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荆州地头蛇刘琮归顺曹操。被许诺封为荆州刺史,世代掌管荆州之境。
曹操实现了他的诺言,在后来封刘琮当上了荆州刺史,但却把他本人带回了许昌。
如今,莱因哈特对奥地利独裁者舒施尼格做出了同样的承诺,也做好了和中国古代三国时期曹操相同的打算。
对于没有看过三国演义的舒施尼格,他大概是想不到莱因哈特这一手东方指挥的。
况且,莱因哈特甚至也不打算将舒施尼格这样的败类留在身边。
许以高官厚禄,是为了让这件事给未来那些敌人做“榜样”。让更多人知道向德国投降,也是有好处可以拿的。
这样一招,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有着极大影响力的。
特别是许多领导者,更会因为投降的“好处”而降低抵抗热情,从而更加轻易的投降。
于公,比起抵抗到山穷水尽后遭到无穷无尽的报复,倒不如找个机会体面的结束战争。
于私,作为一名归降者,日子过得肯定会比一名失败的顽抗者舒坦。
不过,这些都是表面上的宣传。私底下,舒施尼格这类人会被秘密投入“劳动营”进行劳动改造。
你不是觉悟不够吗?没关系,那就用伟大的体力劳动来净化你肮脏的内心。
结果就是,舒施尼格在发表完全国声明后的10分钟,就被一个班党卫军特别行动队士兵礼貌的请去了“劳动营”,与超过300名柴尔德家族的囚犯们一同进行光荣的劳动改造。
另一方面,就在德奥宣布合并不久后,一支德国炮兵纵队在奥地利边境上的小镇库夫施坦因受到了热烈欢迎。
英法等国的记者被大量引导至库夫施坦因,“碰巧”参观到了这支由马匹拖曳的德军队伍。
德国部队人高马大的形象在光鲜亮丽的背后,被英法等国看做是更不上时代的特征。
一名英国的陆军高层在看到德军马队的照片后,多次在私下场合轻蔑的谈道:“德国的国防军已经落后时代太久了。当大英帝国已经开始大量列装汽车的时候,他们的陆军才刚刚起步,靠着大量牲口维持运输力。”
然而,这位英国方面的普遍轻敌观念并没有引起他们未来盟友法国政府的赞同。
对于公然动用国防军支援西班牙政治盟友,蓄意投射其实力与威望的德国陆军。法兰西的观察员们很难相信英国政府那套德国尚未强大的说辞。
比起英国人那些被称为“老爷兵”的陆军,有着欧洲第一陆军名号的法兰西军队更能有发言权。
13年前那场法军占尽优势的鲁尔之战,他们尚且被当时曾经只是民兵的德国党卫军打了个灰头土脸。
如今,德国人更是通过西班牙战场上的辉煌胜利更进一步强化了他们的形象。
英国人的自信,英国陆军的自信,简直就是夜郎自大式的无知。
别说现如今被莱因哈特称为第三帝国的德国。
就是当初脾斯麦奠定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又岂是英国陆军可以轻视的对象。
当初,有个记者曾经在一次舞会上向脾斯麦提问:“如果英国陆军登陆配合入侵德国怎么办?”
然后,当时的脾斯麦首相便做出了一个流传至今的著名回答:“那好办,让德国的警察把他们抓起来就行了。”
从这个故事中不难看出,英国那支无能的陆军,从头至尾就没被德国人正眼瞧过。
结果现在反倒是英国人自信满满,满脑子还再打算用德国去平衡法国的势力,甚至用来当做抵御苏联的看门犬。
英国人这种思维,最直接的产物就是“绥靖政策”。
绥靖政策主要表现就是扶植战败的德国,同时支持日本挑衅苏联,使得此二国充当防范苏联的屏障和镇压人民革命的打手。
事实上,这一政策在降低德国的赔款额,并取消对德国的经济管制的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洛迦诺公约中已经出露头角了。
其实莱因哈特就算没有大玩文字游戏,发行纽克。德国在1932年后也不会再支付多少一战赔款。
换句话说,莱因哈特当初之所以能通过文字游戏逃避赔款,本质上也是依靠欧洲国家,特别是英美等国的绥靖政策,而不是他的钻空子才华。
除了苏联,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日本、葡萄牙、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希腊、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都已经或多或少的参与了这个防范红色苏联的政策。
而苏联,同时也在和德国进行着大量战争物资的交易。
几乎全世界的强国都在和德国人进行着交易,而交易的目的,竟然都是为了对付另一方。
中国购买德械师对付日本军队,日本购买铁拳火箭筒抗衡苏联军队,苏联购买德国的军工技术对峙资本主义各国,西班牙共和军和国民军分别向德国购买武器以图消灭对方……
而罗马尼亚,美国,英国,委内瑞拉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国家,则是让德国进口了庞大基数的石油。
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日子更幸福。全世界的人都在讨好自己,拉拢自己。两头通吃,左右逢源,夫复何求……
只有坐上了这样的位置,处在这样的环境,莱因哈特才明白历史上美国“天选之国”的地理优势意味着何等的幸福。
德国现在的超然处境是短暂的,十分容易被打破的。可美国的特殊地理优势,却注定了其未来10年乃至20年的超然地位。
不过,至少在绥靖政策正大行其道的今天,莱因哈特领导下的德国还是相当吃香的。
古德里安率领的2个装甲师走小道前往维也纳。其中,所有坦克皆挂满德国国旗,插上花束,获得了广大奥地利民众的热烈欢迎。
而此次长途行军也暴露了t3坦克在发动机等方面上存在的问题,在前往维也纳的小路上出现了不少抛锚事故。
德国各部门的研发专家还为此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改进措施。
而在德奥合并一周后,其他各国不出莱因哈特预料的,均对此次事件反应温和。
一战协约国,特别是英法两国,虽然有责任维护《凡尔赛条约》,尤其是有关禁止德国与奥地利合并的条款,但是也仅是实行外交抗议,并没有采取实际行动阻止合并之事。
而在半个月后莱因哈特要求主持的公民投票中,更是有99.7%的奥地利人赞成德奥合并。在国际上,极大的表现出了德意志人对合并的渴望与欣喜。
事后,为了制造舆论优势和留下亲民影响而留在奥地利的德意志元首莱因哈特,给远在柏林的西克特发了一封电报。
电报内容只有一句话:“从今天起,再没有人敢看不起德国人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