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早有预谋

青州兵们固然善战,但是在突发的兵变和自己人的“倒戈一击”之下,还是暴露出他们的本性:和突然遭遇天灾人祸的普通平民一样惊慌不已,奔走呼告,各自为战。

青州兵本就是黄巾军出身,黄巾军却是由贫民组成的,最擅长的是人海战术。哪怕曹操精简了兵员,进行了整训,却还是保留了一股匪性。

青州兵能打,战场上有时敢拼命,最重要的是青州兵对曹操个人高度忠诚,这是曹操保留青州兵的原因。但青州兵却很少有出彩的战绩,很大程度就在于他们的组织程度低,总是打着打着就只顾得捡战利品,抢马匹抢粮食,匪气凌然,小农思想浓厚。根本不懂什么叫做“一鼓作气、杀伤敌方有生力量,扩大战果”。

曹操自然知道青州兵的弊处,但他没办法改善。若是让这群青州兵接受严格的正规训练,学战阵排列变化什么的,战斗力会大打折扣。就好像把原本的一群松散但凶残的豺狼变成一群听话但畏畏缩缩的绵羊。

方才已经说了,青州兵在战场上有时会拼命。看清楚,是“有时”。在有组织的有带头人情况下,青州兵就敢发挥人海战术。比如蕲阳之战时,夏侯惇身先士卒,麾下的青州兵便敢悍不畏死朝着西凉铁骑发动死亡冲锋。

虽然并没有什么卵用,但这可以显示青州兵在特殊情况下迸发出的斗志。

但是,在另一种情况下,青州兵的表现却是令人大跌眼镜。比如今晚,在两眼抹黑的情况下,不知道对方怎么突然杀来的,又听说自家军队有变节的,还找不到自己将官校尉,不清楚目标到底是谁,没有得到号令的青州兵就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先是三三两两在大街小巷呼告着被袭击和于禁变节的消息,等到聚集了几十个人,这一伙互不统属的青州兵们就果断放弃了寻找自己头领的想法,也不去找自己的大统领夏侯惇,而是直接向寿春宫移动,直接去投奔曹老板。

有的青州兵不熟悉北城巷道,转晕了还没找到出去的路,干脆直接公然烧杀抢掠民宅来制造混乱,在潜意识里,这群土匪头脑的青州兵们还是认为局势越混乱自己越安全!

当然,能够顺便拿点财货的话何乐而不为呢?

这样的结果就是,撤退到武库的于禁一方面要收拢部卒,严守各处要地;一方面还要维持秩序,防止局势恶化。然而劝阻青州兵的行动根本无效,素来眼高过顶的青州兵在混乱局势下鸟都不鸟于禁这名外姓将领,而于禁为了不使寿春居民加入这场兵变不得不采取铁血手段,直接处决这些骄纵的青州兵。

然而有些事情一开始就收不住了。居住在北城的多是一些世家大族,最低也是富家商贾小士族,都是有点门户的。先是一两股青州兵动了趁火打劫的邪念,后面越来越多的青州兵有样学样,不抢白不抢,反正没人管。

被莫名劫掠烧杀,这些北城居民急忙弃家出逃,谁也犯不上为一些家财而丢掉了性命。这样一来,原本还算畅通的巷道瞬间多出来无数世家大族人员、家仆侍女门客等等,夹杂着乱兵,往日有序的北城转瞬混乱不堪。

被惊动的青州兵统领夏侯惇,身边只有百多青州兵,出门一看到处都是仓皇逃命的寿春民众,召集了半天部卒,才勉强凑够一千青州兵。等赶到武库重地,虽然已经联系到了数千部卒,但是却正好看见了于禁处决自己部卒的景象。

听着部下声泪俱下地讲述着他们浴血和张绣军交战,却被于禁背后捅了一刀的事迹,夏侯惇差点就要挥军去攻下于禁所在武库重地,好在他已经因为蕲阳吃了张绣一亏,长了一智。知道自己短时间肯定拿不下武库,拿下也没多大用。说不定张绣军已经从东面迂回去攻打寿春宫了。

于是夏侯惇大笔一挥,撤往寿春宫,沿途联系并收拢青州兵部卒。

……

于禁变节的消息是高顺按照贾诩的指示,依靠在城内的细作散布出去的。目的只是为了造成北城混乱,好让高顺拖住北城曹军。毕竟北城光青州兵就不下三万,自己满打满算也不过两万人马。

当然,不论今晚曹军值守的是谁,值守将军变节的消息一样会发出。只是可信度肯定没于禁高。毕竟于禁曾被张绣俘虏过,最后无条件释放。说似正常,却又似不正常。

高顺不知道的是,于禁被俘的日子,张绣只来过一次,但贾诩却好似很喜欢这个曹军大将,每天都带酒菜来。张绣表示自己愿意向曹操投降以后,贾诩最后一次和于禁对酒,末了对于禁说道:“为人所不能,将功折罪。”

心中知道贾诩乃大智者的于禁这些天一直在琢磨和实践这句话,回归曹操帐下后,有啥累活苦活于禁便毛遂自荐,除夕夜的整夜值守,也是于禁主动向曹操申请的。

高顺不曾料到依靠细作散发的消息会制造出自己意想不到的效果,自己已经带主力绕过武库,走远路从东侧去包抄寿春宫。西侧只留下小部分士卒,只是佯攻吸引一下注意力便好。

负责佯攻的的宋宪,他统领六千部卒,第一波便压上了四千人马,制造声势,吸引于禁和青州兵的注意力,为高顺制造机会。但是不曾想到的是,前线的校尉却发回消息,说只要在增兵一千,便能拿下武库。

好奇的宋宪朝着武库望了一望,却发现抵抗的只有两三千普通的曹军士卒,虽说武库附近也有不少青州兵。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些青州兵对于禁麾下的士卒抵抗置若罔闻,只顾着朝着后面撤退。

看着武库防线似乎确实摇摇欲坠,宋宪一咬牙,便又派出了一千生力军。

于禁终于抵挡不住了,放弃了外围的抵抗,一面收缩兵力撤入有石防工事的武库,一面派出了第三拨向夏侯惇求援的亲兵。

前两拨人派出去不见踪影,或许是因为张绣军已经渗透了北城,加上因为一些世家大族武装抵抗,半路被截杀。这一拨送信求援的,于禁挑选了四个最精干的亲兵,两人一队,一前一后,相互策应前进。

……

眼见于禁撤入了武库内,又见附近的青州兵仿佛避之不及的迅速远遁,宋宪终于狠下心,召集身边的将校,摊开一张羊皮地图说道:“这是寿春武库的建造图,这儿隐藏有一处地道,直通武库内部,谁人敢率领精锐之士,突入其内,里应外合拿下武库?事后我必向高大统领为他请功!”

……

驻守寿春宫外围的是三百虎卫营虎贲,作为曹操麾下最精锐的步兵力量,这群虎狼之士日夜守备在曹操身边。营内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严禁喝酒,所以这三百人在异动方起之时便警戒起来,等到张绣把十名巡夜曹军踩成肉泥,虎卫营全营已经进入了寿春宫各处警备。

喝的有点高的典韦和许褚亲自率领虎贲之士守在宫门处,狂笑着指着纵马而来的张绣:“张绣小儿,你就带这几十个轻甲之士来造反?”

张绣不言语,身后怒目相视的数十武威营将士也不言语。

黑暗的街道传来一阵阵沉重的踏地声,一名斥候出身的虎卫营忙趴在地上静听,半响起身疑惑道:“什么声音,比战马踏地的声音都沉重?”

转角处终于转过来一支迈着整齐如一步伐的奇兵。正是全身整套精甲的飞熊军!张绣听着飞熊军们整齐的踏地声,抬手缓缓将金属质地头盔的面具拉下来,狼型金属面具笼罩下,只看得见张绣一双黑暗无光的眼睛。

飞熊军们本就戴着熊形铁质面具,全身上下除了眼睛和双手外,没有一处不被精铁制造的甲胄覆盖。

寒夜中闪闪发亮的精甲使得强悍如虎卫营心中不禁一颤,脖子和双腿有链子甲保护着也就算了,连脚上也穿着金属质靴子。

不知道谁下的命令,寿春宫墙隐蔽处藏着的数十名虎卫营弩手一齐亮身,朝着迈着坚定步伐走来的飞熊军射出了弩箭。

飞熊军背上还背着小型铁质盾牌,但没有一个飞熊军去拿盾牌格挡,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时间去拿。

叮叮当~

金属相撞的声音传来,飞熊军身前落了一地的弩箭。

若是距离近,你会发现这群飞熊军在弩箭飞来的时候眼睛眨都不眨。因为实在没有必要。这全身的精甲,就是强弓,都不能射穿,还用怕你小小的弩箭?

整齐的步伐没有受到一丝一毫干扰,飞熊军们坚定前行。

终于认真起来的典韦一把推开许褚:“虎痴你去保护主公,宫门交给我!”

“来,取我小戟!”典韦喝道!

于此同时,狼型面具背后的张绣也是喝道:“飞熊军!武威营!”

得令的飞熊军终于大步冲向前方,出乎虎卫营意料的是,全身负荷至少百斤重的飞熊军们,却好像啥都没穿一样,无视了宫墙上手执弓弩的数十虎卫营弩手,健步如飞冲向宫门!

与此同时,娴熟于骑射的武威营众人摸出了自己的轻弓,搭箭指向自己冒头的虎卫营弩手。

终极对决,即将展开!

第一百一十二章 后生可畏第六十七章 攻其不备第一百六十五章 权欲熏心第三百三十三章 关羽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迈昏聩第四十四章 死亡冲锋第二十章 人才济济第三百一十五章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内称义第十七章 蕲阳三战第三百一十二章第二百七十章 半杯浊酒第二百六十八章 颠龙倒凤第七十一章 重演历史?第一百零二章 严父慈母第二百一十一章 出走许都第三百零八章第一百九十七章 强掠桑女第二百四十八章 作案累累第四十章 血的教训第三百一十八章第一百九十二章 师出同门第三百三十章 兵临城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赵韪论战第二百五十六章 李通出战第二百二十五章 禅国封邦第二百六十三章第一百三十一章 当曹操一回第二百五十九章 陷阵锐步第三百零三章 许攸投曹第一百九十二章 师出同门第二百九十章 锦官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衣带诏第二百三十三章 釜鼎之论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起大落第二百五十八章 军法森严第二百八十章 珠璧联合第一百五十一章 宛陵之战第一百零八章 铁骑vs狼骑第一百零四章 真的英雄第五十四章 高顺其人第六十三章 乱世奸雄第一百二十一章 借船伐吴第二百六十章 拉开序幕第六十九章 霸道vs仁道第二百六十八章 颠龙倒凤第二百六十九章 大闹洞房第二百一十五章 荀彧坑爹第一百四十一章 诱敌之计第一百一十二章 后生可畏第二百八十六章 张武陈孙第八十二章 毒士鬼才第一百二十九章 自下而上第二百八十六章 张武陈孙第九十七章 吕布之女第二百七十四章 废儒第八十二章 毒士鬼才第六十三章 乱世奸雄第七十七章 位极人臣第二百一十一章 出走许都第六十六章 哀兵必胜第四十九章 右手刺客第二百五十四章 战车冲阵第三十章 一梦惊魂第二百七十三章 废乡老第二百零八章 小沛无战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后果很严重第七十三章 淮南之春第一百章 子嗣之于社稷第二十八章 乱点鸳鸯第一百一十九章 你是谁第六十六章 哀兵必胜第二十六章 窃听风云第十四章 蕲阳大战第一百三十二章 海内称义第四十五章 绝对实力第三百二十六章 灃水之战(五)第一百八十九章 文丑之败第九十八章 二谈吕布之死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鸽子第八十八章 明汉将军第二百九十七章 先入为主第二百五十五章 孙氏虎门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第二百九十七章 先入为主第八十章 远交近攻第二百五十三章 二十等爵第二百八十七章 的卢马第二百零七章 泰山之战六第九十三章 美周郎来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汉栋梁第三百零六章 曹操之变第三百一十四章第二百七十四章 废儒第三百二十章 楚国老兵第三百二十五章 灃水之战(四)第一百零七章 并州狼骑第十三章 唯有死战第八十四章 一箭之诺第一百四十二章 亡国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