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德国正在被撕裂

“上帝啊,这里让我想起了俄国,1917年4月的俄国!”

1918年9月底,当克洛伊.冯.海因斯贝格女士跟着赫斯曼一同走出弗列德累彻斯特拉斯火车站时,她再一次被眼前的景象惊呆,就像去年她从俄国回到柏林时一样。

火车站广场上人头攒动,到处都是前来参加集会的人们,他们分成至少十群,每一群人中间都有一场热情洋溢的演说或是辩论——宣传战争的,反对战争的,要求民主的,支持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或者是其他什么主张,现在都可以光明正大地通过演说和辩论来吸引支持者了。

这样的场面在和平时期,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德国,或许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当时的德国在经济上非常成功,民众拥有的社会福利也领先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而且国内的政治也相当自由,完全可以非常平稳地转变为一个民主国家。

但是现在启动民主化进程,显然是非常有害的!德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灾难——她正在输掉一场至关重要的战争,问题只是输多少,而这取决于德意志人民在最艰难的时刻,能否团结一致。

而从1918年8月或9月间骤然开始的民主化,却生生撕裂了原本还算团结的德意志人民。

因为是否要向敌人投降、是否要剥夺一部分人的财富和地位乃至生命、是否要将德意志人用鲜血和汗水建设起来的国土割让给敌人,这样的重大问题在德意志根本不是用民主投票可以解决的!

这就好比美国过去不能用民主投票解决南北冲突(南北战争),英国人如今也不愿意用民主投票去解决爱尔兰和印度问题一样。

“立即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

“笨蛋,不会有这样的和平!”

“立即停战!”

“不能停战!要抵抗到底!”

“打倒皇帝!德意志民主万岁!”

“皇帝万岁!祖国万岁!”

“苏维埃万岁!走俄国人的道路!”

“叛徒!你们是国家的叛徒!”

“走狗!你们资本家的走狗!”

“犹太人,你们统统是犹太人!”

“你们才是犹太人!”

而在柏林的这座火车站广场上,每一场关于国家前途命运的辩论,最后都会变成谩骂、争吵,甚至动手斗殴。在所有的重大问题上,持不同观点的人们根本无法调和,谁也不会包容对方的观点,谁都将不同观点的人当成了国家的敌人,根本不存在接受或包容的可能——这就好比要让希特勒和默克尔在叙利亚移民的问题上达成共识一样。

当然,默克尔女士也许会说希特勒先生是个让人恶心的魔鬼或者别的什么东西而拒绝和他辩论。但是在1918年9月底的德国,像阿道夫.希特勒先生这样的人有好几百万甚至更多。

他们为了国家而浴血奋战了将近五年——在条件最艰苦的前线,冒着不断落下的敌人的炮弹,随时可能送命。他们几乎赢得了战争,现在的每一条战线都在敌人的土地上,并且远离德国的边境线。在他们看来,德国目前还是胜利者,无论如何都不是要考虑投降的时候。

而且默克尔女士的民主自由前辈们在1918年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无数个和阿道夫.希特勒先生持同样观点的人。还有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这样斯巴达克联盟(德国布尔什维克)……

希特勒这样的右Yi民族主义者(在1918年,他们是主流),默克尔的民主自由前辈,还有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这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先驱,现在全都涌上了街头,用最激进最粗暴的方式撕裂了正在进行一场殊死大战的德意志第二帝国。

阿尔弗雷德.罗森堡中士(刚刚得到晋升)开着一辆属于俄德经济促进公司柏林办事处的奔驰汽车到火车站迎接赫斯曼。一路上,他都在滔滔不绝地对赫斯曼和克洛伊说着他在大总参谋部内听到的各种让人沮丧的小道消息。

“……后方的混乱波及到了前线,兴登堡防线崩溃了,前线部队士气低落,人心惶惶,被俘的人数空前巨大。”

“鲁登道夫上将阁下已经崩溃了,他在9月28日的例行会议上胡言乱语,把除他以外所有的人都骂了个遍,最后还昏倒在了地板上。”

“上将阁下还向皇帝陛下提出建议,认为必须成立一个协约国可以接受的‘民主政府’去负责讲和。他主张,一定要按照民主的议会制的原则,在柏林成立一个反映帝国议会大多数人意志的新政府……唉,我看他是疯了,怎么能在这个时候成立一个俄国临时政府一样的民主政府?”

“皇帝陛下已经接受了他的建议,明天就要宣布施行国会制政府。据说马克西米利安.冯.巴登亲王会在下个月初成为帝国首相。不过他让我想起了俄国的李沃夫公爵……”

“更糟糕的是民间和军队中还出现了皇帝即将退位的传言,很多人认为如果德国作为一个共和国出现在协约国面前,将会获得比较好的条款……很多人认为美国会为德意志共和国说句公道话。我真没有想到,生活在国内的德意志人居然会这么天真,相信世界上有公道可言!”

“上帝啊!怎么能这样?他们怎么能这样!”听到这里,克洛伊惊呼了起来,身为一名女伯爵,她是当然的保皇派,她紧紧拉着赫斯曼的胳膊,“路德维希,我们能阻止这个灾难的,是吗?我们不能让皇帝陛下失去宝座……”

赫斯曼的脸色紧绷,他要让自己看起来又惊又怒。实际上他早就知道第二帝国的悲惨结局,只是不知道灾难是怎么发生的——第二帝国并不是在敌人占领柏林王城官邸以后灭亡的,而是在敌人还远离德国边境,德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强大陆军的时候轰然崩溃。这非常不可思议,但是赫斯曼现在已经完全清楚灾难发生的原因和过程了。

第二帝国的灾难和俄国临时政府一样——都是因为相信美国!相信伍德罗.约翰逊这个大骗子!以为把皇帝赶下台,把国家变成一个民主的共和国就能得到不割地、不赔款的条约,最多只是失去洛林和阿尔萨斯……根据伍德罗.约翰逊的《十四点和平条件》,事情应该如此。

可是巨大的政治变动让德国处于全面混乱,也让德国丧失了继续战斗的力量。完全失去力量的德国,又怎么可能得到他人的宽厚对待?

“我们只能尽力而为……”赫斯曼咬着牙,一字一字地说。“我们要尽可能地保全德国的元气,还要吸取失败的教训,为将来的复仇做好准备!一定要让那个欺骗了帝国,让我们陷入混乱,承受耻辱,丧失权力的国家在将来付出最惨重的代价!”

“那个国家是谁?”克洛伊问。

“美利坚合众国!”赫斯曼道,“不打败它,德意志没有未来,欧洲也没有未来!”

——

第505章 源田实第803章 丘吉尔之死(十一)第1231章 还有自由法国第1233章 皇帝万岁!胜利万岁!第1194章 高奇堡计划——泛雅利安第982章 收复澳大利亚的机会?第576章 圈套第635章 开了挂的反动超人第402章 意大利不面(三)第1285章 太平洋上的平衡第1194章 高奇堡计划——泛雅利安第891章 盟友是用来出卖的第216章 德国包围网第480章 圣斗士训练班第235章 大阅兵第1182章 高奇堡计划——庇隆的危机第923章 日本的大目标第36章 回到柏林第995章 好一场混战第998章 斯大林的奋斗第1281章 杜鲁门的决断第148章 深化合作第382章 国运之赌第1250章 原子弹(七)第502章 海权属谁?第280章 奇袭(七)第88章 我们不能承认她第19章 革命在八月?第757章 先打美国人第262章 最漫长的一天一第1172章 必须要登陆北美了第1222章 登陆北美洲(十四)第539章 虎!虎!虎(十九)第850章 女皇来了不纳粮第872章 大决战—把握第887章 罗斯福的心理战第320章 维京军团(二)第301章 正义(八)第489章 击沉了航母?第875章 大决战—严令第1016章 斯大林的决心第528章 虎!虎!虎(八)第965章 细菌战——潘多拉魔盒第1261 原子弹 十八 第1262 原子弹(十九)第1203章 空中突击军第199章 东方公约第158章 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第454章 脑子坏掉了第559章 第一次夏威夷之战(八)第289章 反击(六)第897章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第114章 法国也唱《国际歌》了第816章 马鹿式胜利第300章 正义(七)第840章 日本可以拼命第177章 临时以色列国第974章 纸老虎升级第636章 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第657章 大雷雨(二十一)第1007章 舒拉和潘菲洛夫第1021章 防守反击第746章 GC主义战士去纽约第459章 激怒它,打败它第749章 新思维的萌芽第1285章 太平洋上的平衡第419章 大海战(二)第584章 日落(四)第895章 没有永远的敌人第1041章 拿什么拯救您,敬爱的斯大林(上)第870章 大决战—统统消灭第709章 保卫列宁格勒-朱可夫来了第941章 犹败九第448章 沙漠之虎(八)第885章 融俄论第1147章 罗斯福之死(八)第844章 罗斯福的欢笑第354章 法兰西不哭(十四)第760章 战斗吧,海军(中)第1129章 大西洋上的导弹(十八)第69章 德国正在被撕裂第52章 我们无处不在第1034章 慈父,我们已经尽力(四)第29章 私下的,秘密的第276章 奇袭(二)第2章 联俄联苏(上)第2章 联俄联苏(上)第331章 日本帝国第357章 法兰西不哭(十七)第384章 帝国的弩炮(中)第241章 利沃夫陷阱第813章 婆罗门革命家第517章 美国人的计划第677章 大雷雨(四十一)第486章 英国人的诱饵第412章 德国战车的一部分第211章 未来的统帅(七)第580章 必须上当第1140章 罗斯福之死(一)第628章 斯大林的决心第863章 大决战—女皇的贿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