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威风(二)

他这一说,把几个族老吓的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动弹。杨承祖两世为人,对于群//体事件最是敏感,也知道这种事必须在苗头一起时就予以消灭,否则一旦闹大了,那就不可收拾。

好在正德朝前几年刚爆发了刘六刘七两兄弟的白衣军之乱,上下对于民变严防死守,一旦有了一点嫌疑,就以霹雳雷霆手段消灭。为了防范民变,在大明朝上下奉行两套措施。一方面是一旦发生民变,就要追究地方官的责任,搞不好就要摘印。另一方面,就是对民变予以严厉打击,不但对于民间结社组织严查死守,就是大批百姓聚集,都要予以驱逐,只要发生对抗,也允许地方官采取积极手段应对。

地方官摘印的事,那些老百姓如何知道?他们只知道民变是死罪,锦衣卫恰好就是侦办这等案子的。

他们既然知道铁中英因何而死,也就知道本县确实出了绑架知县的大案,那些匪人既然敢绑架县尊,说是谋反的强人,也完全说的过去。跟这样的人沾上边,那可不是好玩的。

再说漕帮在这乡下的名声,与少林高僧不分上下,都有大魏良将张文远之威。这些乡下后生哪敢和漕帮的那些狠人相提并论,一听对方居然是能从漕帮拿份钱,还能从漕帮调来打手的,这几个族老的声音就低了几分。这要是集合起后生来,万一真惹来灭村之祸,那就自掘坟墓了。

要说屠村之事,以往或许没人信,可是自从白衣军变乱之后,被屠的村落也不是一个两个,现在谁也说不好朝廷会不会对民变下手。因此吃他一吓,这些人就不敢再张罗着喊人打架,“军爷开恩,军爷恩典。我们都是安善良民,哪敢聚众谋反?更不曾与那些杀官谋反的贼人有什么勾结,军爷一定要明查啊。”

“没勾结?恐怕不对吧。铁头儿是为了抓反贼而死,结果你们转手,就逼迫他的遗孀和孤女去做尼姑,还要夺他的田产,你们还敢说跟反贼没勾结,谁信啊?要我说,就把你们带到锦衣卫衙门里,仔细打问打问,我想有关系没关系,到时候一问就知道了。”

一听他提打问二字,那几个族老的腿都软了。人家都说了,打问啊。那还用说么,就是打着问的意思。乡间传说锦衣卫各种手段,那可是惨绝人寰,堪称人间森罗,什么刷洗剃头,又是什么红绣鞋又是寒鸭凫水,只要将其中的三几样手段使出来,自己这把老骨头就别指望回来了。

那几个族老扑通扑通全都跪倒在地“军爷饶命,军爷饶命,那田地我不要了还不行么?我们真的跟反贼没有什么关系,我们真的是冤枉的啊。这一切……一切全都是成福寺那几个大师傅的意思,我们小铁庄的田地基本都是僧产,磨房、油坊以及烧锅也都是僧产,那些大师傅的意思,我们又怎么好违抗?还请军爷体谅一二,法外开恩啊。”

“成福寺的和尚么?那好,你们去把和尚找来,就说本官要找他们谈谈,他们要是敢不来,那几个被我捉住的和尚,只好打断了腿,送回成福寺去,看看他们老当家面上下的来下不来。让他们自己过来,我们两下慢慢谈。”

那几个族老听了这话如蒙恩赦,腰腿竟是前所未有的好用,一溜烟尘就逃到族长家里,去请几位大师傅快来救人。

那十几个文化僧被打了个交天大散,逃回铁老头家中,此时正在那里吃着狗肉,商量着等到那两个女人送到尼姑庵里又该如何处置,边说边还朝着出来送菜的几个女眷的胸脯上瞟。就在此时,见几个族老面无人色的回来,说是族长被锦衣拿了,让几位大师傅去要人,否则怕是族长就回不来了。

这干和尚里带头的法名宗真,乃是广照大师傅的真传弟子,在寺内身份甚高,佛法也最是精深。昨天设计伏击陶仲文的,就是他出的主意,不想被这干程咬金打的落花流水,如今居然连族长都被拿了。

他有心招呼上铁庄的后生,将那干锦衣收拾一顿,却听几个族老说,那些锦衣卫居然连漕帮都收拾了,好象还能搬来漕帮的打手。这就得考虑考虑,两下的武力对比,自己好象不怎么占优势啊。

少林寺的数万好棍棒子弟,与他对外宣称的八千僧兵一样,都是虚数当不得真。要真有几万僧兵,河南巡抚的觉都要睡不好了。其本寺之内倒是有千把好棍棒的武僧,各分寺下门,哪里养的活那许多僧人。穷文富武,武僧的饭量大,一向是少林支出的大头,早就有和尚建议过裁撤武僧,节约开支。

比如前辈高僧,有少林智囊之称的洪悟大师就发表过著名文章,认为当下武林的主基调是和平与发展,争斗与撕杀的日子注定一去不返,所以僧兵的存在实在是浪费少林公帑,应该逐渐撤消。

成福寺虽然有千亩田产,可是既要上缴少林本寺,还要养活寺内百十名文化僧,二十几个武僧都有点嫌多。如果不是怕佃户闹佃,怕是武僧就一个也不剩了。

漕帮的那些苦力,如果是干硬架,也不过是动员百十来人的份,可问题是要说干硬架,他成福寺也未必能动员出几十个和尚啊。如果不计算本山力量,单靠成福寺自己,是万不能与之撕打的。

既然动武走不通,就得想别的办法。宗真道:“我与县里的户房经承焦榕素来交好,在那知县面前,也是能说话的。宗本师弟,你拿我的名刺,到衙门里走一趟,就说有锦衣卫百户杨承祖在小铁庄为非作歹,强占田产,滥捕僧人,霸占寡妇。要那知县速想办法,将这狗贼收拾了。哪怕制不了,也要把他调回县里,约束行为。只要去了这个靠山,那个贱妇还不是任咱们拿捏?”

要说这宗真也不愧与衙门有交情,于大明官场了解甚深,锦衣卫是武臣,不管如何了得,对上文官就要先折一半威风。本地县令张嘉印是两榜出身,腰把子硬扎,收拾个锦衣百户还叫事么?

宗本道:“师兄,我听说这锦衣是县令救命恩人,您说这知县可会向着咱?”

宗真笑道:“师弟,你这就不懂了,这文官不是江湖人,可不讲什么知恩图报那套,相反,恩将仇报才是真的。这锦衣看见他的狼狈模样,包准是他天字第一号仇人,咱们给他这个机会收拾姓杨的,这县官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不向着咱?自古来升米恩,斗米仇,可不要忘了。”

第184章 暗访(一)第63章 风起青萍第840章 杀威棒(中)第536章 功高计毒(四)第616章 凶信第146章 代价(三)第546章 礼仪状之争(三)第710章 夫人待客(中)第195章 暗访(十二)第626章 失手第1093章 我花发时百花杀(下)第919章 跟红顶白(上)第396章 攻与防(六)第166章 谁主沉浮(二)第32章 威风(二)第73章 合纵(上)第240章 急风骤雨(九)第232章 急风骤雨(一)第1024章 哭谏第1002章 联结勋贵(下)第568章 联手(二)第701章 上元游(下)第314章 女儿情(一)第848章 讨妻(下)第211章 局中局(十三)第725章 哭泣之城(二)第394章 攻与防(四)第223章 高升第257章 找场子(一)第120章 城下之盟第178章 夺龙记(七)第1023章 风起左顺门(二)第923章 解甲(上)第5章 彼此甩锅第548章 君臣初会(一)第302章 血夜(八)第244章 图穷匕见(四)第1029章 随便打第24章 义薄云天第468章 帝师(三)第521章 龙起安陆(二)第822章 私会(三)第334章 讨饷(四)第632章 巨毒之种(上)第778章 出洞第168章 谁主沉浮(四)第375章 手段(八)第1007章 杨廷和的决断第542章 进京第116章 血债血偿第215章 了局(二)第646章 夫妻同心第141章 苦差与杀机(上)第1035章 赵全再现第163章 上山第124章 最后一题第158章 心动(一)第696章 比武(中)第484章 红颜一怒·江湖缟素(十四)第820章 私会(一)第410章 定心(八)第772章 来自异国的敌意(下)第146章 代价(三)第150章 初到荆紫关第756章 请借人头一用(上)第184章 暗访(一)第366章 祸根(四)第916章 为君粉身亦无悔(上)第813章 海王请降第591章 严嵩上书(上)第979章 振聋发聩(中)第775章 引蛇(一)第225章 义薄云天(二)第84章 周王府(二)六百八十四章 杨记上第438章 最后一搏(十五)第789章 天降雄师(上)第717章 兄长(中)第75章 退婚(上)第613章 大闹兵部(下)第380章 血雨(二)第252章 朝天阕(三)第469章 帝师(四)第133章 玉凤生瑕第936章 血光(二)第327章 走马上任(一)第744章 磨刀第761章 食蟹(下)第280章 生死与共(八)第965章 隐驸马(下)第220章 了局(七)第96章 谋算第1069章 金蝉脱壳第585章 一人得道第559章 密帐(一)第664章 回门(下)第73章 合纵(上)第50章 闹衙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