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山野老道归附

朱常浩看到此人后,就没有上前,因为这位道人正在做早课.看着山顶上,凛冽寒风中,道人单薄的衣衫,在风中左右摇摆,飘飘欲仙,一种仙风道骨之气油然而生,不说别的,就说这卖相,就让朱常浩觉得,此人应该有大才。

半个时辰后,朱常浩也就在寒风中等了半个时辰,刘正都已经有些不耐烦了,但朱常浩还是用眼色制住他的暴躁。

早课结束了,这位道士深深地吐了一口气,然后就看向了朱常浩一行。其实,这位道士在朱常浩还没有上山的时候,就已经对其做过了解,现在,只不过为了装逼,故作吃惊。

“三冬寒月,锦衣怒马,身边皆是魁梧壮汉之士,可以肯定是是非富即贵之人”,道士心里暗暗评估道。但为了自己显得超凡脱俗,这道士表情很平淡的说道,“无量天尊,老道俗名曹士珩,道号俞俞子见过诸位!”

朱常浩一见,道士说话了,那自己也应该回言啊,说道“我乃一俗家居士,见过道长。”

“无妨无妨,老道看你,器宇轩昂,面呈龙虎交泰之象,有帝王之气,将来贵不可言!”

朱常浩明白,这老道这样说,也只不过是一种“搭叉子”的行为,就是开始对话的时候,道士故意点出施主的脚跟,让施主有一种信服的感觉。

既然曹士珩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那朱常浩如果不出声,岂不是被对方看低了。

朱常浩说道,“道长谬赞了,我就是一浪荡公子,哪里有什么帝王之气啊,不过,看道长确实不错,在道家这一行中,算得上得道之人啊。不过道长不介意,我倒想到道长的道观里面讨一杯香茗喝。”

“既然公子想到老道的道观里面去,那老道肯定倒履相迎。请!”曹士珩说着,就摆出了一个邀请的姿势。

朱常浩二话没说,在刘正的陪同下,和曹士珩并排同行。

一路上,曹士珩用徽州人的语音,向朱常浩介绍着君山的一草一木,还有一些历史传说典故,特别地理位置的定位,还有此山方圆五百里周围风土人情,峡谷山隘的介绍,让朱常浩明白,这个道士真是有心人啊。

进了道观以后,朱常浩发现,这曹士珩所修行的地方,确实不错,正殿里面的三清塑像很是有神,整个道观给人不一种超凡脱俗,清新雅丽的感觉。

而且,禅房里面也很温暖,朱常浩在刘正的陪同下,进了天字一号禅房,这是曹士珩的禅房。

进去后,香茗当然是要上的,朱常浩也不怕茶里有毒,而是端起来轻轻地吸了两口,一股特有的茶香从味觉,咽喉,一直肺部,沁人心脾,不禁轻呼道,“好茶啊!”

“好茶吗?如果王爷喜欢,老道过会给王爷包一包,王爷平时饮用,想必是极好的!”

“哦,道长怎样看出我是王爷的,那前边道长所说的‘器宇轩昂,面呈龙虎交泰之象,有帝王之气,将来贵不可言’定不是道长看相看出来的唠?”

“王爷,这个真的是看相看出来的,不过,老道近期也听闻,汉中瑞王爷要去

洛阳看他的三哥——福王爷,近日,山底下明显就有一队人马,而且旗号是大明瑞王,然后在结合瑞王爷的年龄,还有寒冬季节里,上山的人,那答案不言而喻,就是瑞王爷了。”

“哈哈哈,道长真是一位妙人啊,本王喜欢。这次本王和道长结缘,不知道道长可否指点一下本王,这次本王的河洛之行怎么样?还有,大明的社稷可好?”

“王爷,您的河洛之行,老道通过六壬神算,已经心里有底了,这次到洛阳,您是有惊无险,心想事成。但对于大明的社稷,我们《道藏》里面地理篇有一段话,老道看的是心惊胆战:

三国时代(魏文帝黄初元年至陈留王咸熙元年,西元220--264年)旱霜连年.三国时代不但气候非常寒冷,而且旱灾也相当严重,

酷寒的记载:三国志魏志文帝本纪:黄初六年(西元225年)冬十月,帝幸广陵故城,临江观兵,戎卒十馀万,旌旗数百里.是岁大寒,水道冰,舟不得不江,乃还。又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赤乌四年(西元241年)一月襄阳大雪,平地雪深三尺,鸟兽死者大半”

曹士珩说道这里,朱常浩民明白,这历史的一些轨迹,想不到一千多年后,又重逢了。

这让人觉得,中国王朝里面,好多的改朝换代是不是以冰河时期为契机的,小冰河的到来,带给王朝的是饥饿,灾荒,那肯定为了活下去,人们必须寻求机会,但王朝一到这个时候,好多弊端都已经是积重难返,机会也没有了,所以,眼看着百姓们席卷而起,将其灭亡!

由以上可知,三国时代冬季长江,淮河和汉水曾结冰。正是小冰期气候的徵兆,由当时长江,淮河及汉水曾结冰的纪录,知道三国时代气候和东汉时代相差不远,年均温也差不多,比现在低个摄氏0.5~1.0度左右。

聊天在继续,朱常浩说道,“那道长,既然你说的是寒冷,可今岁过来,大明四境还是很暖和的啊?”

“王爷,这寒冷的时候,极冷,但热的时候,那就是干旱啊,《道藏》上就有大旱的记载: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嘉禾五年(西元236年),十月起不雨。至次夏,接频年枯旱,亢阳之应也。

吴凤二年(西元255年),大旱竟年。晋书五行志曰:「魏明帝太和二年(西元231年)五月,大旱.。

魏明帝太和五年(西元234年)三月记:自去冬十月至此月皆不雨。高贵乡公甘露三年(西元258年),夏旱,三国志魏志毛玠传锺繇诘玠曰:亢旱以来积三十年……”

曹士珩说了这么多,虽然有些咬文嚼字,但朱常浩意识到,三国时代短短四十馀年抗和竟达三十年之久,是相当严重的旱灾

曹士珩又说道,“晋代(晋武帝秦始元年--晋恭帝元熙二年,西元256年--西元420年)再东晋和西晋的一百五十馀年中,也是旱霜连年,其中夏霜夏雪的年数竟达六次,春秋霜年数竟达十多次,冬季大雪奇寒的年数也有二十六次之多,而没有冬无雪和夏燠(旱)的记载,而从晋成帝咸

康二年(西元336年)迄东晋亡(西元420年)的八十馀年间,也没有雨灾的纪录,而旱灾的次数却有三十多次,只中国历史上旱灾最严重的一个时期。

这些《道藏》里面的记录,多是太平道流传下来的。但朱常浩明白,大旱的记载:晋代的旱灾次数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不是最多的,但却是最严重的。

晋书五行志曾记载自晋太康二年(西元281年)到惠帝时的十年间,每年都有旱灾的发生,其他的大旱还有:晋惠帝元康七年(西元297年)七月,秦雍二州大旱,关中饥,米斛万钱。

惠帝永宁元年(西元301年),自夏及秋,并州大旱。离石大饥。

人民流移日散,十不有二。惠帝时,天下连年乾旱寒冷,饥荒频频,百姓很多都饿死了,惠帝曰:百姓何不吃糜。

天灾不断,加上皇帝的昏庸,让国计民生更加恶化,最後终於招致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中原的汉人大量迁徙到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中原沦陷於五胡长达一百数十年。

晋代的旱灾次数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不是最多的,但却是最严重的,晋书五行志曾记载自晋太康二年(西元281年)到惠帝时的十年间,每年都有旱灾的发生,其他的大旱还有:晋惠帝元康七年(西元297年)七月,秦雍二州大旱,关中饥,米斛万钱。惠帝永宁元年(西元301年),自夏及秋,并州大旱。离石大饥。人民流移日散,十不有二。惠帝时,天下连年乾旱寒冷,饥荒频频,百姓很多都饿死了,惠帝曰:百姓何不吃糜?

天灾不断,加上皇帝的昏庸,让国计民生更加恶化,最後终於招致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中原的汉人大量迁徙到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中原沦陷於五胡长达一百数十年.

朱常浩想什么,无人知道,不过,曹士珩接下来的话,却让朱常浩大吃一惊,“王爷,当时的天象纪录,和大明朝现在的基本一致。

《道藏》上也说,“南北朝至隋初的气候纪录——包括下雪奇寒,夏霜夏雪,冬无雪无冰,大旱等的记载极多,其中夏霜夏雪的年数达十五次之多,春秋霜年数也有二十多次〔冬无雪无冰的年数只有两次〕,大旱年数也有七十五次。

所以南北朝和晋一样,都是属於旱霜连年的气候,而夏霜夏雪,冬春下雪及大寒。

而大明从天启五年以来,下雪奇寒,夏霜夏雪,冬无雪无冰,干旱频发,希望陛下要早做准备,况且,北边和还不安稳,大明千万不要重蹈晋朝的覆辙啊!”

朱常浩听完这些话,大声赞道,“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道长高义啊,不知道道长接下来可否帮小王匡复大明社稷呢?”

曹士珩微微思考了一下,说道,“老道一山野之人,蒙王爷高看,在此说一句,固所愿也,不敢辞耳!”

“感谢道长辅助,本王一定不会辜负道长高义的!”,朱常浩这时也一把抓住曹士珩的手,激动的说道。只是那衣一副基情满满,下贱的样子,让刘正觉得,瑞王爷也是个奇葩啊!

(本章完)

第一百二十一章承宗归附,学堂有疏第287章 七边土政,涨姿势了第一百二十一章承宗归附,学堂有疏第九十二章给皇太极埋钉子第三十六章 瑞王诉衷心第227章 风烟俱净第一百五十九章 归根到底都为自己第269章 这是火器为王的时代第一百七十章 杀人不见血从宝钞看明代商品赋税的失败(一)第二百章 天下粮仓第一百四十九章 做一名合格的搅屎棍(终)第一百零二章 老子专拍幺蛾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谷城夜话(求订阅)第一百七十章 杀人不见血第七十章 王妃情话第一百四十六章 做一名合格的搅屎棍(上)第四十六章 尼玛,这是新隆中对啊(上)第五十三章 经略襄阳第278章 走到哪里都是爷第十四章 抖一抖王(霸)八之气第一百五十一章 野性美女探究明亡原因二第229章 三省六部要完善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巡视驿路,定计士绅(上)第231章 本王下不去手啊从宝钞看明代商品赋税的失败(一)必须请假了(大拇指疼啊)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路下手(求订阅)第一百四十六章 做一名合格的搅屎棍(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京畿三地第八章 左手举着刀,右手提着米(下)第九章 皇太极,来,给本王笑一个明代军衔和我军队编制第一百一十七章 船即国土食为天(求订阅)第一百三十三章 云中锦书第206章 大王今晚来巡山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情份子太贵了第252章 来了,就留下第七十六章老子专打装逼狗(下)来个打赏啊!第246章 欲哭无泪的鳌拜和索尼第四十五章 王的谋士第243章 大书籍文明的火光第五十三章 经略襄阳第一百五十章 战后余波第271章 皇太极,你输了第八十三章 归来大风起上架感言第一百零八章 六月汉江,桨声灯影第三十二章 破匪的王爷探究明亡原因二第二十一章 和美女千里逃亡(下)明代军衔和我军队编制第274章 这可是实权啊补充2.文中女主之一的历史原形——陈圆圆第一百一十九章 粮食,爱的痕迹(求订阅打赏)眀亡原因一第二十五章 大清朝会不会要断种了?第八十二章 粮食有了,还怕女人不来吗请假的奇葩!第三十五章 水师来了第228章 军国大事为先第五十八章西杀漫记(下)第二十四章 本王是阴险的男人吗第九十三章 封元化,聊文程第226章 明正典刑(求订阅打赏)第七十一章出发只是为了更好的回归第一百四十六章 做一名合格的搅屎棍(上)第219章 是谁唱情歌?第204章七星帝陵声声惊第二百一十三章 王爷和美女第一百五十四章 女人肚皮上定乾坤(中)第九十七章 高看美妇徐拂一眼第一百五十八章 商贾进京借着本书的大封说点实在话明朝分封类别(肚子疼,求谅解)第一百八十八章 总把新桃换旧符(求订阅、月票)第273章 外出身存才飞跃第一百二十五章头角峥嵘(上)眀亡原因一第225章 没完没了完结了第224章 铠甲披挂第四十六章 尼玛,这是新隆中对啊(上)第九十一章 形势严峻第一百五十三章 女人肚皮上定乾坤(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圈钱(求月票、订阅)第248章 王妃给我生儿子第270章 主动出击第八十六章 大才相辅,宫装红粉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分推手(求订阅月票)第一百五十二章 到底上不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归根到底都为自己第255章 全力造船,北上靖边第239章 大格局,大魄力第七十四章 用大义迫使土豪劣绅(求收藏)第十二章 命里犯贱第四十九章 等着挨炸啊第二十九章 蜀王的木船要飞了第233章 为了大明,北上(不读就不爽)第225章 没完没了完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