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做一名合格的搅屎棍(中)

看了好多的卷宗,朱常浩发现了大明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战役的时候,这辽东宣慰使的龌龊事,导致他自己没有心情再继续看下去。

其实在看卷宗之前,朱常浩也想到了一些官场上的狗屁倒灶之事,只是当他真正地看到这些事情的时候,有些接受不了而已。

看了半天的卷宗之后,朱常浩就不再理会,带着文案师爷许思恩,到登州府的外海码头,去看看伏波水师的驻扎情况。

发现经过一天多时间的休息,所有的水师丁卒都已经休息过来。

朱常浩和所有的水师官兵在个宣慰使码头上,进行了座谈。

下午回衙门的时候,朱常浩在离开之际,发现这所谓的宣慰使码头,周边已经停泊了大量的商船,他皱了皱了皱眉头,对俞开义说道,“过会你们以宣慰使司和伏波水师的名义,贴出一张告示,就说在明日巳时之前,所有商船必须离开宣慰使司码头,否则,扣留船只和货物。”

“是,王爷,末将遵命。”

朱常浩回到宣慰使司衙门之后,俞开义已经将驱逐商船的告示贴在码头上。

只是有一家的商船没有走,俞开义想到,如果明天辰时之后,此船还没有开走,那就怪不得自己了。

晚上的宣慰使司衙门,有些冷清,夜枭在衙门前面的榆树上咕噜咕噜地叫着,自己的正使宅院里面,徐拂正在铺炕。

可惜这里土炕,已经有十多年没有烧过,现在烧起来,炕面上都有些冒水。

朱常浩对于此事很恼火,很不耐烦地对徐拂说道,“拂拂,让亲卫抬进来一架行军床,支在寝室。”

徐拂一看,也对,这炕今晚是不能睡了。

行军床很简单,是几根长短不一的木方组合起来的,上面铺开用绳索攒好的竹板,竹板的长度刚好和行军床里面的凹槽契合。

行军床的铺开,朱常浩也感觉到自己今天真的有些疲惫,这种疲惫不是肉体上,而是内心中的一种煎熬。

在朱常浩的心里,他自己确实很想将大明的“内困外焦”的这种状态给解除掉,只是忙碌这一年多来,成效也不是那么明显。

不想了,朱常浩的脚伸在浴盆里,徐拂也是让浴汤完全他的脚面湿润之后,双手在脚面捏揉起来。

大概一盏茶的功夫,徐拂让王爷的脚在里面泡着,每过上一盏茶的时间,就往里面添点热水,使其保持温度。

大概过了一刻钟,徐拂将王爷的脚用棉布轻轻地擦拭了一遍。

床上,朱常浩和徐拂没有干任何少儿不宜的事情,而是彼此诉说这内心里面的感受。

徐拂今天由于查看卷宗,发现了官场上的许多黑暗面,有些事情已经颠覆了她的想象。

例如,官衙里面,每年的六七月份,就要有冰敬,每年的十一月之后,就要有炭敬。

这一年的“两敬”,就是地方官员的来钱之处,而且是正大光明地朝地方上的士农工商要钱。

就拿这炭敬来说,每当冬日降临,各地官员以为京官购置取暖木炭为名,纷纷向自己的靠山孝敬钱财,此谓“炭敬”,有诗证曰:“瑞雪逍遥

下九重,行衙吏部挂彩灯。频叩朱门献暖炉,玉做火塘熔炭红”;

实际上,“炭敬”就是冬季行贿的别称。但是既不提到“钱”“财”二字,无丝毫铜臭之气,又兼有体贴入微之意,令人感服。这是官场的规矩,三节两寿、某缺补差、“冰敬”、“炭敬”都必须送礼,但是并不在台面之上,是谓“潜规则”。

徐拂也明白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做清倌人的那阵子,为啥每年有两次,各个衙门的皂吏倒会到花船上收钱,整个大明境内都一样。

皂吏们每次都是公开吆喝,为上官收孝敬,什么冰敬,炭敬,还有的甚至是上官的寿辰。

说白了就是敛财。

过去她们花船上的姐妹们和周边的老百姓对于这些收孝敬的行为非常反感,毕竟好多百姓劳动了半年,结果一次“孝敬”,就让他们白干了。

但皂吏们也说了,不怕百姓们上京告状,毕竟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也是要收孝敬的。

这大理寺,刑部,都察院的老爷们都是京官,可他们也不富裕啊,如果没有地方官的孝敬,他们也就没有额外的收入了,就靠他们的那点官奉,连生存下去都不够啊。

如果一旦说地方官刮地皮,只要皇上不下旨,他们也就不追究的。

第一晚的宣慰使司衙门,朱常浩和徐拂就在行军床上度过,就这种待遇,可以说是在大明朝里面的独一份啊。

徐拂睡在床上,心里虽然有些不乐意这种待遇,但王爷没有说什么,自己也不好意思张口。

寻思了一会儿,也就睡过去了。

第二天一早,辰正时刻,朱常浩才清醒过来,这一次,他没有晨练去进行吐纳《黄帝内经》,而是在床上盯着天花板,一会儿之后,在徐拂的侍候下,洗漱完毕。

吃早餐的时候,他对刘正说道。“老刘,今天下来,你去探访一下整个登州府成,记下一定的路径,说不定我们后天要用到。”

“是,王爷,小的下来就去熟悉。”

朱常浩和徐拂也吃到不一样的早餐,登州风味的,分别是三鲜河蚬汤,鹅肉火烧,鲜鱼水饺。

就这样的三种早餐样品,朱常浩喜欢吃的鹅肉火烧就着三鲜河蚬汤。

徐拂只钟爱鲜鱼水饺。

说起这鲜鱼水饺,这玩意具有鲜嫩、个大、馅多、皮薄的特点。鲅鱼、牙鲆鱼都是入馅的佳品。

所谓鲜嫩,即鱼刚猎获不久,甚至切成的鱼块还在活动。将切碎的鱼放入酱油、葱花、姜末等调料搅拌,叫“透味”。在和馅时,要兑适量的水搅匀,这样的水饺才够鲜嫩。实践证明,鱼馅饺子最喜韭菜,它的辛辣味,可使鱼味更鲜。

鲜鱼饺子皮儿,擀得精薄,几乎透出馅来。包时,因皮制宜,皮儿大,馅儿塞得饱满,往往捏不严饺子边,即使露了馅也混不了汤,它就像裹着一层薄皮儿的大鱼丸子。所以,吃鲜鱼饺子多用捣碎的大蒜配以醋、酱油、香油做调料,以利解腻、清口。

就这样一餐饭,吃了差不多有半个时辰。

刚吃罢,朱常浩就让宣慰使司的这个文案师爷,许思恩把宣慰使司的辖区堪舆图拿来,以让自己有个比对和准备。

大概浏览了一遍,朱常浩在几个关键的位置做了个记号之后,俞开义突然来了。

朱常浩忙问何事!

“禀王爷,末将今日在使司码头,扣留了五艘大船,而且将船上的水手,还有船家全都扣留在营房里。只是这船家是有靠山的,他们干的是山东巡抚王从义家的营生,具体负责此项商务的,是王从义的三弟王从礼,末将想着,这山东巡抚会不会给王爷找麻烦。

另外,据王家家奴王占元说,自己家的二老爷,也就是巡抚王从义可是皇宫里的人,和当朝田贵妃的父亲,田弘是结拜兄弟。这田贵妃的父亲,可是官拜左都督啊。

王爷,这左都督可是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啊,正二品,专门监察、纠劾事务,兼管审理重大案件和考核官吏,王爷要上心啊。”

朱常浩听了,心里就有些纳闷,这王从义是山东巡抚从二品,田弘是左都御史正二品。

就这样的山东巡抚,朱常浩心里已经为大明朝悲哀了。

在明代,巡抚虽非地方正式军政长官,但因出抚地方,节制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实际掌握着地方军政大权。同时,巡抚每年要赴京师议事,也体现了朝廷对地方统辖权的加强。

就王从义这样的山东巡抚,手底下却有人以他的名义进行海商,况且,天启皇帝也下令禁海。

虽说民间现在有人下海,朱常浩也不反对有人下海,可是,他也不喜欢朝廷的官员违背政令,私下下海胡来。

而且,从俞开义扣押的货船里面,都是粮食和稻米,看成色不是湖广地界的稻米,倒是像从广南哪里来的米。

朱常浩心里听了,好受伤啊,自己在九月初的时候,向朝廷运去二百万斤大米,想不到,在这登州府的宣慰使司码头上,竟然有十万斤的安南那里的稻米出现了。

由于禁海,这安南大米,朱常浩相信,只有自己有!

登州这里出现了十万斤安南大米,也就是说,自己送来的二百万斤稻米,至少有十万斤已经被人运到了登州。

从登州这里,最活跃的航线也就是朝.鲜和倭国,私下里就是短程航线辽东了。

现在正是北风肆虐的季节,最适合的是短程航线。

不言而喻,王家商船明显是在辽河的入海口和后金进行商贸。

思虑到这里,朱常浩立即让刘正进来,三人在三堂后衙开始密谋,怎样通过这运粮船把建奴给咬一口,

最后,得出了一个这样的结论,那就是以王家的粮船为幌子,自己的伏波水师和北洋水师为后盾,直接突袭营口,将营口和盖州这里的旗丁们劫掠一番,让皇太极雪上加霜。

计谋可行,这番行动,也讲究的是兵贵神速。

朱常浩三人计议一番,决定让王家粮船的船家强制出海,然后立即出兵,让皇太极在隆冬季节,感受到瑞王数九之天般的寒冷!

(大冬天的,腊月了,书生希望大家来个订阅,有钱的来点打赏,如果有想法,可以加书生的微信号:guzhoushusheng(孤舟书生的全拼),我们共同让极品皇叔越来越精彩!!!)

(本章完)

第一百八十章 用手,还是用嘴?(求订阅打赏)第248章 王妃给我生儿子第二百一十四章 喜欢王爷的轻薄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路下手(求订阅)第二十四章 本王是阴险的男人吗第一百六十章 历史,有点小变化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云中锦书第一百三十八章 汇通天下,粮食来借着本书的大封说点实在话明代对官吏的选拔任用二第294章 对皇太极的最后一击(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各怀鬼胎第233章 为了大明,北上(不读就不爽)必须请假了(大拇指疼啊)第八十章 成功了第一百二十章和老帅问对,给皇帝上眼药第二章 马瘦毛长,谁为民觞第六十七章 皇家类的牛掰大学第五十九章 汉中分兵(上)第207章 这是要遇险吗第235章 这是算挖崇祯的墙角吧第一百七十三章 被女人爱也是一种负担第一百六十七章巡视驿路,定计士绅(中)第四十四章 就是这个范第一百六十九章 圈钱(求月票、订阅)第237章 历史真相和大丝袜美腿第204章七星帝陵声声惊第285章 边镇,只好推倒重来第289章 桨声灯影,巡视改革成果明亡原因探究一第二十二章 和美女千里逃亡(续)第一百三十一章 本王有种了(求订阅)218章 客从北方飞来第六十章 汉中分兵(中)(求收藏,求月票)第二十四章 本王是阴险的男人吗第四十八章 要了襄阳王的贱命第四十七章尼玛,这是新隆中对啊(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圈钱(求月票、订阅)第一百三十一章 本王有种了(求订阅)第七十章 王妃情话第261章 帝国威武(下)遭遇寒潮,断网,明天恢复更新!第230章 唉……第一百三十五章 而今迈步从头越第四章 孤为刀俎,汝为鱼肉(上)第二十八章 向福王打酱油(求收藏啊!!!)遭遇寒潮,断网,明天恢复更新!第259章 羽翼丰满第一百三十七章天下侧目第249章 刘正归来,巡视工业第201章 和平是打出来的第一百五十八章 商贾进京第278章 北国铁幕(上)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千里汉江风头正劲(上)第三十五章 水师来了第五十三章 经略襄阳第三十五章 水师来了第217章 打草搂兔子第一百六书一三章 王爷,您轻点(求订阅)第251章 工业变革(下)第282章 本王的撩妹技巧第十九章 都是混,何必装纯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情份子太贵了第238章 美女的妖娆(求打赏,求订阅)第一百九十一章 爱如潮水第十一章 一路向东第216章 食八珍第五十九章 汉中分兵(上)第三十七章 路上见闻第四章 孤为刀俎,汝为鱼肉(上)第十四章 抖一抖王(霸)八之气第248章 王妃给我生儿子第十三章 老子是一把手第五十八章西杀漫记(下)第一百四十章再组水师,移民条陈218章 客从北方飞来第276章 土地问题,皇后的小蛮腰第238章 美女的妖娆(求打赏,求订阅)第274章 这可是实权啊第二十五章 大清朝会不会要断种了?从宝钞看明代商品赋税的失败(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做一名合格的搅屎棍(上)第255章 全力造船,北上靖边第四十五章 王的谋士第212章 獠牙行动(下)第202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第232章 女人,药丸的作用第一百五十章 战后余波第一百三十八章 汇通天下,粮食来第一百九十章 眷念归巢第一百三十六章 太监当中有能人啊第269章 这是火器为王的时代第六十章 汉中分兵(中)(求收藏,求月票)第279章 北国铁幕(中)第三十一章 我是瑞王,我为自己代言第二十章 和美女千里共逃亡(上)第239章 大格局,大魄力第二百章 天下粮仓第一百零四章 工业起步,白虎军成(上)第一百章 巡视三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