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美国的杀手锏

“太好了,”罗斯福显然对B-29得以装备部队赶到非常满意,他点点头说:“上将,我们需要更多的B-29,1944年6月底之前,陆军航空队至少应该拥有500架可以作战的B-29轰炸机,可以做到吗?”

“500架?还是……陆军航空队?”威廉.莱希愣了一愣,“总统先生,我们要用B-29轰炸哪里?是从纽芬兰起飞轰炸英国本土吗?”

B-29的航程很大,略微超过德国人的Me264达到了9000公里以上。 不过那是极限航程,在挂上炸弹之后的作战半径通常就在3000公里上下。即使采取少载炸弹,撤除部分自卫武器和装甲的办法增加航程,轰炸距离纽芬兰岛3000多公里的英国本土也是个极限了。

“当然不是,”罗斯福摇了摇大脑袋,“英国毕竟是我们的盟友,我们怎么能从空中杀害沦陷区的英国人民呢?而且欧洲的防空力量是非常强大,我们的B-29会损失惨重的。”

威廉.莱希稍稍松了口气,然后又问:“那么我们要轰炸什么地方?是夏威夷群岛吗?”

“也不是。”罗斯福看着满脸问号的威廉.莱希,微微一笑说:“我要轰炸日本控制的油田!”

“轰……轰炸日本控制的油田?”威廉.莱希瞪大了眼珠子,“飞机从哪里起飞?”

“从澳大利亚西北的黑德兰港……上将,你听说过这个地方吗?”罗斯福笑道。

威廉.莱希当然听说过黑德兰港,这美澳联军在澳大利亚西北的重要据点,和达尔文港差不多要紧。而那里距离日本控制的巨港油田(是最关键的油田)仅有2400公里!完全在B-29远程轰炸机的理想作战半径之内。另外,日本在东南亚地区所有的油田,几乎都可以被从黑德兰港和达尔文港起飞的B-29轰炸机的作战半径覆盖!

也就是说,美国只需要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署几百架B-29远程轰炸机,每天就能在日本人最宝贵的油田上空投下500-1000吨炸弹或者凝固汽油弹。

另外,从澳大利亚西北起飞的B-29远程轰炸机的侦察型号还可以用来搜索南中国海上的日本船队,虽然不方便用B-29打破交,但却可以把船队的位置用电报告诉美国潜艇(在南中国海活动的潜艇大部分也是从澳大利亚出发的)。这将会极大提升美国潜艇的破交效率。

“上将,我想这是日本人的死穴吧?”罗斯福接着说,“B-29的轰炸、搜索,加上潜艇的破交,一定可以让日本从东南亚获取的石油数量大幅减少,至少减少80%以上!”

现在日本在东南亚拥有大约800万吨一年的石油产量,减少80%就640万吨(历史上差不多减少了100%),这样日本石油的获取量就会大幅下降到不足200万吨。这是根本无法维持战争的!

“可是总统先生,B-29只有9654公里的最大转场航程,而从美国本土到新西兰有超过10000公里的距离,B-29很难够得着啊。”

这个时空日本在太平洋战争的头两年表现威猛,不仅拿下了夏威夷群岛,而且还在南太平洋上节节胜利。而美澳联军在南太平洋的据点也大幅减少,可以供B-29起降的岛屿只剩下了新西兰。

“不是还有圣诞岛吗?”罗斯福挑了挑眉毛,“那是一座非常平坦的珊瑚岛,还有日本人修建的大型机场,只要我们能够将其夺取,B-29不就有了个落脚点了吗?“

幸好日本人有个731,否则他们真的没有办法逼美国去打固若金汤的夏威夷群岛——美国人从来不喜欢打这种尸山血海的硬仗。他们的风格就是拿钱砸,拿油烧!把B-29万里迢迢运去澳大利亚,同时再把炸弹、汽油、零部件什么都用船装过去。也不管路上的消耗有多少,只管不计成本用B-29炸日本人的油田。

而且B-29还有高空、高速和重火力三大杀手锏,现在日本人的主力机型根本对付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宝贵的油田被炸毁,如果日本人不想挺着等死,就只有冒险进兵澳大利亚。而这又中了罗斯福的下怀,经过一年多的经营,澳大利亚的防御已经非常稳固了。大量的P-51和P47被部署到了澳洲,这两款飞机根本不是日本的舰载机能对抗的,如果日本想要打澳大利亚的主意,肯定会输得非常难看。

“上将,”罗斯福问,“我们有把握在1944年初拿下圣诞岛吗?”

“这没有问题,”莱希上将回答说,“从9月下旬至今的交战不仅让日本消耗了大量宝贵的燃油,而且还损失了许多非常优秀的飞行员。这对他们而言是非常致命的打击,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战术,日本只能放弃北太平洋。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的确在进行收缩。”

“日本不会训练更多的飞行员吗?”罗斯福似乎有些不确定,“他们曾经训练许多优秀的飞行员,是吗?”

“是的,但那是过去的事情了。”莱希上将说,“我们目前的战术,归根结底就是和日本拼燃油……不仅出动舰队要烧掉大量的燃油,而且优秀的飞行员实际上也是用燃油烧出来的。

除非极少数的天才,对大部分飞行员而言,成功不过是熟能生巧,多飞而已。300个小时不过是可能合格(不是百分之百合格,有个50%合格率就不错了),再随队训练上200个小时才能上战场,如果要上航母还要再多训练至少200个小时。在成为正式的战机飞行员后,还会有大量的日常训练和适应训练(适应新机型或新的作战环境),所以一名真正优秀的飞行员,大部分都经历过上千个小时的飞行训练和差不多相同时间的飞行任务(并不一定是作战)……而飞行员训练的每一次晋级,都伴随着相当大比例的淘汰率。”

威廉.莱希得意地笑了笑:“所以我们可以把一名真正优秀的飞行员看成几十万加仑(莱希说的是美制加仑)的高品质航空汽油(战斗机飞行员省点,轰炸机飞行员训练起来更费油,平均一下差不多就这数)……日本在过去不到一个月内损失的优秀飞行员,价值至少几十亿加仑航空汽油。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烧下去,日本必败无疑!”

威廉.莱希说出的是一个日本人怎么都不敢想象的现实,他们在过去几个星期内损失的飞行员价值至少100万吨航空汽油——飞行员的经验是打仗打出来的,但技术是烧油烧出来的……而没有油就没有技术,没有技术最多只能获得跳伞和被击落的经验,是成不了王牌的。

而100万吨航空汽油对美国而言根本不是个事儿,可是对日本来说就是无论如何都弥补不了的损失了,而对现在的德国来说,100万吨B4或是C3汽油则意味着在明年春天以后拿下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的可能!

所以赫斯曼在同意向日本提供200枚“银色死神”和2架Me262喷气式战斗机(发动机也是劳斯莱斯公司的W1B)的同时,却拒绝向日本提供大量的燃油,只给了2000吨航空煤油供“银色死神”和2架Me262使用。

第978章 阿根廷需要的是战争第1051章 意呆利退出的条件第676章 大雷雨(四十)第1138章 大西洋上的导弹(二十七)第1165章 选举和战争(二)第1256 原子弹 十三 第1257 原子弹(十四)第577章 黑科技杀手锏第706章 保卫列宁格勒-争分夺秒第1130章 大西洋上的导弹(十九)第1159章 罗斯福之死(二十)第266章 最长的一天(五)第1287章 拯救美利坚第1058章 一定要有原子弹(下)第968章 先拼命,再拼船第213章 未来的统帅(九)第984章 日本的优势还是巨大的第444章 沙漠之虎(四)第47章 美国人的大忽悠第52章 我们无处不在第949章 犹败十七第447章 沙漠之虎(七)第652章 大雷雨(十六)第1182章 高奇堡计划——庇隆的危机第6章 赫斯曼报告第204章 兴登堡遗嘱第1217章 登陆北美洲(九)第870章 大决战—统统消灭第179章 以色列的“国社”第88章 我们不能承认她第654章 大雷雨(十八)第1255章 原子弹(十二)第880章 大决战—大反击第37章 威廉二世第1020章 总体上有利第936章 犹败四第110章 代号“下士”第432章 广告战(二)第22章 他们都是聪明人第833章 双龙末路第377章 法兰西不哭(三十七)第295章 正义(二)第636章 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第849章 有多少油打多少仗第975章 一战的老饺子第783章 登陆英格兰四第753章 必须听党指挥第819章 添油战术第984章 日本的优势还是巨大的第588章 英国将战斗到底第839章 德版《租借法案》第467章 共同的利益第537章 虎!虎!虎(十七)第735章 珊瑚之海-米号作战第501章 皇家方舟第114章 法国也唱《国际歌》了第1140章 罗斯福之死(一)第1048章 四大列强的排名第1056章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第543章 虎!虎!虎(二十三)第78章 蒙上了阴影第874章 大决战—王牌第873章 大决战—乌克兰人,第52章 我们无处不在第531章 虎!虎!虎!(十一)第347章 法兰西不哭(五)第779章 如何胜利的问题第740章 珊瑚之海-名将第560章 第一次夏威夷之战(九)第992章 蛮牛的阳谋第967章 细菌战——完了第34章 再见,列宁第1216章 登陆北美洲(八)第1184章 高奇堡计划——法西斯主义再教育第278章 奇袭(四)第915章 帝国主义的软肋第189章 希特勒新政(十)第1195章 高奇堡计划——海啸弹第32章 苏联买办第131章 货币战争一第403章 意大利不面(四)第1041章 拿什么拯救您,敬爱的斯大林(上)第784章 登陆英格兰五第284章 反击(一)第1193章 高奇堡计划——止损点第1126章 大西洋上的导弹(十五)第128章 再不打就老了第171章 我要告你!第934章 犹败二第610章 海狮行动(八)第575章 皇家海军的奋斗第659章 大雷雨(二十三)第135章 货币战争(五)第680章 大雷雨(四十四)第471章 印度正在开挂第19章 革命在八月?第978章 阿根廷需要的是战争第365章 法兰西不哭(二十五)第190章 希特勒新政(十一)第817章 目标,美国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