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日本国变

“一个个的,看上去圣贤无比,实际上都是蝇头苟利。”

京城锦衣卫都指挥使衙门内,纪纲拿着手中的文牍,表情带着几分讥讽,不知道是讥讽话中人,还是所有文臣。

“消息给李至刚传去了吗?”

纪纲瞥了一眼身边人,站在他身边的一名色目武官闻言颔首:“给他传去了。”

“好,瞧瞧他能拿出什么好东西来,若是东西给的不够多,那这份文牍就只能出现在解缙手里了。”

纪纲眯了眯眼睛,在他这里,没什么是钱搞不定的,如果有,那就是钱还不够。

伴随着他的话,在京礼部尚书的李至刚府上也得到了消息,坐在主位的李至刚也双手打颤的接过了那封信。

“尚书,这纪纲也太跋扈了吧,仗着有您的把柄,竟然公然向您索贿。”

站在一旁,尚书府的掌事忿忿不平,李至刚也强行按下躁动的心情,沉吟片刻后冷静分析道:

“纪纲不会突然对我下手,这件事情,要么是陛下授意,要么就是太子授意。”

“那…那怎么办?”听到是宫廷的那两位授意,掌事也慌乱了神。

“不用担心。”李至刚抬手打断,只是思绪间便想到了办法:

“武人终归是武人,他把消息告诉我,那我就自己把事情解决。”

“去,给我准备官服,我现在就进宫一趟。”

“是!”掌事闻言连忙去操办,不多时便服侍着李至刚穿上常服,坐上轿子前往东华门。

赶在黄昏前,李至刚出现在了春和殿外,并对班值太监作揖道:“请公公传告。”

“李尚书候着吧。”班值太监瞥了一眼李至刚,转身便走入了殿内。

即便面对这样的轻视,李至刚也没有发什么脾气,因为他清楚什么人他能惹,什么人他惹不起。

“李尚书请进吧。”

不多时,班值太监走回示意,李至刚也作揖回礼表示感谢,而后走入殿内,径直走入了春和殿的偏殿之中,见到了坐在主位的朱高煦。

“臣,礼部尚书李至刚,向殿下请罪……”

李至刚一开口,朱高煦手中朱笔便不由一顿,但他不紧不慢将朱笔放下,抬起眸光看向跪在地上的李至刚。

“李尚书这是在做什么?”

“臣的岳父两个月前在巡视庄田时,不幸失手打死了一名佃户,臣刚刚得知,故此特来请罪。”

李至刚跪在地上诉说着纪纲用来威胁自己的把柄,而他这样的做法,立马就让朱高煦意识到了不对劲。

不过不要紧,总之他的目的是达到了,现在就看李至刚想要怎么做了。

“你觉得应该如何?”

朱高煦不紧不慢的反问李至刚,李至刚闻言也将头低的更深:“臣以为理当依法惩处。”

“此外,臣以为,以臣之情况,不应再担任礼部尚书一职,臣乞请归养。”

面对朱高煦的询问,李至刚毅然决然的舍弃了礼部尚书的官职与权力,这是连朱高煦都没能想到的结果。

他眯了眯眼睛,片刻后才道:“这事情暂时留中,这几日李尚书便在家休养几日吧。”

“臣乞请归养!”

李至刚声音隆隆,显然已经做好了准备。

瞧着这一幕,朱高煦有些恼怒,他本意是直接给李至刚及他周边人抄家流放,现在李至刚走出来自爆,那事情就不可能闹成自己想要的规模了。

“这事情我会派人调查,你退下吧。”

朱高煦冷声开口,那话语不容置疑。

李至刚闻言,只能摘下自己的官帽放在地上,而后缓缓起身行礼,紧接着退出了春和殿。

在他走后不久,朱高煦便命人传来了亦失哈,指着地上的官帽道:

“去查查,这老小子是怎么知道我要收拾他的。”

“是”亦失哈也诧异李至刚什么时候政治嗅觉这么厉害了,因此连忙接下任务,出宫去寻胡纶去了。

西厂衙门在距离司礼监一墙之隔的宫城外,不过近日的西厂十分忙碌,因此即便是亦失哈到来,也没有在第一时间就能见到胡纶,而是在书房等了一刻钟,才见到了忙碌归来的胡纶。

兴许是在西厂这种地方待的太久,胡纶表情有些阴鸷。

“殿下有何事需要吩咐?”

胡纶坐在亦失哈身旁,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的同时不由询问。

亦失哈见状,也就把李至刚的消息告诉了胡纶,而胡纶闻言缓缓放下茶杯。

“这事情不用查我也知道是个什么情况,无非就是那纪纲向李至刚索贿,导致了李至刚断尾求生。”

“殿下吩咐的案子他都敢索贿?”亦失哈愣了下,尽管京城的人都知道纪纲酷爱索贿,但连皇帝和太子吩咐的事情,他都敢向臣子索贿,那他的心思就值得琢磨了。

一条狗不管再怎么好用,但凡它对主家呲牙,便不能再用了。

“他是什么人,你我又不是不知道,这世上还有他纪纲不敢做的事情?”

胡纶反问亦失哈,亦失哈闻言也略皱眉头:“若是如此,我便回宫告诉殿下。”

“还是先等我查清事情原委吧。”胡纶打断,他还是喜欢靠证据来说话。

他出自锦衣卫,锦衣卫有什么蝇头苟利的事情,他比谁都清楚。

李至刚这件事,纪纲绝对脱不了干系。

“那我在宫里等你消息,你早些将事情查个清楚。”

闻言,亦失哈也缓缓起身,胡纶跟着起身相送,到了门口亲眼看着亦失哈上了马车后,胡纶才返回了西厂衙门之中。

不多时,衙门之中便走出了百来名身穿便服的西厂力士,在众目睽睽之下混入了人群里,难以分辨。

也就在西厂开始查案的同时,李至刚也返回了府邸之中,并令下人开始收拾行装,准备返回松江老家。

他将事情与掌事说了,掌事闻言却不解道:“尚书,此事只是岳姥爷的事情,您为何要辞官?”

“事情是我那岳父犯的,但针对的人却是我。”李至刚将事情看的明朗,与掌事详细说道:

“若只是纪纲来针对我,我自然没有必要辞官,可这事情显然不是纪纲单独针对我,而是他奉了宫里的旨意。”

“纪纲搬不倒我,但宫里一言就能定下我的生死。”

“抓住这个机会,顺应着急流勇退,这才能苟全一条性命。”

做官也是要看人下菜的,如果主事之人是朱棣,李至刚自然没有必要想着逃命,毕竟朱棣这个人还是有些虚荣心的,自己拍拍马屁就能保住一条性命。

可问题在于,朱棣现在深居干清宫,外廷之事尽数交给了东宫的朱高煦去做。

对象改变了,做事方法自然也就得改变了。

朱高煦是什么性格,李至刚再清楚不过,他要是不抓紧退下去,不出半年他就得被抓住尾巴,被流放边疆。

尽管他舍不得手中权力,可为了活命,他只能这么做。

此外,他这么做,还能把纪纲这家伙拉下水。

想到这里,李至刚也催促起了掌事,而掌事明了了一切,自然加快了收拾东西的速度。

很快,李至刚入宫乞请归乡的消息便从李府之内传出。

得知这条消息,锦衣卫都指挥使衙门内的纪纲气得摔碎了他最喜爱的白瓷杯。

“老杂毛,居然想把我拖下水!”

纪纲怒骂李至刚,随即便想到了消息走漏的事情,当即将目光放到了自己随身的色目武官身上:“把尾巴收拾干净,估计胡纶已经开始稽查了。”

“是!”武官闻言作揖应下,而后退出了衙门之中。

接下来几日,西厂与锦衣卫的力士常常出没于皇城内外,一方搜查,一方销毁,好不热闹。

不过不管纪纲怎么销毁,他索贿的事情还是被胡纶查出,并让人上呈去了春和殿。

朱高煦坐在殿内翻阅了其中内容,尽管早早知道纪纲的为人,但他还是惊讶于纪纲这人的大胆。

“光是这一本,这纪纲恐怕就索贿不下十万贯了吧?”

朱高煦将手中文册随意丢在桌上,目光还扫过了一旁同样的七八本文册,显然这些都是纪纲索贿的证据。

“许多证据被纪纲派人销毁,胡纶估计纪纲索贿恐不下百万贯。”

“殿下,您看看要不要……”

亦失哈小心翼翼的作揖询问,朱高煦却抬手道:“脏活还没做完,现在还不是他该死的时候。”

朱高煦确实瞧不上纪纲,不过他也不会傻到现在就把纪纲处死。

解缙、杨士奇这堆人还没处理干净,南北二孔依旧活跃,这种情况下把纪纲弄死,才真是仇者快、亲者痛的决策。

“让胡纶停下,继续把目光放到鬼力赤那边,我估计本雅失里应该很快就会和鬼力赤交手了。”

朱高煦没有继续追究下去,他只需要明了一切就足够,至于什么时候处置什么事情,则是由他自己说了算。

相信经过这件事情之后,纪纲也会收敛自己的所作所为。

想到这里,朱高煦揉了揉眉心,而与此同时,殿外也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

朱高煦与亦失哈抬头看去,只见胡纶走入殿内,隔着老远便作揖走来。

待他走入偏殿,胡纶这才深呼吸道:“殿下,驻日百户所传来消息,日本国主足利义满于一个月前突发疾病薨逝,其子足利义持接掌日本国中内务。”

“来了……”听到这则消息,朱高煦没有半点慌乱,而是沉思过后才开口道:“足利义持对朝廷的态度如何,足利义满的死有没有问题?”

日本现在是大明宗藩贸易体系下的重要一环,承担着大明白银产出的三分之一产量,如果日本出现变故,那无疑会打乱朱高煦的计划。

“足利义持有幕府宿老的斯波义将等人的辅佐,此前他们的政策偏向保守,并且觉得向朝廷称臣是耻辱的行为。”

“不过,他们舍不得朝廷每年调拨给他们的市舶司税收,却又不想继续维持市舶司,十分矛盾。”

“其它具体的政策,百户所那边还没有传回。”

胡纶将日本发生的事情简单说了个清楚,尤其是足利义持对大明的态度问题上。

相较于历史上足利义持很决然就和大明切断关系的做法,这一世的足利义持显然做不到历史上的那么决然。

仅对日市舶司贸易税收,便占据了幕府一成半的财政收入,如果要和大明切断联系,这一成半的税收便会消失。

除此之外,实际掌控隐歧诸岛的京极家也是贸易税收的获利者,幕府分给京极家的税收,占据了京极家两成的财政收入。

即便幕府可以和大明做切割,可京极家却不是那么愿意舍弃这么大笔税收。

就这两个问题,还只是幕府和京极家的问题,而对日市舶司贸易不仅仅是他们两家的问题,还牵扯了整个关系地区各国守护。

一旦对日市舶司关闭,那关西各国守护就必须要自己组织船队前往宁波贸易,不仅税收起来要比之前困难,贸易时间也会延长,这是直接关系到各国财政的问题。

足利幕府原本就只能控制京畿一带,如果他们再毅然决然关闭对日市舶司,那关西各国守护会闹出什么事情,就连足利义持自己都吃不准。

说不定,到时候京极家会继续维持大明在隐歧诸岛的对日市舶贸易,而关西各国也会表示支持。

这么一来,京极家的声望兴许能达到与幕府分庭抗礼的程度,这是足利义持无法接受的。

“先暂时看看足利义持对朝廷的态度,另外去传足利义嗣,我要将此事告诉他。”

朱高煦对胡纶与亦失哈吩咐,二人也纷纷作揖应下。

作为足利义满最为宠爱的孩子,足利义嗣在永乐六年便来到了大明,此时正在南京国子监内学习。

本来足利义满让他来大明学习,主要就是为了获得大明的支持,以此方便日后足利义嗣以养子身份继承天皇之位。

不过他估计自己都没想到,眼看足利义嗣还有半年不到就能学成返回日本,就在这种时候,反倒是他自己没挺住,先走了一步。

不过不要紧,足利义满想干的事情,也是朱高煦想干的事情。

在朱高煦的传唤下,大约半个时辰的时间过去,春和殿门口就传来了唱礼声。

“日本国世子足利义嗣,求见殿下。”

“宣!”

朱高煦对殿门开口,不多时便见到班值太监领着足利义嗣走进了偏殿。

不得不说,来到大明之后的足利义嗣没有了日本的那些规矩后,随意饮食下,他的身高比来时长高了太多。

以朱高煦肉眼看来,足利义嗣虽然还没有五尺(160cm),但成年时长到五尺应该不是问题。

这样的身高,放在日本已经是小巨人了,比他来大明前那寒酸的四尺身高高出了太多。

“足利义嗣,参见殿下,愿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足利义嗣跪下叩首,朱高煦见状也令亦失哈赐座。

长高过后的足利义嗣终于没有了当年坐下就双脚悬空的尴尬,整个人也自信大方许多。

瞧着他那模样,朱高煦这才缓缓道:“刚刚朝廷收到消息,你父亲在一个月前突发疾病去世了。”

只是一句话,足利义嗣脸上笑容立马僵硬,整个人也愣在了椅子上。

过了片刻,他才不知所措的站了起来作揖道:“殿下,我……”

“等我先说完你再做决定。”朱高煦抬手示意他别着急,同时继续道:

“你父亲说过,希望伱在大明学成返回日本后继任王位,这一点是我答应过你父亲的,因此自然会竭力帮助你。”

“眼下,日本国内情况还不是很明朗,你的哥哥足利义持获得了许多人的支持,并且对朝廷在隐歧设立市舶司的政策颇有异议。”

“我本想让你返回日本,可又担心你的哥哥会对你下手,而朝廷又无法驰援保护你,因此想暂时让你先留在南京,等日本国内局势明朗再派人护送你返回日本。”

“朝廷这边也已经在着手,准备不日派遣礼部官员前往日本国都调查你父亲死因,并且检验他遗诏真伪。”

“若是你父亲真的准备让你哥哥继承王位,那你不用担心,你可以留在大明继续生活,我会给予你正三品的散阶,保障你和你的后代衣食无忧。”

“若是遗诏有问题,那我也会帮你讨回属于你的王位。”

朱高煦的话让足利义嗣备受感动,他立马起身跪在地上,五拜三叩之余,不免带着哭腔道:“在下悉听殿下安排!”

当足利义嗣得知自家父亲病逝的消息时,他脑袋确实空白一片,着急想要回家。

只是在他听着朱高煦安排时,他也渐渐反应过来,那就是自家大哥其实并不欢迎自己,甚至厌恶自己。

自己如果返回日本,且不提能否有保护自己的实力,单说与自家大哥争斗,自己便没有这份能力。

自家父亲一死,想要自己跟着死的人并不在少数,留在大明反而是最安全的选择。

不过他没有想到,朱高煦居然会愿意为了自己去调查这件事情,并承诺会帮他夺回王位。

对于仅有十五岁的足利义嗣来说,朱高煦此言此举,无疑是他道路前方的一盏明灯。

“你好好下去休息吧,这期间好好养身子,等日本那边有消息传来,我会把消息告诉你的。”

“你大可以放心,我不会让你和你父亲失望的。”

朱高煦安抚了足利义嗣,足利义嗣见状也啜泣着点了点头,最后在班值太监的带领下缓缓退出了春和殿内。

在他退下之余,站在一旁看了整场戏的亦失哈才走上前来作揖道:

“殿下,您何必要如此关照此人,虽然他尚有价值,但若是他无法返回日本继承大位,那他的价值……”

“他的价值一直都会存在。”朱高煦打断了亦失哈的话,此时的他可并不认为大明能单凭武力就征服日本。

日本再差,也是一个人口千万的大国,而大明眼下人口最多不会超过八千万,并且还需要不断移民来保障西南和东北的实控。

想要渡海击垮日本很容易,但想要长久统治就很困难。

日本的地理位置对于大明来说很重要,它不仅是日后大明联系美洲的重要中转站,还是大明重要的白银开采地。

因此在无法实控当地的情况下,扶持一个势力来长久统治日本,无疑是朱高煦所能做的最佳安排。

足利义嗣很符合这个人选,尤其是当他顶替了传承千余年的天皇一脉后,他这一脉无疑会成为日本百姓心中的“叛贼”。

顶着这样的身份,如果足利义嗣这一脉的脑子没问题,那他们就会积极和大明交流,成为大明最忠心的臣属。

日后随着大明洋三角贸易步入正轨,旅居日本的汉人会越来越多。

随着汉人越来越多,后世君王想要直接统治日本就会方便许多了。

朱高煦虽然无法在自己有生之年看到这一幕,但起码他能把日本变成中国的狗,这就足够他在史书上大书特书了。

想到这里,朱高煦转头看向亦失哈:“礼部派出官员前往京都核查,西厂也前往关西各国,与他们的守护进行对话。”

“如果没有了大明,他们挖出再多的白银也没有销售的方向,况且隐歧市舶司一旦关闭,他们的损失一定比朝廷的损失要大,让他们自己权衡利弊。”

“另外,对足利义持的情报调查要加深,我不希望看到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

吩咐完一切,朱高煦亲眼看着亦失哈走出春和殿去办事,这才渐渐放松了心神。

倒是在他放松心神之际,殿外也传来了脚步声。

朱高煦抬头看去,却见来人是穿着圆领袍的朱瞻壑。

已经七岁的他不管做什么都风风火火,每日不是在前寝宫练习弓马,就是在中左后门的广场看人火枪射击。

他对这些军事上的事情很感兴趣,唯独经济和政务上不太行。

正因如此,朱高煦准备在明年开春时,让他在南京城中为数不多的几所官学里就读,了解了解百姓的生活。

“爹,您还在忙啊!”

朱瞻壑大大咧咧的小跑入殿,瞧见桌案上那堆积如山的奏疏,当下便停下了脚步。

瞧着他的模样,朱高煦揉揉眉心:“玩完回来了?”

“没有,我去干清宫看爷爷和奶奶去了。”朱瞻壑小心翼翼的走到朱高煦身旁,眼睛是一点都不敢看向奏疏,生怕朱高煦觉得他对这些东西感兴趣。

“你爷爷奶奶如何了?”听到朱棣与徐皇后的事情,朱高煦脑中不免闪过徐皇后那虚弱的模样。

“奶奶生病了,爷爷怕我们吵到他,所以让我和大兄去外面玩,大兄带我斗了一天的蛐蛐。”

朱瞻壑说的眉飞色舞,朱高煦却一脸黑。

朱瞻基那小黑胖子他已经见过了,虽然没了历史上朱棣的培养,但这小子还是爱上了斗蛐蛐这种事情。

他怎么斗蛐蛐,朱高煦管不着,但他可不能把朱瞻壑给自己带野了。

想到这,朱高煦抱起朱瞻壑,与他四目相对的同时交代道:“斗蛐蛐、弓马都可以,但学业不能落下。”

“明年开春后,我便让亦大伴带你在皇城内的官学就读,在那里你能认识不少人。”

“啊?”朱瞻壑表情立马凝固下来,哭嚷道:“我不要读书!”

“这事情你说的不算。”朱高煦轻笑,将他举高逗弄了起来,不多时殿内便欢声笑语一片。

算起来,这也算是徐皇后病重以来,春和殿内笑声最大的一天了……

第529章 封王就藩第479章 传统手艺第573章 恩威并施第389章 日本国变第344章 把船靠过去第414章 张弛有序240.第240章 尴尬境地227.第227章 炮轰铁岭第108章 诸王态度第514章 南杨北王第483章 恩赏难为334.第334章 道貌岸然第39章 敲山震虎303.第303章 替父教子164.第164章 燕王扫北第118章 未雨绸缪第554章 辛亥变法244.第244章164.第164章 燕王扫北第552章 各抒己见241.第241章 历史变动第431章 硬顶上194.第194章 君子不妒295.第295章 筹谋安南190.第190章 百步穿杨第57章 入宫觐见246.第246章 末路尽忠217.第217章 名利皆要第584章 后记宣德(3)第568章 四面胡歌第393章 吕宋开荒第110章 布局成功第491章 各有心思第118章 未雨绸缪217.第217章 名利皆要第33章 金陵街坊第366章 此子类父206.第206章 挟父自重第611章 地府太子甚善朱厚照327.第327章 太子监国第118章 未雨绸缪315.第315章 打开新世界第67章 大本堂内274.第274章 阖宫焚燃第416章 琵琶湖之战第609章 地府你的大蒙古亡了第596章 后记崇弘中衰第373章 庙堂局势第90章 燕府三宝第590章 后记正德(1)302.第302章 三子欲比高第5章 洪武暮色第344章 把船靠过去第16章 闲暇日子184.第184章 火绳枪第402章 瓮捉野猪第121章 除夕守岁第531章 洪熙十二年第590章 后记正德(1)第81章 孝陵之上第451章 繁花似锦第64章 募兵之论166.第166章 父子相见第409章 资本道路第457章 爹求你件事第83章 擅寡而长第93章 谨言慎行第516章 自爆第136章 奴母婢也第6章 阴晴圆缺297.第297章 海贸之争149.第149章 洪武二十九年141.第141章 大破其贼186.第186章 攻守易形第542章 以博直名第359章 自由贸易第549章 形单影只第502章 洪熙大阅兵第84章 帝王心性第86章 施以恩惠第584章 后记宣德(3)第27章 练兵为强第612章 地府獐头鼠目朱老四第527章 东风入律第411章 喜上加喜263.第263章 驰骋淮南第569章 安西北庭第103章 乱我家者第487章 草台内阁269.第269章 缓兵之计第429章 三征蒙古第414章 张弛有序第23章 爷孙较劲146.第146章 水陆并进第494章 癸卯案终第133章 让利移民第505章 直挂长帆263.第263章 驰骋淮南第531章 洪熙十二年第576章 烈士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