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机构蛋糕

八月初一,卞滔在野王看到的皮料就送到了洛阳。

黑羔羊皮做什么的?那当然是拿来做冕服的了,还是最高等级的祭祀用的冕服。

整体色调上玄下𫄸。

玄,代表着一天中阳光的升起,是一种黑中透红的颜色。

𫄸,代表着一天中太阳的下落,是一种黄中带红的颜色。

自先秦时期一直流传到现在,且还会继续流行下去。

平日里不常穿,但非常正式的场合,如正旦大朝会、昭告上天、祭祀家庙等,都需要穿这一身。

登基自然也包括在其中了。

而且新朝乃水德,尚黑,黑羔羊裘冕服从色调上来说也非常契合,堪称完美。

“幸好那会天气已经凉了下来,不然穿这身是真的热。”邵勋摸了摸质地完美的皮料,道:“难得代公有心了。”

庾文君站在一旁,也有些欣喜。

她是为丈夫欣喜,为他奋斗二十多年,终于接近顶峰而欣喜。

不过,欣喜之中,终究还是有些小情绪。

“代公是挺有孝心的。”她轻声说道。

邵勋微微一愣,笑道:“他以父礼事我,我保他权位,如此而已。”

庾文君不置可否,面色淡然。

邵勋看得有些不太舒服,放下黑羔羊皮,嘱咐少府尽快赶制后又看向妻子,欲言又止。

“好了,夫君。”看男人这个样子,庾文君心情好了一些,挽起他的手,道:“正事要紧速去理政吧。”

邵勋点了点头,又看了一眼妻子,去了大将军府。

禅让进入后期,新朝最重要的利益分配方案也终于出炉了。

“可真不容易。”邵勋弹了弹手里的硬黄纸,感慨道。

包括羊曼在内的几人尽皆俯首,但心神仍留在那份黄纸上。

开国之后,王衍会继续任丞相。

按照他们对局势的洞悉,王夷甫可能是大梁朝第一任同时也是最后一任丞相。

他死后,丞相之职会被罢废,取而代之是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主官,即尚书令、中书监、侍中。

其中,尚书令、中书监各设一员,侍中员额不定,一般是两员,有时候会稍多一些。

羊曼是侍中,常在梁王身边参预大事,他非常想进入那个被称为“政事堂”的机构,与尚书令、中书监同列,哪怕弱势一点、地位低一点,也是了不得的荣耀,盖因进了政事堂,可就是事实上的丞相了——因分权故,应该是丞相之一。

张宾则面色平静。

他是从四品中书侍郎,梁王已经私下里说过了,开国之后,他就是正三品中书监——本来这个职位是从二品的,但梁王觉得有起草诏书权力的中书省主官不宜级别太高,于是降了一级。

不过张宾无所谓了。

五年前那场大疫,他家中有亲人过世,自己一度也感到身体不适。好在梁王非常重视他,不但派遣名医诊治,还将他接到了空旷的上林苑内休养,这才挺了过来。

非此,他感觉自己躲不过那场劫难。

经历了这种生死大事,他已经看开了。

能不能更进一步不重要,作为石勒降人,他在朝中根基浅薄,已经惹得太多人眼红了,没必要太过积极。

梁王给官,他就接过来。不给,也不会失望,如此而已。

吏部尚书梁芬则老神在在地坐着。

他应该也会动一动了,但不会奢望尚书令那个位置。

不是没有希望,希望肯定是有的,但竞争十分激烈,西州这个基本盘到底能不能撑起尚书令这个丞相之下第一人,他心里有数。

要知道,作为三省之中凌驾于其他二省的部门,尚书令可是正二品,总揽六曹尚书事,几乎可以算是“小丞相”。

上个月一度有传闻:“梁王欲罢废尚书令,不置此职,但以仆射为之。”

现在看来,这只是个谣言,尚书令还会继续存在。

尚书令之下,如果不分置左右仆射,那就只有一个“尚书仆射”。

梁芬很清楚,尚书仆射或尚书左仆射将是他的位置,因为梁王需要拉拢西州士人、豪族。

朝堂政治,就是这么回事啊,无尽的算计、平衡。

有的人,能力很强,但因为种种原因,难以身居高位,被迫把机会让给别人。

有的人,能力一般,但机缘巧合之下,高官就会落到你头上,想不要都不行天子还会生气。

“孤设枢密院、教练院、供军院之事,外间可有物议。”邵勋放下黄纸,起身踱步,看着门外湛蓝的天空,问道。

“并无议论,时人或不太了解此三院。”侍中羊曼回道。

“没有就好。募兵大行其道,就得有管募兵之衙署。”邵勋说道:“国朝始置门下省,初时亦有非议。些许流言,随他去好了。以中领军、中护军领国中精锐,几无制衡,委实儿戏。”

枢密院、教练院、供军院这种衙门,历史上首现于中唐藩镇割据时期。

长安朝廷置枢密院,德宗后由中官领之,一般还兼任其他职务,如十军十二卫观军容使等,如果不兼任,那就是个跛脚枢密使,在太监武人集团中排序较低。

枢密院只掌禁军调动。

教练院,顾名思义,训练部门。

供军院则是后勤部门。

Wшw ¸тtkan ¸C〇

后两者多现于藩镇,他们没枢密院,但有一个低阶平替机构:都虞候司。

诸衙将如果不出征,在都虞候司打卡上班,没法接触军队,也没法管日常训练和后勤财政,只负责领兵作战,即兵将分离。

北宋就是学的这个。

但这种方式并不能完全阻止叛乱,因为制度是够严密了,但缺少了一个关节环节:风气。

在满脑子都是造反思想的人眼里,这种制度无法束缚他们。

在造反累了,不想折腾了,或者满脑子忠君爱国的人眼里,这种制度就是有用的。

制度和风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还好,如今的风气还是很不错的。

即便历史上的南北朝,造反风气和思想都没晚唐衙兵大爷们那么离谱。南北朝造反,更多是制度上的问题,风气其实还可以。

枢密院、教练院、供军院主官曰“监”,各一员,副手曰“少监”,各两员。

此三院主官分别是陈有根、裴廓、糜晃。

陈有根负责调发兵马,没有他,任何人无法调动禁军。

裴廓负责禁军训练,他能力一般,但照本宣科就行,银枪等军的训练、考核模式已经非常成熟。

糜晃负责禁军的钱粮、器械及其他后勤事务。

三个人互相制衡,而禁军各营又都是邵勋的门生在统带,如此可保无虞——当然,就他的威望来说,哪怕重设中领军也没人敢反,但总得为儿孙考虑,不是么?

“府兵八卫、禁军三院由天子直辖。”邵勋转过身来,看着众人,说道:“以后禁军三院可能会改归五兵曹,但这会还是由我带着。至于五兵曹这个称呼——”

说到这里,他看向张宾,问道:“要不要改?”

张宾拱了拱手,道:“大王,五兵尚书乃沿袭魏晋旧制,辖中、外、骑、别、都五曹。”

“中兵曹掌畿内兵马之事,外兵曹掌畿外兵马之事,骑兵曹掌骑军别兵曹掌诸胡之兵,都兵曹掌都内兵马。”

“新朝军制,禁军屯于都外、畿内,然有枢密院调发,与中兵曹重复。”

“宿卫兵来自天下军府,屯于宫城内外,与都兵曹相斥。”

“骑军同样有禁军三院。”

“唯外兵曹、别兵曹尚有可用之处。仆以为,不如合为兵部。五兵尚书改称兵部尚书。”

“此尚书掌诸胡兵、世兵、镇兵以及少府、卫尉、太仆辖下之兵籍、车马、器械、仪仗、舆图、驿传。”

“征兵之事、武官迁转亦归其管辖。”

邵勋听完,思虑许久,缓缓点了点头。

自曹魏以来,其实一直在进行制度改革,用时髦点的话说就是生产力不一样了,社会风貌也不一样了。

甚至就连司马晋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制度革新。

大梁朝既有旧时代的残留,又出现了很多新事物,不制度创新肯定是不行的。

开国之后,还得继续观察,继续改。

世间无不易之制、不变之法,改革从来都是进行时,而不是奢望着一劳永逸。

“大王,仆以为府兵、禁兵武官迁转乃至勋官评定之事,亦需由兵部掌管。”吏部尚书梁芬说道。

邵勋沉吟片刻,道:“此事容后再议。”

“是。”梁芬应道。

邵勋再想了想,以政事堂领三省六部,此为文臣框架,基本定下来了。

以府兵八卫、禁军三院、尚书兵部管理天下兵马,此为武臣框架,也定下来了。

其余诸寺、监、府,都没这么重要。

其中很多部门早在魏晋三省诸部制出现前就存在了,即最早的九卿。

三省成为实权机构后,九寺职权被大大削减,同时也与其有业务重迭的嫌疑。

但九寺为何一直不撤销呢?因为可以和尚书省辖下各个部门(六部)形成制约,不让一家独大。

比如尚书六部中的度支曹管财政支出。但在实物占财政收入大头的年代,收上来的粮食又由司农寺管理,因为这个部门负责仓储事务。

这其中既有新旧转换时期机构重迭混乱的因素,也有互相制衡的原因,很复杂。

邵勋以后还会改革尚书省下辖的殿中、度支、左民、田、五兵、吏六部。

这与他后世熟悉的礼、户、刑、吏、兵、工六部不太一样,更不习惯。

像左民曹就是户部、工部的集合体,听起来很奇怪,但你一想营建需要征发百姓就知道了,户部、工部合体并不奇怪,盖因左民曹本身就需要营建工程。

而且左民曹没有收税的权力,收税权在地方郡县,度支中郎将负责转运,司农寺负责储存管理,度支曹负责开销支出。

邵勋不能忍受以前杂乱的制度,但他更清醒,知道不能盲目向后世制度靠拢,得甄别。

而在当前,还是镇之以静为妙。

九寺之中,他只直接干涉了三个部门的官员任免,即卫尉寺、宗正寺、大理寺。

宗正卿由舅舅刘善担任。

大理寺取代廷尉,由三弟邵璠出任大理卿。

原卫尉卿陈眕拟任尚书右仆射,新卫尉卿则是平阳城门校尉荆成。

一系列的任免名单,会有人“奉旨泄密”,慢慢流传出去。

邵勋会慢慢观察文武各个派系官员的反应,可能还会微作调整。

彻底定下来后,就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了。

八月初一,天使复至,献上了第三份禅让诏书。

邵勋以“食晋禄多年,实不忍毁掉司马氏基业”为由,第三次拒绝。

这也是最后一次拒绝了。

下一次,他就会在众人的泣血劝说下,勉为其难答应当皇帝了。

第1020章 风格迥异的对手第二十五章 奉帝“出巡”第一百三十章 出镇第三十一章 佯攻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啊!(给盟主盖世之平凡加更)第一百八十四章 脆弱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能走第一百章 硖石第891章 消停了第866章 馆驿第二章 军户第一百二十二章 试探第833章 前进!第一百五十一章 梦开始的地方(下)第九十章 开诚布公(下)第二百零五章 控制力第1023章 不约而同第948章 入宫(下)第815章 无法挽回第809章 变化第八十章 消息第八十五章 风平浪静(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真·南阳王(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队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六十九章 好处第888章 四方消息第977章 登基(上)第二十九章 规划第1038章 货币第982章 王府诸州都督、刺史(一)第三十八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六十三章 最实在的东西第928章 南下与接见(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一百七十七章 军议与分化第八十八章 洛阳城里无好人第一百零一章 平静(为盟主浙东观察使加更)第八十五章 分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礼(为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八十六章 “反贼”巢穴第一百五十七章 别了,洛阳第七十四章 突然袭击第一百六十八章 进军神速(上)第四十六章 奔忙第八十七章 相忍为国第一百章 我在皇家监狱签到第三十二章 金帐第十八章 孤魂野鬼第二十二章 决胜第九十五章 致人而不致于人第927章 南下与接见(上)第四十六章 价值第820章 意见第一百三十一章 离开前的安排第一百三十三章 试点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势变化第一百十六章 来人第五章 巡河(上)第十五章 汲桑小贼,何足忧也第五十五章 昏礼第一百八十六章 抓捕与人选第十章 危中有机第六十七章 衣食客第一百二十七章 姐弟第五十五章 昏礼第858章 白登山(下)(为盟主谷神通加更)第五十八章 战机(上)第1014章 葛公(不是)第八章 项目推介第九章 顿丘第六十七章 河渚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将军第九十八章 家人第二十五章 拓跋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三十四章 噩耗第二十一章 财富第四十四章 高平城下第七十四章 突然袭击介绍下樗蒲第九十章 洗爵执盖第一百零三章 后妈养的小团体第一百八十三章 决断难做第一百六十五章 惊险第965章 西苑第一百二十四章 赏第852章 分化(上)第一百章 我在皇家监狱签到第868章 新气象第803章 意辛山第一百六十五章 惊险第一百二十一章 文石津第十三章 临走前的布置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九十六章 朝贺(上)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937章 战后分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