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天下侧目

不好意思,搬家收拾,今日通网,开始更新,断更四日望原谅,以后定会加更,以飨读者!

朱常浩看着军器监里面,已经逐渐完备的钢铁生产模式,心里老觉得这是不是在梦中。他没有想到,十七世纪的大明匠工真的做出了这近代化的钢铁生产模式,现在看起来虽然很粗糙,但这些模式有一个共同的标志,那就是用“机器生产机器”,就这么一个标志,匠工们做出觉得,朱常浩觉得,就已经够了。

在棚子下面指挥匠工们劳作的孙元化和宋应星,看见王爷来了,连忙见礼。

朱常浩看着两人像码头上的力巴一样,心里甚是高兴,不是朱常浩喜欢衣衫褴褛,汗津津地模样,而是朱看到两人亲力亲为的朴实作风,就觉得这大明的振作不是一个妄言。两人看到王爷看自己的衣服体态,不禁苦笑。

朱常浩却没有嘲笑两人的意思,一屁股坐在小马扎上,大口地吞咽了一碗茶水,只不过那茶水味道,很明显的,就是老叶子苦丁茶。

茶水发苦,但在最后的时候,茶叶的香甜也会萦绕在舌尖,只是朱常浩不是来品味这香甜的茶香,而是想问一下,现在这里的出钢量、出铁量是多少?还有,锻压银料,制作银元可否?最后一个问题,就问一下孙元化,用这钢料铸造锻压火炮可好?

毕竟用钢料铸造锻压出来的火炮重量轻,耐用,而且,射程的更远。

朱常浩思考了一下,就将这些问题给抛给了两人。

两人听了王爷问话,孙元化立即让人将这些天的生产日志给拿来,顺便手里还拿了一个算盘。

朱常浩没有看生产日志,而是听孙元化说道,“王爷,从今年八月中旬以来,我们军器监的钢铁生产逐渐量化,生铁二千斤,熟铁四千斤,钢材四千斤,用王爷新的度量衡来说,就是一吨,二吨,二吨。锻压银料完全可以”

朱常浩听完,心里谋划开来,不说银料了,就说这生铁和熟铁,钢材,一天生产两吨,一年也就是七百多吨,离自己心里的谋划太远了。不过看到现在只有两个炉子在运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朱常浩的心里,如果一年有万吨的钢铁生产,那大明绝对可以碾压一切。

记得二十一世纪在一个论坛上,朱常浩看到有人说,当时偏居一隅的南宋竟然有占当时世界财富的六成以上,现在大明,只占世界财富的三成以上,这还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到大明购买生丝,陶瓷,布匹等物件,大量白银流进大明导致的。

如果再让大明的贸易逆差增大,将这赚来的真金白银作为大明国内生产模式的转型资金,那事情就真的太美了。

只是这些东西必须要有一个拳头产品,既瓷器,丝绸布匹之后,大明重工业再次登上世界舞台,这就是朱常浩的打算。

再说,十五世纪,欧罗巴人大航海开启以后,大明也开启了大航海,当时是郑和下西洋,可惜郑和者,唯有一人。

而欧罗巴洲,就不一样了,有葡萄牙迪亚士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后来还有一个葡萄牙人,叫达伽马,直接打通了欧罗巴洲到达印度的新航线。

这两个是葡萄牙皇室支持的,后面,再来了一个

意大利人叫哥伦布,这厮是西班牙皇室支持的,发现了美洲大陆。

最后,又来了个葡萄牙人麦哲伦,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穿越了大西洋,太平洋,印度回到欧罗巴洲。

欧罗巴洲航行了三十年,绕了地球一周,咱大明航行了二十八年,下了七次印度洋。

只是大明的航路开辟由于亏损严重,讲究仁义精神,结果入不敷出,国库逐渐搬空,而西班牙王室和葡萄牙王室,由于航路的开辟,大量的金银滚滚而来,富足了两国。最后,欧罗巴文艺复兴了,大明君主集权了。

就因为不同理念方式,造就了东西方不同的社会模式,朱常浩就气得牙痒痒。

现在听到一天生铁,熟铁,钢材产量才五吨的数量,决定要以军器监为摇篮,培养一批熟练的技师,到襄阳汇通榷市去,建设另一个钢铁生产基地。

想到这里,朱常浩对孙元化和宋应星说道,“初阳兄,长庚兄,现在军器监里面有多少人?”

朱常浩问的这事情,还是要军器监的监正孙元化来回答。

“回王爷,这军器监共有匠工三百二十八人,现在都在劳作。”

“哦,初阳兄,现在你们的炼焦炉子和冶铁炼钢炉子总共是多少人?”

“回王爷,足数一半而已。”

“这样,初阳兄,你是炮兵师的师长,好像炮兵操练你至今也没有像样地操练过,下来你要抓紧操练,再从炮兵师里面抽上二百余人,并入军器监,再打制三座炉子,为汇通榷市的钢铁冶炼培训点匠工,不过,这些人一定要身家清白啊。”

“王爷,卑职遵命。卑职也正有此打算,接下来这一段时间,这军器监的营生,打算交给长庚兄,毕竟工部职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包括军器、军火、军用器物等),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货币和统一度量衡。这矿冶,机器制造就是工部的营生,我们军器监主要是打造一些国之利器,大杀器之物就行”,孙元化激动地说道。

朱常浩听完,笑着说道,“初阳兄说的不错,不过,本王手底下的工部,还是京师的工部有差距的,以后会有详细的文书进行细化的。既然这样,长庚兄作为工部侍郎,那接下来在辟划出一块地方,作为工部的驻衙之地,当前,工部司员稀少,暂且就在议事厅吧,不知道长庚兄咋想的?”

“回王爷,现在卑职的工部,也就是几个堂官和笔帖而已,还不如将其放在军械打造上,为我大明铸造大杀器。”

“长庚兄,这样,下来你还是按照工部的各司制度,让相关的堂官和笔帖,将架子搭起来。例如营缮清吏司,掌宫室官衙营造修缮;虞衡清吏司,掌制造、收发各种官用器物,主管度量衡及铸钱;都水清吏司,掌估销工程费用,主管制造诏册、官书等事;屯田清吏司,掌陵寝修缮及核销费用,支领物料及部分税收。这四司你要搭建起来。

四司外,还有制造库,节慎库,掌收发经费款项;料估所,掌估工料之数及稽核、供销京城各坛庙、宫殿、城垣、各部院衙署等工程。但是,一切都要有预算,每道工序不管是雇工,出料,进料,必须

核实到每一个负责人。谁那里出现问题,就收拾谁。你们工部下来要搞出一个规章条陈,一切按照规章条陈走。”

“王爷,卑职明白了,接下来一定按照王爷的意思,将这个规章条陈给整出来,请王爷阅览”,宋应星有些急促地说道。

接下来朱常浩在两人的陪同下,用二十一世纪的思维眼光,对冶炼场的一些生产工序进行了优化。

晚饭在军器监吃的。

再回到王府后,接下来的日子里,除了让编撰皇家学堂教材以外,朱常浩决定向京师“贡献”十万两白银,以获得的崇祯的允许,从南京文渊阁将永乐年间的“永乐本”的《永乐大典》给搬运到汉中来,还请求京师的皇家内院中的皇史宬将嘉靖年间的抄录而成的“嘉靖本”《永乐大典》的目录给自己录一份,以便和南京文渊阁的进行对照,重新将这部旷古奇典的大部头书发文天下。再说,皇史宬里面的“嘉靖本”的《永乐大典》当时都刊印了两套,就是丢失一部分朱常浩都不担心,因为另一套可以作为备份嘛!。

朱常浩想到这里,提笔言,“就藩王爷朱明常浩,身兼教化地方之职,今悉获想,《永乐大典》为我大明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的奇书。现小王就藩汉中,意欲将百家之言进行刊印,为我皇藏书于九州,弘我皇威于天下,亦是圣明天子烛照万里行此盛事,请陛下允诺小王,将南京文渊阁东阁“永乐本”借于小王抄录、刊印,散轶之本请陛下将皇史宬书录将于小王,以查缺补漏,从而再此刊印此文”。

写到这里,朱常浩思考了一下,又写到“今闻我皇民生艰难,建奴亡我之心不死,小王诚惶诚恐,以杯水车薪微薄之力,将三载以来的王府所得资财,银十万两,派王府内卫之人,献于京师以资我皇,届时有人携王令进宫,必是十万银进宫,望陛下成全。

小王常浩伏祈拜表”。

写完这份奏折,朱常浩立即将华芝廉叫进来,“让王府亲卫一班之人,将这份奏折和十张万两银票,六百里加急到京师,钱庄兑换成现银,秘密送于内库,由于携带有瑞王银令,一班亲卫抵达时,亮出此令,皇上就会明白。

再者,朱常浩让华芝廉加紧对徐光启,李之藻,王徵等一些贤能之人,进行策反,诱惑。贪恋钱财的给金银珠宝;贪恋机关制造的承诺提供一切条件;著书做学问的,承诺可观皇家藏书《永乐大典》;喜欢美色的你给他们送各样美女,就连大洋马,徐娘,小家碧玉,红粉风尘,官家千金,皇室公主都成,只要来汉中就行;实在不行,可以用钱财贿赂朝堂弄臣,左都御史言官攻吁都行,只要他们人不伤,来汉中,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朱常浩的这一席话让华芝廉觉得有些不甚光明,不过,想到王爷是有大志向的,做事“奇正相辅”也是必须的。

当朱常浩这份奏折进京以后,消息传出来,反响颇大,让天下士林工商侧目相看,毕竟刊印《永乐大典》是一件繁杂的东西,毕竟这《永乐大典》有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约三万七千万万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的大部头书啊。

(断更四天,望读者见谅,以后加更,以飨读者,请大家继续支持书生)

(本章完)

老是停电,稿子全没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野性美女第五十九章 汉中分兵(上)第273章 外出身存才飞跃明代对官吏的选拔任用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喜欢王爷的轻薄第一章 爷没笑,爷是皇叔了第253章天下大势,浩浩荡荡第三十一章 我是瑞王,我为自己代言第四十五章 王的谋士第249章 刘正归来,巡视工业第203章 本王的行动第275章 猪养肥了再杀(求全订)第六十章 汉中分兵(中)(求收藏,求月票)第一是一十八章 皇家学堂开,边关风云起第一百一十四章 谷城夜话(求订阅)第一百九十章 眷念归巢第八十四章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第225章 没完没了完结了第九章 皇太极,来,给本王笑一个第六十八章 拜将,孤的钱啊(简介里面有Q群,微信第221章 历史会记住这一天的第一百六十二章 党争开始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做一名合格的搅屎棍(上)第一百零一章 轮流作战,南北水道补充3.夺皇太极最爱的女人,文中女主之一的海兰珠第243章 大书籍文明的火光第一百三十八章 汇通天下,粮食来第二百一十四章 喜欢王爷的轻薄第一百八十七章 第一枚银元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千里汉江风头正劲(中)第276章 土地问题,皇后的小蛮腰第五十七章 西杀漫记(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正月初一第五十九章 汉中分兵(上)第287章 七边土政,涨姿势了第四十五章 王的谋士第210章 獠牙行动(上)第九十九章 计划都捋顺了第二十六章 于无声处听惊雷明代对官吏的选拔任用二第一百五十三章 女人肚皮上定乾坤(上)第五十六章 西杀漫记(上)探究明亡原因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头角峥嵘(下)第七章 左手举着刀,右手提着米(上)第八十一章 朱常浩的脸笑肿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出行商榷第271章 皇太极,你输了第六十三章 止戈为武,挖人祖坟从宝钞看明代商品赋税的失败(一)第一百四十七章做一名合格的搅屎棍(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头角峥嵘(下)第226章 明正典刑(求订阅打赏)第六十二章 还是熟悉的味道(打赏有木有啊)第270章 主动出击第一百三十九章 出行商榷第275章 猪养肥了再杀(求全订)第四章 孤为刀俎,汝为鱼肉(上)第262章 王于兴师第一百八十九章 正月初一第254章 大明的第一艘铁甲船第252章 来了,就留下第八十七章 美妇徐拂去见客(求打赏订阅)第236章 危机四伏的帝国第一百二十三章 工业雏形(下)(求订阅)第一百八十六章 这个就叫奶罩吧(求月票)第二十九章 蜀王的木船要飞了第四十二章 兴洛仓还是福王的粮仓第一百五十三章 女人肚皮上定乾坤(上)第七十二章 本王到底吃不吃啊第一百四十五章 京畿三地第一百九十八章 三千里汉江风头正劲(下)第六十五章 女子无才便是德第263章 火器和骑兵第七十一章出发只是为了更好的回归第五十二章 总要有人做垫脚石第273章 外出身存才飞跃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发明,大赚钱,组建军团搬家,没网,没存稿,求原谅!差点活不成了……第一章 爷没笑,爷是皇叔了第二十五章 大清朝会不会要断种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云中锦书第二十二章 和美女千里逃亡(续)第一百八十章 用手,还是用嘴?(求订阅打赏)第七十章 王妃情话第二章 马瘦毛长,谁为民觞第五十四章 金风玉露,粮仓得图第八十九章 趣味相投,女人善妒第217章 打草搂兔子第六十八章 拜将,孤的钱啊(简介里面有Q群,微信崇祯的亡国路(上)明代对官吏的选拔任用二第207章 这是要遇险吗明朝分封类别(肚子疼,求谅解)第一百九十二章 一人已来第一百七十四章 男女之情,要发银元(求订阅、月第280章 北国铁幕(下)第一百二十一章承宗归附,学堂有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