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节 三权分立

一帮大臣向马周请教,陛下李世民把二十九名死刑犯人放回家,中间间隔九个月的时间,为何他们没有一个逃跑的,反而在规定的时间返回长安伏诛?

马周解释道,这就是诚信治国的最高境界!

国以法为规,为律令,同时兼顾人情。法者,人人必需遵守,律者约束也。但法律不容情。陛下以诚信治国,给予本来没有任何机会的囚犯,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陛下相信他们不会逃跑,即使他们有这种想法,回到家中,家人也会劝说他们遵守诚信。这就是讲究人情的收获。

你待别人以眼,别人也以眼还你;你待别人马牙,别人也以牙还来你;你待人以诚,别人也以诚来待你。你待别人以诈,别人也以诈还你。

普天下之,莫非王土,率海之滨,莫非王臣,就算逃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一帮大臣十分信服,感叹万千。

随后,在马周与大理寺,刑部还有御史台共同努力下,劝解李世民开展另一基取信于民,取信天下的大手笔。那就是把立法、执法、监督权,三个权力分开,又称三权分立。

告老还乡的六十岁以上的老臣,全部召回到长安,再从各地挑选诚实、勤劳、孝顺、遵守律令的人,以及各行各业的翘楚之辈,组成立法团。在一帮懂得国家运营的阁老指点下,对各行各业的规矩进行立法。每个行业必需依照立法团颁布的律令去执行。

若不严格执行,则由刑部强制执行,并对违规操作的人或团体进行处罚。但是。处罚的程度是轻还是重,并不是刑部执行,而是与大理寺执行。而刑部和大理寺在办案过程中,必需接受御史台的监督。

御史台也不是为所欲为,还有中书省以及谏言官和皇帝陛下对他们进行第二次监督。

因为从立法之初,就存着治病救人的目的,制订下符合行业发展标准的条文。更多的人都严格遵守着行业标准。虽然也有一部分人受到了行业的处罚,但是。处罚以后都又回归到标准上来。

在立法团、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的共同执行下,各行各业规范标准,严格执行标准,有利于行业的发展。达到了大一统的世界。

大唐境内施行这种更符合行业发展的标准以后,取得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辉煌成就。人们家中的米粟满到无处收藏,手工业,制造业,商业窗前繁荣,使人们生活富足,人人安居乐业,奋力进取。

在这种大环境下,大唐有的是国力兵力和财力。周边一些小小的国家,没等大唐派兵向他们要领土问题,自动的臣服于大唐脚下。成为大唐的附属国。一些不服气的民族,试图阻挡大唐的影响力,大唐派一部分兵马,根本没有派大部队去,就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丢盔弃甲。

这时。许多商人走上丝绸之路,把生意经营到大唐以外的地方和国家。大唐明正言顺的的派出保护商队的兵马,沿途熟悉查看许多国家的军情和风土人情,了解到除了大唐以外,世界上还有更多的民族和国家。

他们当然也有他们自己的风俗,也有自己灿烂的文化,但是,通过商队了解到大唐的情况以后,心生向往之!因为,他们把大唐与汉朝联系起来,而且发现大唐比汉朝更加如日中天,更加开放更加宽容。

于是,有实力的国家都派自己的王室主要成员,来到大唐,向大唐学习经验,取得一定的管理经验以后,回到他们自己的国家,把大唐的一套经验,施加福利于他们的百姓,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时,是贞观四十年,李世民统治大唐已经四十年时间,年近七十岁。大臣们换了一代又一代,皇帝却没有变化过。李世民治理国家,顺水顺风。可是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突然决定,要把皇位传给太子李治。

这个时候,李治已经四十余岁,武则天也四十岁,为李世民生下了一个女儿,因为没有参政的经验,对政权也没有任何的想法,安心做起了母亲。李治虽然对武则天有一定的非份之想,可是父皇还健在,他也不方便吐露自己的心声。

好一些的是,马周了解他和武则天之间的感情,每隔一段时间,都要从南方,尤其是从荆州挑选一些与武则天不差上下的年轻貌美的江南女子,给李治排忧解闷,使他把感情慢慢分散转移其他年轻娘子身上,把对武则天那份感情,渐渐淡忘了。

在这种情况下,马周觉得,李世民既使把皇帝传给李治,他与武则天也不会再发生感情,便同意了李世民这个决定。

代表关陇集团利益的长孙无忌自然也全力支持李治,毫无怨言,李治是他的外甥,他不支持还能让谁支持?天生聪明过人的李绩,也不反对这个决定。在他看来,那是李世民陛下的家事,他一个外臣,就算反对又能起到多少效果?与其反对而没有结果,还不如举手支持。何况,李治也是一个有为的皇帝。

别不多说,只做太子就做了二十年!而且是在他最有精力最有能力的年龄段,接受了来自四面八方小国小民族朝拜的情况下,做了这么长的太子,使他眼光高远而不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与失。使他比李世民更加有胆识和魅力。

于是,贞观四十五年,李世民禅位于李治,做起了太上皇。李治登基,史称唐高宗。

不过,李世民在做上太上皇以后,并没有彻底的撤手朝政,遇到重大的决策之时,必需由他来决定。也就是说,在扶上马走一程的情况下,李治又做了五年的副手,使他处理起朝堂之事,游刃有余。

直到派兵妥善灭掉倭国,把倭国的版图纳入大唐统治之下,李世民才彻底地放心,觉得这个儿子做得并不比他自己差。

这时,马周还担任着中书令,太子太傅,与李绩和长孙无忌共同影响着大唐的命运。

李世民闲来无事,便要马周指点他炼丹修道,想长命百岁,荣升为仙。()

...??

第6节 借刀杀人第163节 十八学士第69节 癌症第41节 纯属意外第100节 余音袅袅第117节 一杆打净第81节 疑无路第134节 满载而归第17节 出气筒第141节 审查魏征第22节 刺探第148节 高人第129节 满城风雨第75节 美人计第16节 第一桶金第28节 开门见红第12节 诡异的约会第13节 原来是她第104节 棒槌娘子第160节 往事并不如烟第160节 往事并不如烟第11节 竹林约会第7节 猫腻第11节 竹林约会第133节 险斗凶僧第86节 佛祖叫你回家吃饭第3节 真相第85节 见鬼说鬼话第149节 开发矿山第186节 事了拂衣去第129节 满城风雨第158节 道士拦路第187节 深藏功与名第146节 新龙椅第150节 竹躺椅的象征第124节 是非之地第52节 搭戏台卖线头第143节 打抱不平的太子第27节 夜半怪异声第86节 佛祖叫你回家吃饭第50节 学霸第12节 诡异的约会第183节 系铃人第32节 投送怀抱第96节 短兵相接第143节 打抱不平的太子第28节 开门见红第1节 血火山村第105节 英雄落泪第41节 纯属意外第15节 约法三章第105节 英雄落泪第60节 一口浓痰第46节 送子观音第186节 事了拂衣去第21节 念念不忘第156节 皇帝赐婚第185节 杀与藏第62节 告秘第170节 马拉火车第137节 不争之争第118节 秦琼倒霉第41节 纯属意外第158节 道士拦路第38节 文人决斗第174节 外儒内法第26节 下崽儿的钱第127节 身处漩涡第58节 啼笑皆非第179节 争执第163节 十八学士第84节 淮安王第51节 新四大发明第42节 灵魂飞升第190节 功德大圆满第81节 疑无路第179节 争执第167开药第96节 短兵相接第64节 爬升第38节 文人决斗第57节 重口味第190节 功德大圆满第84节 淮安王第41节 纯属意外第38节 文人决斗第163节 十八学士第129节 满城风雨第138节 赤诚相见第159节 天机第25节 一种手段第70节 真真假假第163节 十八学士第79节 吵架第34节 走马灯第116节 马踏飞燕第74节 暗中调动第82节 地包天第11节 竹林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