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姐弟

时间过得很快,又好像很慢。

匈奴来到洛阳城下好几天了,先是慢条斯理地收割农田里残留的庄稼,充作补给。

可怜洛阳士民好不容易种出的一点粮食,因未及收获,竟然成了匈奴人的口粮和马料。因粮于敌这种事,当真什么时候都有。

做这些事的同时,匈奴人还在四处寻找能劫掠的地方,尽可能制造恐慌。

只不过洛阳周边荒芜得很,不是坞堡就是山寨,都有一定的守御力量,并不好抢。

没奈何之下,他们只能冲进洛阳城四周的住宅区、商业区、王公府邸内,大肆劫掠之后,还放了一把大火,烧毁了很多建筑,甚至掠走了部分尚躲在这些区域的士民。

城外一片混乱,城内同样闹得闹得沸反盈天,一直到九月初四,才有禁军步卒出城,将匈奴骑兵驱逐出城外的建筑区。

带队的支屈六哈哈一笑,又向北冲向河阳南城,试图制造混乱。

至于向南袭扰,他放弃了。

洛南三关不通,他们也就三千骑,根本不可能闹出多少动静,没必要自讨没趣。

匈奴退走后,洛阳朝堂上的争论才进入高潮。

尤其是今年有个致命的问题:漕粮输入不足。

如果说这还能忍的话,现在漕粮运输中断了,因为匈奴人切断九曲渎的运输。

请问阁下如何应对?

天子也感到了些许惊慌,因为洛阳一旦城破,他必然要遭难,无可幸免。

这个时候不是背地里搞谁不搞谁的问题,他是真的慌了……

“陛下无需忧虑,洛阳被围也不是第一次了,每次都化险为夷,何须匆忙召陈公回师勤王呢?况且他在枋头,被贼众缠着,一时半会不好撤。”襄城公主司马脩袆苦口婆心地劝道:“阿姐方才问了殿中将军,敌我缠斗之时,万万不能撤,要撤也得等击退敌军之后。”

司马炽不是不懂这个道理,即便真不懂,也有懂的人讲给他听。

但问题在于,他为什么要为别人考虑?

他是天子,别人天生应该替他考虑,体量他,谅解他,委屈自己。

他不会也不愿委屈自己,不愿为别人着想,勤王之军纵有困难,也该星夜前来。

好吧,这几年他遭受了毒打,没那么自我了,但他真的很想见到勤王兵马啊。尤其是今天早上,有一支禁军贸然追击敌骑,结果被击溃,损兵三千余人,大挫士气,这让他心中更加恐慌。

“城中粮草不足,若不驱逐贼骑,漕运不通,人心动荡,又能坚持到几时?”司马炽不悦道。

司马脩袆拢了拢秀发,沉吟片刻,又道:“陛下,太仓内存粮可用至何时?”

“这……这……”司马炽顿住了。

他只知道存粮肯定不够用,但具体不够用到什么时候,却不太清楚。

见姐姐一直盯着他看,顿时面红耳赤,道:“省着点用,大约只够用至正月。”

司马脩袆一听,松了口气,道:“陛下,太仓存粮只需支付宫廷用度、百官俸禄、军士匠人粮赐,既能支撑到正月,又有何忧?”

“阿姐是说,接下来几個月,漕运能打通?”司马炽有些怀疑地问道。

司马脩袆也不知道究竟能不能打通,只能说道:“若陈公在枋头赢了,无需调兵入援,贼骑自退。若一败涂地,匈奴恐大举渡河,将洛阳围个水泄不通。如何抉择,陛下宜细思之。”

司马炽想了许久,仍然踌躇难决。

“陛下……”司马脩袆又劝道。

司马炽怀疑地看了眼姐姐,忍不住问道:“阿姐为何三番五次为邵勋说话?”

司马脩袆面色沉静,没有起丝毫波澜,只听她说道:“阿姐也是为了陛下考虑啊。此时檄调陈公入卫洛京,他来得了么?”

“他若不来,便将其丑行昭告天下。”司马炽毫不犹豫地说道。

“陛下乃九州共主,休要置气。”司马脩袆无奈道:“不如静观其变,先等一等,反正太仓还有存粮。”

司马炽冷哼一声,没说什么。

自家人知自家事。

其实,他不知道洛阳短时间内不会陷落吗?知道的。

现在搞得战战兢兢,几乎下诏四方勤王,其实有借题发挥的意味在内。

这是他心底最深处的阴暗,绝对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

是的,他觉得自己有点疯了,竟然想看到邵勋兵败身死,全军覆没。

邵勋一旦败亡,会发生什么事情,没人敢保证。

但他觉得,总比邵勋活着要好。

此人死了,他可以以朝廷大义,晓谕诸将,令其带兵自效。

李重、陈有根、王雀儿、金正、侯飞虎、满昱等辈,以前跟着邵勋为虎作伥,罪责颇多。如今靠山倒了,宁不惶恐?

朕以天子之尊,赦免你们的罪责,许尔戴罪立功,宁不感佩?

诚然,他也知道可能有点理想化了,但总会出现机会不是?

至于匈奴会不会大举南下,他觉得收编邵勋部众后,再檄调宛城、襄阳、徐州三地精兵,与匈奴决战,还是有一定胜算的。

至不济,他也能迁都许昌、宛城或襄阳,身边围拢着重臣名将,诸般大事皆出于己手,不比现在强?

洛阳这么一个地处前线,随时可能闹饥荒的城市,他真不太想待了。

他需要混乱,剧烈的混乱。

混乱之中,他可能变得更糟,也可能变得更好。

但如果没有混乱,他的结局似乎一眼看得到头,没有任何悬念。

他的这种心理,用简单的词语来描述就是:疯了。

先被司马越两度重击,再被邵勋联合群臣管束,他的精神状态多多少少有点问题。

司马脩袆似乎也感受到了天子的异样,轻叹一口气,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事实上她内心也很纠结,毕竟是武帝之女、天子之姊,年轻时享受了天家的万般荣耀,甚至遗泽至今——十倍于普通公主的嫁妆,足以让她成为天底下最有钱的女人之一。

但嫁出去的女人,便如那泼出去的水。即便再关心娘家,也要为自己的生活考虑。

况且她现在有孩子了,宝贝得很,一点都不放心交给乳娘,每晚入睡时都要看到女儿可爱的面容,才能放心睡去。

今天入宫看望天子,名为姐弟畅叙亲情,实则另有目的。

在这件事上,她有些羞愧,因此也不想多说了。

殿室中一时沉寂了下来。

良久之后,天子又道:“阿姐何时去江州?”

“去江州作甚?”司马脩袆一愣,不过很快反应了过来,脸上的表情也有些厌恶。

“阿姐乃王处仲之妻,合该夫妻团聚。”天子看到姐姐脸上的表情,心中明了,但还是劝道:“王卿刺江州,手握重兵,为国之干城,朕所信赖。阿姐去了,多加督促,则朕在洛阳,亦多了几分保障。”

“我不去。”即便是面对天子,司马脩袆也丝毫不给面子,冷冰冰地说道。

“阿姐还是当年那个脾气。”司马炽讪讪笑道。

“陛下。”司马脩袆看向天子,神色中有几分怀念,语气也真诚了许多:“陛下你要好好的……万勿轻举妄动。即便将来风云变幻,富家翁总是有的。”

这话说得有点大逆不道。

但天子都混到这种地步了,又是自幼相处的姐弟,他也没有责怪姐姐,只是沉默不语,神思不属。

司马脩袆有些失望,随意聊了几句后,便出宫回府了。

回府后第二天,她得到消息:天子没有下诏陈公回师勤王,但趁夜派出使者前往枋头,调骁骑军回洛阳。

对此她只是有些感叹,满朝文武终究还是有私心。

或许在王衍等重臣的影响下,朝臣们勉强按捺住了调兵入援的念头,但把本属于朝廷的禁军调回来,却无人阻止。

这些人本就是这副德性啊。

司马脩袆联想到之前周馥提议迁都寿春之事,天子一度有些意动,但群臣舍不得在洛阳的家业,最终将这件事搅黄了。

这些人关心的,终究只是自家的钱财、官位罢了。

其实,她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乱世之中,每个人都在尽力做着有利于自己的事情,且随着时局的发展,不断调整。

她现在只希望陈公能顺利击败石勒。

矫情点讲,她不希望女儿没有父亲。

实际点讲,她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受损。

嗟叹一番后,她坐到了案几后,开始写信。写完密封好,立刻遣人绕道兖州,想办法渡河,送到陈公手里。

京城发生的一切,包括天子的想法和状态,她觉得有必要告知陈公。

信送出去后,她又有些苦笑。

连她这个做姐姐的都在给陈公通风报信了,不知道天子哪来的自信。

第842章 说客第九十二章 入京述职第四章 行宫第五十九章 战机(下)第四十二章 悬在头顶的剑第908章 阻截第一百零六章 洛阳保卫战第七十章 应用题第三十三章 宿命第955章 亮子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将军第八十九章 吞并友军是优良传统第一百零五章 舌战群儒第867章 会见第八章 两京第952章 着急的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滚!第二十一章 用什么脑子打仗,拼了!第一百章 中邪第二十五章 奉帝“出巡”第二十章 密诏第一百六十六章 稳重的选择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头第四十七章 “满城之战”第一百五十三章 进步的机会第二十七章 前后夹击第一百三十四章 扩军第九十一章 插手第六十章 关中闲子第835章 胜利!第一百十三章 抚理第一百十二章 谁能阻我?第一百三十一章 分类第一百四十八章 淯水(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居家与工作(上)第三十六章 料理(上)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一百四十二章 亲情第三十章 口袋里的老鼠第二十一章 用什么脑子打仗,拼了!第五十六章 大妇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笼中鸟第869章 学生们第一百五十三章 旧地重游第十章 黎阳第833章 前进!第十四章 统战价值急剧提升第六十章 胜败第一百三十三章 滚!第973章 势力与西情第九十九章 办公第一百八十八章 风中的战斗(下)第四十八章 合兵西晋爵位制度第八十五章 说动第一百五十三章 旧地重游第六十二章 举荐第一百八十章 兵临城下第三章 劝羊第一百零四章 试探第一百零三章 大岘山第一百九十章 征服者第三十八章 有人走,有人留第一百三十四章 扩军第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十七章 圈子第八十三章 战略方向第三十三章 敌不动我不动第一百十六章 来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滚!第902章 莽出来的战机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设第七十五章 变幻第965章 西苑第913章 翅膀硬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前后夹击第八十三章 战略方向第一百零三章 后妈养的小团体第二十四章 遭遇战第869章 学生们第十八章 风驰电掣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人涌入第934章 入城(上)第一百零二章 夜战第一百五十九章 举荐第一百二十九章 对耗第一百十四章 唯一做准备的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打法第三十章 口袋里的老鼠第一百三十八章 卖命第一百零五章 云中坞第一百二十七章 姐弟第920章 坐看小儿辈破敌第一百五十四章 两人第八十一章 最后时刻(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抓捕与人选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势与方伯第五章 巡河(上)第八十二章 水与旱(上)第三十七章 祁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