苦人。”

“哦?”听到武官的话,朱元璋倒是来了兴致,他放下手中的朱笔,整个人靠向椅子,双手扶在扶手上,显得十分放松。

“这言行轻佻的小子能如此博爱,这倒是我没有想到的。”

“希望他不是做戏给我看,不然我恐怕得好生收拾他了。”

此时殿内并无朱允炆身影,因此朱元璋在评价完朱高煦的举动后,也收起了笑容,双目寒芒:

“这小子不过几个月就变化那么大,你确定后面没有人在教他?”

“回陛下,臣与兄弟们日夜监视,并没有发现有任何可疑的地方,北平燕王府内也不曾收到新的信鸽……”

尽管朱元璋没有具体指到某人,但武官还是将朱棣没有参与朱高煦这几个月成长的事情说了出来。 “体恤兵卒,怜爱百姓,允文允武,这小子的变化有些大了……”

朱元璋虽然还是一副警惕的模样,但话里却始终有着几分自豪。

经过朱樉、朱㭎、朱橚等诸多子嗣常常为非作歹的洗礼。

加上朱家第三代子孙中,能力乏乏却性情残暴者甚多,而体恤百姓,允文、允武者数量稀缺。

这一切的一切,让朱元璋多次怀疑自己的教育出现了问题。

可他再三思考,明明是一样的环境,为何朱标、朱棣、朱权等人性情温顺,体恤臣民,而其它子嗣就残暴不仁?

这个问题纠缠了朱元璋许久,直到朱高煦这个“浪子回头”的家伙出现,朱元璋才拨云见雾。

“兴许,有的孩子,注定就是生来讨债的。”

朱元璋开口自我安慰,同时目光也看向武官:“颖国公可对这小子有甚评语?”

“回陛下,颖国公曾对寿春驸马说过……燕王有福了。”

“呵,这话倒是说的不错,老四这孩子确实有福,居然能让高炽和高煦这两小子侍奉。”

朱元璋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而武官见他这模样,当即也低下了头,直到片刻后,他才不免开口打断了朱元璋的好心情。

“陛下,近来东宫的兄弟回禀,皇太孙似乎一直与黄太常寺卿对藩王之事议论。”

“……”听到武官的话,朱元璋表情一下子沉了下来,但很快又明朗。

他很清楚,朱允炆的担心是有原因的,可对于朱允炆的担心,朱元璋却始终觉得他有些小家子气。

朱元璋并未把所谓的“藩王之害”放在眼里,相反他认为眼下的大明是需要藩王制度的。

这不仅从北方、西南、两广汉人稀少能看出,也能从眼下不断爆发的各地叛乱能看出。

实际上,朱元璋又何尝不知道江南之地赋税沉重?

可问题在于,眼下的大明,只能从江南之地抽税来填补各地的缺额。

“今年的移民数量几何?户部都统计好了吗?”

朱元璋侧头向司礼监太监询问,对方听后也侧过身来,作揖回答:

“回陛下,按照户部的布置,今岁应当从山东、山西之地移民六万前往北平、陕西及辽东、河南等地。”

“南直隶、江西、福建三省,应当移民十五万补充云南、广西、广东、四川等地。”

“至于费用,户部已经呈交东宫,皇太孙已经批复了,大约耗费三百四十万石。”

“耗费不轻啊……”朱元璋感叹一句,随后低头执笔,准备继续处理政务。

不过在继续处理之前,朱元璋还是对武官吩咐了一句:

“继续监察高煦那小子,他和他爹一样,都是不安分的主。”

“他爹能十六岁常驻凤阳,驻军演武,这小子哪怕不能超过他爹,恐怕也不会差。”

“注意些,别让他在南京城生乱。”

“是!”武官闻言回礼起身,并向殿外退去。

在他退出武英殿的时候,朱允炆也恰好忙完了事务赶来。

瞧着退出殿外,并朝自己行礼的武官,朱允炆略微皱了皱眉,但最终却没多说什么。

只是在武官离去后,他意味深长的往武英殿看了一眼……

(本章完)

第12章 天下糜烂第466章 各怀鬼胎第589章 后记弘治第568章 四面胡歌第602章 地府春秋笔法朱允炆200.第200章 星落太原第40章 燕府三子第545章 风向南吹270.第270章 兵临城下308.第308章 父不识子第404章 远洋昆仑角141.第141章 大破其贼212.第212章 搭台唱戏第408章 新老更替151.第151章 风雨前缀第31章 谣言害人第454章 北上之旅179.第179章 磨刀霍霍第63章 书房论兵第562章 弥天大谎第30章 父子相似第424章 燕台虎峪第523章 岁朝兆佳250.第250章 瑞雪兆丰年第488章 欣欣向荣第361章 轻敌冒进第53章 难成大器272.第272章 各怀鬼胎第63章 书房论兵第440章 东洲自古以来第509章 判若两人292.第292章 插手幕府第111章 喜事连连第475章 父债子还第84章 帝王心性第64章 募兵之论第377章 明灭锡兰第607章 地府巧言善变朱允炆231.第231章 辽事糜烂第436章 春风吹又生第406章 东洲第一人266.第266章 衣冠禽兽234.第234章 烽火夏至306.第306章 定额之争第373章 庙堂局势257.第257章 大战在即第343章第19章 卫所尚足227.第227章 炮轰铁岭297.第297章 海贸之争第102章 西南欲乱第23章 爷孙较劲第392章 新年气象302.第302章 三子欲比高第129章 百废待兴203.第203章 柳暗花明第396章 先甜后苦第386章 波斯之乱第356章 永乐二征第454章 北上之旅320.第320章 高歌猛进第462章 孤家寡人第343章第8章 徐氏治戎149.第149章 洪武二十九年235.第235章 枕戈待旦第485章 远征克什米尔第421章 坝上江南第57章 入宫觐见214.第214章 建文削藩第380章 白手起家第491章 各有心思331.第331章 高丽者鱼鳖也269.第269章 缓兵之计第80章 紫金山下第455章 人在囧途245.第245章 真定之战171.第171章 亲情难割第510章 漠北大捷第372章 色厉内茬第566章 峡口之战第501章 天子点兵第601章 后记共和大明第479章 传统手艺第581章 日落西斜第459章 阖家团圆第391章 大明孝子第3章 燕府虎儿239.第239章 负债累累第509章 判若两人172.第172章 育婴圣手第77章 北地难安第486章 为人三思第92章 鸟尽弓藏第337章 离经叛道第129章 百废待兴第538章 伶牙俐齿儿第564章 多方唱罢第13章 大树营内第599章 后记永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