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民主日本

十八日,白佑彬收到了“帝国议政院荣誉勋章”。

这是他在海军中获得的第三枚个人荣誉勋章,也是迄今为止最有价值的一枚勋章。按理说,应该由卫延年为他授勋,最后却是陈锦宽亲自将勋章佩带在了他的胸前。对海军军人来说,能够由元帅亲自授勋,这也是一项莫大的荣誉。

与白佑彬同时获得勋章的还有第12舰队的一大批官兵。

当然,比起个人勋章,第1舰队获得的集体荣誉勋章的意义更为重大。作为强调集体纪律,以及集体价值的军队,集体勋章的分量远远超过了个人勋章。集体勋章不仅仅是在表彰集体做出的重大贡献,也是在表彰集体内每个个人做出的贡献,更是对集体价值,以及集体内个人价值的高度肯定。

这一天,白佑彬还以分舰队指挥官的身份签发了阵亡军人的通知书。

按照惯例,每一名阵亡军人都会被追授一枚“优秀服役勋章”,其家属在收到阵亡通知书的同时,还将收到追授的勋章,以及相应的阵亡抚恤金。另外,海军还将为阵亡军官的未成年子女提供奖学金,并且在其成年之前按月提供生活费。

海军的这种福利待遇让陆军很是不满,也曾经引起了很多非议。

毕竟,军人服役,为国家战斗,牺牲是在所难免的事情,而且军人牺牲之后,其家属已经领到了相应的抚恤金。这就好比。如果工人因工死亡,政府就有义务抚养工人地未成年子女吗?另外,这项福利只针对军官,而不针对士官与普通士兵。

只是,海军顶住了压力,并且在后来逐渐将这项福利扩大到了士官与士兵群体。

可以说,正是这项福利待遇让海军军人在战场上没有后顾之忧。他们知道,在他们阵亡之后,战友会抢会他们的遗体。还会抚养他们的子女。他们参军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为了让自己的子女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另外,这项福利政策也为海军培养了大量后备人才。

不说别地。海军军官子嗣中。有六成以上地首选人生理想是成为海军军人。其中至少有一般会报考海军军校。成为下一代海军军官。

数百年来。很多年轻人都是追随着父辈地足迹参加了海军。并且成为了海军地骄子。

当然。这项福利政策也为海军增添了不少地负担。拿上次世界大战来说。战后。帝国海军需要抚养地阵亡军官子女超过了三十万人。每年支出地抚恤金与奖学金高达一亿八千万金元。当时。帝国海军地军费预算还不到十五亿金元。

可是。即便在最困难地时候。海军都没有亏待这些英烈地后人。

后来。在“退役军人事件”中。几乎没有一个海军退役军官参加。这就足以说明海军地福利政策有多大地意义。以及海军地向心力有多么地强大。

接下来地日子里。白佑彬还是没有多少事可做。

蓝凌波请了半个月的婚假,按照规定,他有一个月的婚假,考虑到特殊时期,他主动将假期减半。只是不知道章梦琪会不会高兴。当然,能够在战争时期享受到半个月地婚假,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

“果敢”号与“东海”号的维修工作还在进行。

虽然大部分官兵都已前往造船厂报道,等待接受完成维修地战舰,但是白佑彬没有急着赶过去。于右任与谢昶伦有足够的能力完成相关的工作,白佑彬只需要在舟山等着就行了。当然,作为“果敢”号的舰长,他这么做多多少少有点不负责任。

日本两个战场上的战斗还在激烈进行着。

相对而言,陆少丰那边的进展还要快一些。

攻占了长崎港之后。陆战队获得了立足点。而且战斗物资有了保障。最重要地是,通过港口。大量重装备,重型火炮都能及时送达。也许,真正让陆少丰头痛的不是日军,而是九州岛复杂的地形。

到八月二十日的时候,陆战队已经将战线推进到了伊万里与大川附近。沿途每占领一座城镇之后,陆战队就会设立临时军管政府,并且从当地亲明人士中挑选出一批出来,负责协助军队管理城镇。

因为九州一直是日本与帝国交往的主要地区,所以陆战队遇到的民间反抗并不强烈。

相反,余辉宏那边的问题就比较严重。

遭到“大和”号的“绝地反击”之后,陆战队攻打千叶的行动遇到了很大地麻烦。更要命地是,到这个时候,第五军还没有占领一座大型港口,物资补给相对比较困难,而且地面后勤补给线比较漫长。

最要命的是,关东地区是日本地核心地区,而且大部分日本人都不“欢迎”帝国陆战队。

很多时候,余辉宏不但要面对日本军队,还要面对日本平民。

到二十日的时候,第五军还在攻打千叶港。为了给陆战队提供更强大的支援,第14舰队甚至开进了东京湾,用战列舰猛轰日军防御阵地。显然,余辉宏根本就没有考虑要保存这座港口,他只是想尽快占领港口,好让货船靠上码头卸货。

当日,一支陆战队在舰队的支持下,直接在东京港登陆。

这只是一次规模很小,难度也不大的登陆作战行动。同时,这也是一次以政治为目的的登陆作战行动。显然,萧鼎昆对第五军在千叶港外浪费时间感到很不满。按照当时的情况,攻占东京是重中之重。

其实,日本政府早就将首都,或者说中央行政机构迁到了旧都,也就是京都。

东京现在只是日本名义上的首都,而不是实际首都。

为了这个名义上的首都,日军肯定会与帝国陆战队拼命。当时,集中在东京附近的日军地面部队超过了二十五万,临时拼凑起来的预备队超过了三十万。另外,驻扎在名古屋的日军也正在向东京移动。

相对而言,余辉宏手里只有不到二十五个陆战师的兵力,这其中还要投入五个陆战师保证后勤补给线,另外六个陆战师被牵制在了千叶港,预备队至少需要四个陆战师。也就是说,余辉宏最多投入十个陆战师攻打东京。

当然,在狭窄的关东平原上,根本不可能展开这么多兵力。

这时候,火力成为了战争胜负的关键。

这也是余辉宏敢于在打下千叶港之前,派遣陆战队在东京港登陆的原因。或者说,受到陆少丰直接攻打长崎港的“启发”,这个不喜欢冒险的陆战队将领也决定“潇洒”一回,直接向东京进军。

与陆少丰的第七军不同的是,此时第五军已经在陆地上站稳了脚跟,而且第14舰队的炮火支援更加直接,也更加猛烈。相对而言,在东京港登陆的难度远远不如直接攻打长崎港。另外,日军的准备也很不充分,根本没有料到,帝国陆战队会跃过海峡,直接攻打东京港,而且一次就投入了两个陆战师的兵力。

二十二日,东京港的战斗基本上结束。

陆战队仅仅用不到一千人的伤亡,歼灭了两万余日军,并且俘虏了一万多名日军(几乎都是临时征召的平民),打垮了日军的斗志与士气。

也就在这一天,第二个日本政府在长崎宣告成立。

到此,萧鼎昆的“以日制日”策略正式登台。新成立的“日本民主共和国”仍然以东京为首都,长崎只是其临时办公地点。

就在成立的当日,“日本民主共和国”政府宣布,向大明帝国投降,退出战争。

当然,这份声明没有得到日本旧政府的承认,也没有得到美英等国的承认,甚至连很多中立国都没有承认“日本民主共和国”政府是日本的合法政府。

只是从政治意义上看,这算得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后来的新日本也将八月二十二日设为国庆节。当然,日本本土的战争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在日本旧政府灭亡之前,战争不会轻易结束。

当天,萧鼎昆也宣布与“日本民主共和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德国、土耳其等国也相继宣布与“日本民主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出任意料的,二十四日的时候,意大利以中立国的身份,承认了“日本民主共和国”的合法地位,并且与之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

显然,在日本必然战败,帝国有足够的能力应付新的挑战,英国大西洋舰队迟迟没有杀入地中海的情况下,意大利做出了最终的选择。只是,意大利并没有急着加入同盟国集团,也没有立即向英法等国宣战。

局势的陡然变化多少都让英美有点措手不及。

直到二十五日,英国才宣布将派遣以“纳尔逊”号、“罗德尼”号战列舰,以及“反击”号战列巡洋舰为核心的远征舰队征战太平洋。

美国却一直保持沉默,似乎日本的剧变与其没有多大的关系一样。

第58章 出奇制胜第22章 拦截行动第14章 改头换面第56章 如实总结第30章 实力为证第13章 偷梁换柱第14章 群策群力第31章 意外惊喜第2章 文化割裂第52章 等待机会第25章 主动伏击第25章 全面进攻第35章 回天鱼雷第38章 扑朔迷离第2章 陆战双雄第27章 信心决心第12章 战术规划第7章 惨重损失第8章 疯狂造舰第46章 进退两难第9章 完美计划第9章 残酷现状第6章 主动挑衅第6章 弃车保帅第33章 虚晃两招第58章 拼光拼尽第40章 抢占先机第33章 粮食危机第54章 歪打正着第8章 固若金汤第38章 护航行动第7章 将领素质第67章 全歼死敌第4章 时来运转第21章 关门打狗第50章 紧急维修第22章 炮轰港口第11章 尽职尽忠第62章 完胜死敌第42章 小国大志第35章 战术较量第42章 海上赛跑第11章 创造思维第21章 海军结症第19章 主力登场第16章 歪打正着第6章 帝国首辅第26章 摸黑游戏第6章 前期准备第1章 欲盖弥彰第31章 自露马脚第14章 必死决心第51章 斗勇斗狠第32章 前途艰辛第47章 主动做饵第4章 积极战术第18章 打与不打第47章 侥幸归来第1章 大洋孤狼第44章 后悔晚矣第5章 全力以赴第14章 专业狼群第42章 临时避难第14章 改头换面第10章 代参谋长第24章 关键情报第1章 最高荣誉第68章 疑惑不解第31章 一鸣惊人第27章 信心决心第39章 得意忘形第12章 自私代价第14章 轻质原油第29章 半途而废第48章 无果之战第31章 歌颂军魂第46章 一军二帅第23章 全身而退第27章 信心决心第32章 全速拦截第13章 战争决策第64章 坚守战位第21章 敌后包抄第45章 风云变幻第16章 重量对手第8章 海军癌症第22章 临危而退第27章 信心决心第13章 舰队家底第37章 关键砝码第12章 友谊巨舰第33章 突击部队第6章 弃车保帅第29章 最后通牒第3章 致命绝杀第16章 困难重重第32章 漏洞百出第39章 苟延残喘第10章 痛失亲人第26章 当局者迷