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不受乱命

“什么?”

听了这话,裴妃玉容瞬间变色!

她原以为朝庭会把她接进京城,却是料不到竟轻慢至此,以半县之地侨置东海,而且海虞县还不完全是她的,只给她食邑五百户。

食邑就是收税的意思,五百户的税收由裴妃享用,那么,食邑五百户每年到底能收上多少钱米呢?

海虞是由吴县划出,地处三吴核心,土地膏沃,但是由于开发较早,地狭人稠,户均土地并不丰裕。

以自秦汉以降,五口之家,百亩之田的普遍小农状态计算,由于东晋立足未稳,初无定制,税赋沿用西晋,农户的税赋负担主要体现在田租、户调与杂调方面。

按西晋制,百亩之田,亩课四升,户课四石,另奉候两石,合计六石,以及户调绢三匹,杂调绵三斤。

这样算下来,裴妃年入谷子三千石,再加上绢1500匹和绵1500斤,绵就是蚕絮,市价大约为每两40钱上下。

以五铢钱计价,裴妃的理论年收入约为435万钱,乍一看,这份收入还可以,食邑五百户也相当于五品官,子爵爵位,可这只是理论上的。

毕竟三吴之地豪强林立,除了士族高门,还有不计其数的庶族宗豪,膏田上田早被占去了,能落到裴妃手上的,最多是中田下田,甚至边角料田,又由于豪强筑坝修水利只顾自家,不顾邻居,小门小户往往是豪强大户的受害者,动辄大水漫烂,又或者水源被截,别说产出要往下打折,有的年份受了灾根本就颗粒无收。

作为妇道人家,裴妃没有自己的势力,吃了亏,受了气,没法组织乡民打杀上门,只能忍气吞声,并且这还不仅仅是没有产出就没有收入的问题,佃户受灾,主家总要出钱出粮慰问吧,这又是倒贴的性质。

同时贵为东海王妃,必须雇佣脱产仆役替她打理家业,并照料她的生活,以五口之家一老母,丁男丁女,一幼男幼女计算,把盐和蔬菜折算在内,年最低耗谷110石,年消耗十匹布,每匹布按750钱计算,再加上年节打赏在内,雇佣一户人家的年支出至少为八到十万钱!

以裴妃的身份,要雇佣五户才能勉强打理,这样她每年雷打不动,不吃不喝就要支出四五十万钱,这还是假定年年风调雨顺,年年都有收入的情况。

最后更有一个严重的问题,裴妃是东海王越的王妃,是南人仇视的对象,当地地方官会如何安置她,会否对她的事情上心?

当地的豪强乡民又将怎样看待她,会不会敌视她?

自古以来,吴地民风悍勇,私斗械斗时有发生,指不定有人两口浊酒上了头,就去烧她的房子,或者扒了她的地,总之,受封去吴地,纯属自寻死路。

荀华和荀灌也是面色一变,荀华更是道:“朝庭怎能如此安置王妃?莫非京畿安置不得?”

虞仡冷冷一笑:“尚书台有命在此,请王妃接命,渡船已备,由虞某护送王妃去往海虞。“

裴妃气的浑身发抖,但她到底是个妇道人家,没有自己的根脚,荀灌把她护送回瓜步,已经是仁至义尽。

实际上裴妃与荀灌荀华交好,除了彼此投契之外,不无仰仗荀氏的意思,可这是尚书台下的命,她没法去要求荀灌为自己抗命。

这一刻,她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无所依侍,方寸大乱。

杨彦却是暗道一声好机会,满面愤慨的拱手道:“饮水尚且思源,朝庭却寡情薄义,令人齿冷,若是王妃信得过杨某,此事可交由杨某代为筹谋,包教王妃不寄人篱下,不再受人脸色!”

裴妃蓦然一震,美眸中感激之色大作!

是啊,这正是她最为脆弱的时候,杨彦却及时伸出了援手,对于她,不吝于一根救命稻草,她也相信杨彦有能力帮自己摆脱困境。

“那就拜托杨家郎君了!”

裴妃的眼角都湿润了,以袖掩面,哽咽道。

“你是何人?”

虞仡不悦道。

杨彦略一抱拳:“杨彦之!”

虞仡大袖一甩,轻笑道:”我道是谁,原来是盐市街口搬弄口舌的杨彦之,区区寒门庶子,哪有你说话的资格,还不速速退下?“

荀氏诸人纷纷现出了怒容,没有杨彦,恐怕这里无人能生还,杨彦没资格说话,谁还有资格说话?

杨彦倒也不怒,淡淡道:”杨某代表王妃,杨某之言,等同于王妃之言,而虞君受尚书台差遣,今杨某代王妃向尚书台提两点异议。

其一,东海国尚在,尚书台却不顾实情,侨置东海,此为乱命,而王妃乃东海王明媒正娶,自有资格代王镇东海,故不受乱命,若尚书台一意欺凌妇孺,王妃将回返郯城,生死由命,自此不再踏入江南半步!“

”你……一区区寒门,竟妄议台省,好胆!“虞仡大怒!

敕与命的分别很大,敕是以皇帝名义下发的诏令,是皇帝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的文书,命则由尚书台签发,是内阁发布的命令。

换到现代,敕是主席令,命是国务院的行政令,两者的法律地位不一样,所以杨彦敢于封堵尚书台签发的行政命令。

杨彦也冷冷一笑:“杨某代表王妃说话,你斥责杨某,便是斥责王妃,面对东海王遗孀,你一区区六百石黄门侍郎哪来的胆量斥责?“

”好,好一个狂悖之徒,何敢轻视于我,你既口口声声王妃,今日我便代王妃教训于你!“

虞仡怒不可歇,竟然一摞袖子,挥掌来掴杨彦!

荀虎立刻上前,架住虞仡,笑呵呵的劝道:“虞家郎君莫要动怒,王妃当面,莫要让人轻视了余姚虞氏。“

”哼!“

虞仡就感觉荀虎如一尊巨石,拦着自己纹丝不动,当下怒哼一声,借势下梯。

杨彦向荀虎暗递了根大拇指,便道:“杨某如何,无须你来置喙,但杨某望你把此言回奏主上,以免王妃负气而去,若是主上英名有失,皆你虞氏之过。

其二,因东海王灵骸被羯贼石勒毁去,故王妃向陛下请诏,将于广陵为东海王招魂,置衣冠冢,立庙祭祀!“

虞仡咬牙切齿道:“你之言,虞某当一字不落回奏陛下,告辞!”说完,便大袖一挥,转身即走,登上渡船,渐渐远去。

众人都看向了杨彦,似是有话要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杨彦的应对,字字强硬,与朝庭再无转圜,换句话说,如果朝庭不同意,裴妃只有再回郯城。

荀灌给荀华打了个眼色。

荀华硬着头皮问道:“杨家郎君,为何不能好言诉说,非要硬顶虞侍郎?王妃已是处境维艰,若是引来台省怨念,未必是王妃之幸。“

裴妃也有同样的疑问,但是她更不好开口,生怕杨彦一怒之下拂袖而去,只以目光注视着杨彦。

第五十五章 喝斥荀灌第五零二章 佛图澄归来第八十七章 蔡豹死罪第七一六章 虚与委蛇第八零三章 具装拖后腿第五二九章 去留第十五章 三国演义第八十八章 仗义直言第二九八章 归期已至第五五三章 攻心为上第八零一章 河畔中伏第二七八章 纪瞻爱才第七九三章 田氏代齐第四一四章 就是不跪接第七零零章 索要饥民第九十九章 再回盐市第二零八章 拜访郗鉴第四九九章 逼婚第三二七章 全面溃败第一二二章 纸上谈兵第二四零章 婉言谢绝第五八九章 直冲宫门第七零六章 来了又走第二六八章 斋醮科仪第二五二章 一家三口第二四六章 许老神仙第五四四章 宛城不开门第三十章 以曲明志第四九一章 广撒网第五三三章 刘曜东来第十三章 搭伙过日子第八二二章 晾他两天第一八八章 赴沈充宴第四六六章 放你一马第六八八章 得手离去第八五一章 陛下请留步第三八七章 愿留东海第十五章 三国演义第二七三章 周札发难第五十一章 逃向沂蒙山第八四八章 金风玉露一相逢第九十八章 不惜血本第七二零章 大族来访第一二四章 刘遐出城第七三三章 天降洪福第五六一章 挫骨扬灰第二一二章 孔苌兵至第六九一章 众军云集第五零五章 王邃病死第一五七章 前溪歌舞姬第五六六章 丧心病狂第二八三章 刘隗入京第二十四章 刁协来征第三四四章 坚壁清野第四四九章 石勒震怒第七六二章 形势危急第六六三章 一家一半第五二九章 去留第四十章 刘遐父子第十三章 搭伙过日子第二零七章 杨彦献策第五五九章 高歌猛进第三零七章 抽签决生死第一九七章 山后包抄第一八二章 回交育种第七三七章 李雄抓尖第七十章 明春土断第四三九章 兵发濮阳第五一九章 义释邓岳第三五零章 服丧十日第三三八章 任让再谋第一六一章 颠倒黑白第四二六章 兵抵奉高第五二七章 桓彝第二十七章 滴血验亲第七一一章 鬼胎又起第三二一章 战后安排第三五四章 手帕交第二七二章 道名正一第三四八章 先登攻城第四五零章 苏家过江第一九六章 若有所悟第五九五章 我也蒙眼摸妻第四十七章 赵军前来第二四五章 刘氏低头第七一一章 鬼胎又起第三三七章 秘会祖约第一二八章 不受欢迎的人第二二三章 怨气冲天第六七三章 建章前殿第七零五章 进退两难第七八六章 富庶江北第六七八章 粮食到第七十四章 收割之道第四四零章 立刻攻城第七一九章 不详之物第六四三章 将计就计第六四六章 总攻之前第二四四章 萧氏难处第六八七章 夜袭客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