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9.第949章 关于刺客

bookmark

海礁跟着小太监来到新居幄次外的时候,发现这里没有一个守卫,立刻就感觉到不对劲了。

那小太监想必也有同感,但他没想到是有敌袭的缘故,还以为是新君召集了所有人进帐吩咐,便催海礁快走几步,赶紧进帐。但他们很快就发现帐内有对话声,还有兵器相击的声音,以及禁军护卫们的喝斥声。

小太监当时就变了脸色,迅速丢下海礁,朝帐中冲了过去。海礁多留了个心眼,没有跟上,而是缀在后头,小心掩饰着自己的身影。很快,他就看到帐上忽然出现了一泼血污,还有新君喊那小太监名字的声音,想来是小太监冲进去后就遭了贼人毒手。

海礁留在帐外偷听了片刻,发现里头杀完一个人之后,又恢复到了对话状态。听对话声,在场的人里有新君、太皇太后、许太后与七皇子,还有陶阁老等数位重臣,以及颍川侯以及涂荣大统领。虽然当中多有老弱妇孺,但有后面两位武艺高强的武将在,敌人不管有多少人,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伤害到新君等人的性命。因此海礁当机立断,立刻转身离开,前往外围求救。

虽然他对自己的武艺也很有信心,但实在不敢说自己出现后,就一定能将刺客全部拿下。这么一来,他进不进帐,意义都不大,反倒是及时搬来救兵,更能加大己方的实力,迅速拿下帐中的刺客。

海礁对小妹道:“我当时是这么判断的,不过,为了防止事后被人指责我是怯战,才会逃离,通知了周四将军之后,我还是立刻拿着武器重返幄次,加入了战斗。因此,我如今不但立了功,而且也无人指责我什么。无论是颍川侯,涂将军还是周四将军,都说我判断正确,行事果决。若我没有回头搬救兵,而是直接入帐救人,八成会象那个小太监一般,一照面就死在刺客刀下了,顶多是比他死得慢一些,多抵挡几招,但结果不会有什么差别。”

海棠听得挑了挑眉:“怎么说?哥哥的身后比小太监要强得多了,怎会同他一样,轻易被杀?”

海礁苦笑:“因为刺客不是一般人,好几个都是禁军中的精英,是公认的高手。若非如此,帐中有涂将军和颍川侯,他们还带着心腹的亲兵,再加上本来就守在幄次外头的锦衣卫与禁军,怎么也不至于被区区几名禁军给难住了。为了护驾,守卫方死伤惨重。能造成这样的后果,刺客又岂是寻常货色?”

海棠更吃惊了:“又是禁军精英?还是公认的高手?里头是不是就有先前宫乱时逃出宫去的反叛禁军将领?这些精英人物在禁军中也不是没有好前程,怎么就一个个都对孙家忠心耿耿,明知道他家要倒台了,还愿意为孙阁老卖命呢?”

海礁顿了一顿,低叹一声:“他们在禁军中,未必有什么好前程。而且……与其说他们是为孙阁老卖命,倒不如说,他们是被孙阁老忽悠得成了反对大行皇帝的人。因为反对大行皇帝,所以他们要对大行皇帝留下的子嗣也赶尽杀绝。他们以为自己是在为先帝尽忠,其实只是被利用了而已。”

“先帝?”海棠有些糊涂了,“哥哥是说,大行皇帝的父亲,新君的祖父,隆定皇帝吗?这跟他有什么关系?”隆定帝都死了三十多年了。

海礁叹了又叹。他刚听到帐中双方对峙时的对话时,也感到十分吃惊。虽说他对刺客一方的说法半信半疑,但结合过去三十多年里前朝后宫发生过的事,刺客的说法似乎也不是无的放矢。

刺客中的几名首领人物,都是禁军中的精英,不过都有些年纪了。最年轻的一位,也有将近五十岁,早在德光帝初登基时,就已是御前守卫。他们普遍都是禁军中的世家,乃是开国元勋之后,家族世代都有子弟在禁军中当差。其中一位的父亲曾是隆定帝一朝的重臣名将,他本人也十六岁就得了恩典,被特招入禁军,安排在御前值守,本该平步青云,过得几年历练出来,便要外放牧守一方,然后成为涂荣、颍川侯一流的名将。

然而他倒霉地遇上了皇位更迭,而继位的德光皇帝对皇父曾经重用过的人才都十分不以为然,更爱重用自己的潜邸旧人。于是,曾经在御前得用的禁军精英们便都被调去了宫中其他岗位,平平淡淡,按部就班,甚至比其他人升迁得更慢,三十多年才升到了禁军的中层,大权都掌握在了德光帝的心腹手中,他们连边儿都摸不着。

若只是如此,也就罢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在先帝殿外值守时,也曾拦过德光皇帝,对还未立储的他不够敬重,却更礼敬更受先帝宠爱的安王与纪王等人。他们猜想自己只是遭了报复,可好歹没丢差事,没受折磨,只是仕途不那么顺利,家族在父祖去世后便一落千丈,不复从前富贵显赫罢了。这样的报复已经很温和了,他们不敢有什么怨言,只专心提高自己的能力,用心培养子孙,盼着日后能有机会再得皇帝青眼。

然而,孙阁老今年却告诉了他们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先帝的死,跟德光帝脱不了干系!

先帝当时虽然已经年迈病重,需得命储君去监国,可依然神智清醒着。他对储君有许多不满之处,多次在常贵妃面前提出易储之意,又时常召见安王与纪王。倘若不是死得突然,他没来得及下旨废太子,继位登基的就不会是德光帝了。相应的,他们这些在先帝御前得用的人,也就不会被投置闲散,碌碌无为,儿孙们连禁军都入不了,只能在外头寻个普通的差事,混吃等死。

一切都是德光皇帝的错!

这几名禁军精英们于是便联起手来,决意要为先帝隆定帝报仇,杀死弑父篡位的德光帝及其后代,令皇位重新回到本该拥有它的人手里。本来他们是属意纪王继位的,那本来就是隆定帝临终前最宠爱最亲近的皇子,可惜纪王父子行事令他们十分失望,因此他们才会在宫乱中途就脱身离开,或是直接隐而不出,不曾参与到叛乱中去,迷惑住了太皇太后与新君。如今到了皇陵,他们又有了行刺的机会,便果断下手了。这一回,就算纪王父子都在京中,来不及赶到善后,也还有安王在。安王也是先帝宠爱的皇子,本来有一半的可能继位为君的。

那几个刺客在这件事上似乎很是随意,并没有为任何一位宗室亲王效忠的意思,纯粹只是看大行皇帝不顺眼,又错过了杀他的机会,才想对他的后代赶尽杀绝。对于站在大行皇帝及其子嗣一方的太皇太后和内阁众臣,他们也十分不以为然,认为他们是在助纣为虐。尤其是太皇太后周氏,他们都认为,她身为隆定帝的皇后,若不是她认德光帝为养子,区区一个嫔所生的平庸皇子,是不可能有资格立储,抢走本该属于纪王或安王的皇位的。

她也是害了先帝的罪人!

129.第129章 交换情报第769章 老家803.第803章 趋势566.第566章 金家二房的现状1049.第1049章 赏赐697.第697章 送信616.第616章 不妙的预感899.第899章 来人691.第691章 好哥哥970.第970章 树倒猢狲散236.第236章 关于交朋友1012.第1012章 一千章一十二章 搬入新宅92.第92章 传说中的秘药339.第339章 陈太太的承诺556.第556章 早知道498.第498章 惊喜462.第462章 公堂混战561.第561章 变化264.第264章 失算628.第628章 两个金宝896.第896章 周到315.第315章 因爱成恨645.第645章 关于那些男女726.第726章 提点362.第362章 误会750.第750章 欢喜942.第942章 背刺920.第920章 外出781.第781章 夜袭1008.第1008章 一千章零八章 颁旨829.第829章 迁葬421.第421章 十四房的线索634.第634章 茶店内419.第419章 皇帝的用意342.第342章 西北边军的内患661.第661章 展望未来1060.第1060章 苦心第763章 传闻345.第345章 花朝小宴1012.第1012章 一千章一十二章 搬入新宅125.第125章 不能坐视1139.第1139章 笔记第1章 卷王又穿越了(已修)735.第735章 不忍心971.第971章 解毒834.第834章 商量556.第556章 早知道645.第645章 关于那些男女309.第309章 别院第776章 欣慰438.第438章 新仆旧仆578.第578章 互惠互利399.第399章 对抗139.第139章 颍川侯府的曾经271.第271章 便宜875.第875章 小道消息162.第162章 短兵相接1036.第1036章 疑心473.第473章 听审691.第691章 好哥哥1142.第1142章 合作达成474.第474章 承认1009.第1009章 一千章零九章 双喜临门922.第922章 告密378.第378章 悔恨213.第213章 往事397.第397章 买房505.第505章 委屈232.第232章 无奈的海长安1003.第1003章 一千章零三章 老友144.第144章 疑团973.第973章 陆家倒台785.第785章 暂别1122.第1122章 吃肉喝汤375.第375章 分析960.第960章 内情第31章 去撞撞运气吧829.第829章 迁葬192.第192章 猜想548.第548章 仓促1082.第1082章 意外所得456.第456章 威胁与反威胁137.第137章 老军师1084.第1084章 如愿612.第612章 海长安的前程718.第718章 新的谎言699.第699章 安慰439.第439章 收获716.第716章 小小要求749.第749章 搁置166.第166章 人设崩塌648.第648章 人脉534.第534章 焕然一新737.第737章 团聚615.第615章 母与子1091.第1091章 懊恼448.第448章 择仆192.第192章 猜想第36章 海棠的主意561.第561章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