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浪恬波静

第561章 浪恬波静

“行刑!”

“额啊——”

北京西市口,随着一道道惨叫声响起,四周瞬间传来了后怕的惊呼声。

只见在西市的十字路口处,三百多人被压跪在地上,一名三旬左右,披散头发的男子则是被被绑在一根木桩上。

男子赤裸着上身,几个衙役死死地按压着他的肩膀,其中一个衙役手里拿着一把明晃晃的剜肉刀,残忍的将他敞开的胸膛血肉剜下。

在他的惨叫声中,数百名刽子手举刀劈下,三百余颗斗大首级瞬间落地。

不等尸体倒下,便有人用包裹粗布的生石灰将其断口处束缚,将尸体一具具丢到了准备好的板车上,向城外拉去。

整个过程,除了斩首时喷出的血液外,后续并没有太多血液溅满路口。

当然,被处以凌迟的钱廖不在此列,因为他的鲜血已经流得遍地都是。

大明朝已经有许多年没有人被判凌迟了,上一个能熟练凌迟的人,早就驾鹤西去了。

如今这人虽然三十多,却实打实是一个新手,双手颤抖着不断剜肉。

每剜肉一处,便有人直接倒上一堆黄白粉末。

那是金不换的粉末,一把敷上去便能将血短暂止住,可若是伤口被抖动,鲜血却还是会往外冒出。

四周百姓又害怕又想看,每看一次便惊呼一声。

只可惜刽子手手脚不利索,钱廖此人也并非什么铮铮铁骨,不过三十余刀,钱廖便毙命于木桩之上了。

见人都死了,四周看热闹的百姓也纷纷散去,而钱廖受三十余刀而毙命的消息也传回了宫里。

“殿下,下面的人传来消息,说是那钱廖受了三十七刀便毙命了。”

武英殿内,随着王焘前来禀告,朱瞻壑也只是应了一声:“知道了。”

见朱瞻壑没有别的什么举动,王焘便站到了一旁,毕恭毕敬的协从朱瞻壑处理奏疏。

庚戌案自钱廖之死而告终,自始至终朱高煦与朱瞻壑都没有见这个搅动昆仑洲的叛贼一面,因为他也不过只是诸多棋子中的一颗罢了。

类似他这样的棋子,在大明朝遍地都是……

几个月的时间在朱瞻壑的理政中流逝,而洪熙十五年的下半年却并不平淡。

八月初十,工部尚书黄福尚书,言官营天下用工近四百万,其中长工者一百四十余万。

要知道,这一年的大明朝不过一亿二千二百余万,用工近四百万,也就代表每三十个人就有一个人在朝廷治下工作。

四百万工人的身后是四百万个家庭,往少说就是四百万,可往多了说就是二三千万。

可以说,大明朝有近四分之一的人,都在依靠朝廷过活。

正因如此,这群人才能过得如此滋润。

然而,繁荣只是一时的,以户部拨给各地的钱粮,顶多还能维持这种繁荣不到四年罢了。

四年一过,朝廷拿不出更多的钱粮接济上,那这其中二百多万百姓就得继续回去务农。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在江南巡查的于谦,担忧的便是这种事情。

“圣人说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志,空乏其身……”

“圣人最爱胡说八道了,你让他来这工地上干几天试试。”

南直隶池州府的一处工地上,身为都察院经历的于谦此刻居然坐在自己刚刚铺设好的铁轨上,一边大口往嘴里灌着水,一边文青的感叹着。

他这感叹被旁边一个与他年纪差不多的人嘲讽,对此他也不恼怒,而是笑了笑道:

“这工地上,如你这般识字懂文的多吗?”

“多?”那男人笑道:“自官学推广以来,凡三十岁以下者,又有几个人不识字?”

“你们这些儒生说话文绉绉的,到了最后还不是得为了养家糊口来像我们一样干活吗?”

“行了,休息差不多就继续吧,今天我们队得铺四十步呢。”

“好!”于谦闻言笑着起身,几个工友看着他也笑道:“你这厮干活还能笑得那么开心。”

“你们不也笑吗?”于谦调侃,那几人却大笑道:“我们笑你干活干的开心。”

“哈哈,笑吧笑吧……”

于谦不可置否的跟随队伍向前,熟练的挥动起了手中的镐子。

半年多的巡视,他渐渐去了那些浮躁和迂腐,他明白了为什么江淮能如此从容说牺牲少数人来换取大多数人的话。

说到底,江淮才是底层人奋斗起来的模样,他知道现实的残酷,而于谦却不是。

于谦祖先于伯汉先居山西,后迁至苏州,而高祖仕元为官,他的曾祖父更是担任元朝的杭州路大总管。

遂哪怕元朝覆灭,他的祖父依旧在洪武年间担任六部之一的工部主事。

若非他父亲于彦昭隐居家乡钱塘不仕,他家也能算上四代为官。

出身于这样的家庭,于谦哪里懂得什么人间疾苦,哪里有知道饿肚子是什么滋味。

正因不知道人间疾苦,没被饿过肚子,所以才会觉得皇帝必须是完美的。

但凡知道了人间疾苦,便不会觉得人间会有完美无瑕的人。

而现在的于谦,便在江淮的建议下体验了一把人间。

尽管未曾吃到人间疾苦,可他也大概知道了江淮想说的事情。

抄一人之家,丰千门百户,这才是舍小为大。

于谦觉得庚戌案判得太重,有误判的嫌疑,这并没有错。

可在某些时候,对错并没有那么重要,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当下的结果就是,庚戌案前后二十三万人的财富,让大明朝上千万人都有了工作,可以吃饱饭,不用再饿肚子。

结果如此,真假对错还有什么可重要的呢?

正因如此,现在的于谦换了一种思路,那就是让这场盛世延续下去,而他要做的就是防患于未然。

“赵坤,听说你把老家的田都给卖了?”

“对啊,卖了!”

“都卖了?”

“都卖了,能打工谁还愿意种地啊。”

“不只是我,钱德,孙何他们一大群人都把家乡的地给卖了。”

“现在妻儿就在老家宅子里待着,等我家大郎他们毕业了,若是科举考吏当兵都无望,那便和我一起来务工,总比在地里刨食要好。”

“那倒是,地里面干活太累了。”

“对啊,尤其是……”

干活的期间,于谦能听到许许多多的事情,而赵坤他们卖田的事情,便让于谦警惕了起来。

作为大明朝的官员,他知道朝廷的国库积存有多少,眼下的狂欢又能持续多长时间。

他知道,大明朝在京许多官员也都知道,可百姓们不知道。

倘若百姓因为当下的情况而将家乡田地卖了,那几年后这阵狂欢过去,这些百姓又该如何生存?

要么就重新去买田,要么就另谋生路。

想到这里,于谦便开口提醒道:“田还是不要卖,毕竟朝廷的铁路总有修完的一天。”

“修完再说吧!”

“哈哈哈哈……”

对于于谦的劝导,众人并未当成一回事,而这也是他们消息的局限性。

见状,于谦在心底叹了一口气,心里不免担忧起来。

怀揣这种心情,他在当日务工结束后,便结束了对池州的暗访。

他将自己的担心写在奏疏上,并向北京发往。

朱瞻壑处理到于谦的这本奏疏时,已经是九月中旬了。

他认真看了于谦的这本奏疏,对于于谦所担心的事情,他在看完奏疏后也感到了不妙,所以召来了户部尚书王回。

“臣王回,参见殿下,殿下千岁……”

“赐座,看看这份奏疏吧!”

朱瞻壑对王回赐座,并将于谦的奏疏发给了王回。

王回毕恭毕敬从王焘手中接过奏疏,几番翻阅便清楚了太子所担心的事情,故此他作揖道:

“殿下,于经历此疏确实需要注意,但也不需要。”

“何解?”朱瞻壑询问王回,王回闻言道:“贩卖耕地一事需要在官府备案,据户部此前半年的记录,地方贩卖耕田的次数确实有所增加,但数量不过千万亩,次数也不过五十余万次。”

“耕地挂在户籍上,五十余万次便代表五十余万人交易耕地。”

“如今朝廷治下工人近四百万,其中仅一成半交易耕地,所以对大部分百姓而言,耕地依旧为他们所看重,亦是他们之退路。”

“此外,关于这件事情,早在新政开始之前,陛下便早早让臣关注,只要交易次数不超过二百万户,朝廷都可以应对。”

“二百万户?”朱瞻壑皱眉,这个数量已经不少了,要知道大明朝如今也不过才二千二百余万户罢了。

“没错,二百万户……”

王回作揖回应,同时给朱瞻壑解释道:“陛下曾经说过两个词,两个词分别叫做工业化和城镇化。”

“工业化是指大明的财政收入中的工业收入,而这个工业包含了方方面面。”

“其中,工业化率便是指工业增加数量占大明朝经济的比重。”

“至于城镇化,便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而城镇化率,即是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

“工业化所带来的改变就是让农村人口从农村中解放出来,使得他们持续向城镇聚集,这是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

“一个工厂能带来几百个上千个工作岗位,而一个工作岗位如果能养得起一户人家,那也就能让一座城池容纳数百户上千户家庭生存。”

“许多农村的百姓并非不想进城,只是城中人口太多,想要找个养活自己的工作都很困难。”

“然而朝廷一旦开始工业化,无数工厂便会争先恐后的落地在城镇周围,能产生数以十万的工作岗位来养活百姓。”

“朝廷现在所做的经济转型,便是走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往前走的越多,城镇能容纳的人口也就越多。”

“不过这个容纳是有限制的,这点殿下也应该知道。”

王回点到即止,朱瞻壑则是点头表示理解:“朝廷现在在计划中的有大小五百余座工厂,最少需要三十多万工人才能运转。” “你的意思是,这些贩卖耕地的人口,日后将会成为这些工厂的工人?”

“不一定。”王回回答道:

“他们不一定会成为朝廷的工人,但会有人成为朝廷的工人,而这些城镇人口成为朝廷的工人后,他们会留出一部分空缺的工作给其他人。”

朱瞻壑明白了,但他依旧皱眉:“朝廷只能解决三十万人的工作,而伱却说二百万户。”

“即便一人养一户,那也需要解决二百万工人的工作问题,你这话是否托大了。”

朱瞻壑没有提及朱高煦,毕竟朱高煦是皇帝,他可不敢非议自家父亲。

面对他的质疑,王回也没有拉住朱高煦这尊大佛,而是回应道:

“三十万人只是直接参与生产的工人,而商品需要贩卖,就得有人运货、叫卖。”

“朝廷拥有中土和海外若大市场,有近三亿人口为朝廷直接或间接所接触。”

“将商品贩卖给他们这一过程中所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并不比在工厂工作的工人少。”

“除此之外,朝廷的基建也不会停下,哪怕在此前经济革新尚未开始前,朝廷每年都需要雇佣上百万人劳作,更何况今后。”

“这算来算去,足够解决两百万人的就业问题……”

王回将朱瞻壑的询问做出了全盘的回答,朱瞻壑听后这才知道自家父亲还在做着这些准备。

若非于谦开口,自己恐怕都未能察觉。

即便是自家父亲,此刻的朱瞻壑也感觉到了一种恐惧。

大明朝只是迈出一步,而自家父亲已经看到了这一步落地后引发的各种事情。

朱瞻壑甚至怀疑,自家父亲恐怕已经从这一步看到了四五步后的事情。

超人一步是天才,但超过太多,便会让人感到畏惧和恐惧。

随着政务上不断熟练,朱瞻壑愈发感到自己父亲的恐怖。

他渐渐明白了自家爷爷为什么会在永乐年间放弃理政,而转攻军事。

因为自家父亲的那些手段和所做事情的步骤,即便是自家爷爷也看不透,更看不懂。

哪怕自家爷爷依旧强行理政,可面对这些新事物,即便是他也会感觉到陌生和手忙脚乱。

面对一个如此庞大的王朝,除了自家父亲,还有谁能将它治理的如铁板一块呢?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呵呵……”

朱瞻壑将自家父亲的这首词念出,随之便是苦笑。

自家父亲所做的这些事情,不管是文治还是武功,亦或者是个人武力,都远远超过了上述的这群人。

若是他日后去世了,自己又该如何面对面前这个庞大的王朝呢……

这一刻,朱瞻壑不自觉站了起来,转身看向了那幅《天下四夷宾服总图》。

站在这幅长三丈、宽二丈八尺的地图面前,他深深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

这并非是他一人会这么想,而是认识过当今这位皇帝手段后的所有人都会想的一件事。

除了他,还有谁能治理好如此庞大的王朝。

“你下去吧……”

朱瞻壑背对王回开口示意,王回闻言作揖,而后一步步退出武英殿的偏殿。

在他走后,王焘上前作揖道:“殿下,这些日子陛下一直在编书,那些书奴婢虽未看过,但亦掌印也提过几句……”

朱瞻壑闻言看向王焘,王焘弓着身子继续道:“书中,都是日后的治国之策,以及防患于未然之策。”

只是简单一句话,便让朱瞻壑瞳孔紧缩。

片刻后他回过神来,眼神渐渐趋于平淡,末了才开口道:“知道了。”

王焘正欲后退,却不想朱瞻壑看了他一眼:“你倒是消息灵通。”

“奴婢僭越,请殿下治罪。”王焘虽然在请治罪,但却没有下跪或其它举动。

“恕你无罪。”朱瞻壑转身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随后略微思考,才将目光放到了于谦的奏疏上。

“传陆愈来。”

“是……”

朱瞻壑淡淡开口,王焘闻言应下,走出偏殿,让人将陆愈召来。

只是半个时辰左右,陆愈的身影便出现在了武英殿偏殿之中。

“殿下……”

时任吏部尚书的陆愈毕恭毕敬作揖,朱瞻壑示意王焘将于谦的奏疏交给他看。

只是几个呼吸的时间,陆愈便瞧见了于谦的奏疏。

他翻阅奏疏,眼底透露几分诧异。

从奏疏的字里行间,他感受到了于谦的改变。

如果说此前的于谦是一个迂腐而遵循传统的人,那当下的他便是一个观察细微,思想开放的人。

这一前一后差距太大,以至于陆愈都差点以为这份奏疏是旁人所写,并非自己所以为的那个于谦。

“这是你那好友的奏疏,他这人性格如何?”

朱瞻壑询问陆愈,他从于谦的奏疏中知道了这个官员很不错,至少能如此观察细微的去观察百姓生活,这是许多官员都不具备的品质。

陆愈听出了朱瞻壑的话,他沉默片刻后才开口道:“臣所知道的于谦是一个聪慧但迂腐,接受新学却又遵循传统之人,十分矛盾。”

“若是要用他,需要接受他的直脾气,还需谨慎……”

他将他所了解的于谦告诉了朱瞻壑,又谈起了奏疏中于谦的变化,话里话外都是慎重。

对于他所说的话,朱瞻壑全都听到了心里,但同时也升起了好奇心。

“你这般说他,我倒是想要看看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殿下……”陆愈如鲠在喉,不知道应该如何劝导。

“呵呵,罢了。”见陆愈如此,朱瞻壑便摇了摇头,陆愈这才松了一口气。

“我翻阅了他的考功册,他今年也可以拔擢了,你身为户部尚书,准备如何待他?”

朱瞻壑询问陆愈,陆愈则是沉吟过后才道:

“臣对他知根知底,他的性格不适合担任京官要员,若是放在地方上,反倒能显露光芒。”

“臣准备调他前往广西担任知州,拔擢一级为从五品。”

“从五品?”朱瞻壑皱了皱眉:“以他的功劳,拔擢为正五品亦不为过,调他去哈密府担任同知吧。”

“是……”闻言,陆愈只能硬着头皮应下。

哈密府位于前线,在哈密府担任同知,尽管只是文臣,但哈密府衙门需要做的事情也不少。

况且哈密通铁路,对于于谦而言并不算太差的环境。

等西域的战事开打并结束,于谦最少能累功拔擢为从四品官员。

看样子太子虽然没有说要重用他,但实际上还是想要重用他的。

想到这里,陆愈便不免在心底叹了一口气。

至于朱瞻壑则是在宣布了这件事后便示意他可以离去了,好在陆愈并未离去,而是有事启奏。

“殿下,高观累功为四川嘉定州知州了。”

“嗯,知道了……”

面对陆愈的禀告,朱瞻壑并没有表现很着急,而是淡然点头便接受了这一现实。

见状,陆愈只能感叹太子的成长,而后便起身作揖,缓缓退出了武英殿的偏殿。

与此同时,他们二人的对话也被人传到了干清宫朱高煦的耳中。

不仅如此,于谦的奏疏也被备份一份送到了朱高煦手上。

朱高煦看了看内容,轻笑颔首:“他倒还真是成长了不少,只可惜这性格还是不适合做京官。”

“不过这改了之后的性格,担任边塞官员倒也十分不错。”

对于土木堡之变,朱高煦不管是前世还是此时,都只是觉得算是政治动荡和军事动荡,但要说动摇国体,那却并不至于,毕竟当时明军的精锐都在南方。

事实上正统年间能打的将领牺牲在土木堡中的并不多,除了张辅和朱勇外,其余人几乎都没有上过战场的经验。

譬如王骥、陈懋、方瑛、董兴、梁珤等人基本都在南方,而土木堡之变后,北京保卫战爆发前,朱祁钰和于谦并没有将这些人调往北边。

战事结束后,这群人也没有得到重用,而是因为正统旧将身份遭受政治打压和冷藏。

当然有些人在两三年后经过朱祁钰的考察,认为不会有威胁,还会被重新调回北方战线。

比如蕫兴、方瑛,还能再回京营,或出镇辽东。

也有如梁珤这样的,要等待明英宗复辟才能重返对蒙前线。

比较大牌的比如王骥,则被留在了南京。

陈懋,直接给了个闲职让他管翰林讲座,冷藏到死。

平江伯陈豫,派去山东看人种田。

所以,明朝很多核心军事力量骨干并没有损失在土木堡,更多是因为尴尬的英宗旧臣身份而遭到冷藏打压。

不过朱祁钰手段还是相对温和,并没有对这些人下死手,甚至还继续用了几个,多数情况下只是将他们外派到云贵,两广,或者冷藏起来。

像是毛忠这种全家流放福建的,已经算是很重的一个了。

但也是从毛忠和石亨两人来看,于谦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让人把毛忠移送法司,这点也能看出他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不过对于石亨为他表功而遭到他破口大骂,这则是让朱高煦略微不解。

只是不解归不解,那终究是另一个位面发生的事情,而今的于谦与另一个位面的于谦却不是同一个人。

即便是,他也搅不起什么风浪。

与其担心于谦,倒不如担心担心王回、江淮、陆愈、王骥、徐硕这群人。

想到这里,朱高煦轻笑摇头,继续提笔编书,养心殿内渐渐没了声响……

272.第272章 各怀鬼胎第445章 解缙案299.第299章 南征北讨第594章 后记隆庆第401章 再议北征第425章 人君姿态第532章 诸君慢行第573章 恩威并施第519章 长治久安第562章 弥天大谎第447章 瘈狗噬人第599章 后记永历(2)第443章 未雨绸缪第570章 城头论政331.第331章 高丽者鱼鳖也第1章 洪武二十七年第436章 春风吹又生第99章 闭门思过第470章 洪熙元年271.第271章 兵围京师185.第185章 东征西讨第535章 各怀鬼胎190.第190章 百步穿杨第41章 兄仁侄狠217.第217章 名利皆要第84章 帝王心性第397章 哀毁骨立第608章 地府势单唐宗力孤汉祖218.第218章 岁末乱象第608章 地府势单唐宗力孤汉祖第489章 仓攒吏196.第196章 穷兵黩武147.第147章 崽坑爷粮第609章 地府你的大蒙古亡了第589章 后记弘治287.第287章 大兴教育177.第177章 南北榜案209.第209章 建文新政第110章 布局成功第54章 洪武移民第1章 洪武二十七年325.第325章 永乐三年第135章 兀狄哈狠人第91章 仁官不仁民278.第278章 年号永乐第106章 倭夷入寇第346章 永乐五年313.第313章 老子多心第96章 孙帮爷背锅第11章 亲亲相争274.第274章 阖宫焚燃174.第174章 天子收网177.第177章 南北榜案第104章 归北不远第346章 永乐五年第519章 长治久安第121章 除夕守岁第567章 瓮中之鳖第58章 以钞抵税第578章 帝悲恸第51章 孜孜不倦第353章 二下西洋第400章 炮击木骨都束第491章 各有心思324.第324章 桑稼疾苦266.第266章 衣冠禽兽第123章 北返建功第428章 其势可谓第369章 做大明的狗284.第284章 诸事繁杂第466章 各怀鬼胎第557章 各方局势第418章 明日条约317.第317章 乌斯藏都指挥使第381章 背有靠山第535章 各怀鬼胎第457章 爹求你件事279.第279章 永乐新政234.第234章 烽火夏至第30章 父子相似148.第148章 闷声做事第57章 入宫觐见223.第223章 战火奋燃249.第249章 海军朱成功第353章 二下西洋330.第330章 同甘共苦307.第307章 东宫有后第598章 后记永历(1)285.第285章 谋划安南334.第334章 道貌岸然315.第315章 打开新世界第367章 调停诸国第547章 鸡鹜争食第102章 西南欲乱第132章 得陇望蜀第494章 癸卯案终第431章 硬顶上162.第162章 死伤甚重第510章 漠北大捷第100章 燕府女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