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茉正翻看手中的传记,不知从哪里传来一阵“咕咕咕咕”的鸽子叫声。
秋桐吩咐梅香,“快赶出去,别吓着小姐。”
杨茉看着一笑,“拿把粟米来,我看它是饿了。”
梅香应了声,忙下去拿来。
杨茉将米抓在手中慢慢地向前伸,鸽子跳过窗棂,展动翅膀立在她胳膊上,倒将屋子里几个丫头吓了一跳。
从前她也害怕,不过去广场喂了几次鸽子,渐渐的她就觉得有趣。有些事越想越可怕,真正到了发生的时候,却有解决的方法。
“小姐。”春和慌张地进屋,梅香意会地将屋子里的小丫鬟都带下去。
“不好了,”春和低声道,“常家族中来人了,府里的妈妈说都是不请自到,恐怕是为了……为了……那些传言。”
该来的一定会来,总是要经历这一遭才能让常家解除婚约,外面闹的越大,常家越没有脸面,她才能光明正大地提出要出去。
常家是算准了她不敢出府,才将她紧紧地攥住,殊不知经历过变妻为妾,又被人算计致死,她已经没有什么好害怕。
秋桐比春和镇定的多,“我再去听听消息,看都有谁来了。”
杨茉屋子里一片安宁,常老夫人房里却如同炸了锅般。
“她一个小孩子能有什么能耐。”
“杨家若是有起死回生的医术,还能去安庆府做知府,岂不是要比过上清院的道士,不过是太医院和请去的郎中将董昭治的有了起色,您没听到外面一片骂声,多少郎中都不服气。”
常家的嫂子扇着扇子,“真有救人的能耐,便是当做菩萨供起来也不为过。”
常老夫人皱着眉头,“不要听别人乱说。”
常家嫂子冷笑一声,“哪里是我乱说了,京里的大街小巷都在议论,可怜咱们五爷还没有连中三元就成了响当当的人物。”
不过是一个孤女,竟然不自量力起这种歪心,不然不可能有好结果。
两个人正说着话,只听外面门上的妈妈来禀告,“文正公夫人来了。”
常家嫂子立即收起脸上轻谩的神情,和常大太太一起迎了出去。
常大太太面容有些憔悴,隐隐透出几分的愁苦,董夫人见了不禁歉然,“本是帮衬我家,哪知会有这样的话传出来。”说着上前去给常老夫人行礼。
常老夫人亲切地将董夫人拉过来坐下,“事关我们两家的名声,我也是不得已才将夫人请过来商量,夫人说怎么办才好。”
京中也有过这样的情形,都是两家干脆结亲了事。这一次却不同,杨茉兰是常亦宁未过门的媳妇。
让常家退一步,没了名声的杨茉兰自然不能再做常五爷的正妻,反过来让董家解决,世子爷也不可能明媒正娶杨茉兰。
董夫人眼睛一沉,“不瞒老夫人,若不是有杨大小姐,我儿真的救不回来了。那日在府中的郎中皆有见证。”
董家找来的两个郎中,怎么能挡住悠悠众口。
常家嫂子不以为然,“我们自然相信夫人,只是族中不好交代,过两日宗长就要亲自上门,便是老夫人也护不住。”
董夫人不由地静默,女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名声,事由董家而起,按理她也该出面找一个两家都体面的法子,只是杨大小姐是罪臣之女,就算她有这个心,只怕也不能成事,常家偏又咬住不肯松口。
真让杨大小姐做昭儿的妾室,先不说委屈了她,那个聪慧、内敛带着许孤傲的女孩子,绝不会点头。
董夫人正想着,只听外面道:“杨大小姐来了。”
常家嫂子抬起头,丧妇长女不娶,无教戒也,说的一点也没错,闹到如今的地步,她还有脸出门。
杨茉兰进了门,先看到屏风后常亦宛的绣鞋向前挪了挪。
常亦宛已经迫不及待地要看她的笑话。
常老夫人屋里的气氛已经和平日里不一样,下人脸上都带了些轻视,只有董夫人一脸的歉然,常大太太目光复杂,让人看不清神情。
常家嫂子眼看着娇滴滴的女孩子走上前来跪下,现在想到认错已经来不及了。破镜难圆覆水难收,说出去的话,做出来的事,如何还能反悔。
常老夫人究竟不忍见杨茉这般跪着,吩咐丫鬟,“快将大小姐扶起来。”
杨茉抬起头,从袖子里取出支玉簪,“孙女有一事求姨祖母。”
杨老夫人和常老夫人是同族姐妹,杨大小姐叫出姨祖母,是想要常老夫人维护。屋子里的女眷纷纷看向常老夫人。
常老夫人伸出手来,“好孩子,你说,姨祖母答应就是了。”
常老夫人慈祥的模样,任谁见了都会动容,仿佛终有了长辈可依靠。
杨茉眼睛微垂,“孙女想请姨祖母亲手束发戴笄。”
自己提出及笄,是想要常家按约娶她进门,真是好不要脸。常家嫂子忍耐不住,“虽说及笄之年便可成亲,婚事还要长辈安排,岂有自己提起的道理。”
董夫人于心不忍地别开脸,杨大小姐这样做确实不妥。
跪在地上的人挺直了脊背抬起头,“祖母托姨祖母养育孙女成人,如今孙女已经及笄,已是该出府的时候了。”
屋子里所有人的表情顿时僵在脸上。
“孙女家逢巨变,孑然一身,不求比肩姻语秋,也只盼能再拾药经,治病医人,若能如此,再无他求。”
姻家是前朝名臣,诗书大族,尚有女子一世行医,如今她提出要效仿有何不可。
杨大小姐不是来认错,而是要离开常家。
就算董夫人这个外人也惊讶地张大了嘴。常家好歹是名门望族,多少人想要攀亲,杨大小姐却这样轻易地放开这门亲事,主动提出要出府自立。
董夫人忍不住劝说,“这可不是小事,你要仔细思量,切莫意气用事。”
杨茉规规矩矩地叩首,“请姨祖母尝孙女所愿,让我杨家医术得以流传。”唯有搬出杨家,才能在常老夫人面前据理力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