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守着油田的秦川当然不知道外面世界的风云变幻,他只是感到有些奇怪……英、美军对油田的轰炸渐渐减少了。
原本是一天一次甚至几次,现在是隔几天才能见到一回B14的影子。
这其中甚至还有一回给勘探队造成了损失……一枚炸弹精准的命中井架被整个炸塌,另外还有一个井架的钻机被弹片击中,循环系统损坏无法进行正常作业。
所谓的循环系统,就是将钻头破碎的岩屑及时携带到地面的系统,这个系统要是出了问题,钻头在井底很快就会被自己打出的岩石碎块填埋而无法动弹。
于是五个井架只有三个还能正常工作。
虽然勘探队的成员因为有油苗的鼓励依旧充满了信心,但巴克豪斯却是成天皱着眉头。
看着他的样子,秦川就问了声:“有什么问题吗,教授?”
“告诉我,上尉!”巴克豪斯教授看了看周围没人,就问着秦川:“我们是否只是在因为一个为了欺骗敌人的谎言而在做无用功?”
“有什么区别吗?”秦川反问:“我们的确是制定了一个欺骗敌人同时也欺骗勘探队的计划,但你们的数据却是真的,还有你们打井的几个位置,都是由正确的数据计算出来的,不是吗?”
“当然!”
“那么……”秦川又问:“这些钻井是否能打出石油,跟我们制定的谎言有任何关系吗?”
闻言巴克豪斯教授不由愣住了,秦川说的对……油苗的确是谎言,但钻井却并不会因为这个谎言而打不出石油或打出了石油。
如果说有什么影响的话,那就是勘探队成员因为这个谎言而更积极了。
这时斯莱因上校的吉普车带着一屁股灰尘停在了两人面前,他一边跳下车一边高声问道:“嘿,教授。一切顺利吗?”
“一切顺利,上校!”巴克豪斯教授回答:“我们已经打到一千一百米了!”
“很好!”斯莱因上校开玩笑的说道:“我就等你好消息了!”
“但愿如此!”巴克豪斯教授回答,然后很知趣的走开了。
“他们有了大批的美国援兵!”斯莱因上校走到秦川身边说。
“军舰吗?”秦川问。
“不,据我们情报显示是步兵!”斯莱因上校回答。
“步兵?”闻言秦川不由一愣。
更多的步兵派到北非应该说没有什么用,因为此时就算英国人也知道,加贝斯防线的坑道工事可不是更多的步兵就可以解决的。
“我们估计……他们可能会在西西里岛登陆!”
“为什么?”秦川问。
“因为他们在西西里岛进行频繁的侦察,空中还有海上!”
“或许,他们不过是为另一次海战做准备!”秦川说:“你知道的,如果他们想要突破突尼斯海峡的话,也需要了解西西里岛的情况!”
秦川之所以会这么想,是因为史上的盟军进攻西西里岛时是在北非战役胜利之后。
“也许吧!”斯莱因上校说:“可是如果他们只是为了突破突尼斯海峡,就不应该增加步兵,而应该增加海军。而现在,他们的海军的确是增加了,但增加的绝大多数都是用于登陆的运输船!”
“嗯哼!”闻言秦川不由皱了皱眉头,看来英国人似乎是真的在打西西里岛的主意了。
再接着往下一想,秦川也越来越觉得有可能。
现在战局的发展已经朝有利于阿尔及利亚防守的方向发展了,比如加贝防线的坑道工事越来越多,德军的空中力量也因为第24航空联队被调回西西里岛而更加强大,燃油也因为希特勒的支持而成倍的增加,再加上还有正在挖掘的石油……
英国人还真有可能在啃不下加贝斯防线也无法在突尼斯海峡突破,于是就选择了进攻西西里岛,这或许也是他们减少轰炸蒂姆拉格盆地次数和力度的原因之一。
也就是说,盟军已不像历史那样,等北非战役胜利就迫不及待的开始进攻西西里岛了。
或许,是因为秦川在蒂姆拉格盆地“发现”石油,所以迫使英国人不得不进攻西西里岛以期继续切断非洲军团的运输线。
这时,一辆摩托车“突突”的驶到两人面前,一名通讯兵将摩托车撑好后,匆匆跑到斯莱因上校跟前敬礼,然后报告道:“上校,指挥部来的电报,让你和上尉马上到指挥部开会!”
斯莱因上校接过电报看了看,就对秦川说道:“看来是有什么急事了,指挥部来接我们的飞机半小时后到,你去准备下!”
“是,上校!”
其实没什么好准备的,就是把勘探人员的安全任务交代给库恩,然后就搭乘斯莱因上校的吉普车匆匆赶到营地。
两人哪来得急抽根烟,一架运输机就带着呼啸声从天而降,接着在地面蹦跳了几下在距离两人一百多米远的位置停了下来。
这是容克52型运输机,它带有三个发动机……两侧机翼上各一个,机鼻上还有一个。
虽然看起来十分怪异,但却使飞机安全性很好,因为即便是其中两个发动机被打坏或是出了故障,它还是能凭着仅存的一个发动机飞回营地。
另外一个,就是它的起落架不能收起……这似乎是缺点,但同时也是优点。
缺点是起落架在外会影响飞机的速度以及更耗油。
优点就是起落架简单而坚固,可以在不平坦的野战地粗暴着陆。
隆美尔就常坐这款运输机在沙漠上巡视自己的部队,如果看到哪些在偷懒的部队,他就会命令飞机随地降落将那些官兵训斥一番然后再飞回空中继续巡视。
有一回,隆美尔在巡视时因为天黑还把英军士兵误以为是偷懒的德军,刚要降落才从头盔上认出是敌人,赶忙又再次飞回空中。
此时,秦川和斯莱因上校就乘坐着这款飞机直飞加夫萨……像往常一样,隆美尔总是喜欢在前线跟士兵们呆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