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解开心结

镇北堡影视基地,董熹站在镜头后面,头上戴着大草帽,脸上架着墨镜,面无表情和别人欠他钱似的。

这一刻,他就是墨镜董。

《13》剧组在阔别多年后,终于等来了正牌导演回归。

人家都是离家出走,董熹这叫离开剧组远走高飞。

不过飞的再远,还是要回来完成未竟使命。

当然大部分零碎的工作,乌儿善已经处理完成,董熹只不过需要回来收尾,顺便犒劳下剧组的人员。

毕竟半年多的时间,呆在镇北堡影视基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可不好熬。

“咔~”

“咔咔~”

“OK,过!”

不得不承认,刚回到剧组的董熹确实有些生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渐渐找回状态。

一遍遍的NG过后,终于一声“过”回荡在片场四周。

起身伸了个懒腰,董熹抬头看到周围期许的目光,露出一丝笑意。

“我宣布,《13》正式杀青!”

“耶~”欢呼声响彻云霄,在空荡的戈壁上越发引人注目。

“今晚吃席。”正当董熹吩咐工作人员的时候,姜闻鬼头蛤蟆眼的钻了过来。

“干哈?”董熹眉头一皱,瞪着眼望着他,以他对姜闻的了解,对方露出这表情准没好事。

“嘿~这天够热的!”姜闻抬起头,一脸硬汉气质的看向天空。

“啧…”董熹嘬了一下牙花子,没有接话茬儿。

不过老姜没有气馁,继续没话找话:“你那个新电影我看了,演的倒是不错,但故事太单薄,如果让我来做导演………”

“得了,您有事直说,别拐弯抹角的。”眼看姜闻就要长篇大论,董熹连忙打断他。

“嘿嘿~”被打断话头的姜闻也不恼火,反而咧着嘴嘿嘿一笑。

“最近有个新戏联系我。”

“嗯。”

董熹点点头有些不解,虽然姜闻签约熹子影视,但他的自由度还是比较高的,没有必要这事也跟自己请示。

“那个是华义兄弟的新电影计划。”

“哦~”

姜闻这么一说,董熹心中有数了,虽然没有公开,但熹子和华义兄弟的关系可谈不上友好。

但姜闻毕竟欠大小王人情,《鬼子来了》这部电影被封杀可差点送走华义兄弟。

对方找上门来,姜闻想要拒绝也拉不下脸,所以只能跟董熹提前打声招呼。

“剧本怎么样?”董熹开口问道,他明白单凭人情不足以打动对方。

“还行,也是古装题材的大投资。”

“古装题材?这兄弟俩魄力不小啊!”

别看张一谋、董熹相继拍摄大制作的古装电影,但圈内别说跟风的,完全就是持观望的态度。

而且不看好的占大多数,要知道这种投资的规模,内地娱乐圈真没几个能拿出手。

这两年电影市场看似热闹,但实际上真就是熹子影视一家独大,去年都占据40%的国内票房收入,要知道这里面可包括进口大片。

这是什么概念?

资本怎么可能不眼馋,今年开始几个排名靠前的娱乐公司,或多或少都被注入资金。

前段时间,跟风《我的野蛮女友》就是这部分资金,当然结果挺惨。

被媒体嘲讽为“野蛮惨案”,不过娱乐公司并没有放弃,他们又将目光投向《人在囧途》。

小成本、贺岁、喜剧,这就算是赔钱估计也赔不了多少,如果踩狗屎运赚了,那就直接原地起飞。

所以今年的贺岁档,已经扎推喜剧排片,准备抢夺市场份额。

就连熹子影视也准备了一部电影,由黄博和王宝強主演的小成本喜剧。

剧本董熹瞧了瞧,讲述的是一对打工兄弟回家过年路上遇到的各种事情,只能说中规中矩,不过凭借着王宝強和黄博的阵容,想要亏本也很难。

而姜闻的新戏,会在镇北堡影视基地拍摄,毕竟导演何平的代表作《双旗镇刀客》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而董熹也为其打折,倒不是说便宜华义兄弟,只要有姜闻存在的剧组。

预算?

压根儿不好使。

而且华义兄弟为了示好,主动把女主角让出来,希望可以由熹子的艺人出演。

董熹看了剧本后,感觉女主角的戏份,就和花瓶一样,对公司的几位小花旦帮助不大,然后就给婉拒了。

这年头演花瓶电影,主要就是为了刷逼格,想让观众眼熟最好还是去演电视剧。

一部电视剧,少说也能播放个十天半个月,观众守在电视前,对演员的印象加深。

电影市场能够培育的明星,不如电视剧拍摄造星来的快。

这几年,真正电影市场造就的明星,也就章子伊一人,其他都是先靠电视剧成名,在靠电影提升咖位。

虽然市场如此,但董熹还是推荐了霍斯燕出演,原本大王准备让另一只燕子演,但因为董熹的缘故,还是把这个角色交给了霍斯燕。

“哥,谢谢你~”当晚,霍斯燕就打电话过来表示感谢。

两人的心结在上次电话中已经解开,又恢复了联系。

董熹其实应该感谢对方,当年他柏林拿奖回国意气风发,觉得坐拥脑中影院,天下尽在掌握之中。

但霍斯燕的“背叛”,犹如迎面一盆冷水让他清醒了许多,也沉稳不少。

前几年,董熹确实心里埋怨对方,所以看不到对方对自己的情义。

但这几年冷静下来,回想起那些青葱的岁月,点点滴滴的美好。

董熹觉得这些都不算什么,他主动打电话过去,也解开两人的心结。

也约定好,有时间见个面、约个饭、聊聊天……

随着地位的不断提高,“朋友”这个词离董熹的生活渐行渐远。

很多曾出现在他生命里,给予他帮助的人,也慢慢的退出他的世界。

找回一个好友,那感觉真的挺好。

解开心结,其实比解开衣服要简单的多。

而《13》的外景杀青后,董熹返回京城,在新收购的特效公司里,配合着特效的补充。

大场面的动作戏,除了人数要多以外,特效的点缀是十分的重要。

有时候,特效对于动作戏就如同音乐对于蹦迪那般重要。

出色的特效呈现,会让赵四变成迈克。

而《13》除了特效外,影响影片质量最大的其实是渲染,烘托气氛的法宝。

很多电影给人的感觉很廉价,其实就是色彩渲染方面没做好。

为了呈现历史的厚重感,董熹需要那种整体锈迹斑驳的效果,再搭配上偶尔明快的色彩。

这明快的色彩,可以是官员的朝服、是皇帝的冕冠、士兵的兵刃、百姓的眼睛……

这些单独靠拍摄是无法完成的,都需要后期的制作。

所以,《13》不但是会是董熹生涯拍摄时间最长的电影,也会是后期最长的电影。

他没有打算和以往一样,什么后期工作都自己完成,而是交给公司的员工。

董熹只需要统筹全局,足矣~

随着时间进入11月份,历经2个半月的电视剧选秀终于进入最后的决赛。

董熹也作为特邀嘉宾出席,见证公司首款综艺节目的落幕。

第024章 大场面第504章 向凯哥大导演致敬第342章 全民偶像开录第214章 金发女郎第631章 百大巨星齐聚—《威虎山》第449章 登顶第294章 零花钱第557章 首款预告片第231章 加大宣传力度第578章 社会我邓姐第141章 苏醒的反对派第423章 月球上映前的宁静第255章 煮酒论英雄(上)第463章 哈维第280章 乱点鸳鸯谱第632章 千里走单骑第647章 馒头第246章 董大炮第188章 万丈高楼平地起第576章 第二座奥斯卡第033章 杀青宴第307章 金像影帝第275章 沙场秋点兵第481章 姜闻解禁,宝强封帝!第639章 国庆档来袭第224章 炒作=票房第305章 红花第584章 开机第270章 镀金第210章 化被动为主动第007章 二月春风第225章 尘埃落定第181章 优秀的演员…们第387章 剧组轶事第452章 阳光快车道第351章 美丽的巩老师第102章 日常第129章 开幕暴击第268章 年轻的男神们第276章 不服输第514章 熹子正青春第168章 视帝第657章 推手第393章 国剧盛典—金海豚奖第323章 审查角色第355章 前奏曲第234章 我,成吉思汗,打钱!第257章 两只老虎第045章 首映第011章 杀青第377章 醋坛子第637章 起东方第067章 备选方案第171章 奖杯批发大会第355章 前奏曲第437章 大头有约第658章 老骥伏枥第595章 登高一呼第335章 折翅的金鹰第221章 功夫熊猫:牛逼之谜第644章 反常规主角第533章 又是一年鸡鸣时第049章 闭幕式第435章 点映(上)第021章 捧杀第324章 打赌第002章 北电往北第148章 灿烂的遗产第241章 董熹究竟多有钱?第613章 回归正轨第111章 一种礼仪第088章 两雄相争第419章 一段有味道的历史第015章 骚操作第206章 探班野蛮女友第629章 IMAX巨幕第033章 杀青宴第039章 意外第470章 秋天的尾巴第541章 疯狂的演员第232章 现象级电影第410章 主旋律电影第412章 公益广告第573章 2000万俱乐部第695章 压力给到威尼斯第288章 挖墙脚第372章 黑马第417章 黄袍加身第619章 嚯~第629章 IMAX巨幕第295章 一个好人第305章 红花第070章 梯子第521章 巾帼亦能拔 山兮气盖世第393章 国剧盛典—金海豚奖第410章 主旋律电影第390章 人精第013章 《驭风少年》第458章 董导有点烦第431章 影帝是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