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节 庞然大物

李绩了解到,身为百官之长,马周心里早存着搬倒长孙无忌的想法,只是因为陛下李治不支持,才不得不全面撤退,韬光养晦,蛰伏隐忍,伺机寻找同谋,一次搬倒这个庞然大物的最佳时机。

马周也了解到,李绩不仅仅是军伍出身,也是极为有头脑的人。面对三朝无老,权势滔天的皇亲国戚长孙无忌,他也在寻找着机会,只是势单力孤,缺少支持他的人。

二人可谓是一拍即合。

关键的是,朝中还存着一个人,这个人受李世民的嘱托,一定要想办法保全长孙无忌。这个人就是诸遂良。

马周知道这件事,知道李世民向诸遂良交待过这句话。在李世民看来,长孙无忌位高权重,受人诟病,早晚引起公愤,性命不保。从面,李世民早早的就埋下一个伏笔,要诸遂良在关键时刻帮他一把。

换个角度来说,李世民知道,他在的时候,还能依他至高无上的皇帝权力,保全长孙无忌平安无事。一旦他不在了,长孙无忌早晚会被人家从高位上整下来。

因为李世民也深深地知道,长孙无忌身上有着许多优点,同时存在着致命的缺点。若是这些缺点被对手利用,他一定会永世不得翻身!

通过疏理李世民交待这些话的深层原因,马周找到了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在科举条件下,步入朝堂做官的人越来越多。朝中集中的权力,慢慢分散到许许多多无权无势的小老百姓手中,已经成为天下大势。

长孙无忌代表着关陇集团。代表着权力的世袭制,肯定会引起许多通过科考进入仕途的人不满。再加上长孙无忌纵横朝常几十年,鲜有遇到匹敌的对手,只会越来越傲气,越来越不可一世。

所以,他才托同样是世袭而来的诸遂良保全长孙无忌。

马周见到诸遂良,把知心话托底讲给他听。暗示他。在科考士子们和传承世袭制之间,必需做一个决择。

诸遂良能被李世民这样的牛人托言办事。自然也有非常的谋略。对马周和李绩与长孙无忌之间的争争斗斗早有所耳闻。他一直置身事外,冷眼旁观,从不参与其中。

现在,马周向他交待心理话。他当然知道,马周是在拉笼他。若是没有他的支持,马周很难搬到长孙无忌。若是他倒向马周一边,长孙无忌必败无疑。

可是,世袭制的长孙无忌一旦倒下了,对他诸遂良是有益还是不利?左左右右反复权衡,他决定,还是站在岸边不下水为好。

既不得罪长孙无忌,也不得罪马周。与玄武门之变中的秦琼一样。无论哪一方想要取胜,都必需依靠着他的支持。他不管支持哪一方,都有失败被逐出长安的可能。若是他不支持,保持中立,不管哪一方取胜,都可心安然保全自身。

从诸遂良不阴不阳的态度里,马周感觉到,他是保持中立的。其实。他的不支持其实就是最大的支持。等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马周和李绩搬倒长孙无忌。

在这样的情况下。马周和李绩便开始了投石问路。首先,伏下一帮精干的府兵,详细调查到长孙无忌的管家的一举一动。

通过了解,得知长孙无忌管家得到一百亩地之后,狗仗人势,狐假虎威,欺压百姓。在他正不可一世的时候,马周派人把他拿下,然后,通过酷刑拷打,竟然得到一个惊天大阴谋。

原来,长孙无忌暗中拉笼着一批没落的贵族,私下里也养着一批死士。这批人谁的话都不听,只听长孙无忌一个人的吩咐。

这一幕,使马周和李绩瞠目结舌,十分震惊。这一幕与玄武门之变何其相似,与太子李承乾阴谋造反何其相仿!难道长孙无忌真的要仿效建立大隋的杨坚,建立大唐的李渊,以外戚身份,企图夺取大唐的江山?

这个时候,马周意识到,袁天罡所说的大唐江山在百年之内,一定会改名换姓,落入他人之手的高明之处。按照正史来说,长孙无忌是被武则天逼迫而自杀。武则天醉心于权力,当然早就发现了长孙无忌的阴谋,为了清除登上皇位的障碍,不得不出手杀掉长孙无忌。

现在,马周通过延长李世民的寿命,使武则天人老珠黄,引不起李治的兴趣,而使她自然而然消失于宫廷之内。结果,在同样的时间时里,走了武则天,来了长孙无忌。

幸运的是,很早的时候,马周就开始布局,并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才没被长孙无忌篡权的机会。

于是,马周和李绩暗中布下十几万兵马,随时待命而发。然后,二人连夜闯大明宫,把所得到的事实一一向李治禀报。

李治得到禀报大吃一惊,长孙无忌可是他的亲舅舅。在李承乾被忘掉以后,李世民立谁为太子的事情上犹豫不决时,是长孙无忌一句话,明确指出他支持李治,李治才有今天的地位。

他又如何忍对舅舅痛下杀手?

马周说:“一代天子一朝臣,若不把这些占着高位却不办事的人搬倒,陛下纵使有弄天的本领,也难以施展拳脚。与其以后被人束缚得碍手碍脚而壮志难酬,还不如现在快刀斩乱麻,一次性的解决后患。”

“天下江山姓李而不姓长孙,若是陛下现在优柔寡断,当断不断,日后必受其乱。臣只是在朝为官之人,无论是谁坐了那把龙椅,臣都可以凭着这份忠诚的良心而不失高位。”

“但是,陛下是否想到,你李家在新朝建立以后的结局?”

马周这句话形同一只带刺的短刀,狠狠扎入李治的心脏。在江山和亲情方面,他必需舍弃一个。江山是李家的祖宗在血河里取得胜利,在万众瞩目中建立起来的。江山是祖宗传下来的,而长孙无忌只不过是一个外姓人而已,与他之间亲情算得了什么?

为了江山,李治痛下决心,要对长孙无忌下手。但又忌讳他根系庞大,一时难以撼动,便把心中的担忧向马周和李绩说了出来。()

...??

第62节 告秘第119节 皇宫闹鬼第23节 必有回响第145节 重操旧业第113节 六亲不认第152节 大明宫第185节 杀与藏第156节 皇帝赐婚第186节 事了拂衣去第152节 大明宫第25节 一种手段第56节 谁下的手第150节 竹躺椅的象征第74节 暗中调动第27节 夜半怪异声第110节 好粗的腿第14节 灵异事件第139节 奉旨完婚第55节 要命的酒席第51节 新四大发明第159节 天机第82节 地包天第100节 余音袅袅第65节 荣归故里第92节 布下天罗网第52节 搭戏台卖线头第138节 赤诚相见第37节 鼠狼霸道第109节 宇文士及第2节 虎跳崖第180节 庞然大物第13节 原来是她第46节 送子观音第106节 李代桃僵第129节 满城风雨第128节 制造声势第15节 约法三章第56节 谁下的手第160节 往事并不如烟第20节 原来如此第86节 佛祖叫你回家吃饭第125节 城门作乱第60节 一口浓痰第25节 一种手段第12节 诡异的约会第115节 百鸟朝凤第61节 意外补偿第54节 仓猝之事第132节 反打一耙第107节 四请圣贤第85节 见鬼说鬼话第82节 地包天第150节 竹躺椅的象征第80节 意外的战斗第26节 下崽儿的钱第68节 真假俩骗子第143节 打抱不平的太子第34节 走马灯第1节 血火山村第164节 武才人第84节 淮安王第101节 一字之差第102节 道袍飘飘第89节 过山车第78节 倒贴第57节 重口味第69节 癌症第156节 皇帝赐婚第23节 必有回响第81节 疑无路第166节 刺杀第179节 争执第136节 公主求婚第176节 三权分立第86节 佛祖叫你回家吃饭第172节 培养第89节 过山车第190节 功德大圆满第168节 用药如用兵第150节 竹躺椅的象征第31节 横刀夺爱第4节 堂兄的阴谋第23节 必有回响第177节 减法第12节 诡异的约会第186节 事了拂衣去第160节 往事并不如烟第34节 走马灯第52节 搭戏台卖线头第42节 灵魂飞升第40节 痛打落水狗第8节 奇怪小娘子第44节 拼酒第99节 恶战第62节 告秘第118节 秦琼倒霉第153节 祛疾第49节 阳谋第70节 真真假假第133节 险斗凶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