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二点的事凡经是笔烂账。在场勋戚,谁也脱不了关尔二…吼是施聚,他在湖广辛苦很久,前些年,在江西上饶和银矿造反的矿工头儿叶宗留大打而特打,好不容易,才把造反的刑徒矿工给镇压了下去。兵火过处良莠不分,兵丁是不管你是被迫从贼还是主动造反,遇之则杀,过之烧抢,用施聚的话说,上饶银矿经此一劫,恐怕没有几十年也恢复不了元气了。

而施聚自己立了大功,年纪也大了,是该回京荣养的时候。皇帝体谅臣下,所以封伯拜爵,又将施聚调缸京师,叫他好好养老。

因为此故,施聚自己占役营兵也觉得光明正大。修在地安门外什刹海的巨宅时就格外用心,请了懂得营造的师爷夫子就好几十人。再配上几百营兵使用,打定主意。要花巨资把宅子修的漂亮,除了不敢逾制之外。对任何事上都不俭省。而占役的营兵,有老有少,当然精壮为多,各人在谈营兵占役的时候,施聚预先声明。这是皇帝特许,请过旨的。所以预先招呼,向大家说声抱歉了事。

。总之”。最后施聚连连拱手,只道:“下不为例,下不为例。”

“怀柔伯当然与众不同。”孙继宗笑嘻嘻的打圆场:“本府这里。也用了一些营兵,不过是为了招呼各位,明天一早,给他们赏赐,就放回营去了,绝不会坏规矩,请大家放心。”

焦礼大为烦燥,大声道:“说这些又不是为约束咱们,带了一辈子兵,到老封伯,些须享受也是国家应给的。我在这里也不怕说这种话,要是国家不给,我反而心里会不乐意。嗯。咱们要专重将权,又不是谈占役,我看,不要谈了”。

焦礼的话,自然蒙大家赞赏,孙继宗适时接上,只道:“确实如此。东宁伯说的极是。今日议题,是改三大营仍然为十团营”他看了看左右,心里默算了一下够资格担任一营总兵官的人数,又打了个宽,只道:“十二团营,或是十五团营,都可以

孙继宗的话了起了热烈的赞同,在场的都是有资格占役营兵的,营兵领的是国家的俸禄,干的是私家的差事,大家少则几十,多则过百,一年下来要省多少用度?况且不占白不占,不占是王八蛋。连个世袭指挥加游击官衔的都敢占役。一个百户都能叫营兵到自己家扫院子看门。大伙儿到了勋戚这个地步,要是老老实实的不拿不占,还真的就是王八蛋了。

至于改三大营为十团营或是十二团营,这其中的花样就太多了。水又深又浑,在场的全都是老的毛都白了的老狐狸,拼命灌张佳木的迷汤,转过占役的话题,提起巾练小关饷,大操,这些话题都是他们的长处,说的头头是道。仿佛不改营制,连个百人队都出不成。焦礼更是激愤,敲桌打板,除了抨击现在的营制,同时好象对曹吉祥也颇有不满,不过话头刚起,就被施聚等人拦住了。

张佳木却很谨慎,一言不发。只是笑咪咪的听着,话题一起 他连酒也不饮了,菜也不吃,只是专注的听众人说。

到最后等各人都看着他的时候,张佳木却是转过头来,向着施聚笑道:“伯爷,下官很想听听叶宗留的事,请伯爷说说,如何?”旧 !

提此这话,在场的人倒都是好奇,便是施聚也是老脸有光,这是他一生最得意之事,如何怕人问?

当下清清喉咙,满脸飞金的道:“叶宗留是庆元人,是个矿工头儿

大明不象前宋,对采矿的事有专职官员。统筹安排,并且各方各面都很纯熟。比如矿工的安家,关饷使费,统一提调,都有专职官员负责,所以矿工待遇什么的并不低。足以安身立命。明朝因为挑动石人天下反的往事,所以对聚集人群别有戒备之心。大河出工都很小心,不敢怠慢。而矿工全部是身强力壮,而且秉性粗野的人为之,所以就更加心,开矿之事,慎之再慎,除了一些官矿之外,一般不准私人采矿。

这就好比是治洪之道,用的不是泄洪的法子,而是一味防堵。世间事,越是防堵,则越容易出乱子,一出乱子,则越加防堵,这就是一种恶性循环,开矿一事,成为大明的死结,终明朝之世也没有想出好的办法来。

比如铜钱一项,洪武年间最多一年铸过两亿钱,算是最多的一年。但仍然是远远不够,也就是前宋时一年出产的十分之一。

到了仁宣年间,最多的年头也就几千万钱,少则一两千万。这么一点铜钱,因为赏赐外藩和民间使用的耗费。聚钱铸铜也是一项大的消耗,明朝的铜钱,开妆汇之的一千两百文兑两白银。后来就知道是浑话。完全”明饥八道,铜钱开采远远不足消耗,民间使用不足,再加上正统之后的各种乱政,现在这些年,铜钱根本不铸,也没有官员过问此事,民间到官方的兑换比已经是一两银子兑七耳文铜钱,而且这种兑换比很有更进一步的趋势。

张佳木不知道,铜钱兑白银。最高比时曾经到四百文钱兑一两银。这样一弄,民间几乎无钱可用。只能采取实物交易,而且随着白银流入的增加。则银本位成为必然,到了大明中期之后,铸钱的银本不足。或是根本没有,银本位成为主流小到了清朝也没有改变,一直到废两改元为止。

这是经济之道上的大学问。老实说,张佳木现在也不是特别的明白。毕竟他不是古代经济和历史学家,现在懂的这些,也是公余之闲,每天苦学的结果,他的志向不是一个普通的特务头子,所以对这些特别关切,而眼前的诸公,说起来是朝廷柱石,国朝倚重的有爵位的贵族人,但提起开矿一事,除了对矿工的警慢的防备之外,都认为开矿有弊而无利,这种论调。倒是和文官一模一样,几乎没有区别。

对于施聚来说,只是着重他讨伐叶宗留的经过。叶宗留是闽淅交界的人,少习武艺,为人任侠,是个很仗义的汉子。因其如此,他能带领几百人一起到矿里去采矿,用以唯生,并且很发了一点小财。

后来朝廷禁矿,派出大兵到矿上剿伐矿工,把矿工视为流民土匪,大杀大砍之下,杀死了叶宗留不少至交好友。因此他和王能,郑祥四等人一起造反,矿工确实有勇力,官兵居然不敌,造反之后,连伤都指挥使刘海等高级武官,连败官兵,声势为之大振,结果无数矿工农民投入其中,称叶宗留为大王,战转闽淅赣等三省,最后在江西被施聚和都御史柳华、张揩等人包围,步骑冲杀,血战连场,最后,宗留在江西中流矢而亡,一场大祸乱,终于被平定下去。

这是正统七年间的事了,施聚现在提起来,犹是满面生辉,颇为得意的一场事。

因为内乱和外患不同,土木之变以前,国朝安定很久,老英国公张辅就是平定了安南,所以犹被信重,而土木之前,国家的大征伐就是叶宗鲁一役,施聚打的很漂亮,原本可能要流窜数省,甚至失陷州府的一场大乱,很干脆漂亮的了结,所以成名之役,犹为可说。

当然,底下的几个都御史也很得力,算是文官中的干才,但名声不显,施聚也只是稍提几句,接下来,便是大谈特谈矿工的勇力和悍不畏死,因为采矿原本就是提着脑袋的活,又要有力气,又要胆子大,普通的农民是不敢去当矿工的。几百人啸聚在一起,一言不合就敢杀人,所以大明犹重对私矿的禁绝看管,也未尝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

“伯爷”谈到最后,张佳木突然问道:“江西和闽淅一带的银矿很多,但总以江西的银矿出产最多,一年产银最高时,可达二三十万两。叶宗留乱后,私矿禁绝。官矿亦减产,因为肯当矿工的人少了很多,我想请问一下,现在那里的出产,一年是多少银?”

“咦!”施聚膛目结舌,问道:“提起这个做什么?要问,也是江西布政司的事,不然就是当地都司来管,难道锦衣卫亦要过问么?”

说起来,各地的武将对锦衣卫有好感的少,有恶感的多。所以施聚的口吻就不是那么客气,相反小而咄咄逼人的逼问之势了。????张佳木最得众人好感的就是议撤各地锦衣卫,因为正统年间。法纪废驰,王振用事时,锦衣卫使马顺是他的干儿子,所以锦衣卫的势力也为之大张,派到各地公干,或是干脆就派驻在各处,勒索官员,骚扰地方,这些校尉有时连镇守太监的面子也不甩,更别提普通的文武官员,一旦一个“谋逆”的帽子扣下去,就算是都司和布政使司也没有办小法,所以为祸甚烈,今被裁撤,由明转暗,此种处置早就明文下发,被称为一种善政。虽然照样有校尉在暗中,而且一样可以凭驾帖拿人,不过好歹由明转暗,不再那么有压迫感了。

这几天更新不是很给力。年关时节事多,诸君会谅解我的,年上到不会断更,更新办法。过几天就通知,有不少读者可能也在忙着买票回家,或是购置年货什么的,总之,新年时节应该开心,祝大家出切顺心顺利。

第126章 敲钟第672章 尊荣第669章 甲兵第306章 巧遇第217章 白马第341章 集体第42章 请教头第215章 寒门第496章 獠牙第246章 劝慰第559章 贤妻第209章 破府第259章 代王第550章 生民第19章 最大赢家第62章 买田第247章 摆队第391章 收服第693章 底气第310章 不识趣第562章 内阁第549章 吉兆第271章 营啸第188章 辣椒第403章 人心第161章 人生百态第76章 冲突第292章 用人之道第336章 怀恩第300章 零三章传言第433章 灵机一动第415章 曹福来第312章 勘查第348章 踏实第613章 狱中第76章 冲突第15章 搅动风云第241章 造势第651章 钱粮第537章 打趣第56章 暗流第429章 国公府第473章 关键第609章 摊派第235章 侯府盛宴第473章 关键第238章 训诲第196章 进场第279章 讨教第65章 感激第489章 勇士第86章 商议第620章 解套第330章 赐婚第538章 胡闹第3章 点卯第300章 零五章焚香第113章 排挤第235章 侯府盛宴第499章 定局第207章 收权第563章 意气第272章 军法第535章 姐弟第250章 内阁第345章 大人到第175章 提醒第639章 思想第49章 两面小旗第五卷权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六章 破阵第45章 挑人第386章 谎言第89章 请客第321章 好事第56章 暗流第526章 后援第188章 辣椒第315章 狂欢第307章 好奇第89章 请客第15章 搅动风云第37章 招兵买马的开始第619章 迷茫第155章 进宫第483章 反了第13章 旧识第685章 做绝第40章 斗技第517章 平静第512章 封侯第293章 不得劲第686章 肃清第533章 酒话第351章 秘事第661章 流言第632章 论吏第10章 射柳大会第282章 来使第94章 断手第134章 北镇抚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