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赫斯曼的小算盘

“打倒临时政府!”

“完全信任临时政府!”

“打倒米留可夫(外交部长,给列强的照会是以他的名义发出的)!”

“米留可夫万岁!”

“布尔什维克万岁!”

“打倒列宁!”

“列宁是德国皇帝的间谍!”

“米留可夫是美国资本的走狗!”

“你们这群卖国贼,你们拿了德国人的金马克!”

“你们才是卖国贼,你们拿了美国人的美元!”

玛丽亚宫广场上,两支游行队伍在一片口号和谩骂声中相遇了。一支是布尔什维克组织的“殉难者”;一支则是由立宪民主党率领的游行队伍,他们是由彼得堡的大学生、资产阶级和一部分拥护临时政府战争政策的军人组成(想打仗的军人也有,主要是军官和军校学生)——他们也是眼下临时政府能够动用且敢于动用的镇压力量。

和布尔什维克组织的“殉难者”一样,临时政府的支持者们也携带着武器——非暴力的和平示威,在1917年的彼得堡是根本不存在的。所有的政治派别,都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区别只是武力的强弱,而最后得胜的布尔什维克,则是因为争取到了最多的武装分子的支持。

冲突很快在两支立场不同的示威队伍之间发生了,开始是用拳头、棍棒,进而使用枪支互相对射起来了!俄国临时政府所在地的门外,顿时变成了内战的战场!

这几乎可以算是一场小规模内战了,彼得格勒卫戍部队的士兵和军官学校的士官生还有一些现役军官都参加了交火。

当彼得堡的内战开始的时候,赫斯曼乘坐的马车,已经离开了繁华喧闹而又非常危险的彼得格勒市区。

马车行在路上,弯来弯去,避开一些积水的大坑,在一条坑洼不平的柏油路上颠簸着前行。这条通往沙皇村的道路,大概自战争开始,就没有修缮过了。道路两边都是大片大片的荒芜土地,现在虽然是春播的时节,但是这些土地上面却看不到几个正在播种的农民。和赫斯曼的家乡东普鲁士一样,彼得堡周围的土地,也被大量抛荒!

他们经过一些小村庄,看上去非常穷,比不上德国,尽是些草顶的圆木房子。大部分的房子都很有些年头了,一溜歪斜,仿佛快要倒塌。每个村子附近都有一座竖着十字架的教堂,这是最好最大的房子。教堂前面总有一块宽敞的平地,男男女女聚集在那里,并不是在祈祷,而是在开什么大会,隐约能够看到红旗飞舞。

“怎么大部分土地都没有人耕种?”赫斯曼有些奇怪地发问。现在已经是五月份了,再不耕种就要误农时了。哪怕是在壮劳力缺乏的德国农村,现在一定也尽可能在播种了。而俄国动员比例远远低于德国,照理应该有足够的劳动力来种地才是啊。

“这都要怪临时政府、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捷尔任斯基的语气中充满愤怒。“给农民无偿分配土地的事情喊了几十年,从亚历山大二世的时代就开始嚷嚷了。现在他们掌握了权力,地主、富农和农民们都在等着他们兑现诺言。地主们在廉价抛售土地,富农们在低价收购土地,而农民们则不愿意在权属不明的土地上种地。而且,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还宣布了余粮征集制!”

“余粮征集制?”克洛伊插话问。“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无偿征集农民手中的余粮……口粮和种粮之外的余粮!”

“可彼得格勒还是非常缺粮。”在维堡区的这些日子,买菜做饭都是克洛伊的差事,所以她知道彼得堡的供应有多紧张。

“因为农民也有苏维埃!”赫斯曼代替捷尔任斯基回答,他的眉头拧了起来,“余粮征集制根本无法实行,但是却打击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俄罗斯的土地大量抛荒,也就意味着德国很难在未来从俄罗斯得到大量的农产品。赫斯曼心头浮出了几片阴云——如果俄罗斯拿不出足够多的粮食,自己就很难说服大总参谋部“轻饶”俄国,而过于苛刻的和平条件则会让布尔什维克的合法性出现问题……列宁将无法赢得十月革命后举行的立宪会议选举。到时候,俄国就将陷入一场残酷的内战。德国自然更加没有办法从俄国取得维持战争的资源,第二帝国的灭亡将不可避免!

不过一场残酷的俄国内战对德国也有好的一面。赫斯曼坐在颠簸的马车上,心里面却想着怎么利用战后俄国的困难局面获利——其中有德国的利益,也有赫斯曼自己的利益!

如果历史还沿着原来的轨迹发展,并没有出现重大改变。那么内战将会给俄国带去灾难性的结果,百业凋零,农村和城市都变成一片废墟。哪怕是列宁这样铁石心肠的革命者,也不得不在战后向困难低头,放弃直接过渡到gc主义的想法,而是推行起了类似中国改开的新经济政策。

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啊!虽然苏联的“改开”半途而废,在1929年就收场了。但是对于列宁和苏联人民的老朋友赫斯曼而言,九年时间已经可以做成很多事情了——谁能想象在中国改开之时,某个外国资本家和总设计师是哥们,这还有什么生意做不成?还有什么钱赚不到?

当然,赫斯曼现在是个有理想的军国主义者!在苏联赚钱,然后去瑞士安度余生未免太无聊了,如果有机会他还是想当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一辈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家的。

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尽可能的保存德国的战争潜力——主要是军事工业的实力,比如航空、造船、机械等等因为战败而遭受严重限制和打压的行业。

据赫斯曼所知,在第二帝国时期,德国在重工业领域,特别是航空、造船和内燃机等行业,都是比较领先的。而到了希特勒上台的1933年,因为《凡尔赛条约》的限制,让德国无法光明正大发展空军、海军和装甲兵的德国,虽然在上述领域的某些方面还保持着一定的技术优势,但已经不能和第二帝国末期相比了。

而同苏联展开合作,得到苏联红军的大量订单,恐怕是德国的航空、造船和内燃机等行业,在战后保持活力的唯一方法。想要工厂不能停、队伍不能散、成果不能丢当然得要有苏联这个大市场支撑了——当然,在输出技术给苏联的时候,也得多留几个心眼,把最关键最核心的东西都抓在手里面……

……

就在赫斯曼暂时离开彼得格勒,搬去风景宜人的沙皇村思考人生道路要怎么走的时候。在彼得格勒城内,历史车轮还在滚滚向前。

5月2日的“小规模内战”,让彼得格勒城内除布尔什维克之外的各派都看到了内战真的有可能降临!

与此同时,以美国大使弗朗西斯为首的盟国使团,又以“中断援助”为要挟,要求临时政府立即镇压布尔什维克的作乱,恢复彼得格勒的秩序,并且尽快开始军事进攻(进攻德国)。

迫于压力,临时政府只得下令彼得堡军区司令科尔尼洛夫——一个自视甚高,自以为是拿破仑的职业军人——调动军校生和部分忠于临时政府的部队(真的不是很多),携带大炮开进宫殿广场,驱散了闹事的布尔什维克。

但仅仅是驱散,而不是血腥镇压。因为科尔尼洛夫控制的武装根本不可能摆平列宁的人马——不计算武装工人和水兵,布尔什维克现在已经控制了十几个团的卫戍部队。而且剩下的其他卫戍部队士兵,也大多对布尔什维克抱有好感。

想要镇压,除非各方面联手行事!

——

第308章 风起大西洋(五)第1130章 大西洋上的导弹(十九)第530章 虎!虎!虎(十)第1220章 登陆北美洲(十二)第939章 犹败七第46章 兴登堡第160章 摧毁英镑就是摧毁德国?第971章 进攻美国的路线第626章 赫斯曼的小目标第691章 帝国反击战六第55章 铁人赫尔曼和天才福克第784章 登陆英格兰五第115章 我会回来的第774章 不能跑了丘吉尔第50章 库尔兰计划1273 为了美国工人阶级1274美利坚劳动党第122章 市场换技术第623章 虚张声势第1088章 日本的中途岛大捷?第1130章 大西洋上的导弹(十九)第1011章 朱可夫的担忧第122章 市场换技术第697章 蓝色3号方案第1234章 一切尽在掌握第1095章 放美国人上岸第404章 意大利不面(五)第1106章 灾难的开始第390章 投票和投降第830章 降落伞的作用第1184章 高奇堡计划——法西斯主义再教育第390章 投票和投降第317章 丘吉尔的岛链第1017章 提前打响的决战第736章 我们还有陆军第127章 为什么是1939年?第244章 别尔津的骗局第743章 珊瑚之海-日本人要蛙跳第1003章 信仰不灭第552章 第一次夏威夷之战(一)第543章 虎!虎!虎(二十三)第916章 持久的消耗战?第1012章 保卢斯的计划第251章 准备开战(六)第1145章 罗斯福之死(六)第1051章 意呆利退出的条件第776章 不可能的条件第608章 海狮行动(六)第245章 叛逃者第853章 大决战——要饭第2章 联俄联苏(上)第565章 第一次夏威夷之战(十四)第442章 沙漠之虎(二)第394章 请不起的毛熊第1061章 纸老虎发威第243章 苏联战列舰第911章 俄罗斯民族主义第5章 列宁和苏俄人民的老朋友第465章 希特勒的挥霍第1245章 原子弹(二)第1190章 高奇堡计划——可靠情报第1065章 致命的比赛第132章 货币战争(二)第777章 且战且谈吧第244章 别尔津的骗局第35章 小东德第1195章 高奇堡计划——海啸弹第1036章 慈父,我们已经尽力(六)第170章 将军内阁第820章 罗斯福的计划第519章 来自德国的王牌第386章 谁是敌人?谁是朋友?第255章 关于和谐弹第583章 日落(三)第749章 新思维的萌芽第640章 大雷雨(四)第1119章 大西洋上的导弹(八)第404章 意大利不面(五)第1062章 美国人的复仇武器第299章 正义(六)第835章 好惨的惨胜第1008章 从勒热夫开始第230章 被民主征服的波希米亚第119章 首先点开的技术树第15章 这不是笑话第93章 不承认第140章 货币战争(十)第197章 各种不想打仗第510章 山本五十六第45章 迟来的友谊?第749章 新思维的萌芽第1220章 登陆北美洲(十二)第395章 美国和苏联第695章 德国布尔什维克何在?第231章 国际练兵场第268章 最长的一天(七)第1章 你知道列宁吗?第977章 还是“小学生”厉害第512章 人操飞行炸弹第293章 反击(十)第1110章 不可思议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