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不如归去,收获颇丰

福王仓的结构,其实和一般的民间粮仓不已样,通过六人绘画出来的图样,拼凑后,朱常浩惊奇的发现,福王粮仓明显是按照九宫图构造的。

福仓由九个大型粮仓组合,每个粮仓上有九个门,但其中,只有一个门是能进能出的,其他的门都是能出不能进的。按照九宫的口诀,“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七右三,帽九尾一,五在中间。”布置的。

例如“二四为肩”的意思就是最北面左边为二号粮仓,粮仓上九个门里面,只有第二个门同进同出。四号就是最右边的仓库,上面有九个门,从左到右数,九个门里面只有第四个门同进同出,其他的门都是只出不进。

还有,虽然福仓和其他民间粮仓冒顶一样,不过,主要的粮食是挖地窖来储存的。

而在地窖里面,先是抹上一层石灰,石灰潮湿后凝固,接着在外面有竹篾子刷上一层牛粪,牛粪抹在竹篾子上后,沿着石灰的走势将竹篾子铺开,而在竹篾子和石灰中间留有三尺空隙。

这三尺的空隙中间,全部填充了洛河边上焚烧过后的芦苇草木灰。这草木灰不错,第一可以防潮,第二可以驱除蛇鼠,第三呢,草木灰可以很好地透气。

眼看着粮食已经全部装上牛车了,今晚,朱常浩也就不回福王府了,因为明天一早,这六百牛车的粮食,全部都要运到南召县。

然后在南召县的河码头上,装船南下。

今晚的巩义县,朱常浩他们就住在了福仓里面,在这里说一下,福仓与其说是粮仓,不如说是朱常洵的仓城。

只不过仓城里面住的不是百姓,而是仓管,还有王府主管粮仓的管家,护仓的仓兵等。

一夜无话,第二天,八百亲兵伴随着六百辆牛车南下,那景象,就是车辚辚,马萧萧,亲兵弓箭各在腰。瑞王携妻同相走,尘埃不见洛河桥。

马不停蹄地走了一天,中午牛马吃草的时候,都是车把式在牛马的脖子上套了一个布袋,里面装着草料,牛马是一边走,一边吃。

车把式也是一边走,一边吃着饼子,一边喝水。

一步复一步,不断地走,两百多里的路总算走完了。

现在就到了南召县,而车把式也强忍者脚痛,也走到了两河口码头。

就在这码头上,船只已经到位,可惜已经到了晚上。

就在这一晚,大家开始吃上了大锅饭,牛马走了一天,在在南召的大车店里进圈了,喝水吃草料。

十口亲卫队的大铁锅,里面是大块的猪肉,米粉,还有红葱,芥末,白菜帮子,老面馒头。

大锅的上面,一层葱油漂浮,香远益清。

车把式和船工们吃着大块肥肉,大口嚼着馒头,那味道,真他娘的香啊。

一夜休息无话。

第二天,乘着晨曦的微光,朱常浩出了帐篷,看着向南流去的白河水发呆。

说起这白河,它是南召县境内的第一条大河,经南阳、过新野至樊城汇入汉水,流入长江。

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使得白河水量丰沛,水势平缓,河床中以沙为主,极少有石块,适

宜木帆船的行驶。每年春末至秋末是白河上行船的大好时节,看那成排成队的白帆,便知繁忙的河上运输景象。

白河的货运木帆船,一般是从湖北襄樊出发,逆流而上,经新野、过南阳、入南召。南召沿河的主要码头依次是皇路店、刘村、柴岗、韦湾、白土岗。夏季旺水季节,如特别需要可达板山坪两河口。

大家都起身了,那就埋锅造饭,船工和亲卫们往船上搬运粮食,不过,这三十万斤粮食看起来很多,但装船的船只也就三十条,再加上外面准备二十条水师沙船,也就五十条。在这些沙船上面,装备有虎蹲炮,手雷,还有硬弩,火箭。

沙船不说了,就说这木帆船,用二十一世纪的计量单位来说,这一条船,装粮食也就是五吨,如果在丰水期,一条船绝对可以装八吨粮食。

朱常浩看着这些船,有些头晕,跟水师的那些沙船相比,这些船他娘的就是木帆船啊。

朱常浩有些惊奇看着这些船,朝身边见多识广老道问道,“道长,你说这白河上的木帆船道士是个啥玩意啊?”

老道一听是王爷这样问,张口就说道,“王爷,这白河上的木帆船是用上好的楸木板和大量的铁钉、铁抓子打造而成,接缝处用油麻和批灰塞实,船体内外用批灰批好几遍,用熬好的桐油刷几遍,用以防渗防腐。船的形状是,船头和船尾高于船舱,而船舱宽于船头和船尾,船底的前部按一定的弧度向上翘。船上设有多个船舱,在舱底和舱上面铺有活动的木板,以便用来装卸货物,每条木船载重可达七八十石。

船舱上面还装有可拆装的拱型舱顶,拱顶是用木板或竹篾编织而成,再用桐油刷好,以防雨水。拱顶两侧还装有窗子。船头放有铁锚,并用铁链和船体相连,靠岸时固定船用。船尾处装有船舵,船老板(船老大)靠船舵来调整和掌握船的前进方向。船尾上还装有安橹用的木楔!”

朱常浩听完老道这样说,心里觉得,这木帆船和自己在二十一世纪影视片里面看到的差不多。

不过,为了树立自己博闻强识,求知欲好的形象,朱常浩说道,“那当地人行船有啥讲究呢?”

“王爷,当地人行船,船多在襄樊、南阳装上货物逆流而上,运到沿河各码头交商家销售;再装上当地的土特产,顺流而下,运往下游各地销售。

逆流而上的叫“上水船”,在船的前中部竖立一根标直的杉木杆——桅杆,在桅杆上升起白布风帆,俗称“帐子”。

帆是用白布缝成长方形,用十来根横撑着,竹杆的两端固定在帆的两边,靠绳索和滑轮升挂在桅秆上。船老板用连在船帆竹杆一端的绳索来调整船帆受风吹的方向,并把握着船舵,借助风力使船前行。为加快船速,船工还会用竹篙撑船前行,风力实在不足时,还会用人拉纤。

行船时船老板随时观察着水流、水势,判断出哪是浅滩,哪是行船的水槽。顺流而下的叫“下水船”,把船帆降下收起,放下桅杆,附在船帮处,船老板只需掌着船舵,基本上是靠水流前进的。船老板携家带口,吃住在船上,为水上运输而忙碌。”

一个时辰差不多

的样子,粮袋已经码在船板上了,固定好后,。

吃饱喝足的船帮的老大一口吆喝,“开船了~”。

前后各十条沙船,悬挂这伏波水师,恩,应该是伏波船队,至少目前也是伏波船队,还有,大明瑞王爷的福王旗号在沙船上悬挂,收锚远行

寒风烈烈,劲风吹起,朱常浩也和自己的女眷在船头上,顺水而下。

就这一天就走了三百里路了,慢慢地到傍晚的时候,他们就到襄阳了。

朱常浩回想起自己五天之前,刚从襄阳回来,现在就地重游了。

那就在襄阳重游吧,晚上,安排好粮船之后,就到襄阳府去看看。襄阳府的夜市,看起来有点暗,除了一些杂耍,就是小吃之类的。

可是,路旁的好多人,看起来有些是那样地没有精神,而刚才看那些船工的生活情况,朱常浩也有些难受,他们大冬天的食物,就是一些烂菜叶,再加上一些秋天的咸鱼干,凑合着一点吃。这还算富足的船工,可是那些子女多的船工之家,就是一锅水煮菜。

那青绿色的菜汤,朱常浩明白,这船工的生活也不好做了。

因此,他决定,既然船工的生活做不好,那就明天把这些船工给带到汉中去,以后组建王府船队,这些人就是现成啊,最重要的是,朱常浩这样做,也给船工们给了一条活路啊。

晚上在夜市上,天气冷,夜市也没有什么活力,朱常浩转了一圈,基本上.将夜市上能吃的小吃都卖完了。

回到了巡检司的码头,朱常浩给朱依依讲了个在腊月三十的晚上,卖火折子的小女孩冻死在恶霸厨房下面的故事。

朱依依听了,就想起了自己在旱灾年月里,逃荒的情景。

朱依依很伤感的睡着了,朱常浩让见旁边的布木布泰竟然也流下了眼泪,朱常浩暗自心叹,“唉,再聪明的姑娘,也只是十五岁啊,这花季般的年龄,对事物充满了伤秋悲月啊!”

布木布泰和朱依依睡着了,翻身下床的朱常浩来到了刘紫莲身边,说起了夫妻之间悄悄话。

第二天,朱常浩早起,开始在襄阳市的五街十二道,沿河码头,贴出了告示,“大明汉中瑞王招纳船工,可带女眷妻子,全家入汉中,月银三两,全家包吃包住,船只归自己,时间仅限一天。有意者,至襄阳巡检司码头,登记在册,隔日就走。”

这贴示一出来,整个苦哈哈的船工,沸腾了。

一天吃糠咽菜的船工们喜极而泣,现在整个水面上没商船,他们没活干。

但瑞王爷开出月银三两,还包吃包住,多好的条件啊。

襄阳作为这两江交汇口,别的不多,就这船帮多,可惜,生活艰难,船帮也没有约束力了。

这不就这一天,朱常浩在黄昏时分,就有六百户。看着晚上集结在巡检司码头上船工和船只,朱常浩裂开嘴笑了。

朱常浩也没有说别的,直接让刘正到市面上采购了大量的食物,分发给船工。而且,将刘正叫来,这个晚上要商量一些大事,只不过,朱常浩心里也是得意地笑啊,这次洛阳之行收获颇丰啊!

(本章完)

第六十七章 皇家类的牛掰大学第八十五章 四人风评,众人皆惊第一百一十二章 三路下手(求订阅)第235章 这是算挖崇祯的墙角吧借着本书的大封说点实在话第六十二章 还是熟悉的味道(打赏有木有啊)第271章 皇太极,你输了主角三哥福王朱常洵的历史原貌第四十九章 等着挨炸啊第一百五十章 战后余波明亡原因二第212章 獠牙行动(下)第246章 欲哭无泪的鳌拜和索尼第八十四章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明帝国的光辉荣耀崇祯的亡国路(下)第七十五章老子专打装逼狗(上)(收藏和打赏哪里去第272章 打崇祯的脸第七十四章 用大义迫使土豪劣绅(求收藏)第三十九章 洛阳啊,洛阳第二十一章 和美女千里逃亡(下)第223 我不是傻子第四十七章尼玛,这是新隆中对啊(下)第266章 奴酋皇太极来了第231章 本王下不去手啊第五章 孤为刀俎,汝为鱼肉(下)第287章 七边土政,涨姿势了第一百六十七章巡视驿路,定计士绅(中)第238章 美女的妖娆(求打赏,求订阅)第七十五章老子专打装逼狗(上)(收藏和打赏哪里去第297章 北国八省,收归大明第一百二十九章 青楼风流第254章 大明的第一艘铁甲船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千里汉江风头正劲(上)从宝钞看明代商品赋税的失败(一)第三十六章 瑞王诉衷心第七十一章出发只是为了更好的回归第208章 京师问政第二十七章 落子京师探究明亡原因三第205章 生活,原来就是生存的一部分第238章 美女的妖娆(求打赏,求订阅)第一百一十三章 三只手第一百三十二章 青葱岁月第263章 火器和骑兵第十三章 老子是一把手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明帝国的光辉荣耀第297章 北国八省,收归大明第一百四十八章 做一名合格的搅屎棍(下)第270章 主动出击第九十七章 高看美妇徐拂一眼第八十三章 归来大风起第253章天下大势,浩浩荡荡第202章 纸上得来终觉浅第269章 这是火器为王的时代第一百六十七章巡视驿路,定计士绅(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头角峥嵘(下)第七章 左手举着刀,右手提着米(上)第一百零七章 工业起步,白虎军成(续完)第一百五十八章 商贾进京第二百一十四章 喜欢王爷的轻薄第五十三章 经略襄阳第三十六章 水战思想第一百一十一章 修我戈矛第276章 土地问题,皇后的小蛮腰第274章 这可是实权啊第十章 不服,爷坑死你们今晚休息一下,毕竟12月1日了第278章 北国铁幕(上)第九章 皇太极,来,给本王笑一个第六十四章水陆分家,驿路梨花(打赏和收藏在哪里?第三十二章 破匪的王爷第六十七章 皇家类的牛掰大学第一百二十五章头角峥嵘(上)第242章 汉江水道,岌岌可危第一百五十九章 归根到底都为自己第286章 玉人何处教吹箫第253章天下大势,浩浩荡荡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分推手(求订阅月票)第八章 左手举着刀,右手提着米(下)第一百零五章 工业起步,白虎成军(下)第237章 历史真相和大丝袜美腿第288章 铅华洗净,白莲远逝第一百一十章 王于兴师第一百七十三章 被女人爱也是一种负担第四十五章 王的谋士第八十八章 表忠心第一百四十二章 驻脚秦淮第十四章 抖一抖王(霸)八之气第一百二十三章 工业雏形(下)(求订阅)第一百四十五章 京畿三地第一百八十八章 总把新桃换旧符(求订阅、月票)第258章 定计大西南第283章 帝国荣光,后宫女人第九十九章 计划都捋顺了从宝钞看明代商品赋税的失败(一)第219章 是谁唱情歌?第六十六章 王爷,不要那样看卑职第278章 北国铁幕(上)第252章 来了,就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