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6章 平播州

一个团一千六百人,半个团八百人,对付这盐枭的班三千私兵,四川上下都觉得禁军太托大了。

“就算是辽国公的标下在这里,这么做也是担风险的,孙将军年轻气盛,要是受了挫折,对今后的征伐不利啊!”

李化龙直接就对幕僚说的这番话,幕僚也明白的很,当即找人传话给了孙鑫,上面人说话遮掩三分,幕僚去说就直接很多了。

“若是三千乱兵,孙将军这八百人尽可以随意去打,可这盐枭本就是坐地的贼户,那三千贼兵也多是亲族,难啃的很……。”

这话细究起来让人哭笑不得,三千官兵的话那就可以随便打了,可这三干贼兵却要斟酌,因为战斗力不差,实际上这也是实情,本地官兵都是草包一般的货色,的确不经打,可这盐枭的私兵不同。

能把自贡的盐运到播州去贩卖得利,这样的盐枭也是势力滔天,绿林黑道的人物是不可能做到这个地步的,这位盐枭是本地大豪,家中也有两个举人功名的子弟,官面上的关系也是极为硬实,据说招呼可以打到巡抚这一级的。

不过播州之乱的罪过太大,四川锦衣卫将这件事查出来之后,上上下下迅速的壮士断腕,撇清了关系。

本地大豪盐枭,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私兵,那是因为运盐给山中土人村寨,没准就有人过来打劫,凶险极多,遇到不长眼的官府查缉,有时候也要真刀真枪的火并过去,这一干子弟,一来有血缘和家族联系,二来也都是钱粮喂饱了的,三来多多少少和苗人、瑶人什么厮杀过,也都有经验,这样的队伍差不多相当于督抚标兵的层次了,肯定难打的很。

孙鑫根本不理会别人的相劝,那位少年老成的赵公公居然也是不听,众人唉声叹气,又都是调集兵马。

非要八百打三千,对付这样的盐枭私兵,招抚不就行了吗?再不济,四川总兵这边拉个万把人过去,怎么吃不下来。

战斗进行的很快很简单,八百禁军三百杆火铣,射了两轮,将对方拿着弓箭的人扫空了,然后禁军组成了个小方队跑步冲进了对方的队形之中,直来直去的打穿了对方的队伍,然后来回穿透了两次。

盐枭的私兵根本维持不住,一下子就崩了,这战斗结束的让人目瞪口呆,但看禁军上上下下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跟着来观战的一干人才知道原来禁军早有预半。

那盐枭本来还想着抵抗一阵,让官府吃个亏,然后再谈了比较不错的招抚条件,他知道四川这边的官兵到底烂到了什么样子,还想着官府想要对付杨家,没准还要自己的人丁出力,可他万万没想到禁军来的这么快,战斗力这么强,也只得是自缚出降,求个妇孺性命能够保全。

禁军打这盐枭是为了立威,大家也都明白这个道理,没想到禁军立威这么成功,这么干脆利索。

这么大的盐枭都顷刻被灭,其他人那还敢乱来,李化龙和四川巡抚严令两年,依旧有人和播州做生意,这次之后,令行禁止,大家都不敢动弹了。

播州杨家在作乱之前,积蓄了足够的物资,这也是能招揽到大批山寨景从的原因,但有足够的物资不代表就不用输入了。

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没有外来物资的补充,以播州这种地形,那就是个死局,现在还没有打出去多少地方,被困住围住,下场也就是慢慢的消耗干净物资,然后崩溃等死了。

杨家也明白这个道理,喜盐的输入断绝后的第五天,杨家就汇集自家的主力以及附庸兵马近一万五千人,向着合江县发动了猛攻,打通了这一边,去往成都就是一片坦途,到了四川最富的这片区域,取得什么给养也都方便了。

六千禁军以及四川两万官兵拦在了他们正面,四川的官兵不过是当做辎重营准备的,野战还是要依靠禁军。

这个战斗甚至让孙鑫没什么志得意满的心思,野战的时候,火炮轰击两轮,敌人的阵脚就有点稳不住,看着敌人要溃散,因为散心敌人溃散的太厉害没有办法歼灭,索性停住了火炮,放敌人冲上来。

结果火铣射击了也不到五轮,敌人再也组织不起什么有效的进攻了,孙鑫颇为无奈的下令冲锋。

马队将敌人的队伍直接的击溃,杨家也有骑兵,不过滇马和川马矮小,谈不上什么冲击力,而在西北的骑兵马匹都是高大的很,马匹上差距就这么大,就不要提什么甲胄和兵器的差别,西南骑兵与其说是骑兵,测不如说是凑数,西北骑兵那是天天在马背上的。

播州的骑兵直接被击溃,然后被驱赶了回去,杨家当做核心力量的骑兵冲回去践踏自家的队伍,本就是心慌意乱的队伍彻底的崩了。

这样的局面是骑兵最喜欢看到的,追击败兵,让他们自相践踏,自行残杀,可以不断的扩大战果,步卒们也就是将敌人收拾残队的企图打破就走了,也不用花费太多的力气。

还是四川没有太广大的平原,要不然真让骑兵铺开来洗的话,战果还能更大,孙鑫不满意的地方就在此处。

不过他不满意是他不满意,李化龙和四川、贵州一干官吏都是欣喜非常,一边组织劳军,一边找人写了花团锦簇的奏折入京报捷。

现在川黔楚一带的文武总算知道禁军的战斗力如何了,从前听闻总觉得夸大其词,从前斩首击败鞑虏就是大捷,你王通倒好,一下子就是几万几万的首级报功,这也太过无耻了些,合江县之战之后,他们才明白原来没有夸大,禁军一支居然就能轻松的杀了几千敌军,砍瓜切等一般的击溃了对方。

接下来就是进军追击了,播州杨家到底是在这边做主了八百年,向外探头失败,那就打了守成的主意,这边地形这么复杂,反正你们进不来,相持一段,我这边请罪,然后丢出个关系比较近的子侄顶罪,事情或许就过去了。

相对于战前王通没什么信件,确定了胜局,王通反倒是多来了几封信,说的也是多了点。

其中提到,一定要不留后患,一定要多让本地兵马相助,不留后患的意思是一定要追击穷寇,多让本地兵马相助这个,王通也给了解释,要是说话留三分,松江府到四川信件往来这么麻烦,肯定要耽误事的。

本地官兵剿贼,倒不如说他们也是贼匪,过境好像是杳风,对地方上破坏极大,但要的就是这个破坏,播州之地朝廷封杨家世代为宣慰使,实际上他杨家就是此地的土皇帝,那些土人,那些山寨,都是只知道有杨家不知道有朝廷,让本地官兵过去“梳理”一遍,然后在移民入内,那就是朝廷牢固地盘了。

孙鑫行军打仗是个熟手,对这个事情没什么自己的半断,自然都是以王通为主,李化龙看到之后,虽然觉得有些别扭,官兵军纪败坏居然还成了此时的一个优点,但不能否认,王通的考虑都是为了朝廷大局着想,也说不出什么来。

对于四川本地军将来说,禁军虽然能打,可真是会做人啊,知道这军功大家分润,大家一起发财的门道,播州那里比成都是不如,可要是能放手大抢的话,这油水当真是不少,乐呵的机会也是多。

一干军将都是打足了精神,上下吩咐好了,先把禁军的粮妹供应什么的保证,让他们打了胜仗,然后咱们好快活。

真正的苦战是在进入播州核心区域前的第三天,禁军营盘扎的严实,后面又有大队的本地官兵,甚至还有那些和杨家不对付的本地土人过来帮忙,想要偷袭只能是自己撞的头破血流,不过眼看威胁到自家的根基,杨家也不得不下了血本。

机会就在这第三天,行军路上下起了瓢泼大雨,六月的四川本就闷热,这样的大雨倒也寻常,不过在这样的大雨面前,不管是火药的干燥工作怎么样好,火炮和火绳枪都很难打响了,对于一直在等待机会的杨家来说,这是千载难逢。

播州毕竟是山地,杨家的兵丁在山地上比旁人毕竟要适应,在雨天作战也是如此,更关键的是,禁军的步半紧逼让播州上下都有一种紧迫感,都有死战的决心,预先就已经半断到雨天的播州军本就在附近跟随,这次杀了过来。

雨天作战,火器不能发射,弓箭却还有杀伤,在雨天之中,从北方来的士兵更容易支持不住,精神上惶恐。

这次的冲击效果不小,后面的大队官兵已经开始溃退,禁军也仅仅是列好了阵型,宁夏和陕西的两千余名标兵仅仅能做到凝聚成队,甚至没有办法列阵。

火炮和火铣都没有打响,也的确没有办法打响,火铣兵或者是拿起了木叉,或者是抽出了自己的佩刀。

宁夏和陕西过来的标兵很快就被杀散,他们被大雨淋在身上就已经是不适应了,更别说还要在泥泞的地形中跟对方苦战,溃散之后,士气大振的播州军全力围攻禁军的两个团。

没有了火器,禁军还有纪律,还有甲胄,还有刀枪,孙鑫自己就在阵前,披甲持矛,大呼喝令,连赵金亮都是拿着一柄短刀领着亲卫在阵中压阵。

主帅如此,长胜不败养出来的信心又是保持,禁军两个团在大雨和播州军的反复冲击中巍然不动,手持斧枪的士官和拿着短兵器的火锁。兵与冲过来的播州军反复的厮杀。

在大雨中,弓箭都没什么准头可言,让播州军感觉到麻烦的是,对方的护具如此的精良,自家的武器往往伤不到对方,对方的武器却不含糊。

这个局面没有持续太久,在雨中和泥泞中作战北方来的虽然不适应,可对于这些播州军来说,也是极为耗费体力和精神,预想的是这些官兵很快就会崩溃,但久攻不下,自己这边的死伤越来越大,播州军的军心反倒是浮动了。

来自宁夏和陕西的标兵,都是当地督抚总兵手下的精锐力量,也是这次边镇改革保留下来的,他们本就是各家养着的本钱,能打善战,方才被打乱了溃退,却没有什么伤元气的损失,禁军两个步兵团撑住了,他们也是稳住,却是杀了回来,双方合力之下,播州军再也支撑不住,雨中几个时辰的拉锯战,连禁军这样的百战精兵都感觉到疲惫,何况是士气败落的播州军。

只是在雨中的战斗,耗费体力惊人,想要撤退都不可能像是在合江县那么顺利了,天黑之前雨变小了,战斗也停止下来,禁军就地扎营,派人联络已经溃退远走的四川官兵回返,然后点检下尸体。

在周围泥泞地敌人死伤数目居然和在合江县那场战斗差不多,这个损失可就是很大了,因为敌人在这次战斗中投入的力量要比合江县那里少,这个比率也就很惊人了。

更关键的是,经过这次战斗之后,杨家已经凑不出什么可供一战的力量,播州的人心也该彻底散掉了。

禁军在这一战中死一百五十三,伤三百,这对于禁军来说也是极为惨重的损失,归根到底还是不适应在南方这样的环境中战斗,所以才是这样,孙鑫极为的愤怒,倒是随军的监军道做事老到的很,立刻说这些将士都是为西南平安死伤,本地将厚加抚恤,当然了,四川和湖广官兵溃退的时候死伤更多,那个不问罪就不错了……

战斗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是接近尾声,杨家想要凭借在播州的堡垒死守,看看能不能撑过这次的绝境。

堡垒很坚固,地势很险要,里面的兵力和物资储备也算是充足,不过,等火炮架上去之后,人心立刻是溃散掉了!~!

第483章 似是而非奇哉怪哉第574章 人多眼杂灯下黑第1339章 帝业画前第308章 犹豫第497章 兵精要战 人方为本第125章 少年无深仇 辨人有如神第1096章 兵临城下第17章 生意经第1107章 距汉城二十四里第693章 照本宣科 天子撒泼第1037章 国公府前第53章 好身手第450章 断人财路为大仇第354章 京师 宫中 渐变第685章 军法司 巡捕司 整训司第675章 反应各有不同第825章 早知道 回天津第431章 战中小憩第1012章 困兽第354章 京师 宫中 渐变第433章 滴水不漏 初一十五第841章 暗流谁人知第815章 旨意 不懂第210章 前倨后恭自取辱第236章 去芜存菁 快刀剜疮第778章 卖大车 卖火器 卖服务第72章 自宫第381章 窝藏大罪自豪于心第345章 再相见比你高第1096章 兵临城下第216章 稀缺从众 来信吓人第260章 安静的街道第474章 关门容易后续繁第897章 历史总是重复第328章 瓮中捉鳖海陆合围第911章 利害得失终决断第970章 田义筹办 问策王通第229章 或是巧合不敢言第882章 京师暗流动第583章 刑求万全 马栋上任第867章 灭徐 一动皆动第400章 新任太监 税官落水第649章 武宗正德第843章 名臣年老亦通达第987章 局势大好第978章 万事俱备 大军开拔第263章 御书房金花银第182章 做后路少年评第302章 书生或百无一用第812章 海瑞已老第707章 王通论战第627章 有才当用心安身疲第159章 老将讲武 童言无忌第994章 打不打 打不打第249章 火炮为渊驱鱼第372章 事了你不说我不说第525章 帝心有愧天津如常第204章 恩威并施第983章 渐进 渐近第891章 说不过就动刀第386章 海上敌来 火烧广船第442章 胜于忧患 败于安乐第133章 列阵混元寺前第345章 再相见比你高第187章 无不散 未必离第1001章 欲擒故纵之术第1087章 御书房慈宁宫第1043章 残酷第28章 不拘一格拔人才第699章 虎牌入京来 子说父所第311章 借乱杀人列马出墙第479章 天明事结 如何知晓第1119章 杀 杀 杀第949章 街头群殴正月社戏第839章 误会 伶俐人第322章 无好处一席谈第863章 无据可查第688章 已成一系第667章 新官上任第679章 收服第691章 上位者何须关注小事第644章 为何有流民第104章 偏街大戏开锣第264章 申时行杨思尘第183章 未必如所料第11章 请大人准我自辩第533章 未必不知 清白百姓第525章 帝心有愧天津如常第912章 万历十三年下半第719章 遇盗 遇劫第873章 真真假假第635章 分而治之 安宁海上第1117章 骑兵如火掠咸镜第19章 恶客登门第237章 京师三月初第318章 怒斥发善心第93章 出气立威兼生财第160章 少年心事伴君伴虎第1章 归乡第59章 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